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206章 东瀛访华赠古籍,小林家族露峥嵘(二合一章)

重生1977大时代 最新章节 第1206章 东瀛访华赠古籍,小林家族露峥嵘(二合一章) http://www.ifzzw.com/366/366150/
  
  
    和之前不一样,方言这次要整合的不光是他们中医科室,还有其他科。

    中医科室是直接受院长直接领导,其他副院长之类的都不能管,但是西医科室不一样,要确保西医检查所需要的设备到位,方言还是得给人家副院长知会一声。

    协和有好几个副院长,方言和其中两个比较熟悉,一个是黄李的上级陈副院长,另外一个是之前值夜班,廖主任不好还亲自给他配了药的古副院长。

    方言想了下,还是给古副院长打了个电话过去,陈副院长是管行政这块儿的,古副院长是管医院各部门的。

    方言电话一过去,古副院长就相当的重视。

    当然不可能不重视,来的都是大佬。

    接着他告诉方言,会给协和内科、心脑血管科、骨科的几位主任打电话开会,然后安排工作,让方言放心西医这块儿肯定全力配合他。

    方言听着有股莫名的违和感,两辈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西医会配合中医这种话……

    放下和古副院长的电话,方言转身从书柜里翻出个崭新的笔记本。

    扉页上提笔写下“十二号体检保障预案”。

    他知道,这场战役的准备工作,得细到骨头缝里,到时候这些记录肯定要被收上去的。

    毕竟也是执行过中物院任务的人,对上级的习惯摸的还是比较透彻的。

    既然是要收上去,那肯定自己就得弄的足够的重视,一定要显得自己比平常的用心,这事儿是廖主任和李副部长给自己的机会,自己也得重视起来。

    所以他把名单上每位老首长的公开履历捋了一遍,结合标注的基础病,特意设计了一份“特殊问诊表”。

    除了常规的“睡眠、饮食、二便”,还加了“近期有无回忆往事时心悸”“阴雨天旧伤是否加重”等细节,这些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很多旧伤会随天气或情绪反复,得提前摸清楚诱因。

    定制化诊前评估表。

    这是以前在学校里面听教授讲课的时候,教授说他的老师当时在京城这边给大领导看病的时候,就会这么弄个病历出来,这样才能显得对领导重视,后面这个习惯就传开了。

    方言也不知道,这招用出来后,会不会给中医看诊制定出一个行业内的潜规则。

    自己回来,带着学过的知识,重现了教授的教授的规则,这搞的像是祖父悖论似的……

    方言走了一下神,接着继续用心整理起了所有人员的资料,做到基本上搞清楚了患者的情况,能够在看诊的时候不出现废话。

    也就是只有他们这些有资料的老领导才有这种条件,其他人谁能搞这么细致啊?

    侨商的病历都还得自己当场询问。

    最多就是他们会带着以前的病历一起来。

    方言在家里一弄就是一下午,等到弄完过后,还要去医院里面通知一下科室和药房,这些地方还有不少要配合准备的。

    虽然人家可能不在这里开药,但是方言必须确定药房里面有,万一人家就是要在这里拿药,方言要确保能拿的出来,要不然那就真是尴尬了。

    等到做完之后,方言回到家里。

    这会儿老胡,还有老爹老丈人都回来了。

    方言对着他们询问道:

    “怎么样,今天忙活一整天,那边的药品生产线升级有眉目了吗?”

    老爹说道:

    “当然有了,又不是什么很先进的东西。”

    老丈人也说道:

    “我们的思路没问题,接下来只需要定制一些改造的材料就可以了。”

    “只是加快生产进度,不需要增加自动化部件,其实还是很好处理的,而且对材料这块儿也没啥要求,精度要求也不高,改造的规模也不算大,我们画好图纸自己就能用机床弄出来。”

    老胡说道:

    “做国防工业的教授来搞中药厂的小机器没什么难度,完全属于是大材小用,甚至给时间能够直接弄一套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出来。”

    方言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的问道:

    “那你们还搞这么久时间?到晚上才回来。”

    老爹说道:

    “嗐,那不是事儿多嘛,好多地方还有优化的可能性。”

    “原来的粉碎机转速固定,不管当归还是黄芪,都按一个频率打,结果要么打不细,要么成了粉末浪费。我们加了个调速器,根据药材硬度分三档,像三七这种硬根用高速,紫苏叶这种轻飘的用低速,能省三成料。”

