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21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最新章节 第121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 http://www.ifzzw.com/372/372299/
  
  
    “最关键的是踢日寇出局!”

    此话一出,王世杰没有恍然的表情,而是与众人一样,皱眉看向何应钦。

    何应钦之前可是专门说过,日寇跳出轴心国阵营怎么办?

    那对德意日宣战,平白多了几个敌人不说,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

    就是何应钦面色有些难看,之前他的话更多是在混淆视听,却不是要提出什么可靠的建议。

    但何应钦这时候也不好回应什么,只是尴尬笑笑。

    沈复兴一直在观察委员长的脸色,可对方毫无表示。

    这时候,沈复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按理说,话都讲到了这个份上,再怎么样委员长也应该有个方向出来。

    英法苏德日

    这五个国家就摆在这里,他们代表了三个阵营。

    德日代表了轴心阵营,英法是军事同盟阵营,苏是单独一个阵营。

    至于我国没有阵营。

    如今,苏德开战,形势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英法第一时间不是将苏拉入自己的阵营,只是遵照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对德军的敌人进行援助。

    没错,如今还没有同盟国的概念。

    它的全称是:反法西斯同盟。

    在中英美苏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之后,才算是正式成立。

    所以尽管丘吉尔嗷嗷叫着支援苏军,但其实双方并没有结成同盟。

    这时候沈复兴再去看委员长,对方的眼中全是算计。

    难道是.?

    “委员长”沈复兴突然转身,声音压低三分:“您是在考虑关东军北上后的局势?”

    会议室骤然安静。

    何应钦的茶杯悬在半空,白崇禧的钢笔尖在纸上停留,墨汁晕染开来,似乎听到了一个诡异的问题。

    所有人都看到委员长眼睛突然眯了起来,但转瞬又恢复如初:“哦?听语气,维安你似乎有不同看法?”

    沈复兴环视一圈,大家似乎都是这个想法,他心中顿时一个“咯噔”。

    期待日寇北上,然后呢?

    他有一个诡异的想法,那就是日寇北上,会极大的减轻国内的战争压力。

    而北方的巨人人口基数庞大,在各国的支援下,一路扩军到2000万人,一手打击德军,一手打击日寇。

    最后变成三方混战。

    可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德意日赢了呢?

    老美还没参战,他们国内的议员、百姓,几乎都是一个想法。

    我可以作为民zhu国家的兵工厂,租借各种武器弹药、能源矿产,但不能送年轻人去战场送死。

    没错,此刻的大洋彼岸还是奉行着【中立主义】。

    而【租借法案】已经是他们在这个世界大格局之下的最大参与。

    没有南下,就没有1941年的【虎虎虎】。

    但凡珍珠港事件不发生,那台恐怖的战争机器就要晚一步启动,罗斯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调整那艘巨轮的方向。

    说不定.世界格局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此刻,苏军在远东布置了30个师的精锐部队,这些可都是莫斯科保卫战时精锐。

    从6月开始,12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总兵力约12.2万人,火炮2000门、坦克2200辆、汽车1.2万辆东远东调往西线。

    可能这些部队数量并不多,而西伯利亚的环境与天气也足够阻挡日寇的北上。

    痛而不死!

    沈复兴估计,这就是在座所有人的内心想法。

    缓解国内压力,让苏德日三方血拼到底。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他主动提问:“委员长,我有一问,诸位是不是还在考虑日寇北上对国内战场的压力减轻?”

    没人回答,徐永昌在委员长的暗示下说道:“难道不是?”

    印证了内心的想法,沈复兴再问:“若是在德日等轴心国联手之下,苏军败了又当如何?”

    “这不可能!”委员长的智囊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率先反驳:“你没去过莫斯科,那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怎么可能轻易就败了,有英美的援助,他们说不定能直接击败德日。”

    出人意料的,沈复兴点头同意:“嗯,看来王秘书长对这三国很了解嘛?”

    “是又如何?”王世杰回答得很警惕,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双方下套的开端。

    “那么敢问,在你眼中,三国工业、人口、军事、经济对比如何呢?”沈复兴直起身子,好整以暇地看向对方。

    白崇禧暗道不妙,每每维安如此,便是胸有成竹的时候。

    倒是张治中此刻很想点一支烟,好熟悉的场面,能看到王世杰吃瘪,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平时这家伙仗着自己聪慧,又对国际局势、政治极为敏感,有时候甚至连小诸葛白崇禧都经常吃瘪。

    果然,王世杰闻言脸色一沉,如今的局势下,整合了大半个欧洲的德意志工业规模远超乌拉尔工业区,更别说还有东北巨型工业区的日寇。

    或许,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战略资源的产出上,有着天壤之别。

    光是巴库油田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就不是一个能量级的。

    “德意日自然是更强大一些.”王世杰前一句还在妥协,下一句立马展开反击:“但有着英美支持的苏军,就拥有了更深厚的底蕴与更庞大的工业体系、战略资源储备。”

    “维安你可能还不清楚,华盛顿那边已经决定对苏大力援助,这已经是定局了。”

    说完,众人便一阵点头,这才是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

    加上英美苏联手,消灭德意日还不是手拿把掐?

