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222章 守夜人,秘卷授艺六字真言(三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 最新章节 第1222章 守夜人,秘卷授艺六字真言(三合一章) http://www.ifzzw.com/366/366150/
  
  
    听到老胡这么说,方言当然也没拒绝。

    他留下老崔当然也要留下来了,然后就只有老娘,索菲亚,正义小朋友回去。

    正好索菲亚会开车,方言就让她开自己的车回去。

    其他人就留在这。

    给人送下楼看着车开走,老胡就去门卫室打电话去了。

    黄秘书对着方言说道:

    “真不去休息?”

    “不了。”

    见到方言也不去休息,这边黄秘书干脆说道:

    “那我也跟着守着吧。”

    他今天就是过来盯着的,李副部长是给了任务的,事儿不办好这就不行。

    方言听到他这么说,笑着说道:

    “您就别客气,这里有我就行了。”

    黄秘书却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方主任,不是客气,李副部长特意交代过,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您专心盯着病情就行,外围的事、调配人手、传消息这些,我留下更合适。”

    他指了指门外:“待会我再叫两个人,夜里要什么热乎的、需要熬药,随时能弄。您安心盯着病人,这些杂事我来理顺。”

    方言看着他眼里的认真,知道这不是客套。黄秘书是体制内的老人,做事讲究周全,自己再叫他走,那就是让他难做了。

    方言笑了笑:

    “那倒是我客气了,有黄秘书在,确实省不少心。”

    黄秘书也笑了,说道:

    “我就在外面,不打扰你们。有任何需要,喊一声就行。”

    一旁老张看在眼里,心里越发踏实。

    方大夫主持大局,还有神秘的海灯大师镇场,连黄秘书都亲自守着,这阵仗,比在医院里还让人安心。

    没过多久老胡也回来了,嘴里念叨着:

    “电话已经打了,还是老地方定的餐,专门给大师他们三个定了斋菜,我们其他吃别的。”

    方言笑了,老胡属于是无肉不欢,虽然素菜也可以做的很好吃,但是老胡一顿要是吃不到肉,他心里跟猫爪挠似的。

    这时候方言突然想到王慧媛要是醒过来,还得吃点东西啊,她这都饿了好几天了。

    全程都是神志不清的状态,也就喝了点药,这要是不吃东西人也顶不住。

    今天大概率是会醒过来的,方言想了想,于是对着老张问道:

    “张叔,您家里有小米吧?”

    老张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有!前阵子小莉她姥姥从乡下捎来的新小米,说是熬粥最养人,我这就去拿!”说着就要起身,被方言按住。

    “别急,”方言道。

    “知道什么是米油粥吗?”方言问道。

    “额……”老张张张嘴,他知道米油粥这事儿,但是从来没有操作过。

    方言说道:

    “不是简单熬粥,得做米油粥。王阿姨这几天耗损太厉害,脾胃虚得很,寻常食物受不住,米油最是温润,能慢慢托住元气。”

    他仔细叮嘱:

    “抓两把小米,先用清水淘三遍,淘到水清亮为止,别搓,免得把米油搓掉了,然后用砂锅,添五碗山泉水……对了,刚才黄秘书带的山泉水还有吧?”

    老张连连应道:“有,有剩的!”

    “那就水开了再下米,”方言继续说:“大火烧开后转最小的火,就那么咕嘟着,别盖盖子,让火气散散。熬到米开花,汤面上浮起一层油皮,像奶皮似的,那就是米油。”

    他想了想又补充:

    “得熬够一个时辰,中途别添水,火也不能大,不然米油出不来。熬好后先别急着喝,晾到温凉,撇最上面那层油给王阿姨喝,底下的米渣先别给,她现在虚,消化不了太实的东西。”

    老张恍然,点了点头,然后马上就回楼上去熬粥去了。

    方言他们也跟着一起上楼去。

    回到楼上,大家找地方坐下,这会儿房间里是张莉守着在。

    看到老张熬米油粥,海灯大师说道:

    “方小友考虑得周到。米油为五谷之精,性甘平,能补而不滞,确实是此刻最宜。”

    厨房里没多久就传来砂锅咕嘟咕嘟的轻响,窗外的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传来了敲门声。

    老胡从椅子上一下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手表说道:

    “嚯,这饭店效率真高啊!”

