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如此之快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人、财两方面。
财不用说,唐文几乎是毫无概念的拼命砸钱,常布斯要什么给什么,充裕的预算根本花不完。
以至于CH47C的仿制工作并非逐步推进,而是各个系统同时启动,以夸张的容错和保底能力不断往前推进度。
人员助力得多亏常布斯,他靠着无人能比的人脉几乎把当年参与直17的团队又凑了起来,加上航空机械厂原来的设计人员,凑足了约300人的庞大研发队伍,下面的高级工程师、技术人员早就突破四位数。
其中70%的资源都拿去承接MD11,但剩下的30%也已经不弱于正经飞机设计所。
毕竟一种航空器的核心领导团队十个人就够了,其他都是可以比较容易取代的“科研民工”。
在丧心病狂的财力支持下,常布斯依靠大量收拢退休、下海的专家、技术人员几乎成功再造了一个经典的飞机设计生产联合体。
这些人基本全部出自前国家科研院所,每个人都参与过军工项目,不管是效率还是能力都无可置疑。
而CH47C两大难题:发动机、分节传动轴。
仿制发动机的计划从航空机械厂被搬到鹅城时就开始,去年6月仿制自T55L11涡轴发动机的核心机进行了首次试车。
10月初,首台工程样机组装完成,并在随后展开了密集的测试。
至于传动轴部分,当然是通过造船厂加工而来。
更别提CH47C唐文有从发动机到机体的全套技术资料,遇到麻烦大不了照着原始设计抄就完了!
仿制的T55L11涡轴发动机内部代号是“东江WZ2800”,2800的含义即是其功率达到2800千瓦,“WZ”的含义是涡轴,参数性能与原版性能一致。
东江WZ2800样机功率基本达标,但可靠性和极端工况测试还无法保证,不过常布斯一口气生产了5台用于各项技术测试。
刚好造船厂早早就生产了合格的传动轴,于是其中2台表现最稳定的发动机被用来装上了一架静力测试用的机身,就这么拼凑出了首架可飞的技术验证机。
这架验证机的航电、操控系统、动力等都不完善,机体内部混乱无比到处都是电线,但它确实可以很方便的验证仿制思路是否正确。
经历了半个月的地面试车后,昨天这架验证机成功完成第一次起飞,在20米高度悬停半分钟后就匆匆降落。
常布斯不认为这是起飞,打算等有把握了飞得更高些再报告喜讯,但却没有料到周围的特工。
毕竟唐文还是IAA雇员,盖金又涉及航空制造和海军关系密切,IAA有的是眼线,很快向上报告。
棱角大楼拿到消息后对此表示惊讶,他们知道盖金从波音购买了8架CH47D,后来还追加购买了几架较为落后的翻新现货,但到手才几个月?
和常布斯沟通完后的唐文心里大概有了数,坐回去时面对波音国区总裁罗恩·伍达德的兴师问罪并不畏惧,而是很坦率的点头道:
“是的,这架直升机的研制一定程度参考了支奴干,毕竟这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
不动声色的马屁让对方舒服了些,但罗恩还是冷着脸道:
“唐,你们还购买了8架尚未交付的CH47D,波音不能接受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私自进行仿制,否则国会可能会勒令停止交易。”
“我看未必。”
唐文:“CH47是60年代的老东西了,此前国内仿制失败过,但现在20年过去,它对我们的基础工业已不再是麻烦。
我仍然愿意向波音继续购买质量更好更新的CH47,但这和自研双旋翼直升机无关。”
他再次打断了罗恩想要说话的动作,极度厚颜的补了一句:
“一架全新的CH47D价格2500万美元,也就是2.1亿人民币,可我对整个仿制项目的投入不过15亿元,只要再投入一些、最多20亿一定能取得成功。
到时候我们自己生产成本将只有1亿,甚至8000万、5000万元,哪怕性能差一些也完全可接受,盖金没有停止的理由。”
罗恩:“……”
场面一度安静下来,不是这番话太离谱,而是太有可能。
波音、麦道比唐文更懂得国内航空业是什么情况。
当年研制Y10花的钱不比一架747外销价贵多少,直17(仿制CH47)推行不下去更多也是因为资金,毕竟其地位不如Y10这样的客机重要。
而恰好唐文不缺钱,加上20年的技术进步,CH47还真不是什么天堑。
罗恩没办法,只能暗示这将会给盖金带来麻烦,比如影响和麦道的合作之类。
然而唐文并不被威胁,而是直截了当开价:
“不如这样,盖金追加采购30架CH47D,波音免费给予CH47D型授权?”
