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289章 内忧外患?!

三国:王业不偏安 最新章节 第289章 内忧外患?! http://www.ifzzw.com/370/370550/
  
  
    战鼓擂动,声震四野。

    夷陵东门,汉军阵势已然展开。

    由于朱然果断放弃了城外所有防御工事,困守孤城,以待强援,汉军的云梯、冲车、井阑,得以毫无阻碍地推进至城墙二百步左右。

    冲车、云梯、武刚车尽皆停下。

    唯高逾五丈的井阑二十余架,仍在役夫辅卒的奋力推动下,缓缓朝着吴军城墙移去,直至百二十步左右才终于停下。

    早已待命的汉军步弓手,动作迅捷地缘梯而上,迅速占据了这些比夷陵城墙还高的制高点。

    待几十架井阑前的步弓手全部登阑,役夫辅卒二三十人,便推着井阑朝吴军城墙移动。

    甲士四十余人举盾而前,护在井阑左右,防止吴人出城突击,候补的弓手则在更后方等待。

    眼看距离差不多了,前部督傅佥一声令下。

    他身前一架井阑上,一名军候率先朝吴军城墙射去一箭。

    距离仍然差了些许,傅佥再次教亲兵传令,命井阑再进。

    二十余架井阑再次隆隆前移,最后在既定位置稳稳停住。

    而随着汉军井阑前移,吴军城墙上的弓手也奉朱然之命,朝着汉军井阑射来一轮箭雨。

    只是由于处于逆风,吴军箭矢的射程与杀伤力赫然减弱不少,所射箭矢数百,几无能及井阑者。

    “放箭!”土山之上,傅佥不再犹豫,一声令下。

    这一次,距离可谓恰到好处,吴军城墙上,终于开始频频传出惨叫哀嚎之声。

    “再射!”见一击得手,亲自登上井阑的讨虏校尉柳隐再次下令,阑上弓手箭矢齐发。

    城上吴军弓手仍试图还击,然而射出的箭矢此刻逆风而行,力道和准头都大打折扣,最后大多软绵绵坠落于井阑前方。

    仅有寥寥数支勉强触及井阑的木质护板,发出“笃笃”闷响,难以对汉军构成实质威胁。

    大汉本就擅长制弓之法,射程、杀伤力就连魏军都要甘拜下风,更非吴军可比。

    此刻又有东南风襄助,所射之箭俱比无风之日高一成都不止,此消彼长之下,大汉弓手较吴人就有了不小的优势。

    尤其是傅佥麾下专司狙射的善射锐士,经过几箭对风力的试探后,很快调整了角度和力道,开始对城头吴军进行精准点杀。

    吴军士卒被迫举起木盾、门板,蜷缩在城垛之后,承受着汉军单方面的火力压制。

    而即便持了木盾,也并不意味着不会受到伤害了。

    仍有箭矢时不时从各种刁钻的角度钻入阵中,将吴人射伤,

    箭簇钉入木盾的“笃笃”声不绝于耳,间或有力道极强的箭矢穿透防御,带来新的伤亡。

    虽然只是数人而已,但对吴人守军的士气仍是不小的打击。

    非只如此,这种城池的攻防战,将人打伤远比将人直接打死更能打击士气,也能更好地消耗守军的物资与人力。

    城南方向。

    左部督阎宇指挥的张固、雷布诸部,战法与城东的赵云、傅佥、阳群部几乎如出一辙。

    张固甚至亲自登上井阑,挽起其父张南遗留强弓,目光如鹰似隼扫视城头,久久不发。

    然而每每弓弦震动,必有露头的吴军士卒应声而倒,引得阑上汉军士卒不住喝彩。

    夷陵城东墙头。

    朱绩环顾四周,只见不断有士卒中箭倒地,又或被冷箭精准射杀,急忙奔至其父身侧:

    “都督!

    “蜀人井阑太高,又有顺风,我军弓矢难以企及!

    “不能如此下去了!不如提前张起牛皮挡箭!”

    朱然手持坚盾,却是看也不看朱绩一眼,只强自镇定低喝起来:“不许张!”

    朱绩还想说些什么,急切张口:

    “都督!”

    “休再多言,乱我军心者斩!”朱然话语狠厉,语气却平静,显然在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晏然自若,维持住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态,一如当年江陵战曹真,退张郃。

    “蜀军今日虽气势汹汹,却不过试探我夷陵虚实而已!

    “继续举盾!

    “受伤的将士扶下城好生照料。

    “哼,当年江陵我们守住了,如今夷陵,难道就守它不住?

    “夷陵城坚粮足,攻防必是旷日持久,说不得接下来半年时间我们都要如此与蜀人鏖战、消耗!难道你往后日日都要如此浮躁?

    “且放稳心态,做好与蜀人鏖战半载的打算!”