    敲门的是黄秘书,跟在他后面的人却不是燕京饭店送餐的人,而是廖主任的秘书高寒。

    方言这才想起来,昨天给老首长看了病,廖主任给方言打电话的时候说过,他手里有不少人给他送的补品,吃不完要让高寒给送四合院去。(见1215章)

    今天自己也就午饭时间在家里,其他时候都不在。

    “方大夫,没打扰您吧?”高寒进门时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屋里的安静。

    “没有没有,高秘书您怎么到这里来了?”方言摇头说道。

    高寒说道:

    “廖主任特意吩咐的,他那儿堆了好些人送的补品,他也吃不完,让我给您送四合院去。我下午去了趟您家里,您当时不在,我就把东西送过去,听到您在这边忙着,我就过来看看,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方言连忙摆手,一边让他进屋,一边说道:

    “多谢高秘书惦记,这儿有黄秘书帮忙,都安排妥当了。”

    “廖主任也太客气了,让他破费了。”

    高寒笑着说道:

    “您可别和廖主任客气,他说了昨天那些老首长们看了病,一个个都夸您呢,让我挑的都是一些干货,到时候您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高寒又扫了眼屋里的情形,见海灯大师正闭目捻珠,张莉守在床边轻声说着什么,他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刚才上来的时候,我都听黄秘书说了,这边情况保密,有什么需要随时知会一声,廖主任那边我待会儿回去汇报一下。”

    方言知道高寒过来是干啥了,他也是来打探情报的,万一这边治病没有治好,他马上就要采取措施,中侨办在这块儿比卫生部都还紧张。

    卫生部可以没有方言,但是中侨办可不能没有他。

    现在中侨办的业务能够推广的这么好,那也基本上是看在方言的医术上。

    要是闹出他治不好病人,这事儿可就严重了。

    “高秘书放心,”方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笃定,“王阿姨的危象已经过去了。”他指了指里屋的方向,“刚才海灯大师用祝由术顺了气,九窍引冰法的药力也在走,现在脉搏稳了,呼吸也匀了,刚才还咳出了瘀痰,这都是好转的迹象。”

    高寒的眉头明显舒展了些,却还是追问:“那……后续不会再有反复?”

    “不敢说百分百,但把握很大。”方言笑了笑,语气里透着沉稳:

    “她现在就像久旱的田刚浇了水,虽然还蔫着,但根没坏。老张同志正熬着米油粥,等下就能喂她喝点,先把脾胃托起来。后续用黄芪汤慢慢养,再配上后续的药调理,循序渐进,问题不大。”

    高寒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抬手抹了把额角:“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来的路上我还真是怕出什么岔子……”他没说下去,但大家都明白,中侨办的许多事务,确实绕不开方言这手医术的支撑。

    一旁的黄秘书说道:

    “刚才我就说了嘛,这里有我看着,你放心就好,刚才我看王同志的气色,可比下午好多了。”

    两个人也是熟人了。

    高寒也笑了,揉了揉眉心:

    “不是不放心方大夫,是廖主任那边……,我们就怕有丁点闪失。毕竟这事儿牵连不少,真要是出了问题,都担待不起。”他看了眼腕表,“既然这边稳妥了,我就不多待了,得赶紧回去给廖主任回话,让他也能睡个踏实觉。”

    黄秘书点头:“去吧,路上小心点。回头有新情况,我再跟你通个气。”

    方言对着他说道:

    “那我就不送了。”

    高寒点了点头,然后就走了出去。

    然后又过了一会儿,门外再次传来了敲门声。

    这次来的终于是饭店送餐的人员了。

    老胡出门拿出外汇,给了钱,然后把食盒拿了进来。

    同时还招呼外边的黄秘书:

    “黄秘书,给你也点了,一起吃!”

