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先跟我们的小浪打个招呼吧!”
李洛抓住手中的公仔对着镜头打了个招呼,之后再认真聆听着记者们口中的话语。
无非就几件事。
关于《画皮》、《叶问》、《暮光之城》、《疯狂的赛车》,还有自己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安排,今后会不会将事业重心转移至好莱坞。
记者们争先恐后的话语。
激动的模样。
看得江疏映忍不住为之咂舌,慌忙帮洛哥扶住杵到他面前的十几个话筒。
接连响起的询问同样让范兵兵感到兴奋不已。
除了这些之外。
坏家伙还有一部《何以笙箫默》。
跟上半年的悄无声息比起来,下半年洛哥几乎是连番登上内娱新闻的头版头条,接连推出的四部影视作品打得所有人措不及防。
接下来的《疯狂的赛车》,不知道又将会是何种情况。
“李洛!”
“现在网上有一个声音。”
“说今年是李洛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辛浪资深娱记赵军扔出去的最后一个问题让提问现场变得彻底安静,陈凯戈、巩利、潘月明三人瞬间就把目光转移过来。
“啊?”
李洛茫然地看向他。
“《何以笙箫默》十八连冠,《画皮》拿下影史票房冠军。”
赵军现在是双眼闪闪发光,激动不已地说道:“现在看《叶问》的势头突破两亿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年度票房前五里面必然有你的两席之地。”
很多事情没挑明,其实大家都是迷迷糊糊的。
可只要将其说开。
意识到李洛将在年度票房前五中包揽两席,并且还有一席极大概率是冠军的事实。
瞬间让在场的记者们倒吸一口冷气。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咽下口水,赵军继续语速飞快地说道:“1992年被港岛影坛誉为周星持年,就是因为当年港岛票房排名前十的作品被星爷包揽了前五名。”
“在当年表现出超强的票房统治力!”
“在我看来。”
“其实你的含金量也不低。”
“以《何以笙箫默》十八连冠的超高收视率直接打败《大长今》,《画皮》又战胜《泰坦尼克号》成功拿下影史第一的位置。”
“再加上正在热映中的《叶问》,你对李洛年有什么看法!”
被他这么一番盘算下来。
记者们双眼发光。
固然没有周星持包揽当年港岛票房前五名那么恐怖,但是李洛现在的含金量同样差不到哪里去,影视两方面同时开花,而且都有着非常强的统治表现。
而且《何以笙箫默》还一手包揽了导演、编剧等职务。
电影《画皮》。
同样挂着副导演和编剧。
根据之前对陈嘉尚的访谈可以判断出,《画皮》的主框架甚至一定的打斗动作编排都有他的部分功劳,并不是挂个名玩玩而已。
“没任何看法。”
李洛心里爽得一批,可立马便摇头进行表态:“感谢网友们的赞誉,不过我觉得关于这个说法有些过誉了!”
“周星持先生是业界前辈,他给无数人带去欢乐和笑声。”
“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谢谢。”
做事情可以高调一些,面对镜头的时候一定要低调,有了点成绩就嘚嘚瑟瑟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翻出来嘲讽一波。
尤其是涉及到跟周星持的对比。
更要小心谨慎。
喜剧之王不是开玩笑的,对方潜在的影迷群体极其庞大,没必要将这部分观众往外推。
当然李洛也不会将自己放到低声下气的位置。
捧上对方一手就行。
没必要大吹特吹崇拜之言。
虽然说他确实是周星持的影迷,但是来到现在这个位置说话的时候就得注意着点,自己把自己的地位主动放低,那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难得的低调。
让记者们感到相当遗憾。
可又随着李洛对其余事情做出的回应,迅速提振起精神。
“画皮的成绩说实话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我跟陈导都没有想太多,包括兵兵和元元都一样,我们只是单纯想着把电影尽量拍好。”
“能有这个成绩,需要感谢每一位影迷的支持。”
“续作的话。”
“暂时还没提上计划。”
“等到有确切的消息出来后我再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可不管如何我都希望能够保持住初心,那就是给观众们带去精彩的作品。”
“关于叶问首映礼打碎的木人桩。”
“假的、绝对是假的。”
“你们看我这个样子就知道咱李洛是有口皆碑的斯文人,怎么可能干得出来那种事情,我一向提倡爱与和平,能动手就绝对不.”
“咳!!!”
“咱们现在是法治社会,希望大家都要遵纪守法。”
“事实上。”
“咱们要的是强身健体对吧?”
