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交趾郡。
交趾郡所在之地即为红河三角洲处,与后世越南北面的人口密集之处高度重合。
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土地肥沃、适合耕作……种种优点加持之下,使得交趾郡成了交州人口最为密集的一处地方。客观的说,交趾郡在整个长江以南都是人口最密集之地,甚至超过了江陵所在的南郡及江东的吴郡。
而这般充裕的人口,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一直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交通又极为不便,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分离的倾向。
毌丘俭来到交州之后,统计了交州各郡人口,交趾郡依旧以约六万户、四十万丁口的总量位居第一。这也使得此番叛乱的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四郡的人口压过了尚归属大魏的郁林、苍梧、南海三郡。
至于珠崖州上的珠崖郡,如今也只不过有一县之地,由珠崖太守司马孚来管束,堪称荜路蓝缕。这般地方,即使交州叛军也没半点动机跨海来攻,从交州到洛阳朝廷,几乎都将他抛除在外,不计考虑了。
交趾郡的郡治为龙编城,此地在前汉时由于出了蛟龙盘踞在江津的异象故而得名。
不过交趾郡就算有龙,也只是蛟龙,与中原祥瑞里的黄龙、青龙、凤凰、麒麟等等还是差了一层。
郡府内的正堂,孙登正与诸位将领、太守等在此处议事。
这几年间,孙登的心态也几番转变。
起初在西陵迫于蜀军威势而接受了以西陵之地更换为牂牁郡时,孙登只觉屈辱与无奈。彼时人心散乱,又被诸葛亮干净利落的解除了大半武力,只好强行低头将这一切接纳。
但很快,不过数月之间,到了牂牁郡后,孙登便改变了此前的感受,转为了刘禅这个‘兄长’的感激。
无他,孙登终于自由了。
牂牁郡地域广大,与后世的贵州一省大面积重合,有足够的地方供孙登施展。牂牁、兴古二郡一共十六县之地,蜀国此前实控的也只有平夷县一地,其他各县要么只象征性的委派流官来任县官,要么直接委任当地大姓为县官。
与此相反的是,蜀国反而在更西南的益州郡、永昌郡等地掌控更多。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无非是此处出产铜矿罢了。
在三年之内,牂牁、兴古二郡的十六个县孙登已经实控了十二个,余下四县明确表示与孙登做对,尚且处于对峙状态。
不论怎么说,牂牁郡的蛮人部落还是难以抵挡吴国昔日的中军残部。而对于吴人来说,征讨蛮人比征讨山越来的更加简单,是信手拈来之事,三年下来,俨然是个国中之国,在纸面上拥兵近三万。
当然,三万军队中作为核心的还是孙登此前的一万残部。此番出征交州,孙登带了五千旧兵以及五千蛮兵,这也成了撬动交趾等四郡反叛的底气。
他们是知道毌丘俭兵少的。
而孙登到了交州之后,也给交趾、合浦、九真、日南四郡的太守各自封官。交趾太守陈时加前将军、合浦太守黄复加左将军、九真太守史嵩加右将军,日南太守黄盖加后将军。这四郡之中本地领兵之人及郡中官署,大大小小也封出去了近二十个二千石官员。
‘皇帝’的名头在手,此时不用又当何时使用呢?
而此时的郡府正堂内不过区区数人。除了孙登从牂牁同来的侍中潘翥、征东将军留赞,余下便是交趾太守陈时、九真太守史嵩、日南太守黄盖三人了。
但眼下的氛围似乎陷入了僵局。
交趾太守陈时大声说道:“臣以为,当令黄太守从合浦郡率军队、资财撤回交趾方为上策。中原之兵在北,合浦与郁林、南海两郡之间并无险要阻隔,倘若毌丘公一时来攻,岂不白白折损数千战力?”
九真太守史嵩也出言劝道:“臣也与陈太守同样想法,万望陛下考虑一二。”
孙登面色不变,其实心中已经恼怒了起来。潘翥、留赞二人听了陈时、史嵩二人的言语,并不发作,只是等待着孙登的吩咐。
诚然,孙登算不得什么明君,可陈时、史嵩、黄盖、黄复四人也算不得什么忠臣。
此前毌丘俭来交州之时,开的条件还算大方,四人当即投效,还各自在大魏领了亭侯的爵位。但随着驻在南海郡的军队渐渐北返,众人心中也起了别样心思。
北兵不耐交州暑热!
这是朝廷撤走毌丘俭处军队的理由,也是他们滋生野心、图谋割据的诱因。实际上,他们几人已经事实割据了麾下几郡,但随着去年以来,毌丘俭意图更换他们郡中的数位县令,几人这才起了反意。
缺的是个明确造反的名头罢了。
而孙登的消息及他从南中带来的一万军队,为几人补全了造反的‘大义’。
思念故国,哪怕在史书上都说得过去。
而且几人也有打算,孙登远道而来,在交州做事还是要看几人脸色的,君臣共和,岂不美哉?
这种割据自守的心态反映到具体的战略方向时,就是几人对支援合浦的强力反对。而与他们曾经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合浦太守黄复,自然就要委屈一二了,谁让他的属地在北呢?
孙登想了片刻,也终于压住了心中欲要发作的邪火,缓缓说道:“陈卿所言朕明白了,龙编距离合浦近千里,中有群山、大海阻隔,支援合浦并不容易,是该稳妥一些。”
“但陈卿有没有想过,若是那毌丘俭来攻合浦,黄太守抵挡不住又当作何?”
陈时也早就准备了答案:“回禀陛下,臣愿动用交趾舟船浮海北上,接应黄太守之军南下。臣的交趾郡兵有一万五千,九真、日南二郡兵有一万,若再加上合浦黄太守的五千兵,那朝廷在交州就将拥兵四万!”
“这般兵力,自然不惧那毌丘俭!若他冒险从北而来,臣等愿领军将他击退,为陛下分忧!”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