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看着从佛罗里达的卡拉纳维尔角同步过来的画面,三名宇航员的表情严肃,能明显看出说起关键点的时候,他们的神经都是紧绷的。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救援。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没有人这么做过,在他们地面接受训练过程中,从未接受过这样的训练。
国际空间站的舱外活动训练,有绳索作业。
在地球上的中性浮力实验室里,宇航员们早已熟练掌握了用安全绳将身体固定在舱段上,然后手拉手沿着外部扶手缓慢移动的技术。
过往国际空间站同样存在具体的绳索作业实操。
像舱体维修,为应对微陨石撞击造成的微小缝隙,宇航员需要将自己用绳索固定在舱壁上,然后出舱,在宇宙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涂抹密封剂,或者是打补丁。
物理意义上的打补丁。
又或者是太阳能电池板更换,更换因高能粒子流或长期使用而效率低下的太阳能电池板时。
这个在视角效果上,会更加危险。
因为宇航员需要沿着巨大的桁架结构,进行成百上千米的攀爬和作业。
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低地球轨道,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经过充分验证、以及高度可控的环境。
然而这次的救援与国际空间站上的绳索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就是环境差异,国际空间站的舱外绳索作业,是在相对稳定的低地球轨道进行,宇航员始终被地球的引力场牢牢束缚。
而这次,宇航员处于地月转移轨道,一旦失手,他们会以极高的速度被甩入深空,成为漂浮的星尘。
穿着宇航服飘向深空,这是比在逃生舱里飘向深空还要更悲惨的结局。
另外就是相对速度的难度。
国际空间站上的维修,宇航员的相对速度几乎为零,动作可以说是慢到极致。
而这次,尽管鹊桥和逃生舱经过精准计算达到了零相对速度,但任何一次不慎的推力,任何一次反作用力控制系统喷射后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宇航员远离绳索进入不可挽回的漂流状态。
最让人神经紧绷的在于零容错。
国际空间站,再怎么样宇航员也最少有两根安全绳保护,并且他们有充足的燃料返回气闸。
而这次,他们只有一根绳索,宇航服的燃料必须节省到极致。他们没有退路,没有第二次机会,失败的代价就是生命支持系统的倒计时归零。
在逃生舱里,指令长詹森,深吸一口气,通过宇航服附带的无线电通信功能,和两位队友说道:
“莉娜,莎拉,都听我说。”
他在发第一个音的时候语气还有些颤抖,但当把名字念出来后,詹森的声音已经平静下来,只有无线电功能带来的些许波动。
“地面指令已经非常清楚。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执行我们从未训练过、但专业性要求最高的舱外转移。
忘记我们失败的登月舱,忘记这次该死的意外。
现在,我们需要完全地相信阿波罗科技,相信教授的计算。”
詹森,或者说在逃生舱上的三名宇航员,都是隶属于前NASA的宇航员。
不过区别在于,是否执行过NASA的官方任务,是否上过太空。
詹森是执行过十余次任务的老兵,退役后冲着蓝色起源丰厚待遇才来的这,另外两位黑人女性则经验寥寥,莎拉压根没有上过太空,这是她第一次执行任务,莉娜则只执行过一次。
此时的詹森福灵心至,想到了自己还在NASA的时候,奥尔德林来约翰逊宇航员中心讲课,讲课间隙闲聊时提到了伦道夫,大致意思是伦道夫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教授。
奥尔德林当时带着淡淡的笑意,调侃:“当你们在太空中出现意外的时候,心想教授保佑,也许这会让事情出现转机。”
当时詹森只觉得是迷信,不过也能理解,伦道夫能把八十多岁的奥尔德林再度送上太空,奥尔德林迷信伦道夫再正常不过了。
自己要是奥尔德林,自己也得信。
但是在这个时间点,遇到了巨大意外的詹森,不知怎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画面,想起了当时奥尔德林说起此事时表情里蕴含的意味深长。
因此詹森下意识将教授脱口而出。
“首先,莉娜、莎拉。
你们必须记住,我们现在是被动载荷。你们的宇航服推进背包,只允许两次短脉冲,用来脱离舱壁。
功率必须控制在0.5%以下。
我们的燃料已经耗尽,任何多余的推力都可能让你们偏离轨道,脱离绳索的有效范围。
慢,稳,精确。
当你脱离舱门时,你的目标不是飞船本身,而是那条系留绳。
你们不是在游向目标,你们是在被动漂流,等待绳索主动进入你们的手中。
千万记住,只有两次机会!”
