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敦煌佛】复活的楼兰

大唐鬼案集 最新章节正文 【敦煌佛】复活的楼兰 http://www.ifzzw.com/362/362176/
  
  
    “快走!要快!不然你会被吞进去的!”刀娘的叫喊声撕心裂肺,似乎是怕极了丽娘被沙吞了,但是她又不敢放手,她权衡了许久,还是死死抓住了胡杨。

    丽娘似乎懂了刀娘言下之意,如今的小腿被风沙刮得生疼,且整个腿重得很,但是她明白了什么。她朝着刀娘吼了一声,让她安分别乱动,之后便将袖子给扯了下来。

    将腿都裹了好几圈之后方才跑过去,拔腿的动作快了之后,那沙似乎真的不疼不重了。

    她扑了过去,抓住了刀娘的手,她的手微凉,颤抖着。

    丽娘拍了拍她的背,轻声安慰着:“小刀,怎么了?啊?你的小弟呢?”

    “死了,都死了……”刀娘终于松开了胡杨,那棵胡杨大约是死了,大力拥抱之下,本就有木屑,又被她放开,那木屑随着她的动作飞舞着,她转身抱住了丽娘。

    “你说什么?!”

    刀娘紧紧抱着丽娘,颤抖着,发泄着,丽娘能够感受到她整个身子的颤抖。丽娘转了头,这里其实已经是沙漠深处了,不远处其实已经接近罗布泊。

    这里的沙明显开始黄起来了,甚至那黄沙裸 露的白骨之中,骆驼骨头还混杂着众多的人骨。

    当真是“以骨为标”。

    刀娘抬起了头,她望着丽娘的眼睛,皲裂的嘴唇轻轻颤抖,吐出了一句谶言:“楼兰……我看见了楼兰!它活了!活了……”

    楼兰,在如今的大唐是一个神秘的代名词。

    当年的楼兰就是因为孔雀河缓缓干涸,随后整个王朝都消失不见了的,谁也不曾知道,那群楼兰国人他们究竟去了何处,甚至,连建筑也不曾留下。

    就似乎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初唐时期,大约是三四百年前,当时的秘书省的秘书监是楼秦月,其当时乃是当世大儒,是位女子,博学多识。

    只不过其一向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她曾经告诉众多文人几百年后会发生些什么,什么李白什么白居易,一天到晚神神叨叨,只不过众人都当她看书看傻了,众多人也未曾在意。

    她曾经就楼兰国消失,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惊异的想法:

    “楼兰古国当时吞并了其他小国,譬如精绝、于阗等小国,精绝国有秘法,曾经一任精绝王有神器,可通阴阳。而当年玉门关也是汉帝故意而设,玉门在古籍中通生死,二地可谓相辅相成。楼兰国的后人发觉楼兰将灭国,莫非是通过精绝王留下的宝物,继而将城池移入了玉门关?”

    还未等秘书省的人回答,她便又推翻了这种想法:“实在是荒缪至极的想法……”

    秘书省众多人又看见秘书监开始了踱步以及神经质的自言自语。最终,经过了数日的推演,那位秘书监得出一个答案:“楼兰国的消失是个秘密,任何人都不得染指。”

    而如今,刀娘却说,她看见了楼兰,它复活了……

    “什么意思?”丽娘睁大了眼睛,她看见了刀娘的泪,似乎能够透过她的眼睛瞧见沙漠隆起了沙丘,缓缓上升。

    天已经慢慢暗了下来,今日苍穹上的月亮不怎么好看,大部分都被云给遮住了。一旁胡杨以及红柳影子照在了沙子上,黑魆魆的,张牙舞爪,像极了鬼怪。

    “你知道我曾经带人去了敦煌罢?”