    一战是什么结局,二战便是什么结局。

    就连白崇禧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个方面,王世杰的理论毫无破绽。

    啪啪啪~

    沈复兴不断鼓掌:“很好,既然王秘书长了解的这么清楚,那么英美两国如何援苏也应该一清二楚吧?”

    呃.

    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王世杰有些猝不及防,如何援苏?

    不外乎军援与原材料吧?

    他短暂思忖后自信回答:“自然是武器弹药、战略物资,帮助他们组建更多的军队对抗德日。”

    可话才说完,王世杰忽然醒悟,他扭头看向委员长。

    毕竟,委员长可是希望苏日同归于尽的,最好世界爆炸,这俩苦主彻底消失。

    “走哪条线呢?”沈复兴再问。

    走..走哪条线?

    这时候,不光是白崇禧与张治中,就连旁听的陈布雷也明白,沈复兴在挖坑。

    只是大家还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关系。

    倒是徐永昌似乎反应过来,但他没有说话。

    委员长见王世杰马上就要吃瘪,想了想还是打圆场:“维安啊,有话直说么。”

    见委员长亲自下场,沈复兴也不好为难对方,毕竟理论上.都对。

    他来到会议室尾端的大地图边,离着委员长远了,沈复兴不自觉点起一支烟,这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毕竟整个会议室有资格抽烟的只有两人,文胆陈布雷与豫北沈复兴。

    “英美援苏只有三条路,目前而言,只有两条!”

    “其一,走北冰洋航线,由于丹麦已经处于德意志控制下,在戈林庞大的空军下,运输船队根本无法穿越斯卡克拉克海峡。”

    “只有向北越过挪威海,进入北极圈,那里的极寒天气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大的挑战之一,运输队要紧贴挪威北端,然后向东进入巴伦支海。”

    “沿路有驻扎在挪威的空军、U型潜艇和水面舰艇,运输船队时刻面临天气与德军的死亡威胁,当然,别忘了还有大海!”

    “假如你很幸运的躲开了厄运,那么恭喜你,夏季可以前往阿尔汉格尔斯克,冬季便只能前往的北冰洋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沈复兴一边抽烟,一边指着那并不精准的世界地图,仿佛大学课堂里的老师在讲述历史。

    王世杰张了张嘴,他只是分析局势的智囊,不是具体实操的执行者,这些情况他怎么清楚。

    众人也是如同听天书一般,北极?不冻港?

    挪威海?

    这么多陌生的词汇让他们只能明白一点,这些运输船是暴露在空军攻击范围的,那危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毕竟6月初日寇对于重庆的大轰炸,还导致了一起惨案,近千人在防空洞内

    看着众人的模样,沈复兴回到会议桌上弹了弹烟灰,随后丢下一枚核弹。

    “刚才说的是从不列颠岛援苏的路线,那么,体量更大的mei国呢?”沈复兴伸手指向东北极西之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当然,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它本名海生崴!”

    只是说到这个【海生崴】的时候,白崇禧总感觉沈复兴加重了语气,似乎有什么执念。

    “在它的外面,有一片海,日寇们叫他日ben海!”

    沈复兴的嘴角已经勾起嘲讽的笑容,他要利用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让这个国家少走弯路。

    就必须让有些聪明人明白,小聪明是要吃大亏的!

    他开始压低声音,语气中竟然带着些许兴奋:“试想一下,一旦日寇撕破中立协定,拥有世界上最庞大航母舰队的日海军,会不会让这些运输船顺利进港?”

    轰——!

    众人脑袋顿时嗡嗡的,两败俱伤?

    没有了援助,两面夹击之下,哪怕是个巨人,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而美军更不可能跨越近8000公里来到日寇家门口作战,先不说他们国内是否同意,能不能答应还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不能从北面”

    有人刚想提问,却被拉住。

    沈复兴淡淡一笑:“没有铁路,从西海岸运输到北极圈的港口,再穿越白令海峡,经过公路运输到铁路沿线,这段距离大概”

    略略估算,沈复兴自己也吓了一跳:“差不多7000多公里公路,再经过4000公里铁路,约摸11000公里”

    此话一出,众人只觉得数字太夸张了。

    只有何应钦扭头问白崇禧:“健生,滇越铁路多长?”