詹森再次强调2这个数字,暗示她们机会宝贵。
他转向莉娜:“莉娜,你是第一个。
你承担的风险最大。
你的任务是进入一号飞船,但在此之前,你必须在舱外,通过我的视觉确认,二次核对我们逃生舱的姿态稳定指示灯。
一旦我启动分离点火,你需要在3秒内,在你的视觉中确认姿态没有滚动或偏航。
这是最后一次确认,明白吗?”
莉娜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道:“明白,卡尔,我将检查逃生舱的横滚轴和偏航轴,给出目视确认。”
他转向莎拉:“莎拉,你随后转移到二号飞船。
你的任务更重要,一旦安全进入待机舱,你必须立即检查并报告舱内的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清除率。
你将负责确认维生系统的稳定性。
这是你的专业领域,确保它能支撑我们返回地球。”
莎拉同样冷静道:“明白,卡尔,生命维持系统,我的首要任务。”
当出现希望后,求生的意志成为了最高本能。
詹森点了点头:“很好,我是最后一个。
我将确保我们逃生舱的自毁分离指令被准确执行。
记住,我们不再是去登月。
我们现在是生存模式。
我们必须完美地执行燕京发出的每一个指令。
我们和教授之间需要互相信任,他们信任我们的专业性,同样我们也要绝对信任教授的指挥!
我们不是败给了宇宙。
我们是败给了意外。
但我们不会让意外,成为我们的结局。
保持呼吸,保持冷静。我们要活着回去!”
詹森的话随着直播传遍地球,YouTube上无数网友在为他祈祷。
“我哭了XDDDDDD詹森太冷静了!”
“愿上帝保佑他们!”
“你们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你们一定能做到,一定要活下来!”
“这就是人类的至暗时刻,也是最光明的时刻,所有人都在为他们祈祷,超越政治,超越国界。”
“以后我会拒绝购买所有印度产品,他们是凶手!”
而在贝索斯同时也发推特称:
“詹森指令长和他的团队展现了人类最伟大的勇气与专业。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正全力配合阿波罗科技,他们展现了令人震撼的速度和计算精度。
这次救援告诉我们:在探索的边界,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相信我们的宇航员,我相信伦道夫·林先生的计算。
让我们一起将他们带回家。#太空救援”
半个小时后,三艘鹊桥,形状像UFO、飞行姿态截然不同,正在依赖霍尔推进器的极致微调,精确而又快速地进入到了逃生舱的交汇轨道。
在数十万公里的深空,四艘飞船以几乎零相对速度的状态,并排漂浮。
从逃生舱的舷窗,看到窗外灰褐色飞船出现时,三位宇航员都默契地双手合十,似乎在祈祷接下来的救援能一切顺利。
因为到了这一步,就完全依赖他们自己了。
YouTube一位正在转播的博主,亚历克斯,他是前NASA的工程师,现在是一名全职的科技类博主。
因为前NASA的背景,所以他做的内容很多都和航天有关,也是一位阿波罗科技的忠实拥趸。
亚历克斯的画面停在了蓝色起源实时转播的镜头上。
透过宇航员头盔上的广角摄像头,可以清晰地看到三艘外形奇特、呈扁平碟状的救援飞船,正像三只巨大的UFO,以绝对静止的状态停泊在逃生舱旁边。
“各位观众,停止你们的弹幕!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画面之一!”亚历克斯的声音充满了震撼,他甚至忘记了喝他手中的健怡可乐。
“你们看到的,就是华国的鹊桥。
但请注意它们的代号,它们被称为鹊桥,这是华国古典文化里桥梁的意思。
我更喜欢称他们为快速反应飞船,RRS。
它们不是用传统的化学燃料冲到这里的,它依赖电磁发射,依赖霍尔推进器结合化石燃料变轨。”
