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二百六十二章 都亭侯拥有灵活的忠义底线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最新章节 第二百六十二章 都亭侯拥有灵活的忠义底线 http://www.ifzzw.com/373/373258/
  
  
    御阶啼血,英雄落泪,天子执手相问,群臣都在等他一个答案。

    何以破局?

    事已至此,以当世大儒之血,书大义之名,举大势倾轧而来。

    曹操扪心自问,何以破局呢?

    眸光一一扫过在场众人,这个跪在御阶之前,始终不发一言的权臣,又一次笑了。

    他发现这局,好像也不一定要破。

    那人布的不是杀局,而是困局,将他置身于困境之中,逼迫他要做某件事。

    可这不正显布局之人的最大软肋吗?

    若要杀自己,何必等此时,而若不杀自己,还想利用自己,又何惧他以命作赌?

    即是困局逼迫,无非就是逼自己妥协罢了,那便暂且给你个妥协又如何?

    众人瞩目间,沉吟片刻的曹操终于开口,只见他拱手行礼。

    “袁逆猖狂无道,欺君罔上,不诛不足以正视听,不除不足以平众怒,今当速发兵以讨之。

    举大义而平祸乱,匡天下以图正朔。

    然。

    后将军刘备,陛下亲封其于西园养练新军,今兵甲未足,新军未成,何以平叛逆乎?

    臣虽不才,稍通军事,然身兼御史大夫之重任,今朝中内贼未除,洛阳尚未安定。

    臣又岂可轻动?”

    曹操一番话把刘协说的一愣,是,刘备要在西园练兵,你曹操也成了御史大夫,都是朕方才金口玉言。

    但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

    人袁术都称汉王了,谁还跟你计较这个?

    刘协话音转冷,“曹相是铁了心不愿为大汉出力,欲坐视袁贼尊大乎?”

    曹操忙道,“不敢。”

    “操为汉臣,世食汉禄,今朝廷有难,若不为国家出力,与朽木腐草何异?”

    刘协讶然蹙眉,“那曹相的意思是?”

    “臣麾下有大将名曹仁,字子孝。

    其人身经百战,沉勇有谋,昔年陈兵大河,北拒袁绍,皆立殊功,尤善守御。

    其麾下将士亦皆精锐百战之士,今国有危难,而臣不可轻动。

    臣思来想去,若使子孝领洛阳之三万兵马出征武关,为藩篱屏障。

    一来绝袁术自南阳东进洛阳之通路,二可随时征讨南阳,以彰朝廷大义。

    另,刘玄德麾下二弟关云长,臣此前荐之。

    玄德虽亦不可动,但他二弟正当可用之时,仍命他领麾下本部三万人出征,抵轘辕关。

    既绝袁术北上洛阳之路,亦可随时征讨颍川,收复失地。

    此二人皆忠勇之士,更兼通晓兵法,熟知战事,必能不负陛下所托。

    还望陛下准奏,早定此事,以安社稷。”

    曹操此言一出,刘协微怔。

    说是出征讨袁,实际不过打出旗号,本质上还是他先前提出的那个派文聘、关羽守两关的战略。

    战略确实没错,以如今之洛阳军力,哪怕全部送到讨袁前线上,也掀不起多大浪花。

    反而派两员大将,守住两座雄关,足以拒袁于司隶之外,励精图治以图将来。

    只不过若按先前之方略,将文聘、关羽之大军皆调走,便是要挟持自己继续做傀儡,自己定然不从。

    但现在把文聘换成曹仁,好像局势又不一样了。

    原本的洛阳,自己这个天子拥帝党禁军万人在皇宫,曹仁领曹军五万在洛阳,而洛阳城外才是文聘、刘备麾下的五万大军。

    如此曹军攻皇宫,则文聘、刘备麾下攻洛阳,互相牵制。

    但眼下按曹操这个调法,将三万刘备军与三万曹仁军调去抵御袁术。

    那么洛阳局势就会变成,自己的帝党军一万据皇宫,曹操的曹军两万占洛阳,以及城外的文聘军两万。

    看似双方都走了三万人,但自己与帝党的压力,却是骤然一轻!

    五万人围一万人之皇城,和两万人围困带来的压力是截然不同的。

    而城外的两万文聘军,同样能对城里的两万曹军带来足够的压力。

    平衡依旧维持,而自己这个天子,完全可以在洛阳活动开手脚了。

    虽说没能把曹操调走,但刘备也留下来了。

    刘繇、刘表、刘备,三位大汉宗亲在侧,还皆是曾经的三大刺史州牧,一齐拱卫自己的帝位。

    以一万对两万,城外还有两万人为援,这等情况之下,曹操顶天了也不过是个较大的权臣罢了。

    他汉天子刘协将重新执掌朝堂!