    “还有提取罐,以前是敞口的,蒸汽跑一半,熬一锅药得俩小时。我们加了密封盖和压力阀,温度能往上提五度,时间缩到一个半小时,有效成分还能多析出一成多。”

    老丈人又说道:

    “还有在烘干箱外面接了根铁皮管,把烘干箱排出来的热气引到清洗池,冬天洗药瓶不用烧热水了,一天能省两吨煤,这就是余热回收。”

    “以前造军工机械,公差稍微大点都不行。改这个虽然没那么严,但道理一样,少浪费点料,多挤出点时间,积少成多就是大钱。”

    方言恍然,他们这还真是有点东西。

    于是他又问道:

    “那这么多东西,你们啥时候能做完?”

    老爹说道:

    “估计下礼拜就能试装完,到时候你去看看,保准比以前快得不是一星半点。”

    方言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国防工业的教授啊,用来做这些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方言这边给家里说起明天又要见京都大学汉方医代表团的事儿。

    家里人听到又是日本人,一时间还有些担心他们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要知道上次方言和他们见面就剑拔弩张的。(见932章)

    而且当时这帮人还去学校里搞了事儿,要不是方言巧妙化解,指不定就被会很多人误会他和日本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呢。(见963章)

    后来方言他们还在香江那边的报纸上宣传当时谈判的事儿。

    双方也算是你来我往交锋多次。

    也不知道这次日本人来,到底会有什么动作。

    “放心,这次是一次政治任务,我只是只作为接待团队出席而已,而且大冢敬节这次也没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方言一边吃饭,一边对着众人说道。

    老娘一边给他夹了块菜,一边忍不住念叨开了:

    “哪次说没事就真没事?上回你去那什么饭店跟他们碰面,回来不是也说得轻巧,结果后来学校里不还是给你整出那封神叨叨的信?”

    二姐也放下筷子,皱眉道:

    “就是,老三你可不能大意,那些人表面客气,心里指不定憋着什么坏水,上次在我们学校,一个教授就听说和那边有联系,然后被调查了。”(见987章)

    方言听到二姐的话,差点没绷住,那个教授被调查,其实就是方言这边主导的,当时二姐发了电报回来,方言就惊觉了。

    “没事儿,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而且我也不会去日本。”方言对着二姐说道。

    老爹方振华说道:

    “工作上的事,该做还得做。日本人又怎么了?我们在学校里对付精密设备,不同国家的机器都拆过装过。关键是你自己心里有谱,手上功夫硬,不怕他们使绊子。”

    这时候老丈人朱光南接过话茬说道:

    “老方,你放心好了!方言做事一向有章法。”

    对于自己女婿,朱光南的信心是相当高的。

    他转过头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呐,上面既然让你去接待,肯定是看中你的本事,也知道分寸。”

    “总之咱们自己稳住阵脚,见招拆招就行。就像给你那药厂改造机器,找准关键点下手,管他东西方来的材料设备,只要原理通了,都能给他整服帖了。”

    方言对着众人说道:

    “这次性质不一样。上回是谈判较量,火药味重。这次就是配合外事工作,露个面,带个路,可能陪着参观一下咱们中医的成果,属于公开行程。”

    “大冢敬节不来,少了个刺头。再说了,我这次就是个背景板,主角是人家上面安排的负责人,我最多就是说两句无关痛痒的话。”

    朱霖对着方言说道:

    “反正自己多长个心眼,明天出门穿正式点。”

    一边说,还一边往方言碗里夹菜,方言忙接过,嘴里答应:

    “知道知道。”

    ……

    时间转眼来到第二天。

    一大早方言在协和查完房,就到了研究院这边。

    等他到的时候,这边曾路泉正在给众人开早会。

    昨天是方言他们精英班第一天上班,看曾路泉的话里,对众人的工作还是相当满意的。

    之前大家是做的中医方面的工作,现在研究所里面的工作更加偏向中药,不过好就好在大家都是从小学习的,不光是中医还是中药,知识面都比较扎实,他们需要了解的也就是一些关于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理分析。

