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波斯女子会用牛尿抹地板,搞得屋里臭气熏天……
结果便是马其顿士兵对亚历山大赐给他们的波斯女子极其不满,嚷嚷着要用波斯女子换希腊女奴。
使团现在接收了这批女奴,可不希望也被她们用牛尿抹地板,既然这些女奴被欧西德穆斯一世给了他们,那就得以大秦的规矩办事。
要是这些人没法改变,还要保持她们原有的生活习惯、信仰习俗,使团自然不会将其等留下。
当然,这些女奴和亚历山大赐给麾下士卒的波斯女还是有区别。
区别在于亚历山大赐给马其顿士兵的波斯女子不是女奴,而是波斯帝国的贵族女子。
当时,亚历山大想通过联姻的方式稳定住刚征服的波斯帝国,毕竟他带的兵只有几万人,如果不依靠波斯帝国当地的贵族,根本没法稳得住。
亚历山大的这个策略从出发点上没有问题,可他搞得太匆忙,且对波斯帝国的了解不够深,也没做好马其顿士兵的思想工作,最终两国联姻的喜事变成了一场闹剧。
他没了解清楚波斯人和他们在生活习惯、信仰习俗上有多大差异,强行撮合只能适得其反,比咸甜豆腐脑之争可严重多了。
说来,能那么顺利征服波斯帝国,估计亚历山大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大个国家,居然这么拉胯,一碰即脆,等回过神时,才发现已经将波斯帝国给灭国了。
因此,亚历山大完全没来得及深入思考要怎么治理刚征服的波斯帝国,只能匆忙想了个主意:诶,联姻,我麾下士卒娶波斯帝国女子,民族大团结,大家一家亲,自然就能稳住。
然而,他的办法两头不讨好,让马其顿士兵和波斯人都不满意。
马其顿士兵觉得亚历山大变了,不和他们亲,居然跑去跟被他们征服的波斯人亲近;波斯人则觉得亚历山大不怀好意,联姻是假,想通过这种方式将他们吞并才是真。
大秦以后治理各殖民地时,联姻这种方法可以用,因为联姻确实是快速建立相对稳定关系的方法,但嫁过来的异邦女子必须遵守大秦的规矩。
连岳的话被翻译转给了这批女奴,听到秦国人要让她们改生活习惯和信仰习俗,自然有女奴不乐意,但她们只敢在心里不乐意,不敢表现出来。
她们是女奴,可不是那些被亚历山大赐给马其顿士兵的波斯贵族女子。
见没有女奴跳出来反对,连岳又道:“日后,你等还要学习我大秦的语言文字。”
这话让女奴们很惊讶,秦国使者要教她们秦国的文字?
秦国人果然爱读书识字,难怪秦国的那位皇帝陛下想让秦国人人人都成为学者。
连岳再看了这些女奴一眼,说了句“好生待着。”,便转身离去。
这让女奴们有些疑惑,秦国使者就让她们自己待着?不让她们陪酒、侍寝啥的?
在连岳走了很久后,院子内的女奴们才起身,一女奴低着头小声问道:“我们以后是不是再也不能向神王祈祷了?”
院内的其他女奴无人回答,从方才秦国使者的话看,可不只是不能信仰宙斯神,还有很多事都不能做。
不过,秦国使者要求虽多,但也许也会给她们不小的好处,一些脑子机灵的女奴已经想到,她们可能会被带到那个传闻中的“秦国”。
秦国使者让她们改去原有的生活习惯、信仰习俗,其实是在让她们能够适应秦国。
那秦国,很可能是比她们国家更加富有强大的国度,要是能到那样的国家居住……即便到了那还是奴隶身份,但那也是在秦国当女奴,可比在国内当女奴好。
要是能找到一位秦国的大贵人当新主人,那就更好了,秦国的贵人肯定比国内的贵人身份更尊贵。
想到这些,一些女奴不由期待起来,当女奴也要有上进心。
与此同时,王宫中,欧西德穆斯一世正召集几名重臣欣赏大秦使团带来的诸多宝贝,主要是欣赏那面穿衣镜。
镜子在后世早已司空见惯,基本不会有人认为这玩意儿珍贵,镜子,那不就玻璃嘛,有啥珍贵的?
