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

影帝:我谢谢你哦 最新章节 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 http://www.ifzzw.com/360/360846/
  
  
    “没事。”

    “您不用担心。”

    “我们啥关系啊。”

    欧洲大陆,法兰西。

    张远在放下曾佳的电话后,很快接到了来自冯晓刚的电话。

    冯导来电时不光客气,还夹着些小心。

    原因是陆穿在发布会上骂街时,带上了他。

    “有垃圾电影,就是因为有垃圾观众。”

    冯大炮确实说过这话。

    而且他说过的“暴论”还不止这个。

    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就和发哥反复横跳,说自己要捐出家产一样。

    每次发生,都是有电影要上映的时候。

    冯导也一样,每回推出暴论,基本都是要炒作新片。

    后来在宣发《1942》的时候,还在海外当着外国媒体的面,批评华夏的电影审核制度。

    冯导这人,就像王朔说的那样,就是个真小人。

    他说这种话,除了宣传,也有“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街”的态度在。

    而且冯导能从当年那批大院子弟的小跟班,混成华夏三大导之一,绝对不可能是蠢蛋。

    每次电影票房不好时,他才会抱怨,吸引注意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筛选观众的手段。

    骂观众,有人不爽。

    但也有支持他的人,觉得说的对。

    这部份认为他说的对的人,就会用脚投票,花钱支持他的电影。

    但他说这话始终是不地道的,因为他自己也没少拍垃圾电影。

    可这话究竟对不对,便见仁见智了。

    毕竟一堆哥哥拍的电影电视剧,质量和销量的确存在问题。

    冯导打来和他客气,说自己最近和陆穿没有联系。

    也不支持他的说法。

    冯晓刚看到这新闻时人都傻了!

    你发癫就发癫,带上我干吗?

    地上的祸不惹,你惹天上的!

    谁都不去招惹,你去招惹这小子。

    看来你和他是真不熟啊!

    而且这几年你怕是拍电影拍傻了,都不怎么了解业内行情。

    我们都有意避开,你还主动招惹,牛逼,牛逼,牛逼……

    给冯导气坏了。

    我和你过这个交情吗,你就用我的话来骂人。

    冯导在电话里为了表明立场,以防张远搞他,大声呵斥道。

    “恶心!”

    “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

    “全部主演,还当着媒体的面!”

    “还让人拍下来,呸!”

    “恶心!”

    “我都私下说!”

    “这种事,有意见可以私下聊。”

    “私聊,又费不了多少功夫。”

    “哪怕托人打个招呼呢。”

    “哪怕偷偷摸摸呢?”

    “简直就是土匪!”

    “土匪都不如!”

    “还想让观众念你的好?”

    “就一句话,恶心!”

    张远静静听着,等冯大炮喷完了才开口。

    他明白,对方气的不是陆穿骂他,而是骂就骂,却连累了自己。

    冯导这么干也是有原因的。

    现在《叶问》票房不赖,可陈诗人却惨喽!

    等式愈发出名,更让一帮乐子人嘲讽《梅兰芳》烂,陈大导不行。

    业内人知道业内人。

    陈诗人有几把刷子,冯晓刚可清楚。

    《梅兰芳》没那么烂,陈诗人水平也没那么次……当然,《无极》除外。

    都被这小子整的那么惨,网上一堆嘲笑的,连还嘴都没法还。

    甚至他们这帮老家伙都搞不懂这事怎么达成,怎么关联上的。

    就和他们也理解不了鬼畜,恶搞,网梗等话题。

    都没搞懂,就快被搞死了。

    你这货水平还不如老陈呢,你就这么说话?

    知不知道什么叫“得罪了方丈还想跑”。

    要说陈诗人至少曾经行过。

    可陆穿是一直不太行。

    《寻枪》好不好?

    挺好的。

    但一股姜纹味。

    说不是姜纹导了半部,那都没人信。

    《可可西里》好不好?

