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和范小胖第二天就飞去了好莱坞,本来张辰也应该跟着一起去的,不过他走不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而他的小品还没有排练呢。
结束了与海外团队关于电影奖项公关的远程会议后,张辰靠在办公室的真皮座椅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这段时间,他的精力大多放在星辰娱乐电影的国际推广和好莱坞奖项公关上,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和沟通工作,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此刻,他看着窗外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很久没有关注国内观众的需求了。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娱乐报纸,上面刊登着观众对他的期待,确切的说,是对《越狱的夏天》的期待。
关于他将与本山大叔再次合作一个小品的消息早就经由传媒之后散播出去了,观众门们充满期待。
观众们希望他能再次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仅是电影,还有曾经引发轰动的小品。
张辰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有了一个决定:将注意力放回国内,筹备今年的小品节目。
虽然小品并非他的主业,他的重心始终在电影创作上,但一想到能通过小品给全国观众带来快乐,他就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这也是他当下所需要的。
毕竟,电影更多是通过屏幕传递情感和故事,而小品则能更直接地与观众互动,带来即时的欢乐,这种感觉是独特的。
而且,全国观众早就通过各类媒体知道了他今年将再次和本山传媒合作的消息。
之前他与本山传媒联手打造的小品《不差钱》,在春晚舞台上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全国轰动,街头巷尾都在讨论里面的经典台词,甚至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
有了《不差钱》的成功在前,这次的合作自然也让全国观众充满期待,不少观众还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表达对新小品的憧憬,希望能再次看到张辰带来的惊喜。
张辰深知观众的期待有多大,也明白这次合作肩上的担子不轻。
他立刻拿起手机,给赵苯山打了个电话,商量小品排练的相关事宜。
电话那头,赵苯山的声音依旧爽朗:“张辰啊,你能下定决心再次合作小品,我太高兴了!观众们都盼着咱们呢。”
张辰笑着说道:“赵老师,主要是观众的期待太高了,我也想再尝试一下,给大家带来点欢乐。就是最近我在BJ这边还有些电影方面的工作,可能没办法经常去东北排练。”
赵苯山闻言,小呵呵呵说道:“我早想到了,我已经把《越狱的夏天》剧组的所有演员都拉到BJ来,咱们在BJ找个地方排练,这样你也能兼顾电影和小品的工作,多好。”
张辰听到这话,心中满是感激:“赵老师,这太麻烦您了,让您和演员们特意跑一趟BJ。”
赵苯山哈哈一笑:“咱们都是为了作品,说这些就见外了。我已经让团队找好排练场地了,明天咱们就可以开始排练,你看怎么样?”
张辰连忙答应:“没问题,赵老师,明天我一定准时到。”
挂了电话,张辰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排练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早,张辰提前处理完公司的紧急事务,便驱车前往约定的排练场地。
那是一个位于BJ朝阳区的大型排练厅,里面宽敞明亮,摆放着几张长椅和简单的道具,地上铺着防滑的地毯,显然是专门为排练准备的。
赵苯山已经带着《越狱的夏天》的演员们等候在那里了,看到张辰进来,大家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张辰笑着回应,目光扫过在场的演员,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和认真的神情,这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
排练正式开始,赵苯山先将新小品的剧本递给张辰,详细讲解了小品的故事梗概、人物设定和核心笑点。
张辰仔细翻阅着剧本,时不时点头,对剧本的内容表示认可。
随后,大家按照剧本的角色分配,开始进行第一次完整的排练。
张辰饰演的角色虽然戏份不算最多,但需要配合其他演员完成多个搞笑桥段,对台词和肢体动作的要求都很高。
一开始,张辰还以为小品排练会比较轻松,毕竟他有丰富的影视拍摄经验,对表演并不陌生。
可真正开始排练后,他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当他和演员们按照剧本进行表演时,因为一个台词衔接的问题,整个桥段的节奏被打乱,原本应该出现的笑点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赵苯山立刻喊停,耐心地对张辰说:“张辰啊,小品和电影、电视剧不一样,它就像话剧一样,必须一次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
“在舞台上表演时,一旦出现失误,比如忘词、动作不到位,就会影响整个小品的效果,观众的情绪也会被打断,所以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必须反复打磨,确保万无一失。”
张辰恍然大悟,他之前拍摄电影时,遇到不满意的镜头可以反复重拍,直到达到最佳效果。
但小品排练完全不同,从台词的语气、语速,到肢体动作的幅度、时机,都需要精准把控,而且要和其他演员高度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排练失败。
接下来的几天,张辰全身心投入到小品排练中。
