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周国土的扩张,人口的急剧暴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的发展压力,但同时对于他的修炼也是有不少好处的。
就拿圣罗兰地区和罗刹区来说,伴随着国教传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堂和帝皇像的设立,让他现在每天都能获取到更多的信仰力,用于自身的修炼。
一整个修炼效率,也因此有了相对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基础上,他每天能够获取到的信仰力,还在稳步增长中。
也就是说,信徒的转化还在继续进行。
信徒越多,他每天能够稳定获取到的信仰力就越多,信仰力越多,他修炼效率就越高,修炼效率越高,实力提升的就越快。
以此作为前提,他自身实力的提升,还能通过‘进化领袖’的天赋,反馈给所有的国民。
【不愧是我,真是完美的循环!】
新的一天,勤政殿内,周绪收到了蜥蜴人那边送上来的报告。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如今已经不能将他们统称为蜥蜴人了。
自从给他们安排上了血脉提纯池后,蜥蜴人的进化就开始了。
虽说现阶段,龙人依旧只有极少数,但半龙人的数量却是与日俱增。
因此他们大周相关部门这边,针对这些新种族的研究,无疑也是随之展开。
战力方面没什么好说的,撇去极少数天赋异禀的之外,从蜥蜴人到半龙人再到龙人,基本上是一层强过一层。
而撇去这个问题,大周这边最关心的,无疑就是人口的繁育!
目前得出的结论,大致就是蜥蜴人和半龙人繁育,有极小概率生下半龙人,而半龙人和半龙人繁育,生下来的都是半龙人,以此类推。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
对于这种繁育的概率问题,大周这边基本都是有心理准备的。
这一波把他们打了个戳手不及的,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将蜥蜴人、半龙人和龙人全部加在一起,他们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正在逐渐递减,这两年减少的更是尤为严重。
而导致了这个结果的原因,相关部门也已经彻底确认了。
其关键就在于半龙人和蜥蜴人的繁育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之前就有说过,蜥蜴人的自然寿命算不上长,顶天了也就活到六十岁,四十岁以后,在蜥蜴人里就算是老人了。
但相对的,蜥蜴人六岁就算是成年了,在这个基础上,蓝蜥蜴一胎就能生下两到三个后代,绿蜥蜴更是一胎就能生下四到六个后代。
这也是在早年的战争时期,蜥蜴人大量战死,但总人口依旧能维持住的主要原因。
然而半龙人的情况下却不一样了,半龙人一胎只能生下一到两个,甚至干脆点说,就是一个。
生下两个,就跟人类生双胞胎差不多,是小概率事件,并且怀孕几率还下降了。
本来蜥蜴人是一窝一窝的生,现在好了,进化成半龙人后,变成一个一个生了,同时还有可能好几年都没个动静。
在这个前提下,伴随着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蜥蜴人,成功进化成半龙人,这蜥蜴人的生育效率,可不就变得越来越低了?
此时此刻,看着手里的这份报告,周绪眉头微微皱起。
这事情,还真就有点出乎他的预料了。
本来针对这一块,他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将所有蜥蜴人全部进化成半龙人,从而完成对一整个族群的整体提升。
现在看来,这计划得调整一下了。
单从个体素质来讲,撇去个别特殊个体不提,半龙人肯定是强过蜥蜴人的。
但在大周,蜥蜴人也不全是用来干仗的啊,在南部地区,蜥蜴人也是非常重要劳动力。
本来这一胎能生五六个,是量产的劳动力,进化成半龙人后,全变成一胎一个?那对他们大周内部劳动力的影响还真就小不了。
从这点来看,当初龙神锡兰在创造蜥蜴人的时候,显然也有考虑到填补龙人繁育缺陷的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周绪也是立马做出调整。
撤掉原计划,改为只有正式入伍的蜥蜴人,才能得到提纯血脉,进化成半龙人的机会。
而在成功进化为半龙人后,就默认成为职业军人,服从部队安排,不允许自主转业。
至于普通民众,就维持蜥蜴人的血统就完事了。
这一整个计划的调整,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全程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周民众们的生活趋于平静。
事实上,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周民众们来说,他们这些年的日子,一直都挺安宁的。
无论是早先与沙漠蛇族的交锋,还是后面巴顿群岛与海族的战斗,基本都被他们大周的边防部队,控制在了防线之外,并没有对他们大周的内部城市构成影响。
海族这边,沿海区域以及海上的渔民们,姑且还听到过几轮汽笛警报,同时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封海,多少有点感觉。
反观大陆这边的民众们,如果不是从酒馆茶楼的说书人嘴里听到这事,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大周这几年,竟然还打了两轮仗,甚至都带着几分稀奇。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觉睡醒,看新闻的时候突然发现,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当地竟然地震了,自己还一点感觉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和平时期,重心还是得放到发展上。
这些年陆陆续续的战事太多,再加上领土不断扩张,导致大周现阶段,多少面临着一些‘头重脚轻’的问题。
趁着现在有时间了,这总体发展也得赶紧提起来。
内部的发展,各个项目早就罗列好了,后续无非就是定期拨款,时不时的再调动一下人手器械的问题。
要说有什么新事,还得是沙漠那边。
一段时间下来,圣罗兰边境的治沙工作,已经做的很好了,罗刹边境那边,只能说是初具规模。
关键点还是在于那一处绝壁。
有外敌入侵的时候,那的确是天堑级别的防线,但在没外敌的时候,恶心的就是那些需要翻过绝壁,过来实施治沙工程的工作部门了。
光是运些日常资源过来,就已经非常费劲了,至于一些工程需要的大型器械……
抱歉,根本运不过来!
这使得这边的所有工作,基本都得回归到最原始的人力,搞得这边的工作部门心态都有点爆炸。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