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929平整院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最新章节 929平整院子 http://www.ifzzw.com/361/361291/
  
  
    唐植桐没有在椿树胡同吃午饭,把期限给到叶主任,就去了大石作胡同。

    万善那边信誓旦旦的说今儿上午完工,作为主家,即便今天中午不管饭,也不能真卡着点儿到,怎么着不得过去给人家烧点热水、放下几盒烟?

    大石作胡同的新家大门敞开着,已经有力工向外拉着没用完的建筑材料。

    唐植桐进去的时候,屋顶施工已经结束,站在院子里抬头往上看,目光所及皆是半新不旧的黑瓦,一点儿都不打眼。

    细瞧之下,才能在黑瓦下面看到新的灰茬,表示这是刚翻新过的。

    除了往外拉建筑材料的力工外,还有几个力工正在拆脚手架,大师傅们则忙着屋内外墙壁和立柱的粉刷。

    在进胡同之前,唐植桐往挎包里塞满了经济烟,这会掏出一条来,往地上一放,高声喊道:“谢谢师傅们,都过来抽颗烟歇歇。”

    “那就歇歇,等脚手架拆完了再给柱子上漆,正好没尘土。”首先过来的是调配油漆的师傅,将手里的棍子往桶里一放,拍拍手就过来拿烟。

    “辛苦了,辛苦了,没想到刷个立柱也这么繁琐。”唐植桐拆开一包烟,主动散给他一颗。

    昨天走之前,就有人清理柱子、门窗表面的旧漆,今儿来一看,门窗上的旧漆已经清理干净,立柱上不仅没有丁点儿旧漆,还多了一层白腻子。

    “四九城讲究,这廊柱是木头的,又接着地,先刮上一层腻子不仅能防潮,还能防虫蛀。”这位大师傅用被烟熏黄的手指接过烟,呲着一口大黄牙解释道。

    “听师傅这么一说,涨见识了。”唐植桐笑呵呵的回应了一句。

    四九城建筑的讲究多,即便都是门柱,但不同形式的建筑,叫法不同,在唐植桐这里,一律叫门柱,谁让自己不是吃古建这碗饭的呢?

    唐植桐虽然不懂,但并不影响他喜欢四合院的建筑形式。

    在四九城,只要是老派建筑风格的建筑,基本都有立柱的存在。

    立柱有美观的作用,但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承重。

    像眼前的这座宅子,门柱就是为了撑起前出廊。

    所谓前出廊,有的说是抄手游廊,有的说屋檐探出来的那块空间。

    与前出廊相对应的叫“后出厦”,有的说是正房后面的游廊,有的说是建在正房后面的小房子。

    不论哪种,都不是小老百姓能建得起的。

    大石作胡同这套宅子没有后出厦,只有正房有前出廊,即便如此,唐植桐依旧很满意。

    “万同志,施工队效率很高啊!”待万善过来后,唐植桐充分肯定了施工队的工作。

    “你又是伺候饭,又是伺候烟的,大家伙都说主家仁义,在工作上自然就尽心。”万善乐呵呵的把原因都归算到唐植桐头上,一句都不提祝局。

    “哎吆,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各位师傅,今天没准备饭,待会每人两盒烟!”唐植桐不是个小气的人,买烟的钱都是之前囤下的,不用怕小王同学知道。

    “主家局气!”

    “主家仁义!”

    师傅们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这年头出去干活,一顿饭能管半斤干粮就不错了,更何况唐植桐还加了烟。

    “唐同志,你这椽子、枋、雀替要不要再描一描?画好了,那才叫一个气派。”有大师傅抽着烟,建议道。

    “谢谢您呐,这样就很好了,我不讲究这些。最重要的是,我这兜里的铜板撑不起这个场面。”唐植桐不知道什么叫枋、雀替,但知道什么叫“雕梁画栋”。

    再下去几年,这玩意将会成为隐患,自家搞这些不是找不自在吗?

    粉刷一次能用个十来年,难道现在花了钱,到时候再花钱找人给重新刷成现在这种不犯忌讳的模样吗?

    一听唐植桐说财力不足,大师傅就熄了声。

    接下来干活,施工队的师傅们都很卖力,将心比心,人家主家兜里都没几个铜板了,还能管饭、管烟,施工队还能有不出力的道理?

