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最新章节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 http://www.ifzzw.com/369/369813/
  
  
    “刘璟,宣旨吧。”

    “让天下万民见证。”朱元璋大声道。

    应着这一声。

    刘璟拿出了一封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长孙朱雄英,为吾大明皇族第三代嫡长,仁德醇厚,能力出众,军事指挥更为吾大明翘楚,更心系天下,出诸多利国利民之策。”

    “今。”

    “于此认祖归宗大典,当封皇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为大明第三代储君,享储君之权,不可废黜,不可更替。”

    “钦此。”

    刘璟的声音在整个应天城外响彻。

    皇长孙!

    皇太孙!

    一字之差。

    可带来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

    皇长孙只是年龄为当代之最,身份虽然尊贵,但却没有真正的位分。

    但皇太孙。

    这可是真正的国之储君,乃是真正的大位继承者了。

    太子,太孙。

    在历史上。

    朱允炆便是获封了此位置,成为了皇太孙,在朱元璋死后也是直接继承了皇位。

    “太孙?”

    一旁的朱应听到这旨意,也是有些惊愕的看着朱元璋与朱标。

    这敕封是朱应没有想到的。

    按常理。

    太子在,不会封太孙。

    历史上的朱允炆之所以会被封为太孙,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朱标不在了,而朱元璋为了让朱标的后裔接任皇位,甚至于还将吕氏这个妾室扶正,可以说是对朱标的极限爱屋及乌了。

    可现在朱标健在。

    便敕封朱应为皇太孙。

    这,无疑是表明了一个态度。

    未来大明第三代的继承者彻底定死了朱应。

    特别是圣旨之上不可废黜的话,这一道旨意落下,哪怕是朱标未来成了皇帝也不能更改圣旨废黜朱应。

    这并非暗旨,而是面向天下的明旨,让天下人都见证。

    这圣旨,便是不得更改了。

    “雄英。”

    “这是我与你爷爷商量的。”

    朱标微笑着对着朱应说道。

    “是不是,太早了?”

    闻言。

    朱应也是带着几分难以回神的说道。

    “不早了。”

    “这个位置定下了,咱就彻底安心了。”

    “你爹也彻底安心了。”朱元璋笑着道,看着朱应的目光尽是慈祥。

    “而且。”

    “还不仅如此。”

    朱元璋笑着,又看向了在祭台一旁侍奉的云奇。

    “继续宣旨吧。”朱元璋大声道。

    应声。

    云奇手捧一封圣旨站出来,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太孙朱雄英,文治武功,于武功之上创封狼居胥传世之功,功在千秋,威震天下。”

    “今。”

    “晋皇太孙领【总兵之权】,赐兵符,拥节制天下兵马之权。”

    “凡吾大明军队,皇太孙皆可调动。”

    “钦此。”

    此话一落。

    朱应更是睁大眼睛看着朱元璋,透出惊愕之色。

    敕封皇太孙。

    朱应没有想到。

    但这一个位置虽为储君,却并无真正的实权。

    可这总兵之位却是截然不同啊。

    在如今的大明,虽然国公不少,但在未有战时,国公不掌兵权,大多数将领也是如此。

    至于总兵之位,一直空置。

    兵权由朱元璋直接掌控,如若朱标需要也可以调动。

    但如今。

    直接赋与了朱应总兵之位,这表明了一个意思,兵权完全交给朱应,只要朱应想,随时可以调动大明的军队。

    随着这两道旨意的落下。

    整个应天城前。

    可以说是一片寂静。

    无论是藩王,百官,又或者百姓,每一个人都清楚知道这两道旨意带来的震撼有多大。

    但随着一阵后。

    “皇上圣明。”

    “太子圣明。”

    “臣等参见皇太孙。”

    以蓝玉为首的众淮西将领带着一脸激动,纷纷面向祭台跪下高呼道。

    满朝之中。

    如若说谁最高兴?

    毫无疑问。

    那自然是淮西众将了,作为朝廷的武将,朱应如今执掌了兵权,他们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未来无限啊!

    在历史上。

    因为朱标的突然薨逝,让淮西将领陷入不复,蓝玉案便是如此由来。

    但如今朱标在,朱应归来,淮西自然会走向全新的篇章。

    至于靖难?

