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321章 没几件真东西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最新章节 第321章 没几件真东西 http://www.ifzzw.com/373/373024/
  
  
    秋风微凉,柳叶金黄。

    大红灯笼随风摇晃,街上挂满了彩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节庆的味道。

    两辆车停在门口,几个人下了车,下意识的抬起头。

    上下三层,灰墙绿瓦,大朱门楼。门头上挂着一块偌大的横匾:千金庐。

    旁边还挂着一块竖匾:千金庐金属文物修复中心。

    透过旋转门的玻璃,门厅里金壁辉煌,烁烁生光。

    赵修贤指了指:“王教授,林老师,就是这儿!”

    “地方不小?”林思成看了看,“老师,你来过没有?”

    “没来过,但听过!”王齐志点点头,“在京城很有名气,算是排得上号的老字号。”

    “时间确实挺久,差不多开了有二十年!”赵修能回忆了一下,“据说创始人是内务府造作办的匠师,但我没打过交道。”

    “你听他胡吹,咱妈都不敢说是内务府匠师。大哥你再算一算,老太太多大岁数,他这店才开了几年?”

    赵修能摇摇头,“压根和宫廷不沾边,也就民国时期的京城老手艺人。要说手艺有多高,也还行……”

    一句也还行,林思成就有了大概的判断:手艺算不上顶尖,但够用,主要是噱头足,宣传的好。

    说着话,迎宾迎了出来,梳着元宝挽髻,穿着开叉到大腿根的旗袍。漂亮倒是挺漂亮,皮肤也挺白,也挺复古,一股浓浓的民国风。

    就是冻得打哆嗦。

    赵修贤自报身份,迎宾把几人领进了店,又往二楼领。

    赵修能“呵”的一声:“架子挺大啊?”

    严格来说,他们是来帮忙的,但老板没出面不说,连个掌柜的也没见到,感觉有点不尊重人。

    赵修贤自嘲似的笑了笑:“都是扒散头(修复文物),但咱生意没人家好,名气没人家大,自然就有点轻视。”

    “你别扯我,要怪只能怪你本事不济!”

    “老大,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一年到头,我才补几件?”

    赵修能“嗤”的一声:“废话,就你那半瓶不响的手艺,也得有人敢找你补才行!”

    赵修贤直撮牙花子。

    林思成倒是无所谓:帮忙是假,来找东西才是真,没必要太计较。

    暗暗转念,他又四处打量。

    展厅挺大,装修的古色古香,博古阁上摆满了物件。

    金包玉,银带钩、錾花执壶、鎏金茶具。更有累丝金银、掐丝铜器。

    都是仿品,应该是店里自己仿的,乍一看,金光闪闪,亮的刺眼。但仔细一看,工艺只能算一般。

    林思成估计,这些应该是徒弟的手艺。以斑窥豹,师父的手艺肯定要高一些,但确实如赵修贤说的,算不上顶尖。

    边走边看,几人上了二楼。工位式的隔间,十几个男女戴着头灯,正在修东西。

    四周是仪器室,挺齐全:激光清洗、电镜探测、显微式操作台。

    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迎了上来,和赵修贤握了握手。

    “赵总!”

    “老板有点面生,贵姓?”

    “李建生是我师父!”

    男人回了一句,然后左右打量。

    他先看了看赵修能,又看了看王齐志,眼神压根就没在林思成、赵大赵二的脸上停留。

    “赵总,哪位是师傅?”

    感觉直接介绍林思成,有点儿显眼,赵修贤挨个指了指:“这三位都是!”

    三位?

    男人才发现,虽然岁数最小,甚至比后面那两个明显就是跟班的男的还小,但林思成却站的最靠前。

    顿然,眼中闪过几丝古怪:赵修贤,你开玩笑呢?

    只是在心里想了想,男人没说什么,指了指一旁的独立工作间:“咱们先看东西!”

    “好,看东西!”

    随后,几人进去,男人让学徒拿东西。

    赵修能和王齐志对视了一眼,表情有些玩味。

    到这会了,男人都没介绍一下,更没问哪位贵姓。甚至于,连杯水都不倒?

    这压根就没把几人当回事,准备敷衍一下就送客。

    也就不是真来帮忙修东西的,但凡是,两人保准架起林思成就走:就这个屌样,我给你修个寄吧?

    当然,也因为他们是同行,而且这家店在业内的名气和规模都要比赵修贤的百缯斋高的高,下意识的就会轻视。

    如果换成顾客,肯定不会是这副嘴脸。

    暗暗转念,三个小伙抱进来了几口匣子,放到了桌子上,男人又抱了抱拳:“有劳!”

    这个最后的抱拳就挺有意思,翻译一下:有本事就上,没本事就走人。

    赵修能瞪着眼睛:老二,你怎么办的事?

