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只觉一股寒意自脊背蹿起,混身打了个寒战。
此刻,营帐内的气氛压抑而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成公英率先打破沉默,让自己镇定下来,目光看向曹丕:
“陛下,如今败局已定,一味的责备自身或他人,都已毫无意义,此次虽遭遇重创,但幸得陛下平安归来,而且还带回了一万余人马,这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下追兵尚未追至,我们应当尽快率领剩余军马北上,退往安弥城才是上上之策,若再迟疑,恐怕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曹丕原本就紧绷的神经,在听到这番话后,不禁一凛,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惧意。
他眼神中透露出懊悔,咬牙切齿道:
“早知如此,朕就不该去当这个小丑,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唉……”
长叹一声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挥了挥手:
“罢了,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北上,退往安弥去吧。”
胡遵在一旁暗自松了口气,无奈望向鸾鸟城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经
此一败,曹丕所率领的兵力折损近半,可谓是雪上加霜。
张掖已然是守不住了,他也只能无奈跟着曹丕一路北逃,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发出一声长叹:
“早知如此,我就不该自取其辱呀……”
随后,一万魏军如同惊弓之鸟,沿着北道,脚步匆匆、神色仓皇匆匆离去。
……
与此同时,在鸾鸟城以南的屋兰城,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七万汉军正有序入城。
城头之上。
萧和等正一同围看凉州地图。
陆逊手指着地图,眉头微皱,分析道:
“这凉州地形狭窄,东西相聚千里之遥,若曹丕退至敦煌,那么我军的粮道便会被拉长八百余里。”
“以当下我大汉的国力而言,恐怕难以支撑如此漫长的粮道补给,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前线将士必然陷入困境,这仗可就难打了。”
在凉州作战,最大的困难便是粮道过长。
这也是为何多年来,羌胡多次叛乱,汉廷却总不能将其彻底斩草除根的重要原因。
每当朝廷大军一到,那些叛兵便向西逃窜,深入凉州腹地。
而朝廷最终都会因为凉州粮道过长,运输困难,无力深入追击。
过个几年,叛军又会再度卷土重来,朝廷只能继续派兵讨伐。
如此来回折腾,叛军依旧猖狂,而大汉朝廷则被耗尽了国力,国势日渐衰微。
可以说,汉朝国力的衰落,与凉州的叛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前车之鉴,萧和自然心知肚明。微微点头:
“伯言言之有理,若叫曹丕逃往酒泉,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麻烦……”
赵云听后,眉头渐渐凝起,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捷报!鸾鸟大捷——”
马谡高举战报,满脸欣喜若狂,一路狂奔而来。
“禀车骑将军,大司马,孟起将军发回捷报!”
马谡气喘吁吁道,“我骑兵赶至鸾鸟时,正逢曹丕火烧骠骑将军所部,我军重创敌军,斩敌万人,敌将阎行亦为骠骑将军所斩!”
城头上一片惊喜之声。
赵云接过捷报,仔细审阅起来,眼神中渐渐透露出惊喜。
半晌后,他看向萧和,由衷赞道:
“还得是大司马呀,没想到曹丕果然使诈,幸得大司马提醒,叫孟起率骑兵赶往鸾鸟,才破了曹丕那小子的诡计,若不然此次我军恐怕要吃大亏了。”
说罢,赵云将捷报展示给众人。
众人看过后,纷纷啧啧慨叹,对萧和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甘宁却端详着捷报,眉头微微一皱,看出了其中的疑点,问道:
“奇怪,曹丕是用什么手段竟能从内放火?这火势如此凶猛,必然有内应或者特殊通道,否则很难做到。”
萧和听后,微微一笑,解释道:
“曹丕是学我旧计,事先预留地道连通城内外,他安排了一支奇兵,通过这条地道,潜入鸾鸟城内四处放火,这才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听得萧和解释,众人顿时省悟。
陆逊更是说道:“大司马此计,当真是拍案叫绝,但不知是何人邯郸学步,敢在大司马面前班门弄斧?
