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295.政府购买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最新章节 295.政府购买 http://www.ifzzw.com/373/373297/
  
  
    聚餐的地点,是位于东湖深处一隅的“瀞舍”。

    这是一处由旧式民居改造的茶舍,白墙黛瓦,掩映在竹林之中,极为隐秘。

    导航到此都会变得模糊,需要根据特定的标识才能找到。

    第二天时间一到,贺敏拉着周明远提前十五分钟到了地方。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穿过曲径通幽的庭院,来到一间名为听松的包间。

    包间内布置得古雅而考究。

    一张巨大的原木茶台占据中央,上面摆放着精致的紫砂壶和汝窑茶盏,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普洱特有的醇厚香气。

    墙壁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意境空灵。

    角落里,一架仿古香炉里,一缕青檀幽香袅袅升起。

    李建国和刘文华几乎是前后脚到达,两人都穿着休闲的夹克,少了平日里的架子,多了几分随和。

    见到周明远提前坐在位置上,李建国笑了笑,指了指茶台对面的位置。

    “小周来了,坐,随便坐,别拘束。”

    随后,另外两位客人也到了。

    经刘文华介绍,一位是东湖高新区住建局局长赵志刚,五十岁上下,身材微胖,眼神锐利,带着长期审批项目养成的审慎气质。

    另一位是财政局副局长钱卫东,以及高新区某支行的黄帆行长。

    还是那句话,小圈子,随便聚聚。

    所以没有名片交换的环节,介绍起来简单又直接,仿佛大家本就该如此熟稔。

    “赵局,钱局,黄行长,久仰,我是明理公司的周明远。”

    周明远起身,与几位新认识的领导握手,态度不卑不亢。

    茶艺师是一位神情恬静的年轻女子,手法娴熟地烫杯、洗茶、冲泡、分茶,动作行云流水,然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将空间完全留给了这几位自己人。

    谈话,在氤氲的茶香中徐徐展开。

    初始阶段,话题如同漂浮的茶叶,看似漫无目的。

    从近期国内宏观经济的某些动向,到江城未来五年的整体发展规划蓝图;从某个引发社会热议的民生事件,到体制内部流传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趣闻轶事。

    气氛轻松而融洽。

    周明远对自己的定位心知肚明。

    捧哏。

    在这种场合,他大多时候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眼神专注,适时点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尊重。

    他当然不会急于表现自己,而是用心捕捉每一句话里可能蕴含的信息,观察着领导们的表情语气和互动方式。

    江湖是根盘来盘去的老手串。

    事实上,对于很多年轻创业者来说,从零到一薄弱的环节,永远都是公共关系。

    这一点,往往创业者要在三四十岁之后才能领悟到。

    大人物小人物,是珠子,大交易小利益,是串线。

    以刘文华为起点,以业务为支撑,周明远渐渐盘进了这根手串。

    政法委一把手李建国,是圈子里的绝对核心。

    他大多数时候掌控着话题的节奏和方向。

    看似随意的闲谈,往往能引出内容的关键点。

    刘文华则扮演着润滑剂和补充者的角色,不复严肃认真的老大哥形象,不时插科打诨,活跃气氛,并将话题引向更具体的层面。

    赵志刚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直指问题核心。

    钱卫东和黄帆更是接地气。

    聊起来七句话八句不离钱,显然对新兴业态十分感兴趣,言语间充满了对效率和规则的考量。

    当一泡茶喝到第二道,滋味愈发醇厚时,李建国仿佛不经意间,将目光转向周明远,又像是说给在座所有人听。

    “小周之前搞的那个警企共建啊。”

    他端起小小的茶杯,抿了一口。

    “我让文华调了后续的数据看,确实漂亮。”

    “关键是,老百姓买账,投诉率下降,满意度上来了。”

    “这很难得啊。”

    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点了一下桌面。

    “现在上面三令五申,强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创新,要实效。”

    “我看小周他们这个方向,是摸对了路子的。”

    这番话语气平和,听起来像是在陈述事实。

    可在座的都是人精,谁都能听出其中的分量。

    体制内能混到一官半职的人,说话往往都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这不仅仅是肯定,更是一种明确的背书和推介。

    李建国没有用命令的口吻,但人家早就点明了大方向。

    我看这个方向是对的!

    “你们其他部门,也可以想想,有没有能和明理公司结合的点,创新一下工作方法嘛。”

    最后这句话音刚落。

    赵志刚立刻接过了话头。

    他看向周明远,一副十分感兴趣的样子。

    “李书记这么一说,我倒真是想起一些头疼的事。”

    赵志刚身体微微前倾。

    “我们区里,这几年发展快,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任务重。”

    “相关的矛盾纠纷也不少,尤其是涉及补偿标准、合同纠纷、农民工工资这些,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耗费大量行政资源,还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我们局里的人只懂政策,但法律专业素养完全谈不上,特别是诉讼和调解经验,肯定不如你们专业人士。”

    “更别说什么法院,这几年跟法院闹的别提了。”

    赵志刚清了清嗓子,似乎在思考怎么组织语言。

    “小周你看,其实这个事情我跟李书记也探讨过,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探索一种合作模式?”

    “比如,在一些重点项目中,引入你们明理公司的法律团队,提前介入,进行风险评估,参与现场调解,提供法律意见?”

    “或者考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一种常态化的法律支持机制。”

    “这么一来,比出了问题再找法律专家评估,要主动得多,也有效得多。”

    这个问题非常具体。

    具体到,连周明远都没想到对方能把业务抠到这么细。

    “赵局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也确实是我们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

    “提前介入,源头化解,正是现代法律服务的趋势。”

    “但你们具体的需求是什么呢?”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法学院新生的小说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最新章节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全文阅读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5200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无弹窗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法学院新生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