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奉先殿殿内。
李太后跪在大明历代帝后神位前抽泣。
冯保与孙德秀二人跪在大殿门槛内,脑门贴在冰冷的地砖上,一动都不敢动,其余宦官、宫女皆跪在门外。
就在这时,小万历带着贴身宦官方平来到奉先殿前。
在小万历的示意下,宦官宫女们皆未出声行礼。
小万历看了方平一眼后,步入殿内,方平则是缓慢地将殿门关闭,并让门外的宦官宫女后退数步。
冯保与孙德秀听到脚步声与关门声后,不由得抬起头来。
孙德秀看到小万历时,露出一脸委屈的表情,但却不敢开口说话。
小万历面色阴沉,走到孙德秀面前,在其左手手背上狠狠踩了一下后,大步朝前走去。
孙德秀疼得脸上的表情几乎扭曲,但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他确实有些委屈。
小万历祭祀祖陵时偷欢的消息,不是他汇禀给李太后的。
而是一名慈宁宫宫女昨晚意外听到宫女月柔向同伴炫耀,称其已被小万历临幸即将被纳入后宫,之后这位慈宁宫宫女在今日上午将消息汇禀给了李太后,李太后立即命冯保唤来当时值岗的司礼监太监孙德秀。
孙德秀知隐瞒皇帝私下临幸女子,乃是死罪,当即将实情全都汇禀给了李太后。
小万历轻步走到李太后面前。
“母后!”小万历轻声唤道。
李太后没有理会他,抽泣声越来越大。
“母后,要跪也是孩儿跪!”
小万历蹲下身子准备扶李太后起身,但刚碰到李太后,便被甩开。
小万历无奈,只得跪在李太后一旁。
曾经,小万历犯错还会辩解两句,但这次犯下的乃是大错,辩解无用,只能真诚认错。
约十息后,李太后的抽泣声渐渐停止。
小万历率先开了口。
“母后,是……是孩儿一时糊涂,不该在祖宗陵墓前行……苟且之事,此事绝对不可外扬,不然……不然咱皇家的脸就丢尽了!”
“孩儿知错了,孩儿可以在列祖列宗的面前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恳求母后为了皇家的脸面,为了朕亲政之后能迅速站稳脚跟,莫将此事外传!”
“此事……此事……就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母亲以为如何?至于那名宫女月柔,孩儿是真心喜欢她的,不如……不如找个机会将其纳入后宫……孩儿日后一定……”
小万历正说话时,李太后突然扭过脸来,瞪眼看向他。
一双美目之下,大颗大颗的眼泪顺着脸颊滴落在华丽的紫色襦裙上。
小万历被李太后瞪得说不出话来。
“下贱!无耻!”
李太后突然吐出两个令小万历完全没想到的词。
李太后缓缓站起身,先是望了隆庆皇帝的神位一眼,然后说道:“此刻的你,与先帝当年淫乐之后,说的话一模一样,就连语气都一模一样,真心喜欢?你们是见一个爱一个!”
李太后陡然提高了声音。
“先帝就是从偷欢开始堕落的,纵欲,服用大量媚药,将床铺、屏风、杯具之上全都雕刻上男欢女爱的图案,令宫女在床前唱荤曲儿,最后……最后换来的是什么?是上朝后头晕眼花,是经常生病,最后……最后……”
说罢。
李太后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自隆庆皇帝登基后,李太后其实是被冷落的。
李太后对小万历管束之严,正是不希望他成为隆庆皇帝,哪曾想小万历比隆庆皇帝做得更过分,竟然在祭祀祖陵时行苟且之事。
此事若传扬出去,整个大明皇室都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
李太后突然间崩溃大哭,将小万历顿时吓得手足无措。
不远处的冯保与孙德秀更是跪在地上。
一边使劲朝着地上磕头,一边开口劝慰道:“太后息怒!太后息怒!身体要紧!身体要紧!”
小万历也带着哭腔道:“母后,是孩儿错了!孩儿不敢了!孩儿不敢了!”
片刻后。
李太后停止哭泣,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后,看向小万历。
“世宗皇帝十八岁时,统摄朝堂,力革时弊,选贤任能,朝中文武无人不听号令,而十八岁的你,竟还只知沉迷女色且在祭祀祖陵时行大不敬之事,无德,无才,不孝,不礼,你有什么资格担任大明的皇帝,你更没有资格亲政,不如废了,当个闲散王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听到此话,小万历顿时慌了。
当下,他亲政在即,尚未掌权,有能力废掉他再立新君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李太后。
并且,他此次犯下的过错,给足了李太后废掉他的理由。
“母后,孩儿知错了,孩儿知错了!孩儿真的知错了!”小万历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李太后的眼神里尽是失望,扭脸看向不远处的冯保。
“冯保,速速唤张阁老来此!”