“这同样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去做的事情,希望《叶问》的每一个影迷都能有着健康的身体,吃嘛嘛香,做什么事情都格外有劲。”
“这种事情同样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中。”
“接下来。”
“我将捐献五十万人民币。”
“这笔钱将会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购买一些体育用具,希望他们能够借此强身、健体、壮魄,从而收获到一个更加快乐的童年!”
记者们时而点头、时而欢笑,又随着李洛最后几句话掀起激动的掌声。
慈善这一块。
同样是套在自己身上的光环。
属于花点小钱,赢得大美誉的好事情。
除了每年低调地给英烈基金会固定捐献一笔款项之外,李洛还会不定时给相关基金会极为高调地捐出相应款项,算是花钱买个好名声。
这热闹的动静。
让巩利看向李洛的眼神变得更为欣赏,好奇于刚才那个青涩大男孩怎么能够做到瞬息之间就变得圈内老油条。
从容不迫地应对着记者们的采访。
将主动权。
牢牢把控在他的手中。
等到陈凯戈、李洛、巩利、范兵兵等人相互招呼着走进会场,整个红毯仪式到这里也就正式宣告结束。
出席典礼的明星数量并不多,以至于仪式很快结束。
好在含金量不错。
论话题度有林志凌,论人气有范兵兵,论话题度、人气和实力有李洛。
再加上两个国际大导捧场。
最后。
还有巩利现身。
再加上其余的一些歌手和演员以及政商界人士。
在辛浪成立十周年之际举行的这个网络盛典虽然谈不上什么众星云集,但最起码看起来还是相当有模有样的。
随着李洛等人走进会场。
辛浪CEO曹国卫迅速上前表示欢迎。
在欢笑声中。
李洛不断和现场宾客握手问好。
除了娱乐圈人士之外,辛浪凭借着门户网站的优势还邀请到不少国内知名报刊、杂志的总编辑以及一些知名学者、作家莅临盛典。
这些人名声不显,但是影响力却非同一般。
就算是在自媒体时代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更何况现在纸媒还占据着主导权的时候。
迎来李洛的主动问好。
这些笔杆子们同样丝毫没有托大。
绝大多数人都热情站起身和他握手,对着如今正在上映中的《叶问》狠狠夸赞几句,首先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李洛多少算是自己人。
在港台明星横冲直撞的时候能够狠狠竖起一杆大旗。
让人看着就解气。
其次李洛不是单纯的演员。
星火影视举行什么典礼、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有邀请到他们的记者参加,礼物、车马费给得足足,想要旗下艺人的采访都尽量配合。
现在遇到星火影视的大老板,当然要客气一点。
最后是李洛这个态度。
没有一点倨傲。
基本上见到谁都是客气问好。
完全没有什么红起来后就斜着眼睛看人的嚣张模样,接人待物让他们感觉到极为舒坦。
那么这个时候,大家当然是笑脸相迎。
“哎呦!”
看着下一个人穿着棕色夹克的男子,李洛开心地向对方伸出双手:“易教授你好,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三国品得是真好。”
以三尺讲台。
将三国历史品得妙趣横生。
对方在这两年可谓是文化届的风云人物,上到七老八十、下至二十啷当岁,都喜欢跟随对方品上几集三国,将《百家讲坛》栏目直接推至巅峰。
“李总。”
放声笑着握住他的手,易中添紧了紧力道:“你的《画皮》改得也真是妙!”
这话还真不是客套。
易中添确实有到电影院观看《画皮》。
为这部电影如此新奇的改编思路,甚至一度感到拍手叫好。
两人的相互吹捧。
让坐在旁边的阴柔男子颇有些坐立不安。
不知道。
是该起身还是该装作看不见。
可很快该阴柔男子就不用做任何犹豫,李洛直接略过他向前走去,半点想要打招呼的意思都没有。
如此举动。
让易中添脸色略微古怪。
随即哈哈大笑着和身边的人相互交谈,迅速将那种略显尴尬的气氛给冲刷掉。
江湖传闻。
还真是一点没错。
李洛这个家伙处事相当圆滑,从来不会摆什么架子。
相熟的人。
就算是个小记者都会客气问好。
可那个家伙不是没有锋芒,得罪狠了任谁都要被他顶一个跟头,说不给面子就丝毫不给,管你丫的是什么前辈还是大导演。
掸了掸衣袖,海啱悻悻然地看向台上。
可就算再不爽。
归根到底。
他拿李洛没任何办法。
海啱只能眼睁睁看着后浪这样不断汹涌地拍过来,如果因为不甘心而再起波澜的话,恐怕就连曾经那些荣光都没办法守得住。
自己撤掉张丽的角色后,对方反手就被李洛塞进张之中剧组中饰演大配角。
光是这一点。
海啱就可以判断出些许端倪。
京圈大佬又怎么样。
王家兄弟和张之中都算是这个圈子里的头脸人物,可在这件事情上丝毫没有给自己留面子,李洛打个招呼就把人给安排上!