    然后想办法让这些东西达到标准。

    就光是这些要求,就已经远超曾路泉的预期了。

    他原来的预期就是,只要不添乱,就算是大成功了。

    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帮人好多事儿都能帮上忙呢。

    ……

    这边的早会后,方言又来这边看了一下生产线。

    昨天晚上老丈人和老爹说的那些生产线的改良,方言发现这边其实也同样适用,不过问题就在于,这边生产线更少,停掉一条开始改造的话,产量直接打对折。

    虽然这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产量砍一半用一周时间优化生产线,方言还真不知道划不划得来。

    所以他最终还是打算先看看朝阳东坝那边后续的情况。

    就在方言打算离开秘方研究所去院长那边报道的时候,曾路泉安排完了工作找到了方言:

    “对了,忘记给你说个事儿,老贺那边有消息了。”

    贺普仁是上了向阳红9号。

    那船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团队,前往太平洋进行首次远洋科学考察,他们是作为随行医疗保障人员被上级抽调过去的。

    抽调的人还是负责这块儿的邱副部长。

    现在说起来这人还真是有点针对他们研究所了。

    “要回来了?”方言问道。

    曾路泉说道:

    “月底回来,现在他们已经返航了,还在路上。”

    方言惊讶:

    “还有那么久呢?”

    这算起来时间来,等到老贺回来,这边的工作都快结束了。

    曾路泉说道:

    “时间上来说确实挺久的,好像还在沿途国家做了补给,然后还停靠了一些国家,做一些项目上的交流。”

    方言点了点头,没办法既然人都派出去,回来就只能是别人说了算了。

    接着方言又想起关于剩下顶尖专家的事儿,目前所里就六个人,应到三十,实到6人,还有二十四个没有到的。

    方言对着曾路泉问道:

    “昨天有人新调派的专家报道吗?”

    曾路泉摇摇头:

    “暂时没有,有的话我肯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方言说道:

    “行,那你先忙着,我去院长那边了,今天还有个日本访问团的接待工作。”

    曾路泉问道:

    “要到咱们这里参观吗?”

    方言摇头:

    “不会,这里都是老胡从日本搞回来的生产线,哪能给他们看这个?”

    曾路泉恍然,接着方言和他告别,离开了秘方研究所。

    接着等他回到前面研究院的时候,这边已经挂上了横幅了。

    “热烈欢迎京都大学汉方医学代表团!”

    周围绿植也做的改造,两排新移栽的冬青盆栽沿石板路摆放,叶片刚洒过水;花坛里临时补种了菊科植物,花苞尚未完全绽放。

    这时候人员也多了一些,四名穿卡其布中山装的青年站在门厅处,每人手持牛皮纸封面的接待手册,别着钢笔,这应该是引导组的。

    树荫下两名看起来特别警觉的人员,虽着便衣,但裤线笔挺、解放鞋一尘不染,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视外围,这个就是新增的便衣警戒哨。

    属于是基本标配。

    接着方言进入办公大楼。

    还没走两步,就看到通往研究所的楼梯口新增了日文“技术重地,谢绝参观”的木牌。

    这可给方言整笑了。

    挺好,可以接待,但是不允许看任何的东西。

    等方言上到楼上的时候,院长赵锡武的办公室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程莘农程老,任应秋任老,就连前几天一直没看到人的王玉川教授,这次也出现了。

    见到方言来了,大家都对着他打招呼。

    方言和众人打完招呼后,询问到:

    “日本代表团是什么时候到?”

    赵锡武副院长说道:

    “早上六点就下飞机了,不过这会儿还在接待的宾馆里面,应该是上午十点才来。”

    王玉川教授说道:

    “这次人员里面有和我们碰过面的好几个人,都是大冢敬节的徒子徒孙,还有一些在汉方药方面比较出名的日本专家。”

    程老笑着说道:

    “都是玉川教授的老相识了。”

    玉川教授说道:

    “上次事件知道我的态度后,他们就没有再联系我了,现在说不定心里巴不得弄死我呢。”

    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那不至于,他们现在最恨的人应该是我才对。”

    赵锡武说道:

    “管他们怎么想,政治本来就是作秀,至少明面上一团和气就行了。”

    “到时候都说点场面话,然后笑着对镜头拍照就行了。”

    这就是今天的见面风格了,这边没有任何的诉求,就是完成任务。

    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完事儿。

    任何的研究项目都不会提。

    除非他们主动把宫内厅书陵部的那些华夏藏书送回来,要不然这边也没啥好说的。

    接下来方言又问起了王玉川关于研究生考试结果的事儿。

    毕竟他就是阅卷的人嘛。

    听到方言的问题,王玉川透露到:

    “成绩要到九月份才公布,不过现在据我了解的情况,淘汰率在百分之九十多,只有很少人达标。”

    “但是这次参考的人数特别多,应该也有百来号人能够通过。”

    方言听到这个消息,一怔:

    “百来号人吗?”