亚历克斯将画面切成四分屏,左侧是飞船的实时画面,右侧是轨道计算图。
“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里面的技术难度,这简直是神迹级别的。”
亚历克斯专业分析道:“首先是拦截的距离和速度。
大家要明白,逃生舱位于地月转移轨道,以极高的速度运行。
要在如此遥远的数十万公里的深空区域,让四艘飞船达到零相对速度,这是一个七体问题的精准解算。”
“传统的化学火箭,要做到这种尺度的快速、精确拦截,会消耗数吨燃料。
所以为什么做不到。
大家可以想想,要把数吨燃料送到月球的成本和难度。
华国这三艘飞船,几乎只用了几十公斤的氙气。
这证明了他们的新型霍尔推进器,在推力向量控制和比冲效率上,已经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水平。
每一次微小的变轨,都依赖于地面的毫秒级脉冲计算。他们利用霍尔推进器推力小、可控性高的特点,实现了对轨道和速度的纳米级调整,精准地将飞船插入逃生舱的轨道。
我能理解为什么白宫的高官会非常紧张,因为这个精度,已经意味着太空拦截。
至少在月球上,华国人有发射能力,有拦截能力,我们只能建一个很基础的月球基地。
但凡是懂一点航天的人,都会知道,白宫所宣称的大T基地是什么东西,它无非就是一个放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一个地面空间站,由多舱段组成。
除了把它送上去本身,没有半点难度。
在月球上,我们和华国之间的差距就好像石器时代和火药时代一样。
他们已经用上了燧发枪,我们还在拿着长矛。”
亚历克斯切换回蓝色起源的直播间后,低声说道:“现在,救援已经进入最危险的阶段。
华国已经将绳索放了下来,但抓住绳索,需要宇航员百分之百的专业能力和勇气。
宇航服推进背包的燃料几乎耗尽,这意味着他们不能有任何失误。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孤独、最危险的太空舱外转移。
让我们屏住呼吸,为这三位勇敢的宇航员祈祷。他们的命运,现在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和华国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之中。”
林燃的声音响起:“三位,这里伦道夫。
鹊桥飞船,一号、二号、三号已按预定程序就位。
请确认你们已穿戴好宇航服,并完成了气闸舱的减压程序。”
詹森回复道:“教授,我是詹森。
全部就绪。
宇航服气密性正常。
我们已锁定逃生舱最后的姿态控制系统,等待分离指令。”
林燃说:“非常好,詹森指令长,你继续留在主控位。
莉娜,你是第一名转移者。
你的目标是鹊桥一号飞船,因为三艘飞船形态一样,所以你不需要辨别哪艘是一号,你只需要在绳子出现的时候,去抓离你最近的绳子。”
林燃补充道:“请注意,莉娜,霍尔推进器在持续微调,你们的零相对速度状态是动态维持的。
你的动作越小,我们地面控制和指挥的难度就越低。
一切以最小能耗为准。”
莉娜回复:“收到,最小能耗,我已准备好脱离。”
莉娜将自己固定在逃生舱狭小的气闸舱内,进行最后的姿态确认。
詹森指令长向她伸出了带着厚重手套的拳头,那是最后的无声鼓励。
随着一声轻微的内部压力平衡声,逃生舱的舱门缓缓滑开。
深邃、无光、冰冷的宇宙瞬间涌入她的视野。
林燃说:“舱门已开,莉娜,进行第一次短脉冲。”
莉娜的右手食指轻轻触动了宇航服推进背包的控制按钮,她感到后背传来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推力。