归根到底。
利益才是最牢靠的圈子。
属于自己的时代.
用力咬了咬牙,海啱强撑着架势坐在椅子上,仿佛刚才从自己面前一掠而过的那个人从没出现过。
此时李洛等人各自散开。
范兵兵直奔第一排中间位置和巩利等人并列而坐,在自家老板鼓励的眼神中,江疏映紧张并且忐忑地走向后面二三排。
至于李洛。
他直接避开最显眼的位置。
施施然来到戏院第一排的角落位置,满脸笑容地对着后面的粉丝们挥手打了个招呼。
左边是陈凯戈。
右边是王长钿、再过去是韩三坪,再再过去是吴宇深。
身后还有一众商界大佬。
作为奔驰华国地区的全系列代言人,李洛先是和奔驰(华国)的CEO迈尔斯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再和其余大佬相继握手问好。
这才得以回身坐下。
“王总。”
笑着向坐在旁边的王长钿打了个招呼,李洛越过他往旁边看去:“韩三爷你的气色不错呀,是不是今晚有什么大奖可以拿,提前打个招呼。”
“待会我鼓掌用力些!”
如此打趣的话语,让王长钿险些绷不住。
“鼓掌就算了。”
座山雕老神在在地翘起二郎腿,磕着瓜子向他看去:“要不晚点你跟着一起跑跑宣传怎么样,争取多卖点票房?”
至于旁边的吴宇深,韩三坪懒得从中做什么和事佬。
大家都是成年人。
不会因为自己的三言两语就有所改变。
反正能维持住体面就行。
“算了!”
李洛很干脆地摇头,随手拧开矿泉水瓶:“实在是没档期跟着跑,我很快就要进组拍戏,怎么也得腾出一段时间好好研究剧本。”
听到这里。
韩三坪只能打消掉念头。
归根到底李洛只是个制片人,让他去跟着跑宣传也不像那么回事。
“赛车?”
王长钿想到什么。
“嗯。”
李洛抿下一口矿泉水。
“你没演?”
听到这个名字,陈凯戈也来了兴趣。
他对那种癫狂喜剧没什么兴趣,但是对《疯狂的石头》当年以小博大的成绩却非常有兴趣,毕竟大师也是需要白花花的银子来维持体面的!
在几人低声交谈中。
2008年度辛浪网络盛典正式拉开帷幕。
由辛浪CEO曹国卫上台致辞,先是感谢莅临典礼的各位嘉宾以及正在网上关注盛典的网友,讲一讲辛浪网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的成绩。
再展望一下未来。
便结束谈话。
注意到王长钿鼓掌格外起劲,李洛向其投去不解的目光。
“大学同学。”
光现传媒老总蹦出来的一句话。
让他惊讶得不轻。
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舞台上迎来花儿乐队的开场演出,等到音乐消失,紧锣密鼓的颁奖活动在主持人的介绍中迅速展开。
不搞快点不行。
主要奖项以及年度评选最佳,足足有七十个奖项需要颁发。
还别嫌多。
年初那一届将近八十个。
什么最佳奥运营销、年度最具创新银行、年度最佳投资收益、年度最佳营销、幸福伉俪,听得李洛几乎凌乱过去。
都不知道辛浪是怎么琢磨出这些稀奇古怪的奖项。
奖项怪也就算了。
最关键很多奖项跟上一届还截然不同。
怎么看。
都有种草台班子的感觉。
“恭喜。”
颁奖嘉宾拆开卡片,笑着对着话筒说道:“2008年度辛浪网络盛典年度最佳新人的获得者是,《何以笙箫默》,江疏映!!!”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江疏映欣喜若狂地站起身,强忍住小跑的冲动走上舞台。
那小脸。
简直快要激动得涨红。
之前因为王晓尘去参加《叶问》首映礼而升起的嫉妒此刻瞬间烟消云散,看着坐在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再接过沉甸甸的奖杯。
这个年仅22岁的女孩兴奋得险些浑身颤栗。
参加首映礼是风光。
可跟站在舞台上领取奖项相比较,那种快乐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谢谢。”
握住奖杯,江疏映声音颤抖地对着话筒说道:“感谢主办方辛浪娱乐,感谢《何以笙箫默》的制片人、导演、编剧以及主演李洛先生。”
“感谢剧组的全体工作人员。”
“感谢你们。”
“以后我会继续好好演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作品!”