    朱绩这才悻悻不敢言语。

    而眼见主将如此泰然自若,一众将士终于忆起江陵一役,终于稍稍安定下来。

    毕竟,这位大吴右都督攻坚或许不行,但守城还是有一手的。

    六年前,夷陵之战刚结束,曹魏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诸将率大军近十万攻打江陵。

    孙权派来救援的孙盛、潘璋、杨粲诸将先后率三四万人马来援,却全部被张郃、曹真诸将击败。

    于是朱然困守江陵,与外援彻底断绝,又由于城中缺乏蔬食,许多将士患上浮肿病,尚有战斗力的将士唯余五千上下。

    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石如山崩,江陵吴军惊恐失色,而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最后更是趁曹军旷日持久攻城不下出现疏忽时,率军出城攻拔曹军两营。

    曹真、张郃、夏侯尚诸将,围江陵六月犹未退军,率军守备江陵北门的江陵令姚泰,见魏军强盛,而城中兵少,加之谷物粮草将尽,便与魏军勾通,图为内应。

    正准备要开城献降之时,有人检举揭发,朱然斩之。

    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退军。

    朱然因此战威震曹魏,被孙权改封当阳侯。

    所以说,这位右都督守城是有一把刷子的,他带来的朱氏部曲,同样忠心耿耿,现在已分散各处城门严防死守,防止内部有人如那江陵令一般与外敌勾结作乱。

    …

    城东。

    按照常理而言,为防万一,刘禅这天子应在城西远远观战,逃跑的时候能从容一些。

    但刘禅自忖夷陵并无危险,且跟着四叔更有安全感,便命关兴、赵广统麾下龙骧、虎贲、鹰扬府兵全部留在城西,以作疑兵之计。

    自己却是带着法邈、张表、诸葛乔、霍弋等人,与赵云并立在城东土山那面『赵』字将纛之下观战。

    “朱然曾在张郃、曹真、夏侯尚诸魏将手下坚守半年,什么攻城手段都见过了,子龙将军,朕看咱们也不必遮遮掩掩,直接上投石车罢。”

    霹雳车出现二十余年了,众所周知,防霹雳车投石毁城之法,乃是在城墙前张起牛皮。

    所以汉军的本意,乃是先利用井阑,靠弓弩诱出吴军准备的牛皮,之后再相机行事。

    赵云从容颔首。

    片刻后。

    随他一并南来的阳群、马玉二将,各自率部推云梯十余架,冲车两辆,缓缓压向夷陵东墙。

    与此同时,城东、城南两座土山之上,共计四十余架拉拽式投石车全部准备就位。

    役夫辅卒将重数百斤的斗大石砲填入兜中。

    “放!”

    随着城东的傅佥与城南的阎宇下达命令,负责操纵投石车的汉卒齐声大喝,奋力扯动绳索。

    巨大的杠杆臂猛地扬起,将皮兜中的石砲狠狠抛向空中。

    数十块巨石划破天际,带着令吴人心悸胆寒的呼啸,砸向夷陵城墙。

    “轰!”