    刀娘在丽娘的安慰下也镇定了下来,晚上的沙漠可以说是地狱,气温低得可怕。两个人披上了一早便准备好的衣服,缩在骆驼那儿的戈壁角落里,就缩在骆驼旁边,依靠着骆驼,这里的晚上说寂静,却也不算寂静。

    刀娘的语气沉沉。

    “知道。”丽娘的声音闷闷的。

    当年,有人想要找敦煌,输送画师以及史官等人过去,当时雍州的节度使找到了刀娘,那时候的刀娘其实不能算马匪,算是小飞贼,在这条线上流窜,熟悉得很。

    当时让她戴罪立功,带着一行人去了沙漠深处。她为了能够早点出来,便也同意了,当年她是第一次带着许多官员入了沙漠。

    刀娘叹了口气,她似乎在回想着什么:“那时候里头有个小姑娘,好像是姓柳,说是看见了鬼从沙子里爬出来,吓得哭了很久,整队人望向那姑娘瞧着的地方都害怕得很。”

    丽娘也没听进去,她在意的是,这次竟然又有人请了刀娘带队,现在的刀娘已经不复之前的模样,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次为何又是找她带队?

    “怎么,这次还是有人让你带他们入敦煌?”

    刀娘摇了摇头,大约是有些冷,她朝着骆驼又靠近了几分:“不,他们要找楼兰。”

    丽娘听见了之后,沉吟了许久,她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对劲,按理来说敦煌要去,这是很正常的,毕竟你还能找到,也能在上头画东西,但是楼兰去了作甚?都是一抷黄土,甚至连残骸都未曾有:“敦煌楼兰……大约要两三日路程,这次怎么那么远?”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刀娘捂住了自己的脸,大约是想让自己清醒一点,手狠狠抹了一把脸,她叹了口气,白气缓缓上升,消失在黑黝黝的空中,“当年我带队进去的人许多,第二次按约定带走的人却比那时候少了许多,之后他们认识路了,便也不用我了。”

    “呼——”风声缓缓起来了。

    魔鬼城为何要叫魔鬼城?

    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晚上漠风吹来之时,这里会发出极为恐怖的哭声,万鬼同哭,宛若地狱之声,震痛耳膜。

    天色已经很晚了,沙粒都开始飘了起来,随着风流动着,若是远远看着,倒是极美,宛若金色沙浪,缓缓流动,又宛若沙蛇,在沙漠底下穿梭游走。

    “这次去楼兰怎么样?”丽娘瞧着她心情似乎是回来了,便也试着开口问了起来,她其实大致情况已经猜到了,只是她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都死了……都死了……”刀娘大约是又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便抓住了绑在骆驼侧方的羊皮囊,她狠吸了一口气,灌了一大口的水,“楼兰古国,不曾瞧见,瞧见的,是许多胡杨的尸体,之后我们队的人便开始失踪了。”

    沙漠里失踪一两个人实在是太常见不过了,所以那天,丽娘也没有把刀娘的话记在心里。刀娘本名唐小刀,那次也是丽娘最后一次叫她这个名字。

    说着她便哽咽起来。

    米格尔瞧着说着说着便哭起来的丽娘,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实在是有些手忙脚乱起来,他大唐话其实不顺溜,仔细听起来甚至会有些搞笑,只不过如今他也顾不得什么了,只想着安慰她:“别哭呀,别哭,哭了便不美了……”

    丽娘也似乎感觉到自己行为有不妥之处,便抹了一把眼泪,抬了头:“在哪儿?她尸体在哪儿?”

    米格尔瞧着人也劝回来了,有些高兴,他认真回想了一下,方才回答:“在楼兰罗布泊附近,离这里很远……”

    “怎么可能?她昨日方才离开!”丽娘听了这句话,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她猛地站了起来,她瞧着米格尔,颇有些歇斯底里的感觉。

    他瞧着丽娘毫不相信的模样,也有些急了,白净的面皮此刻涨得通红:“丽娘,我一向不会骗人,骗人,我就是那狗!我前一个月方才去天竺进货,才回来,许多人都可以为我作证的。”

    听说,死去的人,怎么样都想回来,这也是柳如筠的认知。

    当年,丝绸之路打通了外国与汉族建交,西域的商旅和使团带着骏马、玉石、香料,经由敦煌进入河西走廊,返回时他们又满载丝绸、茶叶和陶瓷,自敦煌步入大漠。而敦煌,便是最最重要的枢纽站。

