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五十章 明修栈道度陈仓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最新章节 第五十章 明修栈道度陈仓 http://www.ifzzw.com/362/362012/
  
  
    次日,汉军依旧摆出三面围攻之势,而仍以城西为主攻方向。

    鼓角喧天,旌旗蔽日。薛世雄亲督本部及刘豹头、石钟葵、薛万彻等部,攻势如潮,云梯、冲车轮番上前,与罗孝德等城西魏营守军,战得难解难分。

    李密坐镇北城楼,目光如炬,关注战场全局。

    王伯当数往城西视察守御状况,回报李密:“汉军攻之甚猛。薛世雄引本部、刘豹头部,攻我城西诸营营垒,而石钟葵、薛万彻两部,分攻我城西之南、北甬道。投石、张射火箭,箭如雨下,火光迸裂,烟尘蔽空。我甬道守军多有死伤,草木皆燃,地皮焦黑。然赖明公已有增援,我城西诸营依托坚垒,滚木礌石齐下,强弓劲弩俱射,间以死士反击,数退汉军攻势。”

    李密顾望西面,却又把视线转回正面,接着再次往城东望了一望。

    一连两日,汉军主攻城西,看似倾尽全力,但他总觉其中有异。

    王伯当对他极是了解,瞧出了点不对,问道:“明公昨夜便数顾城东,今复顾之,可有所疑?”

    “城西攻势虽猛,然只薛世雄一汉军大将耳,陈敬儿、高曦、高延霸并为汉军大将,悉营城东,却攻势反不及城西之烈。李善道素好诡计,此中或有诈谋。”

    王伯当怔了下,问道:“明公是说?”

    “昔汉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料之,此必李善道欲使我疑心懋功,而全力防备城西,从而猝然发难,实则主攻方向在东。”李密说着,转向徐世绩看去,说道,“懋功,你怎么看?”

    徐世绩心头砰砰地跳,回答说道:“明公洞察秋毫,臣亦以为,李善道用兵,向来诡谲。连日猛攻我城西诸营,若非真有雷霆万钧之力,便是掩人耳目之举。其中或许有诈。”

    李密笑道:“却李善道以己度人,他又怎知,我对懋功信之不疑?”抚摸胡须,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城东相对“平静”的战场,高曦等部今日的攻势,虽然不能说不猛烈,但与城西相比,总觉得还是差点势头。他便传令下去:“再拨千人,增援城西。同时,令城东诸营守将,留好预备队,但只守住营墙、甬道便可,不必逆击。且待今日战罢,我另有计较。”

    汉军此日,又是攻到入夜乃撤。

    ……

    是夜,三更刚过,月隐星稀。

    城东魏军诸营,一片白天刚交战过后的寂静,只有巡夜士卒的脚步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然而,就在这片寂静之下,杀机已然临近。

    三四千汉军精卒,在一将的率领下,人衔枚,马裹蹄,借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潜行到了魏军营垒外围。却这带队之将,身形魁硕,披挂双层重甲,提着两根铁鞭,便是高延霸。

    却是被李密料中。

    汉军连着两日总攻,猛攻城西,实则正是为麻痹魏军,乃是佯攻,其真正主攻方向,自始便在城东。——而之所以选择佯攻城西,原因也正即李密所说。城西魏营守军的主力,是徐世绩部。徐世绩和李善道既有深厚的关系,则佯主攻城西,李善道等以为,李密或就会因此疑忌徐世绩,从而将注意力投在城西,如此城东之势自弱。此乃以情设局,因人用谋。

    见得城东魏营的营垒已在眼前,高延霸舔了舔嘴唇,眼中露出凶光,低声喝令从将:“入他贼娘,憋闷多日,终得今夜痛快!此番袭营,先坏其营外甬道!若能趁势夺营,便一举破之!”

    任恶头等将同声应诺。

    高延霸回头瞧了眼,见从他袭营的将士皆已散开阵型,便挥手低喝:“射箭!”

    后边的数百弓箭手,纷纷将箭镞上浸油的麻布点燃,引弓齐发。顿时,火矢如流星雨般划破夜空,密密麻麻射向魏军营垒。高延霸提起铁鞭,扬声大喝:“云梯!撞车!”