众人听后,纷纷猜测起来,究竟是谁会想出这样的计策。
萧和思绪飞转,脑中很快浮出一个名字:
胡遵!
在他看来,论智谋,此人与成公英是一个级别,剽窃自己计策,也不足为奇。
“是谁献此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丕今日一败,又损万余士卒。”
萧和冷冷一笑,缓缓道:
“这意味着我们只需五万余人,便足以讨伐他,若只需四五万人,哪怕粮道加长八百里,以当下我大汉的国力,粮草亦足以支撑。”
“若无粮草之忧,此番我们必能剿灭曹丕,一举灭魏!”
赵云听后,精神一振,猛一拍城垛:
“大司马言之有理,那我们就率一万步骑北上,与翼德会合,共讨曹丕!”
方略就此定下,众人纷纷领命。
当天,萧和、赵云率领一万余步骑,继续北上。
一天后,萧和与张飞在鸾鸟城顺利会师。
吃了这次的教训,张飞老老实实地留在鸾鸟城,等着萧和到来。
他一见萧和,便哈哈大笑道:
“大司马,你可算来了!俺就盼着和你一起大杀一场呢!”
两人合兵之后,五万大军气势如虹,继续追击曹丕残部。
萧和穷追不舍,曹丕则一路狂逃,仿佛身后有恶鬼追命一般。
鸾鸟一役,曹丕折损万余人马,原本就元气大伤的队伍,如今只剩下一万五千兵马。
此时的曹丕,早已没了往日的勇气,一路上只知道狂逃。
沿途众城,他皆是不战而弃,仿佛那些城池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为了不让汉军就地取粮,曹丕下了狠手。
他命令沿途城池的魏军,将各城粮草搜刮一空,然后一把火将城池付之一炬。
不仅如此,曹丕还将城中的子民统统赶出城外,任其饿死。
那些无辜的百姓,拖家带口,哭声震天,却只能在这荒郊野外中挣扎求生,曹丕,却对此视而不见,一心只想着逃命。
曹丕此人视百姓如猪狗,萧和则心怀苍生。
当汉军一路追击曹丕残部时,萧和展现出了大汉朝应有的仁义,果断放慢追击的脚步,安抚惊恐不安的百姓。
不仅如此,他还分出宝贵的军粮,用以赈济那些饥肠辘辘、流离失所的百姓。
汉军追击速度的放慢,却意外给了曹丕喘息的时间。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曹丕如同惊弓之鸟,带着残部一路狂奔,终于抵达了敦煌郡治所安弥城。
此时的曹丕,早已疲惫不堪,刚停下脚步,想要喘口气,缓和一下紧张的神经。
可就在这时,斥侯匆匆赶来,带回了一个让曹丕绝望的消息:
萧和与张飞二人率领四万汉军,已经进占了表氏城。
这一迹象清晰表明,汉军已经在向向敦煌郡进发。
曹丕的处境愈发危急。
“为什么?”
曹丕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咬牙切齿道:
“朕已撤至这里,汉军的粮道如此漫长,他们为何还要不依不饶追到此处?”
成公英见状,微微叹息,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我军若有两万之众,汉军定然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来追,可惜我们在鸾鸟一战中,折损了万余兵马,实力大受影响。”
“所以萧和才敢只带五万兵马前来追击,以汉国当下的实力,哪怕粮道被拉长了八百余里,也完全能够支撑他们。”
曹丕听后,恍然大悟,目光瞬间射向胡遵。
那眼神中,满是埋怨之意,仿佛在质问:若非你计策失利,令我折损一万兵马,萧和怎么会有如此底气,追得我这么远?
胡遵感受到曹丕那如利刃般的目光,低下头来,不敢正视,心中满是愧疚与惶恐。
“诸位,看来那萧和是要将朕赶尽杀绝!”