    几块巨石正中城楼一侧垛口,霎时砖石飞溅,那段刚刚砌起的垛墙直接坍倒。

    躲在后面的一名倒霉吴军士卒,竟是连惨叫都未能发出,便被掩埋在黄土之下。

    朱绩正遵照父命在城头往来奔走号令督战,一枚石砲裹着恶风将将自他头顶掠过,狠狠砸在靠近城内一侧垛墙之上。

    “小心!”亲兵一把将朱绩扑倒在垛墙根。

    朱绩趴在地上,惊魂未定,听着耳边巨石砸落的轰鸣,感受着身下城墙的震动,一时目眦欲裂。

    另有数枚大石越过城头,砸入城内靠近城墙的一处街巷,恰好命中一群正在军官监督下搬运滚木队伍。

    一名手持皮鞭的吴军小卒,直接被斗大巨石砸得飞了出去,鲜血碎肉溅了周围百姓一身。

    短暂的死寂后,周围百姓霎时间齐齐惊恐高呼,炸营般四散奔逃,任凭督促的吴军士卒如何阻拦也制止不住。

    一口硕大的陶瓮,被飞落的石砲径直砸得稀碎,守城用的滚烫金汁淌了一地,烫得四周负责烧火搅拌的吴军士卒哭天抢地。

    夷陵城头,恶臭弥漫。

    朱然面对这意料之中又突如其来的石砲打击,脸色也终于变了变,但他不是第一次对上投石车,这种投石车发射频率慢,精度有限,绝不足以摧毁城墙防御体系。

    “张起牛皮!”他果断下令。

    命令下达,城头吴军士卒慌忙将早已准备好的大型生牛皮合力张挂起来,一面面巨大的皮幕,遮蔽在城墙前方,如同给城墙披上一层坚韧的铠甲。

    后续飞来的石砲,砸在富有弹性的生牛皮上,冲击力被大幅减弱,大多顺着倾斜的皮面滑落城下,仅能引起牛皮一阵剧烈的晃动。

    在生牛皮的掩护下,井阑上的汉军将士很难再射中吴军,却仍不断朝牛皮墙射来箭矢。

    虽有不少箭矢穿透牛皮,露出镞尖,但已无法对城头吴军形成任何有效的杀伤。

    城头吴军见这方法有效,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朱然心中也略微一松。

    城东土山之上,刘禅微微皱眉。

    这些投石车在马钧的改良下,威力比曹魏那边的原型大了不少,但相比后世的回回砲,也就是配重式投石车,则绝不可同日而语。

    倘若是配重投石车,恐怕直接就能砸到这夷陵城最中间,这牛皮墙也未必能够阻挡,且其精度比这拉拽式投石车大不知多少。

    毕竟,拉拽式投石车,靠几十人合力拉拽几十根长短不一的绳索作为能量来源。

    而这几十人,每个人发力的方向、大小、时机都不能统一,这也就导致几十人产生的合力,远远小于他们发力的总和。

    譬如有三十人,每人发百斤力,最后发出的合力却只有一千斤,甚至千斤不到。

    放到现实,就是夷陵城外的汉军发出的石砲,竟有不少绵软无力砸到汉军阵前几十步外,差点误伤了井阑上的友军。

    至于配重式投石车的构想,刘禅其实已经与马钧有过密谈,甚至还根据记忆亲自动手,给马钧画了个大概的概念图。

    马钧见后简直惊为天人,且立时便明白了配重式投石车的优势,因为配重式投石车的配重是固定的,发出的力是统一且可控的,若放上两三千斤的配重,绝对远甚于数十人共同拉拽的合力。

    且投石的力度与精度极高,倘若石砲磨圆且重量近似,甚至可以通过微调达成指哪打哪之效。

    但即便有了想法,要造出稳定、高效、安全的配重式投石车,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

    作为冷兵器时代军事工程的巅峰之作,这种攻城利器,绝不是有个想法就能做出来的。

    按马钧所言,配重式投石机在释放的瞬间,整个构架,特别是投臂和主轴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和扭矩。

    普通的木头,简单的榫卯结构,很可能在短短几次发射后就彻底散架崩断,甚至误伤友军。

    所以,需要寻找合适的木材,并设计出极其坚固的支架、轴承与绞索机构,以承受巨大的载荷。

    投臂的长度、配重箱的重量、位置、抛射物的重量,这三者之间需要一个最优的比例。

    古代没有物理公式,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实验来找规律,没有这个调试过程,纵使据图造出,恐怕也只是效率低下的玩具。

    例如,唯有通过经验才会知道,要把配重箱做成可以摆动的,而非固定的,如此就能大幅提升能量利用效率,这是配重式投石机的一个高级形态,这种知识的积累是极缓慢的。

    而眼下,刘禅与马钧显然不具备这种知识与经验,想让投石车威力达到最大化,仍需要时间摸索、战役总结,甚至是某个无名小辈某个刹那的灵光一现。

    至于八牛弩。

    作为大汉最好用的利器,此间吴人大概还没有见识过,但今日之战不过是对夷陵的试探而已,便暂时没有拿出来的打算,而是作为杀手锏藏了起来。

    待哪日夷陵城内吴人士气尽堕,再将之祭出,或许就能如巫县之战般达成一锤定音之效。

    …

    城内。

    靠近西门一处大宅院中。

    这里是夷陵本地豪强覃氏的产业,如今被朱然强行征用,覃氏家主及其亲眷、部分族兵也被软禁于此。

    听着外面震天的喊杀声、巨石砸落的轰鸣声,以及隐约传来的“迎王师,诛吴狗”的呼喊,覃氏家主与几位族老聚集在院中,面色变幻不定。

    “家主,蜀军攻势如此猛烈,朱然还能守多久?”一名年轻气盛的族子压低声音问道,“我们被那朱然强迁入城,家财粮秣被夺,族中女眷受辱者不少,难道真要陪着这群吴狗殉葬于汉军之手吗?”

    另一名较为老成的族老则忧心忡忡:“万一蜀军破城后,清算我等曾依附孙氏之罪……”

    “清算?”覃家主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张被揉皱后又小心展平的长安纸,上面正是汉军的《讨孙权檄》和赏格。

    “这檄文上说得明白,『反正来归者,皆为大汉有功之臣』!

    “那潘濬是主动背汉,尚且……我等是被迫无奈!

    “况且,文家那老家伙,前几日不是已经派人偷偷联络过我们?荆门文氏已决意助汉,我等若再迟疑,只怕城破之后,连分杯羹的机会都没有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狗脚朕.的小说三国:王业不偏安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王业不偏安最新章节三国:王业不偏安全文阅读三国:王业不偏安5200三国:王业不偏安无弹窗三国:王业不偏安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狗脚朕.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