    朱棣都已经被朱应给收拾了,还会有靖难吗?

    “参见皇太孙。”

    “参见皇太孙……”

    随着淮西众将参拜行礼。

    周围的藩王,百官。

    乃至于应天城前的无数百姓,纷纷跪了下来,参拜行礼。

    这无数人就好似海浪一样,跪下行礼。

    高呼声响彻整个应天城虚空。

    尤为的震撼。

    “国之储君,总兵之权,掌大明军队。”

    两道圣旨,彻底奠定了朱应在大明的权势。

    同样。

    这也是朱元璋与朱标在万民面前给的承诺,让朱应全力推行大明变革的承诺。

    他们,没有食言。

    “雄英。”

    “以储君的身份,接受你臣民的行礼吧。”

    “你,长大了。”

    “能够独当一面了,爷爷相信你一定可以打造出你想要的大明。”朱元璋走上前,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

    “爹也会全力支持你。”朱标也是温和笑着。

    闻言!

    朱应重重点了点头,随后走到了祭台边缘,俯瞰看着下方的无数跪地行礼的臣民,这一刻,似天下万物都臣服在了脚下。

    这种感觉,当真难言。

    “大明的子民们。”

    “免礼。”

    朱应双手一抬,带着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天穹。

    “谢太孙殿下。”

    无数回应声随之响起。

    无数百姓看着那祭台之上的朱应,甚至涌现出了一种激动,狂喜。

    如今朱应已经是贤名在外了。

    武功乃是当世之最,封狼居胥之功。

    而文治更是提出了诸多治国之策,利国利民。

    朱应能够成为皇太孙,这是民间所期望的,众望所归。

    “今日。”

    “承蒙皇上与太子看重。”

    “封我为皇太孙,为大明第三代储君。”

    “此乃长辈恩泽,朱应不敢辞,更不会辞。”

    “正如圣旨宣诏,我生于皇族,却长于民间,知民间疾苦,知万民心中所想。”

    “得此重任加身,我必会恪尽职守,绝不会辜负皇上与太子所期,更不会辜负万民所期。”

    “我为皇太孙。”

    “定立志强盛大明,以仁德恩泽万民,以武治震慑外邦蛮夷,以国法,以仁德,恩威天下。”朱应大声的说道,神情格外郑重。

    随着朱应话音落下。

    原本平静下来的百姓们更是沸腾。

    “皇太孙圣明。”

    “皇太孙万岁。”

    “皇太孙……”

    无数百姓振臂高呼,激动无比。

    似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支持朱应为储君。

    “正值于今日大典。”

    “万民齐聚。”

    “我也要宣布有关于大明未来的几项国策,同样,恩泽万民。”

    “此乃吾之期望。”朱应话音一转,正色的神情仍然不变。

    闻言!

    许多百姓变得更为期待起来。

    之前提出的免税国策!

    特别是摊丁入亩,那可谓是深入人心,让无数百姓受益。

    只待秋收之时就可以真切看到结果,如今朱应又有国策施行,那必然是影响天下的。

    “这小子又要干什么?”

    对于朱棡等藩王而言,此刻却是尤为的忐忑。

    如今他们该被削的都已经被削了。

    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反抗,却被直接压下了。

    归根结底。

    他们的父皇完全站在了朱应的身后,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抗衡。

    如今朱应又要提出国策,他们立刻就想到了是不是针对他们的。

    “但愿是好事吧。”

    “摊丁入亩已经让我损失惨重了,如若再来,那就真的无可奈何了。”

    “唉。”

    “或许是利国利民,但也未曾考虑吾等作为人臣的死活啊。”

    “希望皇太孙能够手下留情吧。”

    不仅仅是藩王忧虑,此刻许多朝堂权贵也是如此。

    看似如今大明一片和谐,在军队的震慑下,各地摊丁入亩的施行也在持续,并未遇到太多的阻碍。

    可实质上,这一切都是因为军队震慑,还有那位杀人不眨眼,真正会下死守的洪武皇帝在。

    他们虽然心底极为不愿,但为了保全家族不得不顺从。

    那位洪武皇帝可是真的会杀人的,会灭族的。

    此刻!