曹丕强压下心中的怨气,环顾四周,向众人求计:
“依尔等之见,朕接下来当如何是好?”
胡遵沉默不语,其余众将也皆无人敢作声。
到最后,曹丕无奈将目光投向成公英,急问道:
“成公卿你还有何良策?”
成公英沉吟片刻后,目光看向曹丕,反问道:
“陛下,你真心求计吗?”
曹丕忙不迭说道:
“自然,你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成公英深吸一口气,神情严肃道:
“陛下,到了这般田地,无论如何都守不住安弥了,陛下若不想坐以待毙,只有撤出凉州!”
曹丕听后,愣住了,眼神中满是迷茫。
他怎么也没想到,成公英竟会让他撤出凉州。
“陛下听清楚了,臣的意思是撤出凉州!”
成公英见曹丕一脸茫然,再次重复说道。
曹丕依旧一头雾水,满脸的困惑。
成公英见状,迅速将地图拿来,铺展开在众人面前,指着地图说道:
“此间势不可守,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凉州,而撤出凉州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西撤至西域。”
“西域诸国羸弱不堪,若我军用兵得当,定能夺得一块立足之地,虽然无法反攻凉州,重回故地,但至少能保住性命,陛下也能继续做一国之王。”
成公英详细分析着向西撤至西域的利弊。
曹丕抬起头来,望向西方,脑海中浮现出西域的画面。
西域战力羸弱,想当年汉朝强大之时,能轻松灭掉一国,逼其臣服。
所以,他若带万余魏军攻入西域,自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可西域地域辽阔,要将其全部吞下绝无可能。
所以成公英才说,若去西域,便绝了再回中土的念头,曹丕只能窝在那荒凉的戈壁之中,做个偏安一隅之主。
想到这里,曹丕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屈辱感:
“朕乃曹家子孙,岂能去域外之地做个一隅之主?不可!”
接着,曹丕又急切道:
“成公卿,可还有别的良策?”
成公英叹了口气,再次指着地图说道:
“改道向北,退往张北属国,此地是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我们退往此地,就能征到粮草和马匹,还能北入草原,去依附鲜卑人!”
曹丕听到这个陌生的名词,不禁向地图扫去。
成公英见状,耐心解释道:
“鲜卑人便取代匈奴人成为草原上的主人,鲜卑之主大有一统塞北之势。陛下可前去与步度根结盟,定会受其礼待。”
“届时,陛下能招揽塞北魏人重振实力,等步度根挥师入塞时,陛下可跟着杀入汉国,坐收渔利。”
成公英为曹丕指出了这第二条看似可行的道路,而曹丕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死灰般绝望的眼眸中,竟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杀入汉国……”
曹丕喃喃自语,目光紧盯着面前那张摊开的地图,脑海中开始迅速勾勒起一幅宏伟的蓝图:
与鲜卑人结盟后,借助他们的力量扩充自己的兵马,积攒粮草物资。
待时机成熟,便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入汉国,夺回失去的领土,重振大魏的雄风。
从他此刻专注且略带兴奋的表情不难看出,他显然已经倾向于成公英所提出的第二条路。
在他看来,这或许是目前唯一能够让他看到翻身希望的选择。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胡遵突然开口了:
“陛下乃大魏之主,若去依附步度根,岂非令人耻笑?陛下,请三思呀!”
胡遵心中清楚,去草原依附鲜卑人,就意味着要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这对于曾经高高在上、掌控大权的曹丕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屈辱。
而他胡遵,也不愿跟着曹丕去过那种仰人鼻息的生活。
曹丕听到胡遵的话,心中猛一凛,那原本微微上扬的剑眉瞬间凝起。
尊严,这两个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痛了曹丕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
成公英见状,连忙上前一步道:
“臣知道去投奔步度根,有辱陛下的尊严,只是臣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除了西域,只有去依附鲜卑人这一条路可走。”
“除此之外,唯死而已。”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