    这一忙活,就忙到了中午。

    房子里面给刷了大白,门柱、门窗都重新给刷了漆,虽然只有单一的红色,但看上去很喜庆,拿来当婚房都不掉价,唐植桐很中意。

    “万同志,这就很好了,卫生我自个慢慢打扫。”临走前,万善还有让施工队帮着收拾卫生的意思,被唐植桐给拦下了。

    若是今天中午继续管饭的话,唐植桐不介意施工队再多干一点,可自己这边没有准备,就不好再麻烦人家,而且能做到眼前的这种程度,唐植桐觉得已经很到位了。

    “捎带手的事,不跟你要工钱。”万善刚才也听到唐植桐说兜里没钱了,还以为他是在担心工钱,但这毕竟是祝局关注的工程,万善力求尽善尽美。

    唐植桐拦不住,不过好在收尾工作并不麻烦,二十来个人一块下手,很快就把大头给干完了,剩下的交由唐植桐慢慢收拾。

    “唐同志,这是钥匙,你收好。”万善从兜里掏出大门的钥匙,交到唐植桐的手里,就是完成了项目交接,至于什么验收签字,一概都无。

    “谢谢,谢谢!”唐植桐接过钥匙,从挎包里往外掏烟,每人两盒,每给一个人都道上一声谢,可谓是对施工队给足了尊重。

    待送走了施工队,唐植桐关上大门,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洗了把手,然后在新家里细瞅起来。

    所谓的大白其实是熟石灰加的细沙,这玩意不如石膏白,但胜在结实耐造,只要不是特意往上泼水,用个三四十年跟玩似的。

    所有的房间内都没有糊顶棚,按照万善的说法,最好是再等上个把月,等里面的潮气散干净后再找师傅糊。

    然而唐植桐最缺的就是时间,因为化工原料公司那边还等着自己搬家后搬过去开门店呢。

    唐植桐将所有房间都巡视了一遍,最后来到正房。

    万善在师傅们打扫卫生的时候,领着唐植桐逛了一遍,大体说了一遍注意事项,其中交代最多的就是这个火炕。

    也不知道施工队用了什么法子,火炕表面已经干的差不多了。

    唐植桐用手摸了一下,还有些温热,再弯下腰将带轱辘的小地炉拉出来,里面有燃烧过的灰烬。

    万善交代再过几天,等火炕表面干透后,需要用浆糊糊上一层报纸,能起到防尘的作用,唐植桐当时满口子答应下来,心里却想着选报纸的时候得用心,不能选上带有照片和指示的。

    虽然火炕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唐植桐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因为心疼煤炭而不使用火炕。

    以前四九城这边用的百姓很多,但前年的时候大部分都拆了。

    当时炼钢铁需要用耐火砖建小高炉,却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只能退而求次用普通的青砖,然而青砖也不够用,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到了火炕的砖,于是乎街道就动员大家响应号召把火炕拆了建高炉。

    不少百姓都响应了,火炕虽然在取暖方面有优势,但烧煤多,而且特别占地方,一个火炕几乎占了一间房的一多半。

    木床则完美解决弥补了火炕的缺点,不仅占地方少,床底还能放东西,一时间就刮起了一阵换床的风潮。

    巡视完屋内,唐植桐开挂将里里外外的建筑垃圾、尘土全都一扫而光。

    随后又来到屋外,将院子里硬邦邦的土地硬生生往下挖了六十公分。

    在院子里种菜,植物大概也就能往下扎这么深了,虽然个别物种能扎的更深,但唐植桐没有再继续深挖,因为再往下挖就是地窖顶部的青膏泥。

    与蔬菜的健康成长比起来,唐植桐更看重地窖的防水。

    不过唐植桐也没亏了将要在这边安家落户的蔬菜,将在玉泉山薅的草木灰和排泄物、转河薅的淤泥、押运处薅的泥土混合均匀,一股脑的都扔在了自家院子的坑里,并做了平整。

    这个平整也很讲究,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因为整个院子的排水口在院子的西南角。

    尽管手上很干净,但做完这一些,唐植桐还是满意的拍了拍手,仿佛手上沾了多少泥土似的。

    看着眼前的杰作,唐植桐竟然觉得以后做个农场主也不错,这可比机械省时省力多了。

    弄完地,唐植桐又开始折腾下水道。

    搬到这边来,小两口就不适合继续住西厢房了,在四九城四合院里有条规矩,家里的老人、长辈住正屋,长子住东厢房,次子或女儿住西厢房。

    即便不是自家宅子,很多地方也延续了这条规矩,所以崔莺莺即便去了普救寺,依旧是住在西厢房。

    唐植桐首先在东厢房的墙面底部开个孔,直接通到地下,然后比照孔的位置,开始挖沟,并在沟底铺设城墙灰用以防止生活污水渗漏,接着用城墙砖朝着院子西南角的方向铺设下水道,在做完下水道两侧的放水后,最后再把泥土覆盖上。