    说话间,老胡已经利落地打开了食盒,红烧肉的油光、清蒸鱼的鲜气混着斋菜的清芬,瞬间驱散了屋里的药味。

    黄秘书闻到味道,吞了吞口水,方言再次招呼他,他这才应了声,推门进来。

    刚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

    虽然是李副部长的秘书,但是这国宴级别的饮食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吃的。

    “大师的斋菜单独装着。”老胡献宝似的把一个素净的食盒往海灯大师和两个徒弟面前推了推,里面是香菇扒油菜、松仁玉米,还有碧绿的菠菜豆腐汤,看着就清爽。

    “大师您尝尝,这家的素斋做得比肉还香。”

    海灯大师合十道谢。

    两个徒弟也一样。

    三人没有和方言他们一桌,在茶几旁坐下。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想跑到其他屋里去,主要是老胡弄的肉菜太多了,那味儿搅在一起。

    方言见状,对着老胡说道:

    “咱们把桌子移到阳台去吃。”

    “啊?”老胡没反应过来。

    方言指了指海灯大师那边,压低声音道:

    “大师他们吃斋,咱们这满桌子肉香飘过去,总不太合适。阳台敞亮,风一吹味儿就散了,互不打扰。”

    老胡这才回过神,一拍脑门:“嗨,我咋没想到这个!还是你考虑得细!”

    说着就撸起袖子要搬桌子,被安东拦住,小伙子年轻力壮,三两下就把折迭桌搬到了阳台,又麻利地把荤菜食盒都挪了过去。

    阳台不算小,摆开桌子还能剩下半圈空隙。

    晚风从栏杆缝里钻进来,带着点入夜的凉意,刚好吹散了饭菜的热气。

    外边这会儿路灯已经亮了起来。

    老胡打开最后一个食盒,里面是酱肘子,油亮的皮肉颤巍巍的,香气顺着风直往屋里飘。

    “赶紧的赶紧的,别让味儿跑大师那儿去。”

    老胡催促着,先给老张夹了一大块,“老张同志,您得多吃点,你这一天天的累坏了。”

    老张也确实饿了,对着老胡连忙感谢。

    只是他不知道今天这菜怎么看起来规格这么高,比一般大酒店的都高。

    也不知道是啥地方做好送来的。

    就着白米饭吃了一口,再吃上一块肉,感觉呼吸都带着一股肉香。

    这几天光顾着担心,压根没正经吃过饭,此刻嘴里的肉香混着踏实感,竟比任何时候都下饭。

    黄秘书这会儿坐在阳台角落,手里捧着碗米饭,吃得斯文却也实在。

    方言同样端着碗,一边吹着夜风,一边朝着楼下看去。

    这地方大佬可不少,就是这会儿一个都没看到。

    转头,他偷偷瞄了眼屋里,海灯大师师徒正就着小菜慢慢喝粥,果然没被这边的肉香打扰。

    斋菜让国宴大师来做,也是相当有水准的。

    他在想着老和尚的祝由术,自己是不是也能学一学?

    另外一边,张莉没去阳台,她盛了小半碗松仁玉米,坐在床边的小马扎上,一边小口吃着,一边留意母亲的动静。

    王慧媛依旧睡着,呼吸比先前更匀了,嘴角甚至带着点浅浅的笑意,像是在做什么安稳的梦。

    “张莉,过来吃点肉啊!”方言看了一眼屋里,在阳台喊她。

    张莉从房间探出头,方言说道:

    “这鱼蒸得嫩,补身子!”

    张莉笑着摆手:“不了,我吃这个就行,离我妈近点方便。”

    方言站起身,端起一盘清炒时蔬:

    “那吃点这个,别饿着。”

    接着又招呼安东赶紧吃。

    今天这小子发挥先当稳定,第一次跟着自己实战,和正义小朋友都表现的不错。

    甚至索菲亚这个学的最差的今天也挺好。

    一顿饭给大家都吃过瘾了。

    方言喝着汤,他看了眼腕表,已经八点多了。

    砂锅在厨房熬了快一个时辰,方言估摸着米油该成了,便对老张道:

    “张叔,粥差不多了吧?”

    老张嘴里还塞着饭,含糊点头:

    “我这就去看看!”说罢,他放下碗筷就往厨房跑,没多久就端着个白瓷碗出来,脸上带着点得意:“成了!您瞧这油皮!”