    长安的年中,似乎是比较忙碌的,比不得塞外的肆意潇洒,一切都似乎如长安坊间一般,一切都被规定好了,按照章程办事,已经成了永久不变的逻辑,不过今天是难得的休息时间。一大早上,整个御史台似乎都忙碌了起来,这是一年一次的年中活动,说着是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唠家常,今日是带薪休沐的一天,许多人就这么凑在一起,说着一些奇闻趣事,确实是难得的轻松了。

    御史台的人今日是月述总结的时候,只不过这几个月朝廷民间也挺安稳,实际上也没发生什么大事,所以三三俩俩的人都聚在一起唠着。

    柳如筠其实不太想讲,只不过瞧着其他御史都将老底给抖了,她不说些糗事怕是过不去。还被御史大夫问起小时候跟着史官去雍州,无奈之下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讲起小时候经历的奇闻异事:“那一年,我尚小,我跟着父亲去了雍州,当时,是我第一次入沙漠,白天热的整个人都虚脱了,晚上却差些冻死……”

    唐中时期,长安的许多官员确实是被派往了雍州,当年有许多人去了,回来的人却鲜少提及那儿的事,引起之后登基的帝王对雍州有着许多猜测,再加上雍州确实是比较重要的枢纽,百年来联通着西域,所以几乎每隔几年,帝王都会派人去西域,当然,做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先 帝当年也派了人去往雍州。

    当初柳如筠父亲柳自承便是被派往了雍州,当年,柳如筠还小,母亲去世又早,他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在长安,所以也带上了她。当年被派往敦煌的除了柳自承还有数位文官,朝廷还派了一位将军护送。

    “当时住在那里的第一个晚上,将军就和父亲扎了个帐篷给我,父亲让我在里头呆着别乱跑,还在我帐篷角上挂了个风铃。”

    风铃的作用除了测风以及警示之外,还有的作用便是镇邪,但是柳如筠从来不信这些,但是小时候她很乖,听了父亲的话,也不再乱动。

    “那天晚上,只听得外头青铜风铃被风吹响了。”

    外头的狂风如哭,她有些害怕,她最终决定开一个角试试看,刚刚掀开帐门,便看见沙浪的尽头,那沙坡固定着颇硬的白龙堆似乎扛不住那肆虐的狂风,突然崩塌,散起了一阵黄雾。

    在满天沙雾中,她瞧见了一个人影,那个人影立在另一处白龙堆上,他似乎瞧见了自己,朝着她招了招手。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歧王宫中竹林中,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至占风铎”,当时,秘书省之人将碎石悬在一起,当风吹玉振,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音,称为“占风铎”,目的是用来知风。

    之后缓缓便有了风铃。

    风铃其实有重量,还是不轻的,一旦有人扯动,或者外有有大风,基本上,铃铛都能够提醒里头的人,当时她听见了风铃的响声,风铃敲击的声音,她觉得响得那么厉害,绝不是小风。

    她轻轻掀起来帐门的一角,便看见了被风暴扼断的龙头,她被吓了一跳。

    这里土地颜色和平时土地颜色不太一样,颜色偏灰白色,白天阳光好,甚至会反光,泛着银光,从上往下看,似乎是龙的鳞甲一般,所以古人把这里称作白龙堆或者白龙坟,其实时间缓缓过去,如今的土,已经都被沙子替盖,灰白色的土沙,掩盖了一切。

    她感受到了一股风,正在朝这里刮过来。

    那风夹杂着千年的怨气一般,凌厉,且夹杂着鬼神的哀嚎,几乎能贯穿耳膜,她不得不伸手捂住了耳朵。

    无边寒冷里,她睁开了眼。

    她瞧见了一个人影,从白龙堆缓缓爬出,瞧着那人影的模样,年纪应当是不大的,瞧着单薄得很,她怕得说不出话,那人影爬出来之后,便立在了白龙堆上,而不远处便是沙暴,夹杂着黄沙的风,正在朝着这里悲嚎着赶来。