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来到排练厅,熟悉台词和动作;排练过程中,他认真听取赵苯山和其他演员的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晚上回到家,他还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琢磨每个表情和动作的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张辰深刻体会到了小品表演的不易。
有一次,他需要和另一位演员配合完成一个夸张的肢体动作,由于对力度和角度把握不准,连续尝试了十几次都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疲惫。
赵苯山看到后,并没有催促他,而是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张辰,别着急,慢慢来。小品表演讲究的就是一个‘准’字,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收力,都得拿捏好。你再想想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突出哪个笑点,想清楚了,动作自然就到位了。”
张辰静下心来,按照赵苯山的提示仔细思考,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再次尝试时,果然顺利完成了这个动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随着排练的不断深入,张辰对小品表演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他发现,小品演员们虽然在表演方式上有些夸张,比如放大表情、提高语速、增强肢体动作的幅度,但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笑点,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欢乐。
而且,这些演员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无论是台词功底、肢体协调性,还是临场反应能力,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有一次排练间隙,张辰和赵苯山聊天,忍不住感慨道:“赵老师,以前我总觉得小品表演比较简单,直到这次亲自参与排练,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这么多。”
“难怪像郭冬临、您这样的小品演员,转战大屏幕后,能吊打很多电影演员。小品演员的表演方式虽然看起来夸张,但基本功是真的踏实,无论是对角色的理解,还是现场的表演状态,都非常出色。”
其实这话很早之前他的老师付东来就和他说过,但他一直没什么直观的感受,现在终于感受到了。
赵苯山闻言,笑着说道:“张辰,你能有这样的感悟,说明你真的用心去体会小品表演了。”
“咱们小品演员,每年都要面对全国观众的检验,无论是春晚还是其他舞台,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必须在基本功上下苦功夫。”
“而且,小品表演需要很强的现场把控能力,要能根据观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表演,这种能力在电影拍摄中也非常重要,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张辰点了点头,深表赞同。
通过这段时间的排练,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小品表演能力,还从这些小品演员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表演经验,这些经验对他今后的电影创作和导演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排练厅里的笑声和讨论声不断,大家都在为了打造出一部优秀的小品而努力。
张辰看着身边认真排练的演员们,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新小品一定能不负观众的期待,再次给全国观众带来欢乐,就像当年的《不差钱》一样,成为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
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无论是电影还是小品,只要能给观众带来价值和快乐,都是值得去尝试和付出的。
……
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后的第三天,全国各大影院的售票窗口前,突然出现了久违的长队。
原本已经进入放映中后期、票房逐渐趋于平稳的《环 2》和《阿凡达》,票房数据竟开始逆势上扬,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反弹态势。
影院经理们看着后台不断刷新的票房数据,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笑容。
某影院的张经理拿着统计报表,对身边的员工说道:“真没想到啊,这两部电影都上映这么久了,居然还能迎来票房反弹,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员工也兴奋地附和道:“是啊经理,今天一开门,就有好多观众专门来买《环 2》和《阿凡达》的票,有的观众说之前没来得及看,现在听说入围了奥斯卡,一定要来影院支持一下;还有的观众是二刷、三刷,说要仔细品味一下能被奥斯卡认可的电影到底好在哪里。”
张经理点了点头,感慨道:“奥斯卡提名的影响力果然名不虚传。这两部电影本身质量就很高,之前票房表现也不错,现在有了奥斯卡提名这个‘金字招牌’,更是吸引了一大批观众走进影院,带动了票房的再次增长。”
不仅线下影院如此,线上购票平台的数据也同样亮眼。
《环 2》和《阿凡达》的购票页面访问量激增,场次选择界面上,不少黄金时段的场次都显示“部分座位已售罄”,甚至有些热门影院的场次,提前一天就已经卖光了票。
社交媒体上,关于这两部电影的讨论也再次升温。
网友们纷纷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环 2》奥斯卡提名票房反弹#、#《阿凡达》再掀观影热潮#等话题先后登上热搜榜,阅读量和讨论量都突破了千万。
有网友留言说:“《环 2》真的太好看了,特效震撼,剧情也很精彩,能入围奥斯卡实至名归,我已经二刷了,准备带爸妈再去看一次!”
