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55章 别说毛子了,连根毛都没有

回到八零机械厂 最新章节 第155章 别说毛子了,连根毛都没有 http://www.ifzzw.com/363/363435/
  
  
    果不其然,

    小陈主任刚一回来,马上就被门上的这一封封厂报给吸引了目光,连脚步都舍不得挪开。

    别看杜涵现在才站出来跟陈露阳打招呼,

    但其实,他已经偷摸摸在旁边观察小半天了。

    要不说还得是董满贵呢!

    真是一下就抓住了小陈主任的核心喜好,

    那小陈主任看的驻足认真,流连忘返。

    恨不得把每一张看的仔仔细细的才罢休。

    杜涵也是掐算着时间,

    等到陈露阳差不多看完最后一张了,才主动冲出来跟他打招呼。

    主动一个双重好印象!!!

    陈露阳乐道:“写挺好,这半年咱们是没少干啊!”

    一边说,

    陈露阳推开门走进了车间。

    刚一进屋,一股熟悉的橡胶和硫化剂味道扑面而来!

    生产线上,胶管、密封圈、垫片等半成品按批次码放整齐。

    扳手、刀具、卡尺全都挂在工具架上,位置用白线勾勒了轮廓,仓库的货架分区清晰,休息区的桌子上整齐摞着几份《机械厂简报》和政治学习资料,水壶和茶缸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整挺好啊……

    陈露阳高兴地望着车间,心里一阵舒坦。

    去年,他在车间推行了“两整两清一素质”工作法。

    没想到,放了个寒假回来,车间里面保持的还挺好!

    “小陈主任,早啊!!!”

    陈露阳一扭头,就看见黄平涛、孙建波、赵跃进和董满贵四个小组长迎着笑走了过来。

    四个人知道今天陈露阳回来,一大早就到了车间。

    “早~”陈露阳乐呵呵道。

    “辛苦大家了,车间维护的相当不错!!兄弟们辛苦了!”

    黄平涛笑道:“小陈主任,我们也没什么维护的,就是严格按照你定下的工作法工作。你咋说,我们咋干!”

    孙建波也笑道:“是啊,主任你那个工作法是你真好使!大家伙这么延续下来,工位干净了,零件少丢了,效率也高了。”

    几个人正聊天的功夫,不少上班的橡胶车间工人也走进了车间。

    瞧见陈露阳,大家都眼睛一亮,纷纷热情打招呼道:

    “诶呀,小陈主任回来了!”

    “回来了~小陈主任!”

    “小陈主任早啊!!!”

    ……

    陈露阳笑呵呵地一一回应,心里像是喝了热茶一样舒坦。

    直到一个小青年冲着他热情喊:“小陈主任早!!!”

    “早~”陈露阳随口回了声,定睛一看,才发现眼前这张脸有些陌生。

    他笑着问:“以前没见过你啊,新来的?”

    小青年笑道:“主任,我是去年下半年厂里新新招的,之前一直听说您,今天总算有机会见着了。我特别高兴!”

    陈露阳被他说乐了。

    “这高兴啥,咱以后有的是见面机会,你别到时候看腻了,再烦我就行。”

    小青年乐道:“主任,我才不嫌烦呢!”

    “听他们说您在片儿城还办了修理厂,我还打算哪天能跟着去看看,开开眼界呢。”

    这话可一下说到陈露阳的心坎里了。

    “行啊,以后机会多的是。等真把你拉过去,可别后悔又忙又累就行。”

    小青年哈哈一乐:“主任,能跟您干活儿见世面,再累也值!……主任,我先去上工了。”

    说完,小青年麻利地脱了大棉袄,抓起工具走向机床。

    黄平涛在旁边解释道:“小陈主任,去年下半年厂里新招工人,咱们车间多进了50多号人。”

    “现在咱们车间一共有200多号人,都已经算厂里的大车间了。”

    陈露阳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发出一声灵魂感叹!

    “真是没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虽然都是自己的地盘,

    但是论面积,论人数,论设备……

    这橡胶车间都快抵七八个修理厂了。

    这要是能把这屋里的工人师傅,哪怕只是带一半,带到片儿城。

    他手里但凡有那么一点兵马,都不至于那么被动。

    在车间绕了一圈,陈露阳回到了自己的主任办公室。

    办公室里不用提了,比车间还干净!

    桌子地面都一尘不染的,小茶几上的绿萝脆生生的,阔下来的叶子一直垂顺下来。

    “呦!我这花还活着哪~”

    陈露阳笑着拨弄了一下绿萝叶子。

    这绿萝还是他刚当上橡胶车间主任的时候,融合车间的老蒋送给他的。

    他走了这小半年,以为绿萝得死翘翘。

    没想到这厮活的还挺挺精神!