    很好,还拿奖了。

    结果抄袭的。

    后来的《王的盛宴》,《九层妖塔》,《749局》,更是“仙人之兮列如麻”。

    看得人都麻。

    他的事业巅峰水准,就是现在这部《南京南京》。

    那为什么《南京南京》能好呢?

    就和《寻枪》为什么能好一样,不是陆穿一个人的功劳。

    这片子除了老韩,星美的老板覃红也参与了,还有老外投资方,一起压着他。

    再加上历史题材,陆穿不敢瞎来,前期调研做的很足。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南京南京》这部戏特意采用了黑白胶卷拍摄。

    因为这项目是老美资方看完《可可西里》后,主动找到他,花钱想拍一部华夏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也是故意用黑白胶片拍摄,体现那种历史的沉重感。

    他模仿了这个表现手法。

    而陆穿这个人的画面品味不咋地,色彩修养不是太高的样子。

    莫说和老谋子比,与陈诗人比都差远了。

    黑白画面很好的遮掩了他的这一弱点。

    导演爱自己的作品,如父母爱子。

    更何况是花费了数年精力才创造出来的作品。

    着急,说不得,可以理解。

    但表达态度得注意方式方法。

    而陆大导这人,偶尔会狂犬发作,经常偶尔。

    是典型的小心眼,气量不大。

    在性格方面,其实与陈诗人多有相似之处。

    后来就因为《九层妖塔》被同期的《夏洛特烦恼》在票房上虐了,结果追着人家骂了多少年。

    《抓娃娃》上映时还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这片子是“弱智,强碱性电影,是文化的悲哀”。

    被人锤爆了,又说自己账号被盗,这话不是他发的。

    敢做又不敢当。

    欺负的就是沈藤没大背景。

    你怎么不敢骂陈诗人他们呢?

    因为你们帝圈都是一帮的。

    再加上仗着自己是老韩的大宝贝,又有个好爹,与中影关系深厚,一直不缺项目。

    更是有恃无恐。

    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想教育观众的“主流”导演模样。

    张远和他没什么交集,上次在影院碰面时对待对方也相当客气。

    所以完全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一出。

    造成他也有点懵。

    我和你没仇啊?

    就因为票房不如我,就犯狂犬病了?

    可惜我不是沈藤。

    “冯导,我们什么关系,多熟悉,我能不了解您的性格。”

    “这事你不会掺和的,准是有人自己脑袋不清楚。”

    “太对喽!”冯导听他这么说,放心了不少。

    “还有件事,王总让我带个话。”

    “他说《叶问》的票房很好,你应该能赚不少钱。”

    “里子有了,面子就不要过度强求。”

    “因为这件事不好办,《南京南京》这部戏很特殊。”

    “他说你很聪明,应该能懂他的意思。”

    小王特意让冯晓刚带话给他。

    张远点头表示明白,道谢后,才放下电话。

    桦宜是为了他好,才提醒?

    不至于。

    主要是他才演完《风声》,桦宜也怕他出问题,影响自己的作品。

    王家哥俩和陆穿认识。

    因为他的处女作《寻枪》,老韩当年就是拉上了桦宜一块投的钱。

    但是和老韩拉着他们投的《荆轲刺秦王》一样,赔了。

    可以说,陆穿和陈诗人这俩坑货是推动桦宜不再用外姓导演,专注培养自己人的动力。

    这帮帝圈关系户实在是不行。

    尤其陆穿,拍个《寻枪》愣是被姜纹给怼哭了。

    当年拍《红高粱》,姜纹也是成天和老谋子呛呛。

    并且还当面怼老谋子是头一次拍电影,什么都不懂。

    可老谋子也没哭,反而片子越怼越好。

    有本事,有理,是不会哭的。

    “桦宜说的也有道理。”

    这一天,拍戏间隙他都琢磨着对方的话。

    这件事和往常不同。

    另一边,华夏那头可没有法兰西这么安静。

    都炸锅了!