    赵修贤一脸委屈:你催的这么急,难度又这么高,想打问到有用的信息,不就得想点办法,受点委屈?

    上赶着来给人帮忙,还不谈报酬,关键的是上手的师傅还这么年轻,搁谁都得想一想:这能有几分真本事?

    轻视在所难免。

    看兄弟俩对着眼神,林思成微微摇头:这事还真不赖小赵总,哪怕今天放了空炮,和马山、易县的那座墓没关系,都得好好感谢一下。

    他示意了一下,赵大打开皮包,赵二拿出手套递了过来。方进则是把他常用的一些工具拿了出来。

    林思成仔仔细细的戴好,对面的男人愣了愣:搞半天,这还真是个大师傅?

    架势倒是挺足,但看面貌,也就二十出头。这个年龄在这个店里,当学徒都不够格,也就抹抹灰、扫扫地,管理管理库房。

    但东西已经拿了过来,先让他看两眼,看他能不能看对。至于修不修,看了再说。

    转着念头,林思成打开了第一口盒子,把东西拿到了手中。

    是一樽嵌宝石错金和田玉熊,东西不大,玲珑别致。玉质不错,工艺更好,典型的清代宫廷内务府玉作坊的手艺。

    土沁虽不重,却一眼生坑货,挖出来也就两三年。

    所以时间首先就对不上,再看土锈,明显出土于干沙坑墓。陕、甘、宁、晋,乃至内蒙、XJ都有可能,甚至出土于河北北部都有可能,唯独不可能出土于燕山以南的保定。

    大致鉴了一下,林思成玉熊把翻了过来。

    应该是受过外力破坏,这半边金箔消失殆尽,宝石一颗不剩,玉面坑坑洼洼,左一个坑右一道槽。

    修复难度不小:玉面好补,拿和田玉磨粉填平就好。宝石也好嵌,绿松石、红玛瑙,都是比较常见的东西。

    唯一有难度的是错金:原有的阴槽已破坏了个七七八八,必须填好后在原来的地方重新刻槽,然后再嵌金箔。

    难点在于槽形必须刻成上窄下宽的燕尾槽,而且底部必须有供金箔卡边的回钩槽,不然贴上去没几天就会掉。

    如果是原器,那自然好刻。但这里是后补的玉石粉,和原器玉石之间的膨胀系数差异很大,一个不小心就会崩茬,整只玉熊崩成好几片也不是不可能。

    林思成琢磨了一下,把玉熊放了下来:“能补,就是比较费功夫!”

    男人愣了一下,“哈”的一声:你看清楚了没有,你就说能补?

    之前他以为,赵修贤怎么也算是行家,敢把人领过来,手艺多高不好说,但多少有点眼力。

    搞半天,是个外行?

    别看这玩意小,好像也挺简单,但店里能补、会补的不超过三人。

    别说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你问赵修贤,他看明白了没有?

    男人顿时就不想说话了,摆了摆手,让店员把玉熊收了起来。

    林思成大致能猜到,但并不在意,又打开第二口盒子。

    刚拿到手里,他眼睛一亮:金累丝嵌松石盘?

    乍一看,就一只金盘,但只有凑近看,或是拿放大镜,才能看到这东西有多精美,工艺有多复杂:

    盘壁不是平的,而是金丝累织而成,薄薄的一毫米,足足累了五层卷草纹。

    每一朵纹饰都有多达数十、孔距只有半毫米的六边型蜂窝构成,每一个蜂窝,都由直径只有零点一毫米的金绳织成。每一根金绳,又由八根金丝绞成。

    算一下,每根金丝有多粗?

    做工精细还是其次,关键在于工艺难度:光是框架编织,每层至少三百朵卷草纹。必须要将这么多纹饰编的一样大小、一样立体,然后层层累加,逐层焊接。

    然后,再于累丝中嵌入宝石,之后以金片包边,錾刻花纹。

    就这么一只碗,三五个匠师通力合作,需要的时间至少以“季”计。别说是纯金丝,哪怕是竹丝编的,也美到极致。

    所以,好多古董之所以贵,并不是放了好多年才贵,而是刚造出来的时候就贵。

    但可惜,这只不是。

    虽然是纯金丝,宝石也是真宝石,卷草纹、蜂窝、乃至金绳粗丝一般无二,精细到不能再精丝,却是一只现代的仿品。

    说直白点,累丝是用电脑编程,机器编的。

    包括损坏的部分也是人为造成,林思成盲猜一下:应该是收边的部分没办法用机器,造这只碗的人又没那个手艺,就只能故意搞破坏,索性弄成一只残器。

    如果是现代工艺品,顶到天几千上万。但如果是真品,别说只是破了边,哪怕只剩半只碗,也值五六十万。

    大致一瞅,他顺手一放:“这只不需要补!”