    方言点了点头,让他把碗里的最后点饭先吃了。

    看的出来这段时间他肯定是没吃好,要不然今天这顿饭也不能吃成这样。

    等到吃完饭过后,众人收拾好现场。

    海灯大师师徒已经吃完了斋饭,正坐在沙发上捻珠。

    方言来到卧室看了下王慧媛的状态,探了探她的脉搏,比先前更有力了。

    “怎么样?”一旁的老张问道。

    “放心,没事,让她再歇会儿。”方言收回手,说道:

    “待会儿可以喂她喝点米油了,晾到温凉正好。”

    老张点了点头。

    接着又等了一会儿,房间里的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是黄秘书他提着东西进来了,是一些水果什么的。

    说是给大家当宵夜。

    也不知道是今天吃了一老胡一顿饭,礼尚往来,还是本来就这么安排的。

    反正方言他们这边收下了。

    不过就是没人吃。

    又过了一会儿,方言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让老张去厨房把米油粥弄过来。

    他当即去了厨房。

    不一会儿就端着碗来了。

    看到老爹进屋,守在床边的张莉连忙接过老张手里的白瓷碗。

    方言看了下,老张熬的还不错,都是按照他要求来的。

    碗里的米油清亮如琥珀,最上层的油皮完整地浮着,像一层凝脂。

    张莉她走到床边,用小勺轻轻舀起一勺,试了试温度,才小心翼翼地送到母亲嘴边。

    王慧媛这会儿闭着眼睛,但是嘴唇动了动,似乎被这温润的香气唤醒,微微张开了些。

    递到嘴上后,米油滑入嘴里,她的喉结轻轻滚动,竟是主动吞咽了下去。

    张莉眼睛一亮,又舀了一勺,这次王慧媛的嘴张得更大了些,连带着鼻翼也轻轻翕动,像是在贪恋这股米香。

    “咽了!她真的咽了!”张莉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眼眶瞬间红了。

    老张凑在旁边,看着妻子一点点喝下米油,双手在身侧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泛了白。直到小半碗米油喂完,王慧媛咂了咂嘴,又沉沉睡去,他才长长舒了口气,背过身去抹了把脸。

    方言站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松了劲。

    能主动进食,说明脾胃之气已初步恢复,这是转危为安的关键信号。

    他对张莉道:“今晚每隔两个小时,就喂她小半碗,别多,循序渐进。”

    张莉连连点头,把剩下的米油小心收好。

    阳台边,老胡正和安东低声聊着天,话题是询问远东那边的药材。

    见方言出来,老胡凑过来:“这米油管用不?”

    “对症了,就是最好的药。”方言说道,“王阿姨这情况,现在就是得用这种温养的法子,猛补反而坏事。”

    安东在一旁闻言抬头道:

    “师父,胡大叔弄虎骨。”

    “弄哪个干啥?”方言一怔,不知道老胡又打算整啥玩意儿。

    老胡说道:

    “嗐!大师礼包啊!虎骨那玩意儿你要是和海灯大师做一款限量版,那不得卖飞了!”

    方言也是服了,磁带祝由术没搞成,他又想到这事儿了。

    “海灯大师是出家人,你拿虎骨让人家做礼包,人家能答应?”

    老胡说道:

    “物尽其用嘛,我待会儿去问问。”

    方言想了想,点头道:

    “行吧!”

    反正海灯大师也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他的行为。

    这时候黄秘书从外边进屋来,说道:

    “我已经让人在隔壁楼房间备了床铺,方大夫您和大师轮着歇会儿?后半夜我盯着。”

    方言刚要说话,海灯大师从屋里走了出来,双手合十道:

    “老衲今夜不困,前半夜由老衲守着便可。方小友白日劳顿,先去歇着吧。”

    方言看了下时间,知道老和尚的性子,也不推辞:

    “那辛苦大师了,有任何动静随时叫我。”说罢,他又对老张和张莉道:

    “你们爷两也轮流歇着呢。”

    老张哪里肯去,只说自己精神得很,张莉拗不过父亲,便先去隔壁躺了,这姑娘这几天熬得眼圈发黑,瞌睡已经到顶了。

    方言叫上安东,老胡和老崔他们休息。

    老胡让方言先去,他要在这里和大师聊聊。

    方言只好跟着黄秘书去了隔壁楼。

    这边有个同样的房间,不过里面陈设简单,有点像是招待所里,方言也没客气直接就和安东找了个房间睡了。

    凌晨一点,黄秘书轻轻敲了敲卧室的门,方言应声醒来。

    他根本没睡沉,时刻留意着动静。

    看了下时间,也没叫安东,两人走下楼,去了王慧媛家。

    这会儿老胡已经在沙发上躺着了。

    保镖老崔还在阳台上和老张抽烟。

    见到方言来了,房间里的人都醒了过来。

    方言示意他们继续休息。

    来到卧室里,先和老和尚打了个招呼,他和两个徒弟在房间里守着,张莉这会儿也醒过来了,正在房间里揉眼睛。

    床上王慧媛睡的不安稳,嘴里发出细碎的呓语,像是要醒过来。

    “此事肝经当令,正是气血归肝之时,她这是瘀滞渐散,肝气欲舒。”海灯大师低声道,手里的佛珠转得更缓了些,“莫急,让她自然醒转,此刻扰动,反易伤了肝气。”