    对于曹操这次做出的妥协与让步还算满意,刘协微微颔首,亲切的将他搀扶起来。

    “曹御史老成谋国之言,善。”

    他说着当即便将此事敲定,以防生变。

    “传诏:

    【逆贼袁术,豺狼野心,久蓄不臣之志,今犯僭越之实。

    自领汉王,裂土背德,犯上作乱,视大汉天威如无物,陷苍生黎庶于倒悬,实乃窃国之大盗、汉室之巨寇!

    朕承天命,继大统,岂容此等蟊贼肆虐,必欲诛之而后快,以正纲纪,安黎元。

    今览御史大夫曹操之所奏,曹仁忠勇冠世,谋略深长,屡建勋功,可堪重任。

    特授曹仁镇西将军之职,领三万精兵,镇守武关。

    当厉兵秣马,整肃戎伍,相机进讨,扼袁术东犯之途,不使此贼越武关一步,以固京畿西屏。

    关羽义烈昭彰,武略超群,素怀匡扶天下之志,久念兴复汉室之诚。

    兹封关羽为镇南将军,统三万劲旅,镇守轘辕关。

    宜扬威奋武,严阵以待,绝袁术北侵之路,剿除叛贼,捍卫社稷南隅。

    望尔等悉遵朕命,戮力同心,讨灭袁术逆党,复我大汉四海升平。

    如有迁延怠忽,私通袁贼者,军法必严惩不贷,天理不容!

    望尔等早奏捷音,凯歌以还,则社稷幸甚,苍生幸甚!】”

    诏命宣毕,曹仁看了眼曹操,见他颔首,这才行礼奉诏。

    “臣,曹仁,谢陛下隆恩,今当奉诏讨贼,不负陛下之望。”

    关羽则眯着眼,丹凤眼狭长,众人也不知他看没看刘备。

    但见刘备面无表情,一脸忠厚,而无任何动作。

    关羽傲然一礼,领命奉诏。

    “臣,关羽,视淮南袁军如插标卖首,此去必阵斩纪灵之首,送呈天子。”

    如此一幕看的天子刘协又是一阵微微皱眉,不过没什么,在他想来曹仁这一去,洛阳就只剩两万曹军了。

    曹操也被削了丞相之权,只要稍稍给他点时间发育,便是大势在他。

    于是他又搀扶起刘备,谓之曰:

    “今国事艰难,还请皇叔早作征兵,以充西园。

    朕欲征新军五万,皇叔为主帅,文聘为副将,其下五名偏将各领万人。

    为国舅伏德,为偏将军种辑,为昭信将军吴子兰,为都亭侯王子服.”

    见刘协滔滔不绝,就要把自己麾下将要征募的五万人安排完了,可陛下这手底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些啥人啊?

    靠着这些人,真的能打仗吗?

    刘备赶忙出言打断。

    “那个.陛下,还有臣之义弟张飞!”

    “哦!”

    刘协一副才想起来的恍然之色,忙颔首道。

    “尝听闻其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当有他一席。”

    如此诸事议定,互相妥协,好似终于可以开始为曹操、刘备等人摆宴接风洗尘,继续大汉之歌舞升平了。

    却在这时,刘协眸光陡然看见一人,正是都亭侯,曹安民!

    每每想到这个死去活来之人,人都已经降袁了,自己还赐了他爵位,刘协就好不尴尬。

    始终缩着脑袋,假装大家看不到自己的曹安民,眼见天子终究还是盯上了自己,情知是祸躲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

    赶忙行大礼参拜,仰天高呼!

    “臣,汉,都亭侯曹安民。

    也愿奉诏讨贼,为陛下戡平乱世。”

    刘协:“.”

    你个袁氏忠良,都跑来管我帮袁术要汉王名爵了,就你还能奉诏讨贼?

    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

    刘协都气笑了,问曹操曰:

    “曹御史,不知此人,你以为该如何处置呢?”

    曹安民大惊!

    急呼:“吾非降,乃诈也!

    伯父,你知道的,你可得为小侄作证啊。

    臣,曹安民,窃袁术最新机密乃归!”

    曹操:“.”