    男人顿住:“为什么?”

    林思成言简意赅:“赝品!”

    啥东西?

    他盯着林思成瞅了几眼,然后回过头,盯着赵修贤。

    赵总,你到底行不行?

    你口口声声给老板保证,这次绝对请的是高手,结果,你弄来个棒槌?

    看这金丝的成色,看这做工,哪里能仿得出来?

    其它不说,这宝石花瓣中的锈色,难道也看不出来?

    要不是碍于老板和师父都和赵修贤认识,男人当场就撵人了。

    他皮笑肉不笑,“呵呵”的一声,又摆摆手,让店员抱走匣子。

    林思成又打开第三件。

    咦,金錾花卉纹嵌珠宝如意式香薰?

    与之相比,这一件比那只碗更精美,工艺难度更高,耗时更久。因为这东西不但要累丝,还要錾刻、镶嵌、点翠。

    重点在于,如意必须镂空,所以最初的时候,每一个花瓣,都是单独錾刻而成。然后一一焊接,拼成一朵朵的花纹。

    关键的是花胎太薄,将将半毫米,却又必须制造出平均深度达三毫米的高浮雕和镂空浮雕的效果,无法一次性錾刻成型。

    避免胎体开裂,只能反复回火,一次只能堑一点点。所以,光是錾刻这一道工序,就得耗时两个月以上。整体造好,最少也得半年。

    而更怪的是,这件东西竟然是半真半假?

    如果断代,原器应该在清中左右,早不过乾隆,晚不过嘉庆。但估计没有保存好,左、中两只薰盒的金丝有过大面积断裂。

    为了修复,挖掉了盒盖上珐琅点翠而成的牡丹,之后重新累丝焊箔,又重新点的珐琅。

    但手艺不过关,无论是后累的金丝还是后点的翠,无论是精细度还是美观度,与之前比有如天壤之别。

    焊的倒是挺牢,但技术太差,焊点粗且不说,用料也不好。包括后补的金丝,掺的铅太多,金中泛灰泛白,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至于珐琅,不是林思成吹牛,他闭着眼睛点,都比这个点的好。

    如果让他推断一下:原器出自造办处,之后流出了宫。大致晚清和北洋时期补了一次,但并非宫廷匠师,而是民间艺人的手艺。

    所以,依旧和慕陵的那座墓、和马山没关系。

    “这个有点难!”林思成琢磨了一下,“得把后补的这一部分拆掉,再把整只盒盖卸开,重新累丝,包括珐琅牡丹、内圈的这一层宝石,都得重新嵌……”

    起初,男人还在点头,意思是“你知道难就好”。随即,他又愣住,眼神直勾勾的看着林思成。

    “后补,哪个是后补的?”

    林思成指了指:“就左边和中间的薰盒,盒盖上发灰发白的这两块,应该是民国早期的民间手艺!”

    哈哈,后补,民国?

    男人笑了一声,却面无表情:“兄弟,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生货?”

    “知道,刚从墓里挖出来的!”

    “那你知道不知道这东西出自什么时候的墓?”男人比划了一下,“清中!”

    林思成点点头,“那就应该民国时修复好,然后埋进了清中的墓!”

    扯寄巴蛋?

    这分明是受了墓里防腐的朱砂、铅、砷之类的元素污染,黄金变了质。

    跟爱抹油、爱涂粉的女人的金项链戴久了会变黑是同样的道理。

    “既然难就算了!”

    本来就没想让赵修贤帮忙,男人懒得掰扯,“啪”的一下合上匣盖,又朝着赵修贤拱了拱手:“赵老板,感谢!”

    这就完了?

    赵修能“哈”的一声,气的笑了出来。

    赵修贤愣住,脸色先是一白,而后一红,瞬间红到了脖子根。

    他不是没被人小瞧过,不是没被人笑话过,但那是因为他手艺不行露了短。

    技不如人,是他活该。

    但今天,他是真的把高人带了过来,而且上赶着、倒贴着上的门。结果想见的东西没见到不说,还被人羞辱似的戏耍了一顿?

    啥,没羞辱?

    来这半天了,他们连这狗日的叫什么、姓什么都不知道。

    赵修贤越想越气,林思成倒不怎么生气,就是有些奇怪。

    也是见了鬼了,在西京的时候好好的,一到京城,就像开了嘲讽技能,尽遇到这样的破事?

    上次西冷的拍卖会就是这样,上次在潘家园遇到碰瓷的,也是这样。今天没捡漏,也没鉴定,只是来看几件散头货,竟然还是这样?

    看他一脸郁闷,王齐志“呵呵呵”的笑。

    再是少年老成,也才二十二,还长的细皮嫩肉的,人家不小看你小看谁?

    那在西京为什么不这样?