    应天城的喧嚣声逐渐平息,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祭台上的祖孙三人,不敢出声。

    “此番。”

    “我要宣布第一项国策,便有关民生,有关天下商业,更切身关系每一个大明子民。”

    “自吾大明开国以来。”

    “钱币多有变,铜钱,银钱,金,还有我大明宝钞。”

    “这些钱币都是以我大明户部发行,民间用之繁琐,兑换极难,甚至于还被克扣,被票贩子所欺,甚至于百姓家中存亡太多钱财还担心被盗贼关顾。”

    ‘“而今日。”

    “自应天府开始,至吾大明天下,将改变这一现状。”

    朱应大声说着,随之一挥手。

    只见在祭台之下。

    刘磊与肖汉直接缓步向着祭台上的阶梯走去,当走到了高阶梯之上,两人立刻将手中的白布拉开,在上写了六个字。

    许多百姓目光注视,识字的立刻就认了出来。

    “大明皇家银行?”

    许多人都下意识的读了出来。

    不过除了少数知情者,其余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不解的看着。

    这【银行】二字,其中深意却是不解。

    毕竟在这时代。

    只有钱庄,而且也并非朝廷官方所设,乃是民间商贾所为。

    “正如万民所见。”

    “大明皇家银行。”

    “以大明皇家为名,以大明帝国作为依仗。”

    “银行,货币钱财之汇总之地,货币发行之地。”

    “往后户部发行铜钱,银钱,宝钞,一律将由皇家银行接管职责,只不过不同于以往,银行将独立于朝廷之外运行,直接归于我与太子,皇上执掌。”

    “一切银行主事任免皆是由吾等三人所定。”

    “通俗之意,直达天听。”朱应笑了笑,又大声的说道。

    “敢问太孙殿下。”

    祭台之下左侧,一个年轻男子开口道,但神情充满了忐忑。

    “有何疑惑但说无妨。”朱应转过头看向此人,笑着道。

    “太孙殿下说这银行关乎吾大明民生所需,难道就是负责发放兑换钱币吗?”年轻男子忐忑问道。

    “问得好。”朱应一笑,然后解释道:“未来整个大明的货币都会由银行来负责发放,执掌!”

    “除此外,银行还兼备钱庄的职责,百姓可入银行兑换钱币,一律按朝廷所定货币衡量,不会有任何差价被坑。”

    “同时。”

    “百姓可在银行存放钱财,存放其中,还可获得【子钱】,钱财于银行存放越多越久,获利【子钱】越多。”

    “当然。”

    “百姓既可存放,自也可向银行借贷,而【利】绝对会秉承公允,未来也会在银行施行细则。”朱应缓缓开口道。

    听到这些。

    许多人也是略有所明白的点了点头。

    经过朱应解释。

    这银行似乎就是将户部发行货币之权,还有民间钱庄存放,还有民间那种高利借贷纳入了银行,只不过更为规范。

    而且。

    存放在钱庄之中,还能有子钱。

    要知道大多数百姓都是用不到钱庄的,甚至于真的一些散碎钱财存入,钱庄都还要收取保管费的,甚至于钱庄哪怕开的再大,终究是民间的,一旦跑了,那钱就都没有了,所以钱庄的生意大多是借贷,百姓上门去借,而非存放,但基本都是高利贷。

    可如今。

    皇家银行面世。

    真的会让大明天下内无数的钱庄破灭。

    也是摧毁了这一条黑色产业链了。

    “敢问太孙殿下。”

    “我等平民将钱存入这银行真的可以获得子钱吗?”

    “在以往,我们这些平民想要存入钱庄都需要缴纳保管钱的,而且钱庄一旦离开,我们就会血本无归。”一个平民恭敬的问道。

    “皇家银行,既以皇家冠名,必是与大明,与吾皇家彻底绑定。”

    “除非大明亡国,否则大明皇家银行断然不会闭门,而且代表朝廷承诺,钱币存入银行,无论多少,必有子钱,也绝不会收取任何所谓的保管钱。”朱应扫视祭台之下的百姓,大声道。

    听到这。

    许多百姓脸上也都涌现了一种意动之色。

    如果真的如朱应所言。

    那往后他们赚取的钱财就可以钱生钱,甚至于无需担心盗贼盗窃了。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无谅888的小说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最新章节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全文阅读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5200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无弹窗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无谅888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