但对这时代的人,一面穿衣镜,绝对是降维打击般的宝物。
欧西德穆斯一世几人轮流站到镜子前观看镜中的自己。
这宝物真不得了,胡须,脸上的疤痕、斑点,衣服上的一点污渍,全照得一清二楚,就好像镜子内有另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这宝镜远超过他们以前用过的镜子,那些镜子映出的人像昏暗模糊,哪有这宝镜明亮清晰。
可惜这宝镜是秦人送给巴赛勒斯的礼物,他们想要得到,只有等与秦人通商之后,但即便他们派人到秦国,恐怕也很难买到这么大的宝镜。
在一名大臣照过镜子后,欧西德穆斯一世又站到镜子前,对照镜中的自己整理了下衣服,随后问道:“诸位如今对秦人有何看法?”
一大臣道:“秦人看似客气有礼,实则相当自傲。”
那些秦国人今日在面对他们时,从容不迫,不见半点畏惧,与巴赛勒斯交谈就像两个地位平等的朋友在说话,完全没在意巴赛勒斯是一国之主。
另一大臣道:“其等自傲,是因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强盛,因而自信从容,觉得有底气面对任何国家。”
偏偏秦人身后还真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以为他们兜底。
虽不知秦国的实力具体强大到了何等地步,但根据今日从秦国使者那的所见所闻看,秦国应比他们巴克特里亚强大得多。
可能也只有百多年前,在伟大的亚历山大治理下的马其顿可以相比。
可亚历山大已逝,马其顿已崩,他们这些国家只怕没一个比得过秦国,不管是他们巴克特里亚,还是塞琉古、托勒密。
另一大臣道:“秦人不仅对他们的军事实力自信,对他们的神灵、学术也相当自信!”
想起今日那位秦人使者说的他们所信仰的神灵,那些话立刻在这名大臣脑中浮现,虽不想承认,但秦人使者所言让他对宙斯神王的信仰有些动摇了。
秦人的神明显比他们的神更高大上,更像神,什么世界创造之主,天地未生我先生,满满的都是神性,而再观他们所信仰的神,那真的是神?
“只是秦人怎可能有那般多贤哲?一百多家学派,每家学派都有贤哲,此定是秦人想向我等炫耀,故意夸大。”
另一大臣道:“我倒以为未必是夸大。若是为向我等炫耀而故意夸大,等我们派人前往秦国,这谎言不是一戳即破?”
听这名大臣提到派人前往秦国,欧西德穆斯一世道:“我曾答应过秦人使者,要派学者前往秦国为其等翻译我国著作,如今看来,即便不为此,也得派学者往秦国。若是年轻十年,我愿亲往秦国一看。”
一名相对较年轻的大臣道:“我愿为巴赛勒斯前往秦国!”
欧西德穆斯一世摇头笑道:“不行,我有许多事需要你,你不能去。去秦国的人选得好生挑选,既要要有学识,还要年轻忠心,不会到了秦国,便被秦人策反。”
“秦国要是真比我们强盛,他们的文化学识有比我们先进,我担心去的人会不愿回来,甚至被秦人策反。”
几名大臣细细一想,发现这种事还真很有可能发生。
一大臣疑惑道:“秦国人的学识若真远超我们,那他们为何要提出誊抄我国著作的请求?”
没道理啊,秦人的学识工艺要是在他们之上,怎么可能向他们学习?先进的学习落后的,强盛的学习弱小的?
又一大臣道:“兴许他们不是为了学习我们,而是见到我们的著作异于他们,想誊抄回去作为藏品保存,秦国使者还要往西边去,他们到了其他国家也会提出同样的请求。”
原来根本不是为了学习他们,而是将他们的著作带回去当作藏品嘛,这让欧西德穆斯一世心情复杂,有种被人看扁了的感觉。
这名大臣又道:“此外,秦人可能还想从我国著作中了解我国的情况。因此,不能让秦人看到那些记载了我国实况的著作。”
欧西德穆斯一世点了点头,他将这几名大臣留下,就是为商议这些事。
欧西德穆斯一世又道:“两日后,秦人要在体育场演武,各位认为如何?”