    所谓人靠衣衫马靠鞍,让林思成别开赵总的大奔,别开他的大切,也别带赵大赵二,让他开他爷爷那破桑塔纳出去试试?

    何况十次有八次出去,身边都有人。不是他,就是郝钧,要不就是关兴民。全是西京文玩圈有头有脸的人物,哪个不认识?

    笑了几声,王齐志给赵修贤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急,先见到东西再说。

    然后,他又伸出手:“老板,不是说还用一件黄货(精品、珍宝)吗?”

    男人愣了一下,一脸古怪。看了看王齐志,又看了看林思成:搞了半天,你们是来这儿偷冷饭来了(抢生意)?

    怪不得老板和师父都说,赵修贤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别说握手,男人笑容都欠奉:“这几件都看不明白,看了也是白看!”

    王齐志还伸着手,笑容冻在了脸上:我干你娘?

    看吧?

    就知道你肯定会笑不出来!

    林思成叹了口气:“老师,先走吧!”

    王齐志忍着怒气:也对,咱文化人,讲文明,讲道理。

    敢收生坑货的地方,能是正经地方?

    给老子等着!

    暗暗发着狠,几人起了身,刚刚出了工作间,两男一女进了楼梯口。

    男的岁数比较大,都是五六十岁,一个比较瘦,另一位用的绷带吊着胳膊,像是受了伤。

    女人年轻一点,三十来岁,身材玲珑,风韵有致。

    看到赵修贤,瘦的那位往前一步:“赵总,抱歉,临时来了客户,接待了一下!”

    你放屁,再是来客户,就不能打个电话说一声?分明就是没把他放在眼里。

    上行下效,所以这个不知道是店长还是经理的王八蛋才这副屌样。

    “没什么可抱歉的,”赵修贤忍着气,“冯老板驭下有道,礼数周到,勤俭有方……哦对了,冯老板,麻烦问一问,这位经理贵姓?”

    “哦,他姓杨,老李的徒弟……”

    回了一句,冯老板愣了一下,越过赵修贤的肩膀往后看了看。

    后面是工作间,除了工位上的那一把,连多余的凳子都没一张。

    桌子上摆着几口箱子,再没任何多余的东西。

    这摆明是一没让座,二没上茶,甚至于,连介绍都没好好介绍?

    冯世宗回过头,和合伙人对视了一眼:八成是昨天两人聊赵修贤的时候,被小杨听到了。

    在修复这个圈子里,赵修贤的名声其实不怎么好,本事不济,还爱揽生意。

    修又修不好,还死守着规距不放,偌大的家业已被败了了个七七八八。

    反正圈子里没几个人能看得起,都叫他赵窝囊。

    当时老李还说:赵窝囊这么积极,不会是挖客户来了吧?自己当时想着不是没可能,还特地交待了一下。

    但听到就听到,防备归防备,好歹是同行,你也不能做的这么明显?

    暗暗转念,他笑了笑:“年轻人性子毛燥,招待不周,赵总你别往心里去,来,坐,咱们继续看东西!”

    赵修贤的“呵”的一声:“不用了,刚看了几件,看来冯老板这里也没几件真东西!”

    这话不怎么中听,冯世宗还好,知道理亏,脸上依旧带笑。

    但男人却没忍住,指了指桌子上的箱子,又指了指林思成:“老板,赵总说带了三位大师傅,我就取出了三件:嵌宝石错金和田玉熊,金累丝嵌松石盘,金錾花卉纹嵌珠宝如意式香薰。”

    “但从头到尾,上手的都是这位……他说,第一件不难补,只是稍费点功夫。第二件是赝品,根本不用补。第三件有点难,需要把补过的那部分拆开。

    我问他是什么时候补的,他说是民国……而且是民国时补好后,埋进了清中的墓里……最后,他们要说看黄货,我才送的客!”

    民国的东西,埋进了清中的墓里,这讲的是什么神话故事?

    而且还要看黄货?

    冯世宗脸色淡了下来:赵窝囊,你还真跑我这挖客户来了?

    心里骂着,他又瞄了林思成一眼:就这年纪,你让他上手?

    不怪店长不拿他们当回事。

    冯世宗不知所谓,又气又笑,后面的两位却齐齐的变了脸色。

    吊胳膊的是冯世宗的合伙人,更是店里的大师傅,东西拿来快三月了:哪件是真,哪件是假,哪件半真半假,他能看不出来?

    但行有行规:不管多假,修好后都要当真的卖,能少一个人知道,就要少一个人知道。所以不管是合伙人还是徒弟,他都没提过。

    女人是货主,那几件东西全是她送来的。是不是修复过,又是什么时候修的,她一清二楚。

    两个愣了一下,直戳戳的盯着林思成……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眀智的小说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最新章节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全文阅读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5200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无弹窗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眀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