    张远不在国内,有人当众这么说他。

    他公司的那些人,以及身边的朋友都被吓到了。

    互相交流,也有给他来电话的。

    大多自动夹紧尾巴做人,生怕之后出大事会牵连到自己。

    光线传媒的《娱乐现场》深入报道了这次发布会上的言论。

    这节目是光线首创,华夏最早一款制播分离的电视节目。

    因为一般的电视节目,无论法治,综艺,都是电视台自制,或者参与制作。

    而《娱乐现场》是光线制作,然后像电视剧一样,卖给各大电视台。

    这节目牛逼的地方是光线在帝都,魔都,广州,台北,香江,首尔六个地方都准备了工作室和工作团队,事实获取和报道各地娱乐新闻。

    也因为其时效性,准确度都很好,所以一些没有过多精力花费在娱乐新闻上电视台,都买了这款节目。

    光黑吉辽这东三省,就有超过30个地方台播出《娱乐现场》。

    全国播出的地方台足有6,70个。

    影响力非常大。

    桦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电影。

    而此时的光线则是栏目制作和附带的广告收益,占到了公司收益的7成。

    这也是他愿意和张远接触的原因,俩人业务冲突的地方少,互补的地方多。

    也因为王总已经有了和张远交好的意思,所以这款全国最火的娱乐节目在报道这起事件时的立场,完全倒向了他这边。

    “一位资深导演,如此辱骂观众,有失体面。”

    “指责后辈艺人是偶像,不是演员,仿佛界定偶像和演员的规则是由他来定的。”

    “而且一位获得过香江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演员,怎么可能是偶像。”

    “攻击同期影片粗制滥造,可我们并未看到《叶问》有任何粗制滥造的地方……”

    媒体和人一样,不可能完全中立,永远带有立场。

    幸好他得道多助,这回立场在他这边。

    所以市面上的风评,暂时并未出现一边倒对他不利的情况,甚至他是占优的。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欢喜有人愁。

    甄子弹就很愁。

    前几天看到《叶问》票房过亿,老哥人都傻了。

    “他眼光不会真那么准吧!”

    国际丹一直以为张远抢他这部戏,多半是想搞他这个前辈。

    最多就是喜欢这个角色。

    哪知道票房会那么高!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我错过了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错过了一个能出大名的机会。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惜,别人的成功才最可恨。

    给他都气完了。

    所以在看到陆穿一通狂怼后,国际丹心里痛快了不少。

    这就和农村一起穷没事,可你包个鱼塘一年赚十来万,我准半夜给你倒农药,把那些鱼药死不可。

    我不好,也不能让你好!

    看见到不少媒体都在帮他说话,这就很郁闷了。

    相比之下,老韩就淡定多了。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张远能折腾,同时能赚钱。

    他也和冯导一样,给他打来电话。

    “我跟你说,你可安定下。”

    “陆穿那边我已经给他打过电话了,并且批评过他了。”

    “都是自己人,闹这样做什么。”

    张远心中冷笑。

    自己人?

    开玩笑吧。

    他不认我,我更不会认他。

    我不是帝圈,他没有我这个自己人。

    他水平太菜,我也不会与他合作。

    “小陆为那片子花了很大心思,所以情绪不好。”

    “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老韩尽力安抚着。

    因为他很清楚张远的“破坏力”。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张远挠挠头。

    就和国际章他老哥一样,连个当面道歉都没有,这叫知道自己错了?