    董满贵在旁边笑道:“主任,这花是我们轮着浇水护出来的。你这屋子,我们每天都打扫,就为了让你回来的时候,屋子里时刻干干净净的!”

    他顿了顿,又颇有几分自豪地补一句:“我还特意从家里带了点淘米水兑上,您瞧瞧,这叶子长得油光水亮的!”

    陈露阳乐了:“好嘛,我这花还有专人养护,待遇不低啊!”

    眼看陈露阳坐回到了办公桌后面,四个小组长也一溜排的站成一列,开始汇报起这半年的工作情况。

    董满贵最先开口:“主任,这半年咱们可是真不容易。”

    “厂里给咱橡胶车间下了好几摊子活儿。”

    “光小汽车这一块儿,就让咱配套三批油路软管、密封圈、减震胶套,一共三万多件,咱们不仅硬着头皮干下来了,而且还把次品率降到了百分之二以内。厂里开总结会,还点名表扬了咱车间。”

    黄平涛补充:“除了小汽车,飞升车间那边的项目,也有橡胶件要用。原本防震胶垫、舱门密封条这些零部件,厂里是打算外购的,没想到部里一协调,最后还是给咱下了单。我们临时拎出一个小组,加班加点赶制,年底前交付了两批,一共三千多件,全部合格。”

    陈露阳眉头一皱:“这半年,咱们的任务这么重?”

    “可不止这些啊主任……咱还接了兄弟厂的活。”孙建波摇头道:

    “轴承厂那边要特制胶圈,锅炉厂那边要耐高温的垫片,我们全都接下来了。”

    说完,孙建波还颇为感慨的来了句:

    “以前,车间的兄弟们是天天闲的五脊六兽,就盼着能有点活干干。”

    这话说完,四个小组长都沉默了。

    真是今非昔比……

    之前车间几十号人,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车间都快被取消了。

    后来小陈主任来了,不仅领着车间承接了融合车间的橡胶生产任务,还揽了锅炉厂的活,抢了橡胶厂的单子。

    车间也有几十人,扩充到了如今的200多号人,算是跻身中大型车间了。

    现在总算有活了。

    不仅有活,而且……都要累死了,呜呜呜。

    董满贵相当乐观又干劲十足:

    “好在去年招录了几十号人,现在车间里有两百多人,大家天天连轴转,没耽误过一次交货。”

    赵跃进忍不住插话:“不过,主任,问题也不少。最要命的还是原料。”

    陈露阳眉头一皱:“原料怎么了?”

    目前,机械厂的橡胶原料,是从日本进口,由废旧轮胎炼的再生胶。

    按理说这些原料是足够车间使用的。

    怎么还能是原料出问题呢?

    赵跃进叹了口气。

    “虽然咱们自己炼再生胶,可强度和耐压性比不上正经的合成胶。”

    “厂里去年主要还是靠齐城石化和范闲老家那边的合成橡胶供应,他们一紧张,咱们这就得跟着卡脖子。”

    “去年十月眼看要断档,还是于副厂长领着咱几个硬着头皮跑去市里协调,才把批次撑过来。那之后,我们还专门做了应急库存,把库容翻了一倍。”

    陈露阳表情凝重的点点头。

    随着厂里直升飞机和小汽车生产能力的提高,橡胶原料再次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他开口问道:“项国武不是和橡胶厂一直在研究橡胶吗?研究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结果?”

    听到陈露阳的对话,四个人都没吭声,脸上纷纷露出了一丝微妙的表情。

    董满贵咳了一声,支吾着:“主任……这大半年,车间的事儿基本都是我们几个顶着。国武同志那边,基本……没怎么露过面。”

    虽然大家明面上没说什么,

    但项国武这一年多的车间工作缺席,大家基本上已经把他半透明化了。

    橡胶车间平常没有车间主任,所有大事小情都由他们四个商量解决,早就没有了项国武的位置。

    项国武不回来,他们更不会主动去问项国武是什么情况。

    也就不用提他在橡胶厂搞的什么技术改革了。

    陈露阳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没再追问。

    眼下也不是提他的时候。

    “还有别的事儿吗?”陈露阳问。

    “还有一个喜事儿!”黄平涛笑道:

    “去年下半年,厂里又给咱摊了两份新任务。一个是市里新建的体育场操场铺设,一个是郊区两所小学的操场改造。”