听到此话,小万历浑身都颤抖起来,此话一出,显然是要与张居正商量如何废掉他。
冯保抬起头,二话不说,打开门然后迅速关门,快步朝着内阁方向走去。
后宫之内,冯保最是了解李太后。
李太后看似要废掉小万历,其实是做出姿态让张居正看的。
小万历犯下此等大错,李太后不可能隐瞒,因为若将此事化小,日后掌权后的小万历必然会成为第二个隆庆皇帝。
为了能让小万历长记性,李太后便声称废帝,然后张居正必然会为小万历求情。
另外,李太后还有一个心思。
她认为当下的小万历并没有亲政的能力,她希望张居正能接着辅政。
她清楚小万历有几斤几两,清楚缺少了张居正的朝堂,小万历会变成什么模样。
一旦没有教育好的小万历掌了权,那便无任何人能压制住他。
她经历过隆庆皇帝的冷暴力、经历过满朝文武都拿隆庆皇帝没法的情况后,若培养出的儿子,依然如其父,那李太后百年之后,根本没脸给朱家的列祖列宗交待。
……
片刻后,冯保快步来到内阁值房。
此时的张居正心情愉悦。
一边收拾书架上的书籍,一边想着返乡途中,要不要顺道游山玩水一番,写上几篇诗文,品尝一番地方的特色美食。
辅政九年,张居正被骂了九年,他已经厌倦当首辅的日子。
当下的他,归心似箭,已开始规划致仕还乡后的诗酒田园。
……
就在这时,冯保气喘吁吁地来到张居正面前。
“张阁老,传圣母太后口谕,令您速速前往奉先殿一趟!”
“奉先殿?发生了何事?”张居正疑惑地问道。
“边走边说吧!”冯保说道。
张居正见冯保非常焦急,当即戴上官帽,与其一起朝着奉先殿走去。
……
一刻钟后。
当张居正在路上听过冯保详细的描述后,面色不由得阴沉下来。
皇帝祭祖之时偷欢,太后欲废帝再立新君。
这是小万历登基以来,所捅的最大窟窿,且这个窟窿难以填补。
很快,张居正与冯保来到奉先殿前,殿门再次被打开,在二人进门之后,大门又迅速闭合。
这一刻。
在大明历代帝后神位前,三十五岁的李太后瘫坐在地上,头发凌乱,白皙的脸庞上满是泪痕,无一丝太后的仪态。
小万历则是跪在地上,眼泪汪汪。
李太后见张居正到来后,带着哭腔说道:“张阁老,这……这样的皇帝……该……该废掉了!”
张居正听到此话,连忙跪在地上。
他教导小万历多年,后者亲政即算出师,若改立潞王,那朝堂必乱,且潞王的才能远远不如小万历,若为皇帝,不知还会闹出什么呢!
刚才,冯保讲述得非常详细,几乎是转述了旁观者孙德秀的所有话语。
小万历祭祀祖陵时偷欢已坐实,张居正也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问题。
张居正缓了缓,看向李太后。
“圣母太后,陛下做出此等荒唐之事,确实有错,但也非陛下全错。司礼监太监孙德秀知其不可为而不加劝阻,有过;那宫女故意勾引陛下之嫌,有过;臣教导陛下无方,亦有过……臣以为,此事乃是陛下冲动为之,并非不知礼法、不尊礼法,应重惩,但不至于废帝!”张居正为小万历找补着理由说道。
李太后的面色缓和了一些。
“他做出此等苟且之事,即使不废帝,那……此事传出后,皇家的脸也丢尽了!”
张居正回答道:“臣以为此事无须外扬。但为让陛下引以为戒,臣建议记录在起居注上,臣可亲自记录。”
待记录到《起居注》封存之后,当朝官员便不能再阅览。
但待小万历去世,当值的史官为小万历著史之时,便会重新打开《起居注》,小万历今日所做此事,会令后人知晓。
张居正心里清楚,李太后并不想废帝。
只是不愿小万历成为登基后的隆庆皇帝,而如何妥善解决此事,则需他来决定。
李太后听到这个解决方案,很是满意。
但是小万历很恼火。
此事一旦记录在《起居注》上,他的负面事件就会再多一件,他成为圣君、明君的概率就会进一步降低。
这时,李太后缓缓站起身来。
“张阁老,我能同意不废帝,但不能答应他当下亲政!”
“上个月增设阁臣时,他竟想出谁能助他从太仓库里支出钱,便增设谁为阁臣的幼稚行为,这个月又……又做出此等苟且之事,哪有亲政的能力?”
“张阁老,我请求你辅其到三十岁,到时再做商量!”
辅佐小万历到三十岁,那就是再辅佐十二年。
张居正连忙摇头道:“圣母太后,老臣已经乞休请辞了,即使陛下迟一些亲政,还有其他四位阁臣呢!”
“吾只信元辅!”李太后看向张居正。
“圣母太后……这……这……这……京师百官皆知臣将致仕,若再待在朝堂,恐怕百官皆会骂臣霸道,贪恋权势,老臣不怕骂,但……但担心朝局动荡!”