    院子西南角院墙原本的排水孔不变,下雨时用来向外排水,下水道的排水则在院墙上单独挖,从地下连接渗道。

    做完这一切,唐植桐又将目光对准了西耳房,他打算将西耳房继续当成自家的洗澡间,并将这个计划在前天就告诉了万善,请他将西耳房的地面抹上一层水泥。

    万善自然满口答应下来,而且当天就给办了。

    除了地面,他甚至将墙面也给抹了,这样一来,防水性能大大增加。

    东厢房和西耳房都做隐藏式下水道,排水问题是解决了,但这样一来显得有些不太协调,自己和小王同学倾倒生活污水是方便了,但母亲和妹妹依旧不方便啊!

    一不做二不休,唐植桐索性给所有房间都搞上了下水道,不过正房和西厢房的排水孔没有安置房内,而是在屋门口垒了两个小水池,水池连通着下水道,出门、抬手将污水倒入水池,污水自然就顺着下水道排出去了。

    日积月累,小水池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堵塞,但这都不是事,谁让唐植桐有外挂呢?可以随时化身为下水道疏通专家!

    鼓捣好排水,唐植桐依旧没有停手,利用外挂将朝向院子一侧的屋顶来了一次精准“降雨”。

    “雨水”顺着瓦面滴滴答答落在院子的地面上,将刚换好的泥土砸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浅坑。

    唐植桐将空间里的城墙砖薅出来,顺着墙沿往外摆放,一直到能接住雨滴为止。

    若是依着唐植桐的意思,不说将院子里全铺满青砖,起码也得铺一半,这样住起来才舒服,但考虑到母亲的喜好,他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老人恋旧,一家人刚搬过来,张桂芳肯定会有些不适应,院子里的蔬菜如果能占据她大部分精力,就能减缓这种搬家带来的不适性。

    不过唐植桐依旧在院子里用城墙砖铺出了几条小路,走向跟铁辘轱把的老宅相似度很高,唯一的区别就是铁辘轱把的老宅大门朝东,这所新宅子大门朝南。

    平整后的院子焕然一新,唐植桐仿佛看到了院子内生机勃勃、万物竞发似的场面。

    外挂在手,优势在我!

    洗洗手,锁上门,去椿树胡同吃饭!

    “那边收拾好了?”小王同学见丈夫回来热了一头汗,把毛巾在水龙头下浸湿、拧干,递了过去。

    “嗯,收拾好了,施工队干活很麻利,收拾的很利索,你保证喜欢。”唐植桐接过毛巾,摊开照在脸上就是一通揉搓。

    “那得花不少钱吧?”小王同学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担心两人手里的钱不够。

    “我这还有些,等会你们走的时候再拿上二百。”叶主任在一旁插话道。

    “妈,暂时不用。我明天去房管局结算,不够的话再过来跟您拿。”唐植桐随手将毛巾递给小王同学,拒绝继续在岳母一家身上吸血。

    明儿甭管多少钱,唐植桐都打算自己出了,对外可以说自己借的,回头再“慢慢还”就是了。

    当然,也不会很慢。

    前天的时候,唐植桐打算用空间里的“兔子”平账,但后来又琢磨了一下,感觉还是有漏洞,家兔再怎么说跟野兔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说用鱼来平账就好解释了,无论是在鸭绿江还是在武汉的长江段、藕池里,唐植桐都薅了不少河鱼,如果自己去什刹海、北海、筒子河等地方去钓鱼,在众目睽睽之下渔获不断,卖几条出去,这收入不就来了吗?

    保不齐还能钓出一个四九城永不空军的传说呢!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工具超人的小说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全文阅读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5200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无弹窗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工具超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