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报了一个地名,这些事,她反而比何雨柱还清楚一些。
毕竟她小时候去外婆家玩,她外婆常给她说衢州那边的乡风民俗。
比如衢州的舞龙灯跟跷脚戏啥的。
当然还有后世比较出名的‘三头一掌’。
~兔头,鸭头,鱼头,鸭掌····
作为江南水乡,这些东西,也是穷苦人家能惦记上的惟一美味。
下脚料嘛,富人家看不上。
但在穷人们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他们能消费起的唯一肉类。
特别何媛的亲外公还是个酒鬼,这些玩意,原来刘家真没少见。
当然,何媛能记住这个,跟她嘴馋没什么关系。
绝对没关系。
小宋并没有当场跟何媛许诺什么,但事情,他却是悄悄的去办了。
很多事,对何雨柱千难万难。
但小宋这种家庭想要办,却是没那么困难。
他爷爷当初手下也有兵,退伍后安排在了这边。
就算不是他爷爷的兵,只要是部队退伍的人,总听过他爷的名字,那事情就好办了。
这也是一个世家大族的底蕴所在。
像是封建社会,为啥门阀难以收拾。
并不是世家门阀在朝堂那点关系,盘根错节。
事实上,大部分在朝堂的世家,他们的利益,都跟帝王是一致的。
最难处理的,就是地方上的牵扯。
谁也不清楚,一个大家族,在地方上有多少牵扯,牵扯的又有多深。
当然,那些都是封建社会才有的事情。
像是解放后,哪怕就是小宋这样的家庭,要去地方上办事。
那也得师出有名,并且不能侵犯地方上的利益。
但是刘家的事,这两样都符合条件。
小宋只是几个电话一打,就把刘婷家在地方上的关系理清了。
并且找到了当地公社一个他能说上话的主,是公社的一把手,退伍老同志。
当然,小宋要办这个事,还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但他既然把关系下到了公社这一步,那就说明以后刘婷想回家修缮父亲坟墓这个事,已然没有阻碍了。
小宋办这个事,是背着何媛的。
这段时间,娄晓娥她们正在义乌调查当地小商品批发的事情。
在义乌的湖清门以及廿三里等地,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些敢于在街上摆摊的小商小贩了。
大多数都是从‘鸡毛换糖’的货郎业务当中衍生而来的小商品。
像是纽扣,针线,皮筋等等。
关键是当地的管理部门很是有趣,这些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像其他地方的管理部门,查得那么严。
其实,对这个小商品市场有兴趣的,也就是娄晓娥。
其他人都看不上这类小生意。
但娄晓娥却是换了便装,让何媛陪同着,在当地几个隐蔽的市场,逛了好几天。
“婶婶,你怎么对这边这么感兴趣?”何媛对娄晓娥的这种偏好,也是很诧异。
娄晓娥笑而不语,等到回酒店以后,端着何媛给她泡的参茶,这才给何媛解释道:“你爹跟我说过,这边会有商业奇迹发生。”
这话说的,让何媛更懵逼了。
“那些人就做点塑料头绳,纽扣之类的小生意,整个摊子加起来都没多少钱,这边能有什么奇迹发生?
婶子,你不会给我爸骗了吧?”何媛相当不给何雨柱面子,毕竟她爹这话说的相当神棍。
何雨柱又没到义乌这边来过,也没见识过这类小生意,凭啥能掐会算到这边以后的发展。
“就是因为这边人做的都是小生意啊,
所以才叫奇迹!
你想想,一捆头绳一毛五,十捆一块四。
一捆头绳都能让几十个人扎起辫子了,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村子,都卖不完。
但就是这样的生意,这些人,还能在里面寻到利润点。
说明他们的下游很是畅通。
辐射地区那是无限大的。
我听说,这些下游,都不是拿这些东西换钱的。
而是换鸡毛,鸭毛,鹅毛···
那些东西收上来,经过挑拣,鸭绒送去羽绒公司。
鸡毛留在家里的妇女们做成鸡毛掸子,
鹅毛做成扇子··
废旧鸡鸭毛还可以当成肥料肥田···
你看,一条产业流水线就出来了。
什么地方都能挣到钱。
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娄晓娥虽然知道何媛志向不在商场,却还是耐心的给她解释着里面的奥妙。
在她来说,其实她挺佩服何媛的。
这丫头相当果决,认准了一条路,再大的财富诱惑,她也能放弃。
“可是,可是,那些人还是小生意啊!
一排摊子,一天的流水,还不如四九城那边夹着皮包搞批条的人呢。
我爹有个发小,叫许大茂,他就常在那些圈子里逛。
他说,那些人喝杯茶的工夫,说不定就做成了几万,十几万的大生意。”何媛在娄晓娥面前也是不装,不懂她就问。
在她来说,她虽然以后是不打算做生意的。
但这些事,学到就是本事,以后万一有用得上的时候呢?
娄晓娥摇摇头,轻笑道:“不同的,你说的那个许大茂,他鼓吹的那种生意,说白了,就是寄生在集体企业身上的蛀虫。
他们多挣一点,那亏损的是谁?
是集体。
而义乌这边的生意,虽然小,但他们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一帮人。
跟那些搞批条的蛀虫完全不同呢。
再者,还是你爹说的,说这边做生意的,大多都是从小到大,从下而上的发展。
很可能那些搞批发的摊子,一开始也是摇着拨浪鼓,背着个蛇皮袋,走街窜巷收鸡毛鸭毛的主。
他们自己发现了这个批发的市场。
还有能力组织起来。
这跟其他城市的鸽子市,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的生意,他们的生命力是无限大的。
并且敢闯敢拼,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敢把头绳钮扣卖向全世界。”
这下,何媛算是听懂了一些。
有比较的。
哪怕就是她最熟悉的许大茂。
他过年时,也是借着许胜利带回来的东西,做了不少生意。
但他挣了钱后,并没有想着再接再厉。
也没想着沉下心研究生意。
反而是鼓吹着他跟许胜利的能耐。
要不是何雨柱骂了他一通,说不定现在整个四九城,都知道许胜利是能耐人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