    城西魏营共有四个。

    两个在城门南边,两个在城门北边。南边两营、北边两营的各自之间,并及四营与其后数里外管城东城城脚的几个藏兵洞之间,以木板铺垫,越过城壕,也各有甬道相连。

    便袭营的汉军队中,梯手等分成四支,各推着云梯、撞车向前,分奔向南边、北边的四座魏营营墙。三四千汉卒,分出三千人,亦分为四队,紧跟在四队梯手等之后,直扑营墙。

    余下千人甲士,又分出五百人,在任恶头等的率领下,则率先冲向连接北边两魏营的甬道。

    ——这两日,城东汉军虽未倾力攻城,然对魏营间的甬道亦有损坏,加上高延霸前数日夜袭时,对甬道也有的破坏,却城西魏营之间的甬道,已颇有损坏,又以城北两营间的两三段甬道,受损最为严重。尽管城西魏营在汉军不攻城时,对此曾有多次抢修,然修复仓促,肯定是用不成土石结构了,只能以木女墙、木板等勉强填补,防御力甚是有限。故先攻城北甬道。

    高延霸则亲率余下五百人,作为驻队,策应四方。

    “嗡、嗡、嗡”。

    城西魏军营中,突然警号长鸣!

    几乎是同时,营墙上火把骤然增多,将营前照得亮如白昼!

    “汉军袭营!准备迎敌!”一叠声的守军军官叫喊声,在夜空中炸响。

    与此同时,北城楼之上,李密霍然起身。

    望着城东亮起的火光,他嘿然说道:“果然来了!”他接过令旗,亲自立於楼边鼓架之侧,沉声喝道,“击鼓!传令城东,按预定方略迎敌!城北、城西各部,加强防备,以防汉军策应!”

    “咚!咚!咚!咚!”

    雄浑的战鼓声自北城楼响起,穿透夜空,响彻整个管城城头。

    ……

    眼见行踪暴露,

    高延霸愕然之余,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当机立断,索性不再留在后边策应,挥鞭叱咤,喝道:“儿郎们,随俺杀!毁其甬道者,重赏!”

    “杀!”

    数千汉军锐卒如决堤洪水,悍然冲向魏军防线。

    几乎在汉军发动冲锋的同时,管城东城门洞开,千余魏骑驰骋而出,程咬金的将旗招摇最前。数里远近,转眼即至。旋即分为三队。两队分向左右,配合营墙上的魏军,夹击攻营、攻甬道的汉军;一队杀向高延霸所在后阵,直冲汉军策应之兵。马蹄翻飞,尘土扬卷!

    ——却原来,这就是李密的计较。

    所来袭营的汉军,多是步卒,骑才百数,难以抵挡魏骑的迅猛冲击。

    便在这紧急时刻,地面微微震动,一阵紧促的轰鸣自东边的夜色下滚来,一支千数人的汉军铁骑,当先疾驰而至,尘雾如幕,蹄声如雷。当先数将,成公浑、独孤曷等是也。并有点点火把,照亮东边夜空,更多的汉军步卒,擎着火把,如星野蔓延,赶来支援。

    这支步骑,系是高曦亲率的后续兵马。

    刹时间,城东之地杀声震天,火光照耀下,刀光槊影,血肉横飞。

    汉军所出两部兵马,尽是陈敬儿、高延霸、高曦军中精锐,前赴后继地杀向营墙、扑向甬道;魏军据营而守,凭借工事,与程咬金等骑呼应。箭矢如蝗,在夜空中交织成死亡的罗网;长矛断刃的碰撞声、垂死者的惨叫声、将领的怒吼声,混杂在一起,比燎夜的火光更撼人心!

    李密立於北城楼,虽未亲临前线,但通过不断传来的战报和远方的火光杀声,对战场态势了如指掌。他不断下达指令,通过旗语和鼓号,再三从城中调动援兵增援,围堵汉军的突破口。

    这一场混战,从深夜一直持续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汉军数次突入甬道附近,破坏了部分通道,但在程咬金、随后出援的张仁则等部及时的反击下,却是没能达成彻底切断甬道的目标。随着天色渐明,汉军攻势渐疲,乃在弓弩的掩护下,缓缓退去。战场逐渐沉寂下来,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浓重的血腥味。

    经此一夜血战,城东北、南两面诸魏营间的甬道,被毁坏了十之三四,魏军伤亡颇重,连带营垒外围的工事和箭楼亦多处被毁,不得不收缩部分外围防线,将兵力更加集中於核心营垒。

    汉军虽未竟全功,但也实实在在地重创了魏军城东的防御体系。

    ……

    佯攻城西、主攻城东的计谋未能完全达成。

    翌日,亦即二月二十二日。

    汉军主力休整一日,只持续骚扰城外三面,使魏军不得修补损坏之处,未再大举进攻。

    但主力虽未大举进攻,城南方面,却有斩获。

    乃是独孤神秀部骑,在游弋城南时,於一处林外,发现了几处不甚明显的马蹄印迹。遂散开包抄,将这片林地围住,入进搜索,果然发现十余商旅打扮的人等藏匿在内。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格斗,这队人除三人被当场格杀外,余者尽数被擒。

    带回营中,独孤神秀亲自严刑拷问,这些自称“商旅”的人终於吐露了实情。

    管城此处,正魏、汉十余万敌我大军鏖战,怎会有商旅前来?他们是房彦藻派来,企图绕过汉军封锁线,往管城城中,向李密报送紧急军情的信使!