    老韩肯定扯谎,估计对方还骂街呢。

    张远猜的不错,陆穿不光没有反悔,老韩给他去电话时,还抱怨排片的事。

    说老韩偏袒张远。

    《南京南京》中影投了不少钱,老韩肯定不能拆他台。

    教训了几句,让他最近别再乱说话。

    罚酒三杯就结束了。

    这就是关系户。

    现在我吃亏了,你让我别出声……张远心里肯定不愿意。

    但不能和老韩撒气。

    “我明白您的意思。”

    “但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我没招他,惹他。”

    “我知道,但最近你和他的电影都在播映,要有大局观。”

    “不能因为私人恩怨,影响影视市场。”

    张远听着,好似有些明白了。

    老韩主要还是为了自己。

    现在两部电影成绩都不错,为劳动节这个算是冷门的档期开创了历史。

    他作为主管部门,脸上有光。

    自然不愿破坏这大好前景,徒增事端。

    张远动了动脑子,而后发话。

    “这样,我向您保证,绝对不会对《南京南京》这部戏,做任何事。”

    “对喽,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

    老韩乐呵呵的挂了电话。

    我只说了,不会对《南京南京》这部戏做任何事。

    可没有说不会对陆穿做什么事。

    反正我说了,你同意了。

    张远翻了翻网上的信息。

    王中雷也给了《南京南京》写了影评。

    说这部戏中对拉贝先生的描写不够客观。

    因为拉贝先生保护了许多难民,被称为东方辛德勒。

    不过华夏人可比老犹子好多了。

    哪怕是光头,也一直给拉贝先生每月寄钱,直到对方去世。

    而且97年时,拉贝先生的墓碑被迁移到了南京,搞了盛大的仪式,当地领导全部到场,当圣遗物供着。

    华夏人永远不会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

    但老犹子就不一样了。

    辛德勒曾经向北美老犹子提供过一份自己战时救助的开支,换算下来高达100万美元。

    当年的100万美金哦。

    最后老犹子集团给他寄了15000美金。

    而且这一万五可不是捐款,是贷款。

    很符合老犹子放高利贷起家的风格。

    斯皮尔伯格拍完《辛德勒的名单》,片子光票房就有3亿多美金,版权,光碟更是收入无数。

    结果就给辛德勒的遗孀寄了5万美金意思意思。

    他们不会感恩的。

    因为你不帮他们,是你人不好,你是异教徒,我的神会审判你。

    你帮了他们,那不是因为你人好,而是我的神通过你的手,来救他的子民。

    这才是他们的逻辑。

    拉贝先生是纳粹,也是当时的西门子总代。

    最终被迫离开南京,撤去保护华夏难民的安全区。

    结局是一样的,但过程有区别。

    真实的拉贝受到了华夏人民的欢送,非常失落的离开了南京。

    而《南京南京》中为了煽情,改为拉贝向安全区下跪。

    怎么也是咱们国家的恩人,你为了电影效果捏造人家下跪,不太合适。

    可小王的话也仅此而已。

    他会这么说,因为《拉贝日记》是桦宜投资的。

    但票房被《南京南京》给碾压了。

    所以抱怨了一下。

    但也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显的相当克制。

    就与他托冯晓刚给自己带话的态度一样,克制。

    很反常的克制。

    他反常的原因,也是张远觉得麻烦的原因。

    那就是立场。

    《南京南京》这部戏,在国家立场上占据了绝对上峰。

    一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你一个公众人物去抨击诋毁,很容易被反噬。

    若是被扣上汉奸,国贼的名号,可就完了。

    人家陆穿有“金身”在!

    所以连小王这么嚣张的人都忌惮,不敢乱说。

    而且现在攻击陆穿,也会因为这部戏,被扣上反贼的名号。

    除非等他下一部出现,或者过个一年半载,《南京南京》的热度过去。

    等于这部戏给陆大导迭了盾条。

    轻易冲他,不光没法破盾,还会反伤。

    “所以。”张远琢磨着:“得找个既不会在立场上被人挑毛病,又能教教陆大导做人规矩的法子……”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翻滚的肚皮的小说影帝:我谢谢你哦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影帝:我谢谢你哦全文阅读影帝:我谢谢你哦5200影帝:我谢谢你哦无弹窗影帝:我谢谢你哦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翻滚的肚皮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