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乾清宫。
朱缙振正在接见几个人。
“北凉徐凤年,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北凉徐渭熊,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徐堰兵、陈芝豹,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嗯。”
朱缙振平静点头,示意他们平身,这才看向手上的奏折,片刻后才带着点诧异开口道:“朕倒是没有想到,北凉王徐骁竟然会同意带着北凉王府归顺大明!”
“回皇帝陛下,这也是家父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大明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大明军力也与日俱增,不断拔高,与天下难免一战,北凉王府作为离阳异姓王府,一直备受猜忌,离阳皇帝也一直想要拔掉我们北凉王府这颗眼中钉。”
“为免北凉百姓受到牵连,被战火波及。”
“家父权衡利弊,思之再三后,最终选择了大明。”
徐凤年躬身回道。
他的话自然是半真半假,真假参半。
北凉王府愿意带着北凉归顺大明,确实是徐骁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只是徐凤年和徐渭熊几人在信中提到的东西,狠狠的刺激到了徐骁。
作为离阳覆灭旧国,一样有着人屠之称的北凉王,徐骁一生征战,自然清楚十万指玄军队,数十万金刚境军队,以及随时可以拉起一支几十万、乃至百万上三品武者组成的军队的大明究竟有多么恐怖。
更别提徐凤年还在信中提到,大明有着数千陆地神仙和至少数十个陆地天人境。
而且,大明还已经表现出很强的战争倾向。
徐骁若不想要北凉如同当年他踏平的各国一样,也沦为大明铁蹄下的废墟,自然就只有归顺和死战两条路能走。
但……徐凤年直接堵死了徐骁选择余地。
他直接在信件里明说了朱缙振掌握天剑之力,复活常遇春等人的事迹,他一定要留在大明,并且说徐骁若是负隅顽抗,他不介意倒反天罡将徐骁逐出家门。大不了他以北凉王世子的身份振臂高呼,投降大明。
等到战争平息,再想办法用战功或者其他方式求朱缙振复活他这个老父亲芸芸。
后面,自然是笑谈,却也有几分真实。
加上离阳对北凉猜忌日重,还和徐晓有着杀妻之仇,加上徐凤年和徐渭熊的连番劝说,以及信中提到的那些好处等等。
最终,徐骁给了徐凤年做主的全力,直接在信中表示全力支持他的决定。
这才有了徐凤年求见朱缙振的这一幕。
朱缙振闻言,深深的看了徐凤年一眼,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笑容:“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
“北凉王府肯带着北凉归顺,朕没有拒绝的道理。”
“说说你们的要求吧。”
“不过分的话,朕可以答应此事。”
北凉王徐骁代表的是离阳的半壁江山,朱缙振不会天真的以为他和北凉王府会什么条件都不提的直接归顺。
“嘿嘿。”
徐凤年露出憨笑,挠了挠头,眼睛里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下意识的看了旁边的徐渭熊一眼,像是在说:“二姐,看到没有,我就说吧?”的表情。
“皇帝陛下,家父的要求很简单。”
“北凉归顺后,希望陛下能对北凉子民一视同仁。”
“理当如此。”朱缙振点点头,没有半点意外:“既归顺大明,便是朕的子民,只要他们不生妄想,没有作乱,朕自然会一视同仁。”
接着徐凤年又提出了几个要求,还是围绕着北凉百姓和北凉军队的问题。
“北凉归顺后,除了北凉王府的八百名亲卫后,家父愿意交出所有兵权,皇帝陛下如何处置北凉军队,家父都没有意见。但请不要无故行诛戮之事,若有逆心,则任凭皇帝陛下处置。”
“噢?”
朱缙振脸上露出些许惊讶,深深的看了徐凤年和徐渭熊等人一眼。
他没有想到,徐骁竟然愿意将所有军队都教出来?
要知道,北凉的军队,包括他们那边的大雪龙骑都是徐骁带出来的,北凉军中甚至有只知有徐骁而不知有离阳皇帝的说法。
可见北凉王徐骁在北凉军中的威望。
事实上,说出这句话的徐凤年和身边的徐渭熊,徐堰兵等人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其实也是在赌,赌朱缙振看在徐骁如此诚意上会善待北凉王府。
朱缙振眯起眼睛,问道:“徐骁真的甘心?”
闻听此言,徐凤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抱拳回道:“回禀陛下,家父自然是不甘心,可他也清楚若不如此,将来恐怕难以保全北凉将士的性命。”
“毕竟……大明天策和苍云的军威,实在是盖世无双。”
见识过大明强大之后,徐凤年很清楚,负隅顽抗留给北凉的只有死路一条。
北凉拼死凑出百万大军又如何?
挡得住多少陆地天人在战场杀戮,挡得住天策和苍云的几轮冲锋?
北凉军都是跟着徐骁出生入死大半辈子的兄弟,有的是他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生死与共的兄弟们的后代。
明知和大明对上的结果,是叫北凉百万户,家家挂缟素。
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的前提下。
徐骁自然不愿意拿他们的命,去替离阳皇室的赵家死守那片不属于徐家的江山。
“呵,你倒是看得明白。”
朱缙振轻笑一声,对徐凤年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北凉王府被离阳皇室猜忌,是因为离阳皇室感觉到了可怕的威胁,深知北凉一日不除,离阳、北凉、北莽三足鼎立的局面迟早会有打破一天。
到那时,恐怕离阳皇室会最先遭殃。
可朱缙振丝毫没有这个顾虑,说句不好听的,他要覆灭北凉,不过弹指可为,大雪龙骑和北凉大军对他的威胁近乎为零。
若不是考虑到,一旦战争爆发,大明将士和北凉军队在战场厮杀,死伤在所难免,北凉军队朱缙振甚至都不太需要。
故而,朱缙振的语气和态度也霸道起来:“朕也无意多造杀戮,朕还是那句话,北凉若是肯诚心归顺,只要没有谋逆之心,触犯大明律法,朕对他们会一视同仁、一如既往,亦可保证不会无故行诛戮之举。”
“但丑话说在前头,大明从上到下只需要朕一个人的声音,若是朕听到对徐骁和北凉王府不好的声音,莫怪朕言之不预。”
这番话,算是提醒,也是警告。
提醒徐凤年等人,北凉军队若是届时还有不甘心任命的蠢货,朱缙振会毫不犹豫的将其剔除,甚至于清理干净。
他的大明只需要一个声音,那就是他朱缙振的。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