    “800多公里。”

    嘶——!

    维持这条800多公里的运输线,付出了多大代价?

    而这7000多公里的公路,恐怕.

    看到王世杰张大了嘴巴,沈复兴又补充了一句:“许多地方没有公路,大概还需要修建3000-4000公里的道路,刚才只是我根据地图比例计算直线,实际公里数恐怕要超过13000公里,1-2年内才能通行。”

    众人沉默了,而委员长的脸色更是极为难看。

    考虑来考虑去,难道日寇北上竟然是最差的结果?

    一旦莫斯科选择巴黎的结局,德日会师,恐怕罗斯福明天就会抛弃丘吉尔加入轴心阵营。

    这就是现实!

    “苏军人口众多,不一定.”

    王宠惠见委员长如此,打算出来争一争,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沈复兴打断:“八国联军入侵的兵力也不过2万,日寇开战前兵力不过25万.”

    呃.

    委员长的脸色更难看了,他给何应钦使了个眼色,后者咬牙开口:“那依你沈维安,日寇养了这么多关东军,如果不选择北上与同盟国开战,也不会南下,难道日寇下一步是西进夺取重庆?”

    这话才是真理,如今国内抗战局势处于僵持阶段。

    那是因为近80万关东军没有南下,要是这支武装加入华中派遣军,后果不堪设想.

    委员长脸色瞬间一变,若是日寇真放弃这个机会北上,不用80万,60万关东军南下。

    豫南、赣北、长沙、贵州.紧接着就是一鼓作气打进重庆。

    那时候,便是真的没了退路。

    于是乎,委员长忘了初衷,竟然咬牙抢问:“维安,你怎知日寇不会北上?”

    沈复兴转过身,掐灭香烟:“西伯利亚除了冻土就是土豆,那地方是好几个东北大小的荒芜之地,80万人?800万人砸进去都如同沧海一粟!”

    “冬天来临的时候,整片大地都在零下几十度,就连畜生都不一定活得下去!日寇别说以战养战,连生存都不一定做得到。”

    “之前双方还有矛盾,但现在有了中立条约,这得不偿失的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判断日寇不会北上。”

    听到沈复兴的答案,委员长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还想通过收缩防线,给日寇制造北上的机会,现在看来,这些阴谋诡计好似无用。

    祸水东引这种阴谋路走窄了。

    见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众人散发着忧愁的表情。

    仿佛明天日寇几十万大军就要南下,国将不国

    委员长好几次欲言又止,却是无法反驳沈复兴提出见解。

    当年永乐大帝北伐,不也没有全盘占据北域。

    非不想,实不能也!

    汉代遥控西域,为何驻军寥寥?

    非不想,实不能也!

    张议潮沙洲复土,为何最终还是为西夏所灭?

    非不想,实不能也!

    小鬼子才多少国力?能占据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冻土?

    好不容易苏德开战,大局抵定,关东军总不能放马南山吧?

    可越是这么想,委员长心里就越是难受,对他而言,妥协也好、抗争也好,都是为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

    或许,他将屁股底下这个位置看得极重。

    对日寇态度暧昧,甚至一度想过割地求个平安。

    身份地位一个小股民到小军阀再到现在这个位置,可内心里,还是一个小军阀的思维。

    借助洋人的力量,借助阴谋诡计。

    可二战不是阴谋诡计,金钱收买~~~

    那是千万人的牺牲,是云波诡谲的国际博弈,是大国与大国的利益交换!!

    委员长顿时心灰意冷,笔直的身体竟然有些瘫坐下来的感觉。

    就在这时,沈复兴从容一笑:“委员长勿忧,吾有一策。”

    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讨论了什么。

    此刻,委员长只感觉内心一阵安宁,好像一切困难在那一句【委员长勿忧】下,迎刃而解。

    只有远处的张治中感慨,这一脚踹入水中让人窒息再拉起来的向上管理,非沈维安不能做。

    句句不离苏军崩溃,句句不讲关东军南下,可越是如此,在座的就越是噤若寒蝉,内心害怕。

    他也开始期待,到底如今该怎么做?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老左老左的小说抗战:通电全国,出关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最新章节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全文阅读抗战:通电全国,出关5200抗战:通电全国,出关无弹窗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老左老左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