    几被拷掠得不成人形,当着正使的面,独孤神秀连虐杀四五人,这正使彻底崩溃,供出了房彦藻令他所传军情。有关兴洛仓城守军士气等不太紧要的情报之外,较为重要者共有三个。

    其一,王君廓扼守虎牢,兴洛仓城往管城送来的粮秣,已两次被王君廓劫烧,怕是难以再送。

    其二,王须达、罗龙驹等部汉军,已到偃师。黄君汉、赵君德等部汉军主力,号称十万,可战之兵实际大约一两万数,则已进逼至兴洛仓城南边外围,对仓城外围营地进行了数次进攻。兴洛仓城守军多是杂兵,战力不高,房彦藻当前只能自保,已无足够的兵力,援助管城。

    其三,房彦藻获悉,王世充已经率部还到洛阳,因其阻挠,洛阳至少短期内,暂无出兵之意。

    独孤神秀大喜,立即将这些情报,呈报至李善道案头。

    ……

    中军大帐内,李善道仔细阅看着独孤神秀送来的谍报,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神情。

    他环视帐内诸将,——屈突通、薛世雄、陈敬儿、高曦、高延霸、刘兰成等人皆在,将谍报轻轻放下,摸了摸颔下短髭,笑道:“李密粮秣,被君廓截於虎牢;君汉等牵制兴洛魏军;洛阳援军无望。李密粮道已断、外援已绝,困守孤城。自围城以来,其与我军交手,虽诚有谋,也算守得有声有色。然其大势已去,步步受制,陷入困局,已如强弩之末,难以久持矣。”

    高曦起身,弯腰行礼,恭谨进言,说道:“大王明鉴。如今我军对管城外围营垒的试探与攻击已有时日,不禁其防御强弱、兵力分布,我军已经摸清;并且城东魏营,经昨夜一袭,其营间甬道,为我军坏者近半,守卒士气惶惶。以臣愚见,是时候给予其致命一击了。”

    薛世雄赞同高曦的建议,补充说道:“大王,昨日、前日,臣等在城西,猛攻魏军城西诸营,虽未破营,然敌已疲敝,守御多露空隙。今晨探哨回报,西营换防混乱,士卒竟有弃械就眠者。此正可乘之机。若趁势展开总攻,鼓噪而进,必能摧其营垒,进至城下!”

    “屈突公,公为何意?”

    屈突通斟酌了下,说道:“大王,管城孤悬,外无援兵,破之只在旦夕。臣以为,当下我军既然已占据上风,便不需急切。当以稳为主。不若再围攻数日,待其力竭,可收全功!”

    汉军眼下为李善道所倚重的一干大将,别的不言,只说本隋将之降附的这几位,李靖谋略深远,薛世雄虽年迈,有勇壮之气,而屈突通,则以稳重老成著称,素有持重之名。

    李善道琢磨稍顷,点了点头,说道:“公言有理,便再围攻数日。”

    打了这么多的仗了,大仗、小仗都没少打。

    李善道现对用兵之道,已是甚有心得,深知战争的胜负,不仅在於正面的刀兵相接,更在於后勤、情报与战略的全面较量。连日围攻之下,管城之敌,确乎是内外交疲,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汉军手中,如今,克城得胜的时机正在趋向成熟。然天下之事,常成於慎,败於躁。屈突通说得对,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急切,须当以全胜为念,不争一朝一夕之功。

    他起身离席,下到堂中,到沙盘前,俯身看了会儿,问道:“张升何在?唤他前来。”

    等了小半时辰,一将衣衫沾泥,大步而入,拜倒在地,行礼说道:“臣张升,参见大王。”

    此人便是与李文相、赵君德等相继从投李善道的本洹水豪帅,现任左武卫将军的张升。

    而下,他与罗忠共同负责军中的后勤、辎重事宜。

    李善道叫他起身,问道:“进展何如?”

    这话问的好似没头没尾,但张升自是知李善道所问为何,答道:“禀大王,得大王召令时,臣正在营外督掘。臣自领命之日起,便日夜催督掘子军,换班不停,已掘进至城北魏营约三四里外处。依照目前速度,再需四至五日,便可抵近营墙之下。”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赵子曰的小说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文阅读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5200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无弹窗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赵子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