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晚上做了祈祷,也可能是因为征兵处增加了人手,第二天中午时,盖兹卡就完成了登记。
征兵处的军官给他发了军役证,以及一个地址,让他自己去那儿集合。
等到了地方,盖兹卡发现这里聚集了五六百人,但只有一名中尉和两名下士负责管理他们。
军装和武器都还没配发,连训练也只是最简单的排队、转身之类。
卡索中尉告诉他们,从前线调派的教官要十多天后才到。那时才能正式开始训练。
这让急着上前线对付英普奥侵略者的小伙子们大为失望。
然而,当天下午,便有几辆马车停在了临时营地前。车上下来十多名穿着旧军装的人。
盖兹卡看到他们的瞬间便愣住了。
有一半人都坐着轮椅,或是少了一只手臂。
为首的一名胸前戴着铜制鸢尾勋章,左臂只剩下不到20厘米的中年人对迎上来的卡索中尉举帽示意:“中尉先生,我们听说新兵营缺少教官。我们都上过战场,可以帮您训练他们。
“哦,您放心,我们5个都是巴黎警校毕业的。斯特朗先生他们也都上过军事技术学校,基础训练科目肯定没问题。”
卡索中尉看着他们身上的残疾,怔在那里好半天,都没能说出话来。
带着铜鸢尾勋章的老兵道:“您看,我们是不中用了,但怎么也好过让小伙子们一直闲着不是。”
“不,你们是法兰西的英雄!”卡索中尉用力立正,大声道,“你们已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不该再来受这份累……”
“嗐,看您说的,总是待在家里,我都快要发霉了。”
轮椅上的斯特朗接道:“我有跟普鲁士打仗的经验,可以告诉这些年轻人。”
“我是功勋炮手,曾在一公里外直接命中过英国少校……”
“让我们试试吧,中尉先生,法兰西等不了太久……”
卡索中尉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对新兵们高声道:“全体立正!欢迎你们的新教官!”
就这样,在大量退伍老兵的帮助下,巴黎附近80%的新兵营都迅速展开了训练。
……
南锡东部,南锡-斯特拉斯堡铁路线的施工现场。
首席工程师勒普兰斯看着忙碌的工地,不禁疑惑地问助手道:“林盖,我们的工人数量是600名对吧?”
“是的,612人,先生。”
勒普兰斯朝铁路线指去:“可这里……我没仔细数,但肯定不止600多人。”
林盖点头:“附近的镇上来了很多人,他们虽然不太会铺铁轨,但帮着挑砂石之类还是能做到的。克鲁塞先生就把他们留下来了。”
克鲁塞是工地负责人。
勒普兰斯皱眉:“可我们哪儿有那么多经费给他们发工钱?”
林盖道:“大家都知道这是为前线运送补给的铁路,所以还从没有人向我提起过工钱的事。”
勒普兰斯怔了几秒,叹了口气道:“至少给大家每天发两磅面包吧。我会向上面申请的。”
……
卢森堡的几家炼铁厂将加工好的枪支部件装车,源源不断地运往皇家军械厂的新车间里。
工人们24小时不间断地轮班,将其组装成火帽枪。
是的,线膛枪的生产工艺太过复杂,产量完全跟不上征兵的速度,所以只能继续生产老式的奥古斯特式火帽枪。
在众多炼铁厂的支持下,这里月产量高达7800支。
配合沙勒维尔和巴黎的军械厂,每个月可以向前线输送1万5千支火帽枪。
再加上原有的武器库存,总参谋部估计在明年二月之前,足够武装出17万新兵。
……
总参谋部后勤处却是最轻松的部门。
仅一个多月时间,他们就征调了2万6千匹骡马。
有了“公民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令之后,愿意提供牲畜给军队的人反而比以前多了很多。
甚至有人连预付租金都没要,仅凭一纸征用文件,就自己将牲畜送到了后勤处。
这让总参谋部将征调的骡马目标提高到了4万5千匹,而后勤处竟破天荒地表示,这数字有些太保守了。
……
1798年11月17日。
瑞士首都苏黎世。
一名传讯官将战报交给塞律里埃,道:“将军,昨天中午在圣加伦山口发现哥萨克骑兵的踪迹,估计有上千人。”
“俄军果然来了。”塞律里埃点头,“向马塞纳将军汇报了吗?”
“是的,将军。”
“好的,我知道了。”
旁边的参谋见他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忙提醒道:“将军,我们是否应该趁俄国人还未建立防线,向他们发起突袭?”
塞律里埃微笑摆手:“我们就是在等他们全都进入瑞士。提前动手的话,后面的人就会逃回去。
“请您放心,俄国人的目标是帮布吕歇尔突围,所以他们不会一直死守的。”
“但如果苏沃洛夫军团全都来瑞士的话,我们的兵力根本不够……”
塞律里埃道:“所以马塞纳将军将会赶往沃伦。”
“沃伦?”参谋顿时瞪大了眼睛,“可这会让普鲁士人跑掉的。”
沃伦在苏黎世西侧。马塞纳军团去那里的话,就会让出阿尔特多夫通往洛桑的道路。
近7万普鲁士军将能沿着楚格湖北侧,从阿劳前往洛桑。而洛桑可以直通法国东勃艮第区。
塞律里埃点头:“马塞纳将军已经考虑到了这些。
“阿尔特多夫距离洛桑有多远?”
“210多公里,将军。”
“没错。布吕歇尔最少要两三天之后,才会发现马塞纳将军离开了。而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也要8天左右,才能抵达洛桑。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周时间对付俄国人。”
沃伦在瑞士西北部,距离洛桑只有120公里。法军从这里赶往洛桑只需要不到4天而已。
塞律里埃继续道:“而且,马塞纳将军认为,普鲁士人多半不敢去洛桑。”
参谋愣了一下,但立刻便明白过来。
布吕歇尔很难确定法国人是撤离了,还是要引他出来,然后在某处进行伏击。
要知道,瑞士到处都是山脉与河流,最不缺的就是伏击点。
所以他与其冒险前往洛桑,还不如等着援军来救更为稳妥。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