初冬的江城,寒意变成浸透了水的棉絮,沉甸甸附着在空气里。
南湖大学校园内,梧桐早已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灰白天空。
路上的学生们行色匆匆,呵出的白气在冷风中瞬间消散,化作冬日校园最寻常的风景。
快要期末了。
钟雨筠站在女生宿舍楼下,踩着脚抵御寒气。
她今天穿了件奶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帽檐镶着一圈蓬松柔软的绒毛,衬得她本就精致的脸蛋更加玲珑。
羽绒服下摆,是加绒卫衣的帽绳和牛仔裤的边角,脚下是一双厚厚的UGG雪地靴,像两只温暖敦实的小熊掌。
她背着双肩包,里面是厚厚的教材和笔记本,一眼望去就是青春模样。
高挑少女不时朝着法学院寝室的方向张望,直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视线,她的嘴角才不自觉地上扬起来。
周明远来了。
男人外面套着件牛角扣大衣,版型挺括,让他看起来比平时更添了几分沉稳。
大衣里面是浅蓝色条纹衬衫,领口规整地扣着。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脖子上那条粗线羊毛围巾,编织的针脚不算特别匀称,却透着一种笨拙的温暖感。
正是圣诞节时,钟雨筠熬了几个晚上,手指被毛衣针戳红了好几次才亲手织出来的礼物。
“久等啦~”
看到钟雨筠,周明远离了老远挥了挥手,加快几分步伐,鼻尖和耳朵冻得有点发红。
“没有没有。”
钟雨筠摇摇头,目光落在他颈间的围巾上,笑意从眼底漫开。
“你看你,跑什么呀,围巾都歪了。”
她下意识伸出手,想帮他整理,指尖在即将触碰到围巾绒毛时,又一下子停在原地。
好像
围巾歪着也蛮好看。
这个该死的男人,冬天竟然比夏天还要好看。
意识到这个事实之后,钟雨筠不禁俏脸一红,双手不自然地缩了回来,转而捋了捋自己被风吹乱的刘海。
周明远注意到了她这个小动作,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自己动手把围巾重新围好,柔软的触感包裹着下颌,和白月光一同并肩朝南书院走去。
脚下的落叶早已被清扫干净,只剩下湿润的水泥路面。
偶尔有不怕冷的麻雀,在光秃的灌木丛里跳来跳去,发出叽叽喳喳的脆响,和行色匆匆的年轻大学生们一起,为冬日清晨增添了几分活力。
对于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而言,大学的第一个期末考试周,氛围是截然不同的。
它不像高考前那样带着背水一战的悲壮,却更多了一种对未知的忐忑和自我管理的考验。
脱离了高中老师事无巨细的规划和督促,一切复习进度和策略都需要自己掌控,这种自由反而让许多新生感到了压力。
挂科,这个词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大多数新生的心头。
它不仅仅意味着可能需要补考甚至重修,更关乎面子、奖学金,以及对自己大学生涯开端的一种期许。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第一份成绩单太过难看。
因此,随着考试日期临近,平日里略显散漫的校园风气悄然发生改变。
通识选修课的课堂上,埋头看专业课书本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图书馆和各个自习室一座难求,常常在开门前就排起了长队。
宿舍里的夜谈话题,也从八卦和游戏,更多地转向了重点难点和老师的出题风格。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弦,被考试周三个字轻轻拉扯着。
钟雨筠作为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数学类课程是她的必修难关。
尤其是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
微积分部分抽象概念,和复杂运算让她头疼不已。
女孩子一向细心,这门课学分高,一旦挂科后果严重,所以钟雨筠早早便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而拉着周明远一起自习,当然就是心血来潮的事情了。
一方面是因为两人关系处在绝对的上升期,另一方面
她有点担心周明远。
这家伙最近几个月根本就不去上课啊!
眼看就是考试周了,再不复习恐怕就得挂科。
当然,周明远也乐于陪伴。
在他看来,约会重要的是人,而不是场景。
尽管自己对那点法学理论知识早就滚瓜烂熟,可陪陪钟雨筠,偷看着她皱鼻子咬笔头,跟数学题较劲的样子,或许也有种别样的可爱。
南书院坐落在南湖大学校园的静僻一角,是一栋有些年头的六层建筑。
它与不远处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双子塔图书馆相比,毫不张扬,却底蕴深厚。
推开大门,一股独属于自习室的味道便扑面而来。
室内暖风开得很足,瞬间驱散了从外面带来的所有寒气,眼镜片也跟着蒙上一层白雾。
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摆放着一些供人短暂休息的沙发和茶几。
越往上走,环境越发安静。
每一层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阅览室和自习区。
有的区域是开阔的大空间,整齐排列着长长的木质书桌和座椅,学生们毗邻而坐,埋头苦读。
有的则用高大的书架隔成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形成一个个半封闭的卡座。
最受欢迎的是靠窗的位置,那里有自然光投入,学累了可以抬头看看窗外的景色。
远眺波光粼粼的南湖一角。
这会儿尽管是上午,南书院里也已然坐满了七八成的学生。
空气中满是专注。
翻动书页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偶尔响起被极力压低的咳嗽声,以及笔记本电脑风扇轻微的嗡鸣,属于期末的背景音乐跳进耳朵。
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小山似的书本和资料,水杯,充电宝,小零食是标配。
几分钟后,钟雨筠和周明远在三楼靠窗的角落,找到了两个相邻的位置。
这里背靠书架,相对安静,视野也好。
两人安安静静开始了复习。
钟雨筠率先摊开了让她如临大敌的高数,翻到微积分章节,眉头立刻蹙了起来。
她拿出草稿纸,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唰唰声作响。
女孩开始演算习题,表情时而困惑,时而恍然,时而又陷入新的迷茫。
偶尔会停下来,盯着复杂的公式,贝齿无意识轻咬着笔帽。
坐在她旁边的周明远,则显得轻松许多。
他的包包里只是象征性放了一本民法,书页崭新,看起来翻都没翻过。
没错。
相比后世新发布的《民法典》,周明远还得把自己的记忆和习惯扭转回来,去回忆一下2014年的说法。
他看得很快,神情平静,那云淡风轻的样子,与旁边仿佛在跟知识肉搏的钟雨筠,形成鲜明对比。
时间在笔尖和书页间悄然流淌。
窗外的天色似乎比刚才更沉了一些,暖气嗡嗡作响。
钟雨筠面前的课本摊开在某一页,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一道关于微积分的题目。
她望着天花板的日光灯管发呆,已经对着这道题枯坐了十几分钟。
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尝试性的演算,各种偏导符号和方程组纠缠在一起,像极了理不清的乱麻。
不会。
不会就是不会啊!
