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七月。
都说七月流火,但今年的七月倒是反常,连着几场暴雨下完,气温反倒比六月还要低些。
吃过早饭,江茉莉和安慧出门去单位,陆埕也和婆媳俩一块出门。
下楼时,陆埕走前面,安慧走后面,母子俩一前一后将江茉莉护在中间。
江茉莉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捧着肚子,斜着身子慢慢踩着楼梯下楼。
随着月份渐大,肚子已经完全遮挡住了脚下的视线,只有侧着身子才能看到脚下的楼梯。
“哎呀!”
冷不防听她一叫,陆埕和安慧都连忙紧张的扶住她。
“怎么了?”
“腿又抽筋了?”
“要不今天别去单位了,在家休息吧。”
江茉莉摆摆手,又用手势示意母子俩看她肚子。
母子俩一看,正好看到她圆鼓鼓的肚皮上鼓起两个小包。
“小东西踢我!”
相比起江茉莉的幽怨,安慧和陆埕却喜出望外。
三天前,江茉莉迎来了首次胎动,之后就一直没了动静,安慧不免忧心孙孙的健康,也私底下跟陆埕商量,想带江茉莉去做产检。
如今终于有了第二次胎动,母子俩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一般胎动都是鼓一个包,江茉莉肚子同时鼓起两个包,两个孩子是跑不了了。
安慧当即立断,“茉莉,等会到了单位跟李主任请个假,明天一早就去市里做产检。”
陆埕接话:“我今天安排一下工作,明天陪你们去。”
江茉莉自是没意见。
有了胎动就说明胎心已经发育稳定,可以确诊胎儿的数量。
她的三个崽崽终于要有名份了。
到了妇联,江茉莉坐在办公桌前就开始写请假报告,才写到一半,办公室就来了两位访客。
“小江,这两位是市妇联的同志,今天来咱们这考察工作。”
双方寒暄问候后,李红向江茉莉说明了找她的用意。
孟龙乡的宣讲工作推进顺利,得到了市里的褒奖,在了解到江茉莉的个人表现,以及考察过她的背景后,打算借调江茉莉去市里,协助市妇联做知识宣传。
孟龙下辖的十四个村,江茉莉基本都刷了一遍好感值,任务进度堪堪突破两千,正愁没新地方做任务,市妇联的邀请正中她下怀,连假都不请了。
第二天,江茉莉就在安慧的陪同下去了市里。
毕竟公务在身,到了市里边江茉莉没急着上医院做产检,而是呆在招待所认真写演讲稿。
城里妇女和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差异。
绝大多数农村妇女的认知还停留在基本生存上,洗衣烧饭,伺候丈夫和老人,把孩子养大为毕生使命。
而城里妇女多是单位职工和家庭主妇双重角色,信息渠道的丰富,让她们拥有更高的文化和思想,除了基本生存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
结合城里女性的特质,江茉莉鼓励女同志多读书、多看报、参加高考、上夜校,努力提高个人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做新时代女性。
市妇联还是比乡里妇联权威多了,江茉莉的演讲被安排在了市广播电台的午间时段。
除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外,江茉莉还例举了逆风翻盘的现实案例。
某省的李某娟同志,婚后为家庭放弃了职工工作,却惨遭“陈世美”丈夫背叛,被婆家扫地出门。
面对苦难,李同志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迎头而上。一边做零工一边自学缝纫技术,现如今已经是制衣厂的小组长,并在厂领导的撮合下,跟同厂的生产主任组建了新家庭,日子幸福又美满。
古往今来,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总能轻易击中人的心底,为人所津津乐道。
第一天演讲下来,江茉莉收获了小一千的好感值。
后面的几天,江茉莉每天中午都在电台做广播演讲,加上第一天的,江茉莉总共收获了三千多好感值,任务进度顺利突破五千。
妇联的工作结束后,江茉莉就去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详细检查,医院方最终确诊江茉莉怀的是三胞胎。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的一霎那,整个妇产科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江茉莉身上。
震惊,羡慕,不可思议。
“恭喜啊!讨了个这么会生的儿媳妇,真是好福气啊!”
“你们这一胎怀了三个,怎么着也能生个男娃。”
“说不定三个都男娃呢!”
“天哪,一胎生三个男娃,那不得三喜临门呐!”
在这个以女人生育论价值的年代,一胎三宝的江茉莉,无疑是所有人眼里的福星和旺夫命。
『好感值+15,入帐150000元』
等回到家属院,江茉莉怀三胞胎的消息传开,大家羡慕之余,更多的是感慨江茉莉行善积德,给自己和孩子积攒了福报,才得天眷顾怀上了三胞胎。
这样的认知,倒也让江茉莉零零星星的收获了一些好感值。
毕竟孟龙这一亩三分地,早被她收割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安慧和马红梅忙着收拾行李,打算带江茉莉回蓉城。
孟龙医疗条件落后,无法保证江茉莉平安生产。
对于回蓉城这事,江茉莉是乐见其成的。
回去后,一方面可以转道渝城做B超,以确保三个崽崽的健康平安;另一方面则是回去完成任务,早点回原来世界待产。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