    怎么说呢?曹操这会真就弄死这个侄子的心都有了,但偏偏被自己此前那道【降袁者,诛九族】之禁令尬住。

    导致他现在也不得不顺着曹安民的话,打死不承认他降袁之事。

    遂朝天子拱手曰:“安民的性子,臣是知道的。

    其人忠义勇烈,一腔慷慨,满怀激烈,绝非降袁之人。

    恐其真窃袁营之机密,今戴罪立功,犹未可知。

    陛下不妨一听?”

    他说着,以目视曹安民,眼底杀机毕露。

    其意不言自明,想好了再说,若说不出啥机密来,我亲手斩了你。

    曹安民缩了缩脑袋,开始苦思袁营机密。

    少顷,眼神一亮,答曰:

    “陛下可知臣所献金册为何物?”

    刘协脸色一黑,“自是袁逆猖狂所请之《册汉王疏》!

    汝今还敢言它,当真”

    眼看不好,曹安民赶忙解释。

    “陛下误会,臣说的不是这上面写了什么,而是这承载所书之物。”

    他说着,将袁术此行交给他,用来当带货样品的纸拿出来一些,分别呈给天子、曹操与诸位重臣。

    这才为之娓娓道来。

    “此乃袁营特产五色笺纸,据说是在蔡侯纸的基础上改良所制。

    观其质,轻逾帛绢,不费蚕桑之劳,而色泽灿然,五彩相宣,非素帛之单调可比;

    论其韧,柔胜羊皮,无剥鞣之苦,而肌理细腻,便于舒卷,非皮革之粗硬可及;

    察其用,便过竹简,免剖削之繁,而容字甚多,携带轻便,非简策之笨重能拟。

    昔者帛贵而难普及,皮粗以不堪书,简重使难致远。

    今有此笺,集轻、柔、便、美于一身,实乃文书之瑰宝,载道之良器,虽往圣先贤亦不能及。”

    刘协闻言细观此纸,果如曹安民所言,他先前亦觉此金册有异,然当时为袁术欲称汉王所激,无暇他顾。

    此时被曹安民点醒,细查此金册,怎不讶然非常。

    其余诸公,皆得曹安民所分发之样品,一摸一品,果觉此非凡物,遂议论纷纷。

    曹安民趁势又给他们推销起文房四宝,谓众人曰:

    “陛下,诸公,请看!

    此为笔墨砚,专为书纸所用!

    且看我为你们演示一二!”

    众人眼见曹安民流畅顺达的在纸上书写,其飘逸洒脱,远胜竹简。

    要知道笔墨他们也有,常用于书写绢帛、竹简,然无论是绢帛、竹简,书写起来都不是十分流畅,哪有像曹安民这般,下笔如流水恣意。

    当即便有人也取来笔墨尝试,其效果如曹安民所言,轻逾帛绢,柔胜羊皮,便过竹简,众人怎不惊异之。

    见众人一时间被自己震住,早就汗流浃背的曹安民稍松口气。

    忙朝天子长拜,潸然而泪下。

    “此纸,实为国之重器,可历千秋以传万世也!

    袁公谋之,私藏淮南,传道士人学子,以收天下人心。

    试问若袁公有纸,而朝廷无之。

    则世家何以忠?士人何以臣?儒道何以传?文名何以载?

    使淮南有之,而洛阳无之。

    则圣天子富有四海,竟不得一纸乎?

    此等悖逆之事,臣,都亭侯,曹安民,何以坐视?

    故私窃纸以来洛阳,将其献之于陛下也!

    臣更是假意侍袁,曲意逢迎,暂且博取了袁贼信任,可以权谋私,打通洛阳购纸之渠道。

    陛下啊,臣虽身在袁营心在汉,一心一意为陛下操持!

    今后朝廷诸公,天下世家,皆可由我曹安民为大家走私此纸,不使此国之重器,为袁贼独享。”

    曹安民这一番话说的涕泪横流,也让众人鸦雀无声,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你说他忠心吧,他降袁了,还替袁术做了请旨封王的使节。

    可说他降袁吧,他好像真的有在为大家努力诶!

    像纸这等国之重器,他居然真为朝廷窃了些许回来,不然我等高居庙堂,尚不知袁逆已有这等新纸。

    而且大家伙现在好像还不能动这个曹安民了,不仅不能动,还得把他好生送回去。

    没听人说嘛?

    已经博取了信任,打通了自淮南到洛阳的走私渠道。

    使无有曹安民,我等中原世家,岂非就无有新纸可用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许君.的小说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最新章节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全文阅读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5200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无弹窗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许君.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