饶是罗恩见多识广此时也有些茫然,愣了一下后用中文丢下一句“不可理喻”就匆匆离开。
……
1天后,盖金主动释放出重磅炸弹:
【羊城晚报:盖金重工成功制造纵列双旋翼直升机GZ20“红隼”,国产支奴干即将落地】
【前运10设计师常布斯:已攻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技术难题】
常布斯本来还没有命名,但应需求干脆将其叫做“红隼”,以其能短暂悬停的能力取材。
GZ20是型号:G,盖金;Z,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20吨级直升机。
这一次报纸上提供的照片是GZ20进行100米高度悬停实验,并且为电视台提供了10秒钟的视频。
作为大量退休、下海专家重返老本行的出山之作,参与的研究员一点也不想低调,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过去的失败并非因为无能,在昔日同僚或上司面前争回一口气。
出镜的技术验证机被连夜刷上了白色为主、蓝、绿条纹装饰的涂装,以及大大的“GZ20”“全国产直升机”字样。
这导致新闻播出后最吃惊不是老外,反而是国内的不少研究所。
常布斯至今依然在拿着高薪到处挖人,不过除了退休和被下海的专家外其他人依然因为惯性不愿意冒险,毕竟此时盖金在国内的名声不比巨人集团好多少。
什么私企鲸吞MD11更一度被业内视为天方夜谭,笃定要么是骗局要么费力不讨好最终失败。
但GZ20“红隼”的成功试飞让一众声音全部消失,尤其是第二天波音和多家帝国媒体就气急败坏的指责盖金抄袭,并且毫不掩饰的威胁要对盖金进行制裁。
敌人的认可充分证明GZ20的含金量,从两个直升机研究所以及军队组成的考察组随后就飞抵鹅城。
当看到航空机械厂自己建设的高空台、使用寿命到期报废的核心机、木制结构样机、疲劳测试台上晃动的旋翼时,他们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现实。
相比于从零开始的汽车工厂,航空机械厂没有实现唐文要求的2S标准化管理,规划有些杂乱和拥挤,但考察组依然看到了不一般的东西:
占满半层楼的恒温空调机房里是从海外高价购买的IBM服务器,所有办公人员的桌面上都按照当下顶流配置配备PC,随时都在进行模拟计算。
从香江找门路弄来的多轴高精度机床被安置在汽车厂房一侧,但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为航空服务,大部分都是敏感目录中的型号。
但最让人感慨的还是这里的工作氛围——不算吵闹,但一切都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在以最高的速率运转着,只有偶尔发现考察组有熟面孔时才打个招呼。
当参观完一栋建筑后,考察组有人忽然发现外面有一大片宽广的停车场,一排排很新的汽车停靠在一起,不禁问道:
“那些都是汉马S9吧?工厂生产出来的新车都放在这里?”
陪同的常布斯愣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
“呃,那是航空机械厂、和汽车厂职员的停车场。”
“停车场?私人汽车?”
问话的人立刻转过头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那起码有上百辆小汽车。
连带整个考察组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也不信。
常布斯却是解释:
“盖金体系内行政职员和技术职员各自有评级,F级主管或者G级高级工程师及以上都有配车资格,或者享受内部折扣免息分期贷款购车。
这类职员起码有200人以上,但现在产能严重不足,所以只给高级人员先优先配备一部分,其他人得排队到年后才行。”
“高级工程师怎么评定?”