一大臣道:“秦人不过是想借此展示其等武力,我们也可让人在体育场演武。”
秦人之心根本就没怎么隐藏,再明显不过,就是为显摆武力来的,以及让他们看看秦国的兵甲有多厉害,从而让他们购买。
“甚至可安排与秦人比试!”
秦人想向他们展现武力,他们同样可以反过来向秦人彰显武力,让秦人知道他们很强。
最好是同秦人比试,直接一较高下,秦人这次没携带传闻中的火炮,他们未必不能胜。
都用刀枪盾剑,他们未必比秦国人弱,他们有着伟大的亚历山大留下的诸多战术,像百战不破的马其顿方阵。
只是马其顿方阵很强,却不适合在和秦人比试中用。
因为要想展现马其顿方阵的威力,必须真刀真枪,可真刀真枪实战,是会流血,乃至死人的。
跟秦人的比试,只能比试射箭、击剑、赛跑这些。
欧西德穆斯一世道:“那便安排人与秦人比试,向秦人展示我等武力!要是能与秦人真刀真枪实战一番,多好。”
可惜秦人是过来访问的异国客人,还送了他很多珍贵的宝物,不好与秦人真刀真枪比试。
欧西德穆斯一世又道:“与秦人交流的学者也要尽快定下,挑选那些学识渊博又忠心的学者……”
说到这,欧西德穆斯一世顿了一下,看向一名大臣:“奥科夏托斯,你去挑选学者,与学者们说清楚,他们是要同秦国的学者交流,在交流之时,既要彰显我国学者的智慧,又不能向秦人透露过多关于我国的情况。”
这只怕不容易做到,且那些学者都是什么德性?
知道他们要和异邦过来的秦人交流后,定会十分兴奋激动,将嘱咐都给抛到脑后,与秦人学者热切交流,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给说出去。
奥科夏托斯道:“伟大的巴赛勒斯,我定会尽力去办。”
欧西德穆斯一世点头道:“必要让秦人知晓我们也不比他们差。”
争的就是个面子,就像某些王朝,明明不富裕,可只要他国使者过来,即便勒紧裤腰带,打肿脸充胖子,也要让他国使者觉得自己很富裕强盛。
欧西德穆斯一世等人现在也属于这一类,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绝对不能让秦国使者给看扁了。
在几名大臣离开后,欧西德穆斯一世还在欣赏使团送给他的礼物,他将一只玻璃酒爵拿在手中把玩。
“多好的宝贝,真想用这宝贝建成宫殿,不知会有多美。秦国的那位皇帝陛下会不会就住在这样的宫殿中?”
说着,他不由羡慕起了秦国皇帝,有着海量的这种名为“璆琳”的宝玉,可以住在这种宝玉建造的宫殿里,可以睡在这种宝玉做成的床上。
要是始皇知道他会因为这种事被一位异邦君王羡慕,定会给气笑。
“听闻那位秦国皇帝会称为‘皇帝’是因其灭了六个国家,以‘王’已不能评价他的功绩,他是王上之王,遂称‘皇帝’。我是不是也可称为‘皇帝’?”
他也有当王上之王的心思,“皇帝”这词听着就比“国王”更尊贵高级。
这也不仅是欧西德穆斯一世觉得“皇帝”这词更高级,也是他在听说秦国的国王被称为“皇帝”时,感觉自己好像低了秦国皇帝一头。
秦国的皇帝是王上之王,他正好是一位国王,觉得自己好像被秦国皇帝给占了便宜,身份地位不对等。
“秦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站在穿衣镜前,欧西德穆斯一世看向东边。
虽从那些东边来的人那里听说过一些秦国的消息,今日还有秦国使者的介绍,但对他们而言,秦国还是一个极其神秘的国家。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