“谢谢!”
江疏映在一连串急促的道谢声中将手中的奖杯高高举起,听着全场掀起的祝贺掌声,她这一瞬间幸福得几乎醉过去。
轻轻鼓掌。
李洛笑着看向辛浪CEO,向对方点头表示感谢。
后者还以微笑。
用眼神表示完全不用客气。
年度人气演员颁发给林志凌,这个奖对方拿得倒是挺恰当的,甭管演技怎么样,在一众大牌的衬托下她的人气确实是突飞猛进。
年度女演员。
则由范兵兵凭借《画皮》斩获。
“感谢主办方。”
“感谢陈嘉尚导演。”
范小胖掂了掂手中奖杯,逗趣地学着江疏映刚才的话语:“感谢《画皮》的制片人、副导演、编剧以及主演李洛先生。”
随着获奖感言一起,对准李洛的镜头适时被投放在大屏幕上。
李洛眨巴双眼。
引发全场观众们轰然大笑。
年度导演。
颁发给陈凯戈。
等到李洛上台领完年度男演员奖,韩三坪紧随其后拿下最佳制片人奖,完了之后吴宇深和巩利获得华国电影推动力人物奖。
尚未结束放映的《梅兰芳》,直接捧得年度影片。
排排坐、分果果。
这个味道来得再明显不过。
李洛拿走年度男女主演以及最佳新人奖,陈凯戈则分掉年度导演和年度电影,还没上映的《赤壁》强行划分出所谓推动力人物、幸福伉俪和人气演员。
将蛋糕划分得整整齐齐,谁都能够获得心满意足的结果。
这种搞法。
其实拿奖的人也不会太过激动。
过来的不是颁奖的就是拿奖的,人人都是胜利者,这玩意想炫耀都没地方炫耀,只有刚入行不久的新人会为之感到兴奋。
真正的老油条只是过来凑个热闹场,跟辛浪门户网站搞搞交情。
包括网友们也是如此。
他们对谁能拿到什么奖其实不会有太多期待。
反而关注起八卦。
‘主办方是不是搞错了,怎么给洛哥安排在那么角落的位置?旁边居然还有个穿着中山装的老头子。’
‘有点不太尊重人吧?’
‘要不楼上待会再看看坐在洛哥身边的人是谁。’
‘左边国际大导演陈凯戈,右边光现传媒董事长,至于你说的那个老头子,他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就是管着一家叫中影的公司。’
‘别的演员想坐都坐不过去!’
‘我刚才看到的时候也吓一跳,李洛该不会已经脱离演员那个层次了吧?’
‘谈不上脱不脱离。’
‘洛哥的自我定位应该还是演员,从接受采访时的言论能够判断出他非常享受演戏的感觉,但是别人肯定没办法将他当做单纯的演员来看待。’
‘就目前的情况看,他已经跻身到资方领域。’
‘如果不是接连遭遇到票房惨败,别的演员想要追上他的节奏应该非常难了,这种事情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种种讨论的声音在李洛获得年度男演员奖项的时候。
瞬间变得沸腾。
实时拍摄下来的获奖照片,在网友们相互分享中几乎同步蔓延至全网,用暴涨的搜索量和转发量见证着李洛现在无比强横的人气。
不仅是奖项。
在李洛收获大奖的第二天。
华国日报海外版甚至直接下场,对现在放映得如火如荼的《叶问》进行专栏报道。
《叶问,为功夫片‘问路’》
诺大的一个标题,迅速吸引住无数人的注意。
迅速浏览起相应内容。
“2008年的最后这一个月里,寒冬中的各大院线人气十足,想要征服贺岁档的各大影片你方唱罢我登场,接连献上好戏!”
“《叶问》的档期非常紧张,可以用见缝插针来形容。”
“前有狼、后有虎!”