对于这个问题常布斯想了想,随便指向一人后道:
“起码是直辖市或者省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以上吧。”
“那岂不是顶多科级?!”
好吧,现在他们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人工作如此上劲了。
在当天晚上的接风宴上,常布斯又成功和考察组里的两位熟人联络一番,显然是要将其纳入自己的队伍中。
第二天,唐文回到鹅城时就看到老张咬牙切齿的迎接自己:
“唐总裁,你们也太厉害了,我们来一趟还得丢下几个人。”
“咳咳,这叫自由择业嘛……”
唐文快速略过这个话题,又去亲眼目睹了GZ20的技术验证机。
不可否认它的做工和细节都很粗糙,但带给他的意义远远不同:
这是依靠本世界线自己的力量所弄出的“先进”产物,而不是神奇的魔法造物。
再花一些功夫,GZ20一定不会比支奴干差,甚至将变得更好。
感慨之余他发现老张暗暗戳了戳他,眼神示意考察团中某几个脸色很别扭的人,看上去既高兴又不高兴的样子。
“那是倡飞的所长,去年他们重新评估后还是放弃了直17,认为技术较为落后继续去搞直8,不过实际上是他们的资源只够支撑一个项目。”
唐文:“超黄蜂的技术确实比支奴干更先进,不过支奴干有独特的应用场景。”
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支奴干的舞台正是高原。
这次考察组里来了足足6名老陆,意图显而易见。
去年国内再次放弃仿制CH47后,唐文还试图出售一批造船厂制造的CH47C,结果送了4架试用款就没了下文。
原因不仅仅是资金,更多的是出于对其来源的顾虑,害怕盖金“走私”被发现。
现在却不一样了,GZ20不是支奴干,这是没有限购、没有来源顾虑、价格还优惠的国产直升机!
当问及性能时,常布斯的回答是:
“CH47C本身都是很多年前的东西了,我们为了速度和可靠性关键部分都基本仿制没动,但机体通过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降低了5%的空重,比CH47C稍微轻一些更灵活,机舱尺寸和最大重量、升限基本相同。
我已经想好了量产确定后的深度改进计划,直接对标最新的CH47E。”
“不用E,C就好了,C就够好了!”
听到能与CH47C持平时几个老陆就喜不自胜,然后似乎想到什么似的咬着牙恨恨说道:
“海军这两年又是战列舰又是航母,奶奶的我们弄个陆航团不过分吧?”
身旁的人使劲点头,张口就已经想好了规划:
“12架运输人员装备,6架吊火炮、补给投放8架,空中救援4架,4架备份……再来2架改改当预警机,36架刚刚好!”
“一个怎么够,来两个,干脆编个空中突击旅!”
本来以原世界线情况98年的老陆穷的荡气回肠,别说新装备连新鞋都做不到大批更换。
但由于此时海军力量膨胀上面为了平衡三军不得不也相应提一些,但终归还是老陆最苦。
现在可让后者逮到了机会:直升机比苏27、战列舰都便宜多了,上面总不能一直偏心吧!
就连在场的海空军也无话可说,相比起他们动辄天文数字的花销,要两个陆航团还真不过分。
对GZ20获得订单唐文也很高兴,毕竟这和MD11不一样有民航接盘,GZ20天生的客户就是军方,电网或者应急救援的需求不会很多。
这笔订单对盖金的航空业成长很重要,而且有了直升机,洪灾的时候……
唐文又记起了今年的大水,大概要等6月份才出现征兆。
不过现在刚好第三舰队阴差阳错展现了人造气象武器的技术,是否可以用这个名义提前警告气象局?
提前半年太惊悚,但即使只提前半个月,当那场决定性的气旋形成之时给予警告,都能避免天文数字的损失。
差不多该为洪灾做准备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