这个脉冲是如此短暂、如此微弱,却足以将她从逃生舱的怀抱中推向深空。
莉娜的身体开始以极慢的速度向外漂移。
詹森通过无线电给予信心:“脱离完成,莉娜,姿态稳定,脱离角度完美。”
莉娜·辛格迅速关闭了推进背包,将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
她像一片羽毛,被抛入了真空与绝对静止的边界。
她感觉不到风,感觉不到阻力,只有无尽的黑暗和灰色月球。
在她的左前方,那艘灰褐色、扁平碟状的鹊桥飞船正以一种诡异的、完全静止的姿态等待着她。
它的表面覆盖着复杂的热控涂层,巨大的圆形结构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陌生的压迫感。
林燃说道:“一号鹊桥启动柔性捕获臂,莉娜,请集中注意力!绳索正在出现。”
“鹊桥一号”飞船的侧面,一个细长的机械臂如同探出的触手般展开。
机械臂末端,一根比宇航服安全绳略粗的高强度系留绳被缓缓推出。
绳索的末端带着微小的姿态修正器,使其能够以最微小的速度,朝着莉娜漂浮的方向靠近。
这是整个转移过程中,最考验心理素质的时刻。
莉娜需要克服人类本能的恐惧。
恐惧错过目标、恐惧被甩向深空。
她必须等待,直到绳索自主进入她的触及范围。
绳索带着微弱的震动,从她眼前缓缓划过。
近了。
更近了。
林燃语速加快,但声音依旧稳定:“莉娜,抓取窗口开启!不要猛冲,不要用你的身体去追它!用你的手腕,轻柔地、坚定地抓住它!不要害怕,你的背包还能做一次脉冲,如果你错过了,记得缓慢调整姿态,还有一次机会!”
莉娜在心中默念着指令,她的右手臂像是从肩膀上分离出来,缓慢地伸出。
厚重的手套精准地包裹住了那根系留绳。
莉娜:“抓住了!绳索已牢固!”
一股自动张紧的微弱拉力传来,没有想象中的猛烈,绳索上的缓冲系统温柔地吸收了她最后的漂移速度。
她成功地在深空中,抓住了那根来自华国的生命之绳。
到了这一步,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在逃生舱内的詹森和莎拉击掌,庆祝这历史性时刻。
林燃说道:“非常好,莉娜。
现在,关闭你的宇航服所有推进系统。
用你的双臂,沿绳索向着‘鹊桥一号’的外部待机舱牵引。
缓慢,匀速,千万不要着急!”
莉娜开始攀爬。
她的目标不是飞船侧面那个椭圆形的、带有透明罩的单人舱位,而是待机舱,要先在待机舱,等待空气平衡后,才会进入到单人舱位。
在真空中,每拉动一次,她的心跳就恢复一丝稳定。
她不再是一个失重的宇航员,而是一个沿着绳索攀爬的生命体。
这是他们过去训练过很多次的科目,到了这里,和国际空间站的舱外作业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终于,她的头盔撞上了待机舱的舱身。
莉娜:“到位!我已触及待机舱,正在进入。”
她按照事先在逃生舱看过的操作指南,迅速旋开气阀,钻入那个狭小的舱位,然后用力扳动把手,关闭舱门。
舱门密封成功的提示音,在宇航服内响起,在她耳中,简直如同天堂的乐声。
莉娜:“已进入待机舱,舱门锁定,正在切换生命维持系统。
教授,一号鹊桥电源已接通,我安全了。”
阿波罗科技官方微博在确认后的第一时间发文:1/3。
无数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因为第一个是最难的,第一个顺利,从心理上来说,后面两位都有底了。
逃生舱里还停留着的宇航员詹森双手握拳,轻轻往下砸,似乎是在庆祝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成功。
地球上,在看直播的贝索斯长舒一口气,这一百亿没白花。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