    她被如刀子一般的风割得疼得哭了起来,她其实衣服穿得不算多,在沙漠晚上就穿这么些,是会冷死的。

    她出了声,哭声凄惨极了,宛若小猫,在如此可怖的环境下,传得倒是远极了。

    柳自承竟然被自己女儿的哭声给吓得浑身打了个哆嗦。

    他顶着风,过去抱住了女儿,用身子将她护在了怀里,他瞧见了女儿惊惧的眼睛,她的视线,定在了自己身后,眼神可怕得很。

    如此冷的地方,他竟然被她的眼睛吓出了一身汗,下意识往后看了一眼,却没有发现什么,只能瞧见夹杂着黄沙的风到处挂散着,吹到眼睛里,涩疼。

    他闭起了眼睛,缓了缓酸涩的异物感,他的手拍了拍女儿的背:“别怕,别怕,阿爷过几天就带你回家。”

    如筠的脸被藏在了他怀里,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阿爷,白龙堆里刚刚有个人在向我招手。”

    “啥?当时你真的瞧见了有人向你招手?”

    柳如筠说到这里之时,几个人似乎都被她的故事给吓到了,有一名按察使还被吓得整个人往后缩了缩,手里的瓜子不小心掉了一些。

    柳如筠讲到这里便不再说了,她望着前头很是好奇地众人,点了点头,笑得尴尬:“那是自然,我还能骗你不成?只是当时,我年纪尚小,后来的事,我便不记得了。”

    “切——”

    众人皆觉柳如筠是在编故事,都没有将这个故事当做“故”事来听。

    一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这也算闲时谈资。也是远在长安的官员们了解西域的方式。

    他们这次真正来到了敦煌。

    这里最出名的莫过于莫高窟,虽然这莫高窟已经风蚀得不成样子了。

    雍州沙漠条件贫瘠,众多修城筑墙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几乎就是沙砾,黄土还有胡杨等东西夯筑,风吹沙流,建筑被蚀平了也不稀奇。

    李箸瞧见敦煌石窟模样的时候整个人还是怔了怔。

    这里实在是贫瘠到不像话。

    先前盛大容貌皆已不见,那祁连山早已经瞧不见,这里是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视野开阔,却令人疲惫不堪。

    他抬了头:“这里建筑物都已经被风蚀掉了?”

    他身后还有着许多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太史局的人以及几个史官了,只不过众多男人里头,还夹杂着一个女人,倒也让她更加显眼起来。

    那女人是柳如筠,她也是被李箸给诓来的,她其实并不想来,并不想回忆小时候的那些事情,但是所有官员里,也就她了解雍州情况,所以李箸又耍了手段将她诓来了。

    她叹了口气:“那也不一定,离这里最近的是库姆塔格沙漠,也许是巨大沙暴将整个门府冲刷得一干二净,也说不准。”

    李箸点了点头,没有再纠结这个事情,反倒是问起了太史局那群人:“你们当初来了多少人?”

    “我们当初来之时乃是一百二十八人,回京方才惊觉原来才八十多人,足足少了四十多个人,所以我们这次求大理寺接此案,是为了看看,当年失踪那么多人,究竟是哪儿去了。”

    “你们当时为何不报?”李箸也不想听那么多,反问了一个问题。

    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为何现在才报?分明是有鬼,或者其他人提醒了他们。

    “……这,这……”

    ●————知识分割线————●

    在所有输往西域的商品中,丝绸是最热门的抢手货。当这种色泽艳丽、顺滑柔软的布料越过帕米尔高原传入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时,一路都在引发尖叫。

    公元前47年的一天,罗马共和国的终身独裁官凯撒披着一身华丽丽的长袍出现在一座新修的戏院里,顿时,全场的注意力都被凯撒身上光彩夺目的服饰所吸引。见多识广的长老告诉大家,这是丝绸,来自遥远的东方。

    丝绸,一夜之间成为罗马贵族的新宠,甚至被视作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罗马人的口口相传中,丝是一种从树上长出来的材料,而这种神奇的树只有在一个叫“赛里斯”(意为丝国)的东方国度里才有。

    贵族们的狂热,让丝绸的价格一路飙升。在当时的罗马,人们要花费12两黄金才能购得1磅丝绸(1磅≈9两)。丰厚的利润促使一波波商队踏上前往东方的征程,他们从世界不同的角落走来,最终都一一汇聚在敦煌。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楼笙月的小说大唐鬼案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唐鬼案集最新章节大唐鬼案集全文阅读大唐鬼案集5200大唐鬼案集无弹窗大唐鬼案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楼笙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