    方言点了点头,示意张莉准备好米油。

    没过片刻,王慧媛的眼睛缓缓睁开了,先是茫然地看着天花板,随即眼珠转动,慢慢聚焦,最后落在守在床边的海灯大师脸上。

    “老……老张?”她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门口的老张听到后,立马跑过来:

    “哎!我在!慧媛,我在这儿!”

    老张一个箭步冲到床边,一把紧紧握住媳妇儿王慧媛的手,心疼得直哆嗦,“慧媛,你可算醒透了!”

    王慧媛看着他这副模样,嘴角牵起丝虚弱的笑,喉结动了动:

    “渴……”

    “妈!水来了!”张莉赶忙舀了小勺温水送过去。

    王慧媛小口咽着,喝完半杯,呼吸渐渐匀了,眼神也亮了许多,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看向在场其他人,惊讶的说道:

    “我这里睡了多久了,怎么这么多人在这里?”

    老张说道:

    “好几天了,昨天我和小莉给何姐打了电话,她今天带着方言和海灯大师过来给你连手看病。”

    王慧媛顺着老张的目光看向方言和海灯大师,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恍惚。

    她动了动手指,想抬起来打招呼,却被老张轻轻按住:

    “别动,你身子还虚着呢。”

    “方言……还有这位大师……”她的声音沙哑,对着方言他们两人说道:“让你们费心了……我这病,是不是很麻烦?”

    她想起自己的脑胶质瘤说道:

    “西医说我这个情况……没法治。”

    方言笑着摇头:“您别想太多,西医没办法中医有的是办法,你接下来配合我们就好。”

    说罢方言不和他继续这个话题,他转头对张莉道:

    “张莉把温好的米油端来,让你妈妈再喝点。”

    张莉应声去了厨房,很快端来白瓷碗。

    这次王慧媛自己撑着坐起身,靠在床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米油,喝完小半碗,脸色明显润了些,连带着说话也有力气了:

    “这小米粥熬得真地道,比我年轻时在乡下喝的还香。”

    老张看到这一幕,在一旁红着眼眶说道:

    “是方大夫教的法子,说这米油养人,特意让我盯着熬了俩钟头。”

    这时候海灯大师对着方言说道:

    “方小友,咱们就不打扰他们家里人说心里话!”

    方言知道老和尚是要和自己说后续治疗的事儿,于是点头说道:

    “好!”

    他对着老张笑着说道:

    “张叔,你们聊聊,但是别太久,王阿姨身体还有点虚。”

    老张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方言交代完,跟着海灯大师走到外屋,其他人也同样走了出来。

    老胡这会儿听见动静迷迷糊糊抬起头:

    “醒透了?那虎骨礼包的事……”

    “先别琢磨你的生意。”方言按住他的肩膀,示意海灯大师先坐。

    他压低声音说道:

    “大师,您看王阿姨这情况,瘀毒虽散,但胶质瘤的根还在,后续该怎么调?”

    海灯大师捻着佛珠,眉头微蹙:

    “此瘤乃痰瘀胶结、郁火内生所致,好比老树盘根,非一日之功可除。先前祝由术与九窍引冰法,不过是松了土、散了瘀,要除根须得慢慢来。”

    “九窍引冰法肯定是不能做了,接下来就是持续疏导,经络如渠,瘤体如堵,需日日疏浚,不可间断。若稍有懈怠,瘀毒复聚,再治就难了。”

    说完看向方言:

    “这方面你比我法子多,不如还是你来?”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那行,接下来就交给我好了。”

    方言应下后续调理的担子,开始拿起纸笔开起方子来。

    那个方子是未来陶广正在1993年治病,用过的方子加减方。

    里面有:生黄芪60g,炒白术20g,淮山药30g,当归15g,党参15g,葛根10g,桃仁6g,赤芍9g,川芎6g,猫爪草15g,陈皮6g,醋鳖甲12g。

    写完后,海灯大师点了点头。

    倒是没多说什么。

    方言收好,交给一旁的黄秘书。

    黄秘书说道:

    “放心这个交给我,后续我让人盯着。”

    这边的事儿安排完,方言知道还是得找到陶广正才行。

    这时候他目光落在海灯大师捻珠的手上,忽然又想起那手祝由术的奇效,心里那点想学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他正琢磨着怎么开口,老胡却在一旁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凑过来:“大师,您看我那虎骨礼包……”

    “胡施主稍安勿躁。”海灯大师笑着摆手,“方小友既接了后续调理的事,老衲倒有个建议。王施主这瘤体虽暂稳,但痰瘀如湿泥,需时时翻晒方能彻底干透。寻常汤药恐力道不足,不如辅以‘经络导引术’?”

    方言眼睛一亮:“大师是说,以手法疏通经络,配合药物攻伐?”

    “正是。”海灯大师在茶几上虚画,同时说道:

    “每日辰时按揉风池、天柱,巳时点压太冲、合谷,申时艾灸关元、气海,让气血如活水般流转,方能冲散残瘀。老衲这两个徒弟倒也学过些基础手法,可留下协助几日。”

    站在一旁的两个僧人立刻合十颔首,看样子是听惯了师父的安排。

    老张在里屋听见动静,忙走出来连声道谢,眼眶还红着。

    刚才王慧媛已经能认出人,甚至能说几句家常,这在昨天简直是不敢想的事。

    方言沉吟片刻,对着老张说道:“张叔您按我昨天说的,米油不能断,晨起熬新的,中午再炖点山药粥,温养脾胃是根本。”

    老张赶紧找了个本子,要方言把方子和嘱咐说了,他都要记下来,生怕漏了一个字。

    这和孟济民一个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张莉也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个小红包,递给方言和海灯大师:

    “大师,我们实在没什么能报答的……”

    海灯大师摆摆手,没有接过,方言当然也摆手。

    方言摆手:“这钱我可不能收,你们自己拿着吧。”

    “记得今天的事儿保密就行了。”

    张莉看了看众人,见到方言他们坚持,她也只好和老爹放弃了,同时答应一定保密。

    方言看了眼表,已是凌晨三点,便对海灯大师道:“大师,要不您也去歇会儿?剩下的我盯着。”

    老和尚摇头:“老衲打坐便是休息。倒是方小友,你方才欲言又止,可是有什么事想问?”

    方言被看穿心思,倒也坦然:

    “实不相瞒,昨夜见大师用祝由术稳住王阿姨气血,晚辈很是佩服。不知这门学问,是否有入门的法子可学?”

    海灯大师闻言,捻珠的手顿了顿,打量着方言:

    “方小友医术已臻化境,为何还要学这祝由术?要知道,此术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心诚则灵’,需摒除杂念,以意导气,非有大定力者难成。”

    方言知道老和尚这是点他呢。

    在祝由术这块儿,方言确实有些不太相信,老范也知道这事儿,肯定是他们聊天的时候聊过。

    而且老范是教过方言天星十二针的。

    不过这手法方言确实想搞明白。

    他对着海灯大师说道:

    “晚辈并非贪多求全。”方言努力让自己语气诚恳:

    “只是觉得,医者当博采众长。有些病人,药石难及,或许祝由术能另辟蹊径。就像王阿姨那般,气血紊乱之际,药物尚未起效,祝由开口便能稳住心神,这便是它的妙处。”

    老和尚沉默片刻,从怀里摸出本线装的小册子,封面都磨得起了毛:

    “这是老衲年轻时抄的《祝由科辑要》,里面记载了些基础的音节和手诀。你且拿去看,若能参透‘呵、呼、嘘、呬、吹、嘻’六字诀的门道,再来找老衲不迟。”

    方言倒是没想到老和尚这么爽快,于是赶忙双手接过册子,只觉入手沉甸甸的,连忙作揖:

    “多谢大师!晚辈定当用心研习,绝不妄用。”

    老和尚笑了笑:

    “医者救人,本就不分流派。你能将祝由术学会用用在正途,便是好事。”

    “对了,那六字诀需配合呼吸,晨起寅时练习最佳,你且试试。”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我试试!”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还加了2400字,一共8400字。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凤山鹤鸣的小说重生1977大时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全文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5200重生1977大时代无弹窗重生1977大时代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凤山鹤鸣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