“无须担心!是我强行留张阁老辅政的,我称张阁老若不答应,我便向张阁老跪下了,哪个臣子敢嚼舌根,让他们到我的面前说!”李太后无比霸道地说道。
张居正面带无奈,被李太后逼得不知该如何反驳。
“圣母太后,臣若不致仕,内阁将有五名阁臣,老臣……担心……担心内阁会不稳定!”张居正又想出一个理由。
张居正称致仕而又不致仕。
刚刚擢升的王锡爵与沈念又不可能令他们出阁,容易出现一些职责不清。
“这个也简单!陛下做出此等难堪之事,可不让天下知,但可令另外四位阁臣知,如此,他们才能懂得如何教导陛下,而不是将压力全放在张阁老身上!”
说罢,李太后看向小万历。
小万历立即会意,连忙开口道:“元辅,您便留下吧,朕需要您,您……就辅佐到朕三十岁吧!”
小万历心中虽不情愿,但只能依照李太后的心意讲。
“张阁老,还有顾虑吗?所有顾虑,我与陛下都能为你解决!”
张居正一脸无奈。
就在纠结之时,前方的李太后突然抓起裙摆,道:“阁老,你若再不同意,我……我只能向你跪下了!”
“臣不敢!臣不敢!臣愿继续辅政,但……但最多以三年为期,三年后,老臣恐怕已无辅政之力!”张居正跪在地上,低着脑袋说道。
李太后若向他下跪,他的罪过就大了。
李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朝着冯保道:“冯保,速去请另外四大阁臣,让他们知晓接下来该如何辅政,而不是将所有担子都放在张阁老身上。”
“是!”冯保躬身拱手,迅速朝着外面跑去。
虽然他已五十九岁,但为了在路上交待清楚,这种跑腿的事情还只能由他来做。
……
一刻钟后。
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沈念,四大阁臣齐聚奉先殿。
当四人得知小万历竟做出此等苟且之事后皆甚是诧异,然后大家对张居正的解决方法都表示赞同,当下确实不能将此事公告天下,但为了让小万历长记性,记入《起居注》还是有必要的。
另外,关于李太后强制张居正再辅政三年,殷正茂四人看出了张居正的无奈,但也很高兴。
毕竟有这个主心骨在,四人都会很轻松。
少顷,在小万历向五大阁臣表态认错并承诺日后勤勉理政后,五大阁臣才退出了大殿。
随后,孙德秀也被拖了出去。
他可能不会被杀,但大概率要被软禁在内廷某个地方干体力活,直到累死或老死了。
……
这一刻。
奉先殿内就剩下李太后、小万历、冯保三人。
小万历知晓规矩,他定然是要跪到深夜,待李太后松口后,才能回乾清宫休息的。
李太后看向冯保。
“冯保,在尚寝局找个舒服干净的屋子让那名宫女入住,再为她备两个婢女,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三个月后,若无怀孕迹象,直接赐死!”
“是,圣母太后!”冯保拱手道。
小万历吓得猛地一哆嗦,想开口求情,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话。
这是皇家之祖制。
若纵容这种“偷欢”之事发生,那宫内的宫女恐怕都想勾引小万历,做一飞冲天的美梦。
……
翌日清晨,朝堂如旧,一片平和。
小万历下发御旨挽留张居正,两宫太后下发懿旨挽留张居正,四大阁臣几乎同时上奏挽留张居正。
李太后的挽留意愿非常强烈。
称皇帝还没有亲政能力,朝堂离不开张居正,张居正若执意致仕归家,她便亲自出宫请张居正还朝。
这一波挽留举动,显然不是走流程。
文武百官,没有一人愿与李太后理论任何事情。
如此拉扯了两日后,在三月二十四日,张居正上奏,感谢君恩,称再竭尽全力辅政三载。
张居正突然留朝,小万历亲政未遂,有高兴者,也有厌恶者。
有人称张居正专权霸道,强迫李太后与四大阁臣留他;有人称张居正呈递乞休奏疏本就是在演戏,只是看一看朝中何人反对他;还有人称张居正荐举王锡爵与沈念入阁,实为再一次扩大他的专政权力……
面对这些猜疑谩骂之声,张居正无法解释,只能接受。
接下来,内阁便是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沈念五人的内阁。
大明天下如何经营,这五人将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
……
午后,文华殿,御座上。
小万历正练着书法,嘴里喃喃道:“三年,朕至少还要再熬三年,三年啊……”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非常乖巧地做事,遇事多说:全听五位阁老安排。
这时,冯保走到小万历身旁,小声道:“陛下,明日便是殿试之日,上次对申阁老的安排是否要变动?”
“不变!”小万历想了想后说道。
他必须要将张居正的儿子点为状元,让张居正觉得受到圣恩,亏欠自己,让张居正日后在他犯错时不会挺直腰杆毫无顾忌地教育他。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