涉及的几何意义有点抽象,空间想象能力要求不低,而这恰恰是她的弱项。
尤其是她能感觉到,坐在旁边的周明远.
好像一点都不需要动脑。
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子不疾不徐,从容平静的气场,让人更加心烦意乱。
人类为什么要学数学啊!
周明远的确慢悠悠地看着书。
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准备喝口水休息一下。
就在他仰头喝水的间隙,眼角余光捕捉到了白月光的异常。
她维持那个对着题目苦大仇深的姿势已经很久了,手指卷着垂在肩头的一缕头发,都快拧成麻花了。
纠结又可怜巴巴。
周明远内心暗笑,不动声色调整了一下坐姿,假装在看书,视线却飞快地扫过钟雨筠草稿纸上的那些演算痕迹。
偏导数.
切线方程
法平面.
几个关键词跳入眼帘。
哎我操?
理科生这都什么东西,自己完全看不懂啊
即使看不过眼想帮帮钟雨筠,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闪过周明远脑海。
周明远拿起手机,点开与顾采薇的微信对话框。
【救!】
【?】
顾采薇几乎秒回。
【这道题】
整个过程,他把手机偏到自己一边,做的如同地下工作者交接情报。
幸运的是,顾采薇那边非常给力。
不到三分钟,他的手机就震动了一下。
点开一看,先是顾采薇发来的一个“就这?”的表情包,带着毫不掩饰的鄙视。
接着,是几张连续发来的图片。
第一张是干净的草稿纸照片,上面用秀气却有力的笔迹,写满了清晰的解题步骤。
从建立坐标系,到求偏导,代入点坐标,列出切线和法平面方程,每一步都条理分明,关键处还用红笔做了标注,解释了几何意义。
第二张是最终答案,写得清清楚楚。
第三张甚至附上了一段简短的语音。
周明远蹑手蹑脚取出耳机,收进耳朵,小公主带着点调侃的吴侬软语声传了出来。
“好笨哦,这都不会!”
“你们法学院是不是不学数学啊?”
“思路给你标红了,自己看,不懂再问,我和小荔枝在外面逛街呢~”
“.”
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
顾采薇毕竟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人不仅聪明基础又好,解决这点入门高数问题,简直是手到擒来。
ez啦!
虽然被嘲讽,但看着手机上详尽无比的解答,周明远也只能发了个呜呜哭泣的表情包回去。
接下来,男人从自己的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空白纸。
拿起笔,对着手机上的照片,在上面飞快地抄好,用指尖推到钟雨筠摊开的数学书旁边。
钟雨筠眨了眨眼睛,抬起头,拿了过来。
上面是周明远清峻有力的字迹。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它要求的切线和法平面,在空间几何里对应的到底是什么。你不要被那些符号吓到,我们一步步来。”
草稿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三维坐标系示意图。
“你看,这里给出的曲面方程,和这个点坐标”
诶?
什么情况,周明远他居然懂高数这些?
钟雨筠立刻凑近,认真看着他的草稿纸。
“这里求偏导,意思就是在这个点上,沿着x轴和y轴方向的变化率.”
“然后我们代入这个点的坐标,得到这两个切向量”
“有了切向量,根据空间几何的知识,切线的方向向量就是它们线性无关的组合,而法平面的法向量可以直接通过叉乘得到。”
他讲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仿佛这道题本就是他知识体系内信手拈来的内容。
钟雨筠跟着他的思路,眼睛越来越亮。
之前如同迷雾般的概念和步骤,在周明远的讲解下,变得清晰可见。
她之前卡住的地方,被他一语点破,豁然开朗。
“哇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当周明远写出最终答案时,钟雨筠忍不住低呼一声,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
阴霾一扫而空。
“你怎么连高数都会啊?”
“你们不是不学高数吗?”
“不对啊我记得你高中数学成绩”
尽管自习室一片安静,可钟雨筠还是憋不住了。
她先出去打了杯热水,然后走到周明远耳边蹲下,压低声音连珠炮般问了好几个问题。
“.”
不过男人一个都没解释,只是嘴角轻轻勾起,眉眼弯弯,一直在笑。
意味深长的笑。
哼!
不说就不说!
钟雨筠小嘴一扁,根本不用多说,顿时get到了他的意思。
连他都能搞懂,这应该也不难吧
难道是自己不够专心的原因?
不行不行不行!
她咬了下笔头,沉下心来,继续投身复习的海洋。
只不过空气中似乎藏着一些微妙的东西,闲暇间偷偷向旁边打量的次数也多了不少。
静谧空间里的陪伴,无需言说的默契,比任何直白的言语,都更能滋养感情悄然滋长。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