    要知道前世他可是听过,只有八十几号人通过,这次居然变成百来号人了。

    也就是说自己的出现,造成了蝴蝶效应。

    任应秋教授这时候也说到:

    “可能还会多点也说不定,优秀的人挺多的。”

    “我也是听岳美中教授说的,这次的人才比想象中的要多,原本只准备了一个班,现在很可能是分成两个班,然后再多增加一些教授。”

    一旁的赵锡武院长对着方言说道:

    “你放心吧,你肯定是没问题的。”

    方言哭笑不得,自己根本就不是担心自己。

    他是想打听一下消息而已。

    对着赵锡武院长拱了拱手说道:

    “借您吉言了!”

    接下来众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次考试的难度,在场的人都感觉其实还以挺难的,但是这些后起之秀们也是人才济济,居然能在这种刁难下通过考核,也算是中医届的一大喜事了。

    等时间差不多要到九点的时候,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赵锡武院长接起来后,“嗯”了几声,接着挂断电话,对着方言他们说到:

    “人已经从宾馆出发了,还有一会儿就到咱们这里。”

    “我们下楼去等着吧。”

    方言惊讶:

    “就我们几个人?”

    赵锡武笑着说到:

    “这还不够吗?我一个研究院副院长,玉川教授一个副校长,任老一个资深教授,还有程主任这个针灸研究所主任,加上你这个“斯普特尼克危机”,这足够给他们面子了吧?”

    方言一想,也对……

    “确实够了。”方言笑着应道,跟着众人往楼下走。

    刚到楼梯间里就能听见外面隐约的脚步声,那是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检查。

    到门厅,就见阳光透过玻璃门,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亮堂堂的光斑。赵锡武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领口,对身边的人笑道:

    “等下见了面,咱们客气话要有,但底气也得足。”

    程莘农则拍了拍方言的胳膊:

    “你年轻,少说话多观察。他们要是提什么刁钻问题,有我们这些老头子顶着。”

    方言点头应下,心里却明镜似的,这种场合,“少说话”不代表不设防。

    他瞥了眼楼梯口那块“技术重地,谢绝参观”的日文木牌,牌面被擦得锃亮,字是用红漆写的,透着股不容置喙的强硬。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汽车引擎声。

    先是两辆黑色轿车稳稳停在台阶下,接着是一辆中巴车。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群穿深色西装的人,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面色温和,手里捏着顶礼帽,正是京都大学汉方医学部的教授松本清。

    这边的记者开始拍照,方言他们也走了出去。

    松本清一眼就看到了门厅里的赵锡武等人,快步上前,微微鞠躬欠身,用日文说道:

    “赵院长,久仰大名。”

    “我是松本清,这次率团前来,是想向贵院的诸位前辈请教。”

    接着是翻译讲话。

    赵锡武伸手与他相握:

    “松本教授客气了,欢迎来到华夏中医研究院。”

    双方寒暄时,方言注意到松本清身后跟着的几个人,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偷偷打量周围的环境,目光在冬青盆栽和菊科植物上停留了片刻,又飞快移开;还有个中年人,手里捧着个锦盒,盒面绣着繁复的花纹,不知道装了什么。

    松本清侧身介绍:

    “这位是我们汉方药理研究室的田中博士,这位是文献部的佐藤先生……”

    轮到那个捧锦盒的中年人的时候,他特意加重语气。

    “这位是小林一雅先生,专攻古方考证,这次带了点小礼物,说是想向方言先生请教。”

    方言一怔,小林一雅?

    这名字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日本著名小林制药株式会社第四代社长,也是这个名字吧?

    小林一雅好像早就认识方言,上前就对着方言递上盒子:

    “方言先生,久闻您对《伤寒论》的研究独树一帜,这是我们宫内厅书陵部藏的《唐本伤寒论》复刻本,不成敬意。”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又多了100,所以目前欠大家25000字。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凤山鹤鸣的小说重生1977大时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全文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5200重生1977大时代无弹窗重生1977大时代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凤山鹤鸣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