“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这部电影经过连日来的鏖战后成功脱颖而出,让观众们连连高呼再次找到了经典功夫片的感觉。”
“功夫片能否再创辉煌,今天我们要借《叶问》这部电影来问一问路。”
“破局三大要诀。”
“头一招便是咏春妙拳,当李洛嘶吼出一个打十个的时候,相信任何观众都会为那一幕而感到触动。”
“第二招。”
“便是家国天下。”
“这部电影里面有小家也有大家,铮铮男儿在小家中尽显侠骨柔肠,在能力范围内给同胞讨回公道的表现,不失武者之气节。”
“第三招为诙谐幽默。”
“叶问手持鸡毛掸子痛打金山找的场面极具笑果,打斗戏份的节奏相当张弛有度,有着早期港岛功夫片那种浓郁的韵味。”
“在这种类型的电影中,我们需要的是真功夫而不是花拳绣腿。”
“房龙拍完《神话》后感慨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莲杰的《霍元甲》口碑和票房不成正比,两大功夫巨星共同出演的《功夫之王》更是口碑、票房双双失利。”
“动作明星,隐隐有断层之趋势。”
“更有影迷表示。”
“无论是《英雄》又或者《十面埋伏》之类的大片都看不到拳脚、迎来的只有高科技特效,一味模仿好莱坞大片只会产生审美疲劳。”
“在这种环境下,影迷们拒绝吊着钢丝的蜻蜓点水,不要电脑合成的花拳绣腿。”
“横空出世的李洛完美填补上这个市场空白。”
“用拳头。”
“实实在在打出真功夫。”
“《叶问》的成功证明了功夫片永远不缺市场,但是需要主创人员在‘功夫’之外再狠下功夫,这样才能重塑功夫电影的辉煌!”
“希望有着《叶问》的问路,今后能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李洛。”
“别浮夸。”
“好好拍戏、拍出好戏。”
“用实打实的真功夫,在国内、在全球打下一片无可替代的硬市场!”
有时候报道不仅是报道,还代表着某种风向。
嗅到风向。
各大媒体迅速跟上节奏。
报纸、传媒、门户网站迅速刊登出赞誉连连的报道,字里行间就差没写出李洛是下一个功夫巨星这句话,让人看着就为之咂舌。
功夫巨星。
说实话有着相当超然的地位。
这个名号非常难打出来,但是只要成功上位的话,功夫巨星的影响力是可以迅速蔓延至全球的。
眼看着房龙、李莲杰已经过去当打之年。
有机会树立一个新标杆。
搞宣传的。
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甚至都不需要李洛做任何额外的宣传,只需要他站在银幕上面打,展现出华国人的精气神,并且将其往世界各地不断输出。
只要他保持正面的形象,将功夫电影输向全球。
就是大功一件。
突如其来的大规模宣传。
让票房走向已经呈现出颓势的《叶问》再次稳住阵脚,跟《非诚勿扰》继续硬碰硬地进行厮杀,推动着票房继续往上攀升。
而在此时。
李洛将刚刚到手的奖项放进荣誉柜,继续着手头上的工作。
研读剧本并且揣摩人物,《非常完美》、《建国大业》以及《大兵小将》这三部电影都需要逐一熟悉下来。
并且在同一时间。
他还需要忙着找到合适的流媒体平台技术主管。
建个网页简单。
但是想要构建一个稳定的框架并且能够承载海量访问的视频网站,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点技术在身的人真搞不定。
忙忙碌碌中。
时间的脚步悄然跨过2008年。
在崭新的一天中,《叶问》票房同样顺势跨越两亿。
电影《非诚勿扰》的成绩同样不含糊,冯晓刚再次证明了自己在贺岁档的统治力,虽然首日票房成绩不如《叶问》,可他这部电影的后劲十足。
题材完美契合住贺岁档期。
几乎是前后脚的时间,《非诚勿扰》同样宣告票房突破两亿。
两条巨龙。
扰得贺岁市场轰轰烈烈。
2009年1月12日。
《叶问》这部电影在《非诚勿扰》以及刚上映几天的《赤壁》连番冲击下,院线排片迎来大幅减少,虽说有些地方仍在申请加长密钥。
但是票房基本已经定格在2.35亿。
用一个让黄百铭疯狂庆祝的数字,结束掉在银幕上挥拳的征程。
在寒风呼啸的同一天。
李洛总算匆忙搞定手头上的事情。
收拾行李。
带上两个助理。
三个人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驾驶着机械怪兽凯雷德向位于津市的《非常完美》拍摄片场呼啸驶去.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