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七卷:永兴盛世 第421章 家国传承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最新章节第七卷:永兴盛世 第421章 家国传承 http://www.ifzzw.com/372/372657/
  
  
    永兴三十二年,八月!

    暑气酷热难耐,宫殿上的琉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

    原本安静的皇宫,如今却吵杂起来,马车甚至都开了进来,太监,宫女们将宫里的东西纷纷装上马车。

    迁都的时机到了,该搬家了!

    乾清宫大殿!

    一张圆桌上坐着四个人,吃着西瓜,喝着冰镇的酸梅汤,聊着天。

    “大哥,真不干了?”

    朱雄英摆摆手,说道:“累了,不想干了,而且,该做的事情我都做完了,再坐在那奉天殿也没什么意思了,江山社稷早晚都要交给太子,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哎,老的不走,小的永远不会长大!”

    皇帝摆手间,三人不约而同的看到,老爷子传给他的那枚玉扳指已经不见了。

    朱允熥笑道:“不干也好,这么多年了,大哥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也该歇歇了!”

    大胖吃着西瓜,咧嘴说道:“我身体不好,帮不上什么忙了!”

    大胖怕啊,他是真怕,怕皇帝退位后给他弄个辅命大臣当,那不死也得会被累死。

    而且,北平虽然是他的老家,但他却不想回去,那地太冷了,远不如金陵舒服。

    “陛下!”

    李景隆拿出一份奏本放在皇帝面前,说道:“这是臣的呈辞,别人不好说,可臣确实是干不动了,臣准备辞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之位,回家养老了!”

    朱雄英拿起奏本,看了一眼,又看了他一眼,曹国公真老了,两鬓斑白,皱纹之下多出了许多老年斑。

    “朕准了!”

    朱雄英答应下来,说道:“朕不仅保留你东宫官职,还让你更进一步!”

    李景隆一愣,当即明白过来,却没有太大的激动,反而笑了笑,行礼道:“臣谢过陛下!”

    其实,再高的官职,在如今的李景隆心里都不再重要了。

    他天生贵胄,皇亲国戚,世袭公爵,深得太祖器重,在洪武朝就成了最年轻的大都督,又辅佐永兴皇帝推新政,开海运,除奸佞,定朝堂,扶摇直上……

    曹国公对大明的功劳,岂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他这一辈子做了这么多事,活的很精彩。

    史书记载,永兴盛世,怎么也会提他曹国公一句吧。

    “表哥!”

    朱雄英笑道:“等到太子继位的那天,有惊喜!”

    李景隆问道:“什么惊喜?”

    “既然是惊喜,那肯定不能提前告诉你了!”

    朱雄英吃了柑橘,随口说道:“到时候听圣旨就行了,算是你辅佐朕三十多年的褒奖!”

    “那臣提前谢过陛下了!”

    李景隆心里还是挺期待的,倒不是想要皇帝什么东西,而是想要那种期待的感觉。

    “好,既然你们都不干了,那就都养老吧,你们的府邸在北平已经建好了,随时都能带着家眷过去住,没事的时候多串串门!”

    朱雄英感慨道:“诸兄弟在一起共事了大半辈子了,这份情,说啥都不能断了!”

    三人连连点头!

    ……

    九月十六是司天监推演出来的黄道吉日!

    清晨,太阳从紫金山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辉照耀在整个皇宫之上。

    奉天大殿前!

    文武百官身穿礼服,以文东武西的礼制,站在奉天殿前的丹陛下,分立于广场两侧。

    传位大典!

    大明即将迎来一位新的皇帝!

    身穿十二疏龙袍的永兴皇帝从大殿内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太子以及皇长孙。

    太子的穿着打扮和皇帝一样,从九疏变成了十二疏,皇长孙也穿上了九疏。

    沉重的大鼎立在中间,案子上放着香炉,烟香逐渐升起,仿佛可以上达天听。

    一张黄纸表文跃然于手上,被朱雄英扔进大鼎之中或为灰烬。

    翰林院学士,皇长孙老师李马,捧着诏书缓缓走了上来。

    “陛下!”

    朱雄英微微颔首!

    传位大典正式开始!

    皇帝亲手将象征皇权的玉玺和敬天法祖的大玉圭交到太子手上。

    这是的家国传承!

    太子接过玉玺和玉圭,神情威严,眼神坚定,对着文武百官,倒也有七分永兴的影子!

    “圣旨!”

    随着李马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全部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应命,嗣守大统三十二载,自临御以来,夙兴夜寐,惟念天下苍生,惟思社稷永固……”

    “内革弊政,推行新政,整饬吏治,清除奸佞,兴教化,正民风,减免赋税,兴农桑,厚民生,修运河,下西洋,修永兴大典……”

    “外固边疆,剿倭寇,收高丽,平汉南,血战帖木儿,扫平漠北,晚年收复西南半岛……抚绥四夷,使海宇无烽烟之警!”

    “凡此诸务,皆赖列祖列宗庇佑,文武百官戮力,天下百姓归心,方得粗成……”

    “今朕年逾五旬,精力渐衰,念及神器当付贤能,国祚需得绵延,皇太子文珏,仁孝宽厚,聪敏睿智,自册立以来,习读经史,深谙治国之道,数度监国,举措得宜,朝野咸服,足承大统!”

    “兹告于天地宗庙,社稷山川,即日将皇帝之位,禅于皇太子文珏,朕退居太上皇帝,优游养志,以观新政!”

    “新皇当承朕之志,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守祖宗之成法,开万世之太平!”

    百官撩起衣服,跪在地上,叩首行礼,齐声高呼道:“恭贺新皇继位,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文珏看着众臣,有些激动的喊道:“平身!”

    百官起身,抬头之时,台上只有新皇,永兴皇帝已经悄悄的走了下去,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

    圣旨继续念着,这一次就是新皇的圣旨了。

    “念朕初登宝位,首重民生,盖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农,农桑勤则仓廪实,仓廪实则天下安……”

    “为纾民力,固邦本,自朕登基元年始,除江南,汉南之地外,免除天下州县农税,凡田赋,粮税,桑麻之征,尽皆蠲免,不许有司私派苛扰!”

    免除天下百姓农税,各种苛捐杂税,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这也是永兴皇帝为天下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接下来就是封赏臣子了!

    皇长孙朱遵钦为太子储君,太子妃韩氏为皇后。

    曹国公李景隆为东宫太师,郑国公常茂为东宫太傅,保国公平安为东宫太保,位列三公。

    陈丕任新朝兵部尚书,韩克忠任工部尚书,周忱任礼部尚书,陈瑛任刑部尚书兼任都察院都御史,杨溥任吏部尚书……

    马顺任锦衣卫都指挥使……

    大小官员各有封赏!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借箭十万的小说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全文阅读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5200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无弹窗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借箭十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