    “我们几个一合计,重新调了配方,把耐磨性、弹性都调整到合适的指标。等到操场铺出来,省体校的专家来了都竖大拇指,说咱厂橡胶层厚实、平整,比他们见过的进口材料还不差。”

    孙建波补充:“小学那边的孩子多,我们还专门在面层里加了防滑配比,往里头掺了白炭黑、松香粉,虽然没有进口的那套花哨配方,但咱们这个铺在操场上,下雨天跑一圈,鞋底都能抓得住地。”

    陈露阳听的直点头:“挺好!这事儿办的漂亮。”

    几人说完工作成绩,黄平涛递过来一份名单。

    “主任,这上面是去年车间新晋人员的名单,人都是我们四个亲自挑的。”

    陈露阳接过名单,一个个名字看过去,有些面孔已经在车间碰见过,有些还是完全陌生。

    他合上纸,笑着点头:“咱们每周一不是要开全车间的班组总结大会吗?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新老职工都召集到一块儿,我也能和大家伙打个招呼,顺便认识认识。”

    等开完了总结大会暨新工人见面会,时钟已经指到了十点。

    陈露阳回到办公室,正准备看看最近车间的生产数据,就听“砰”地一声巨响!

    “陈哥!!!!”

    宋廖莎巨人般的身影,一脚踹开了办公室的门,像大狗熊一样将门堵的死死!

    接着,在陈露阳目瞪口呆之中,

    宋廖莎张开双臂,冲着陈露阳就是奔了过来。

    可怜陈露阳猝不及防,被宋廖莎的钢铁之臂勒的人差点没噶过去。

    “行了行了行了!”

    陈露阳挣扎着拍着宋廖莎的胳膊,好不容易才挣脱死亡怀抱!

    宋廖莎又是一拳砸向他的肩膀:“狗比,回来也不知道说一声,我好让瓦西去接你啊!”

    陈露阳一愣!

    “啥意思?我回来你不亲自接我,还让瓦西接我?!”

    宋廖莎脱了大棉袄,解开衬衫的扣,坐在沙发上,解释道:

    “我这不刚回来么,头晚上坐的火车,今天早上才下车。”

    陈露阳好奇:“你这是去哪了啊?这都要过年了,厂里还有啥东西需要添置??”

    通常元旦前,采购科就已经把过节需要的物品都买完,也联系完了。

    眼瞅过年,车间工作都放缓了,宋廖莎咋比他还忙?

    “我去锥子河了。”宋廖莎毫不犹豫开口。

    “哥,你不知道吧~国家出了政策,允许咱们边境对外开放,允许小额贸易。”

    “我寻思去锥子河市碰碰,看看有没有苏联人过来。”

    陈露阳好奇问:“那有吗?”

    宋廖莎双手拍大腿,连自己都骂进去:“没有。别说毛子了,连根毛都没有!”

    “我他妈就纳闷了!”

    “国家都说同意对外开放了,为啥苏联就不行!!!”

    宋廖莎越说越激动,连眼睛都有点红了。

    陈露阳看着宋廖莎。

    眼前的青年明显是精心打扮过的。

    不仅头发新剪过,手上带着宋技术员送的手表,红砖色鸡心领毛衣里面,是陈露阳给他买的那件白衬衫。

    说句不好听的,宋廖莎值钱能打的那么几个东西,全都被他鼓捣上身了。

    一看就是宋廖莎怀揣着能看见妈妈的梦想,特意坐火车去的边境。

    宋廖莎嗓子有些沙哑。

    “我想着就算看不见我妈,我认识几个苏联人,交个朋友,以后也能让他们帮忙打探我妈的消息。”

    “哥……你不是说国门早晚都能打开吗?”

    “为啥还不开啊……”

    陈露阳心里也不好受。

    他开口劝道:“大宋,现在既然国家已经说边境对外开放,那咱们跟苏联也是早晚的事儿!”

    “今年不行,明后年也会开。”

    “而且啊,你想,开的话也不可能是库碴一下就开了,肯定前期会一些私下交流进行铺垫。”

    “你这次去没看见,兴许下次去了,就能看见一个两个苏联人。”

    宋廖莎红着眼眶,听着陈露阳给他分析。

    “别的不说!!苏联边上那么多木材呢!这以后要是边境开放,木材就是一大块!”

    宋廖莎顿了顿:“木材?”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腰子少放盐的小说回到八零机械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回到八零机械厂最新章节回到八零机械厂全文阅读回到八零机械厂5200回到八零机械厂无弹窗回到八零机械厂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腰子少放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