还有网友表示:“之前一直听说《阿凡达》的视觉效果很惊艳,但因为工作忙没来得及看,现在知道它入围了奥斯卡,特意买了 IMAX厅的票,一定要体验一下这部神作。”
就在《环 2》凭借奥斯卡提名收获好评、票房节节攀升的时候,一场针对它的嘲讽风波却突然袭来。
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哈维维恩斯坦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公开对《环 2》的奥斯卡提名表达了不屑,言语中充满了嘲讽和挑衅。
哈维坐在奢华的办公室里,面对记者的镜头,脸上带着傲慢的笑容,说道:“《环 2》居然能入围奥斯卡?这简直是奥斯卡史上最大的笑话!我听说那个叫张辰的中国导演,还专门请了公关团队来运作奥斯卡奖项,真是可笑至极。”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轻蔑:“一个中国人,懂什么叫奥斯卡?奥斯卡是好莱坞的殿堂,是世界电影艺术的最高荣誉,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花钱就能搞定的。”
最后,哈维甚至说出了极具侮辱性的话语:“张辰,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该如何攻略奥斯卡,那就来亲我的屁股吧,或许我心情好,还会发发善心,告诉你一些‘秘诀’。”
这番言论一经曝光,立刻在全球电影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大娱乐媒体纷纷转载了哈维的采访内容,标题极具冲击力,如《哈维维恩斯坦公开嘲讽张辰:中国人不懂奥斯卡》《哈维语出惊人,挑衅张辰求“亲吻”》等,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国内网友看到哈维的言论后,更是愤怒不已。
大家纷纷在网上声讨哈维,指责他的言论充满了种族歧视和傲慢偏见,不尊重中国导演和中国电影。
有网友愤怒地说:“哈维太过分了!张辰导演的《环 2》质量那么高,能入围奥斯卡是靠实力,不是靠所谓的‘公关运作’,他凭什么这么嘲讽张辰导演,还说出这么侮辱人的话!”
还有网友表示:“哈维以为自己是谁啊?奥斯卡又不是他家开的,凭什么说中国人不懂奥斯卡?他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霸权主义,根本不配称为电影人!”
张辰的粉丝们更是义愤填膺,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抵制哈维#、#支持张辰#等活动,声援张辰,反对哈维的不当言论。
然而,哈维的这番挑衅言论,却得到了他身边一大批拥趸的支持。
这些人中有好莱坞的一些制片人、导演,也有不少娱乐媒体的记者和影评人,他们纷纷站出来,为哈维发声,附和他的观点,共同贬低《环 2》和张辰。
一位与哈维长期合作的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哈维说得很对,《环 2》根本不配入围奥斯卡。奥斯卡看重的是电影的艺术价值和深度,而《环 2》只不过是一部靠特效堆砌的商业片,没有任何艺术可言。张辰请公关团队运作奖项,更是违背了奥斯卡的精神,这种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还有一位娱乐媒体记者在专栏文章中写道:“哈维是好莱坞的传奇制片人,他对奥斯卡的规则和标准了如指掌,他的判断绝对是正确的。张辰作为一个中国导演,想要在奥斯卡上获得认可,本身就不现实,现在还想靠公关手段走捷径,简直是异想天开。”
甚至有一些影评人,专门撰写长文,从所谓的“专业角度”分析《环 2》的“不足之处”,声称《环 2》的剧情“俗套”“缺乏创新”,特效“华而不实”,根本达不到奥斯卡的评选标准,入围奥斯卡是“对奥斯卡的亵渎”。
这些人的支持,让哈维更加嚣张。
他在后续的公开活动中,再次提及此事,不仅没有收敛自己的言行,反而变本加厉地嘲讽张辰和《环 2》,甚至扬言要动用自己在好莱坞的影响力,阻止《环 2》在奥斯卡评选中获得任何奖项。
哈维及其拥趸的这些行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全球范围内支持张辰和《环 2》的电影人、观众,纷纷站出来反驳他们的观点,为《环 2》正名。
不少国际知名导演、演员在接受采访时,都对《环 2》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环 2》在特效技术、叙事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实力,入围奥斯卡是实至名归。
有导演表示:“哈维的言论非常不负责任,他不能因为自己在好莱坞有一定的地位,就随意否定其他国家导演的作品,这种行为是对电影艺术的不尊重。
《环 2》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的入围,证明了奥斯卡的评选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重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作品。”
面对哈维及其拥趸的嘲讽和攻击,张辰团队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克制。
张辰的代言人钟丽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被哈维先生的不当言论所影响,也不会参与这种无意义的口水战。
张辰导演一直专注于电影创作,《环 2》能入围奥斯卡,是对他和整个创作团队的肯定。
我们相信奥斯卡的评选是公平、公正的,会基于电影的质量做出最终的判断。”
同时,张辰团队也没有停止对奥斯卡奖项的公关工作,他们按照原计划,与奥斯卡评委进行沟通,向他们展示《环 2》的创作理念、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用实力证明《环 2》的入围并非偶然,而是凭借自身的硬实力。
这场由哈维引发的嘲讽风波,让《环 2》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虽然伴随着争议和质疑,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场风波,开始关注《环 2》,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进一步推动了《环 2》票房的增长。
但同时,这场风波也将张辰逼到了墙角,很多脱口秀节目甚至将这个事当做笑料来讲,所有人都想知道,张辰会如何回应。
张辰并没有公开回应,而是默默的打出了一个电话:“我让你调查的东西,调查的怎么样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