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941章 用推恩令来破局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最新章节 第941章 用推恩令来破局 http://www.ifzzw.com/359/359826/
  
  
    林三七走到晒谷场中,14个保镳马上暗暗将他围了起来。

    如果仔细点看,还能看到保镖们的手都放在了腰间。

    还有几个保镖已经将自己的背包取了下来,拉开了拉链,似乎随时准备从里面取出什么。

    如果聪明点的人一瞧这架势,马上就会意识到来了一个了不得的大干部,最好是偃旗息鼓。

    可惜农村大山里的村民们哪里有这种见识

    林三七看了看剑拔弩张的双方,这才问道

    “不就是一个赤脚医生嘛,你们至于吗?瞧瞧,这打得头破血流的,那个人是不是骨折了?我看这腿肿得跟馒头一样了,痛不痛?”

    现场没人回答他,万姓和卜姓都是冷冷看着他。

    林三七有点小尴尬,看来自己的确没有王八之气,一出场就让村民们纳头就拜,于是继续开口道:

    “行了,万姓和卜姓,各自来一个代表,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有什么诉求?”

    从人群里走出两个中年男人出来,赔笑道:

    “领导,我是邑村的村长万来成。”

    另一个中年男人也回道:“回领导,我是副村长卜良。”

    林三七讽刺道:

    “一个村长,一个副村长,你们这邑旺村基层工作做得真好,二位村长大人果然是先锋带头人啊。”

    面对林三七的讽刺,万来成和卜良都没有什么羞愧的表情,反而是一脸不服气。

    金县长无奈地解释道:

    “林部长,没用,我们这么多年批评过好多次了,还重新选过村长,甚至还派出了公社干部到邑旺村来当村长,结果没有一次成功。

    你别看这两姓有好处时打破狗脑袋,但是对外的时候他们同样非常一致,非常难搞,说句是针叉不进,水泼不进都不为过。”

    林三七自己也是东广省城中村出身,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南方的村民们非常抱团,非常团结,尤其是在有“宗族祠堂”的前提下

    现在哪怕林三七面对这些农民,同样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林三七又反问道:

    “谁当赤脚医生我们都有选举制度的,一切都按规矩来,是不是公平公正的?先是文化考核,再是专业知识,最后是村民投票,你们反对什么?”

    万来成赶紧开口道:

    “领导,我是支持上级的这套选举制度的,不遵守的是他们卜家人。”

    卜良一脸怒容反驳道:

    “选举?选你娘啊?你们万姓人多,我们卜姓人少,只要是选举我们永远选不过你们,村里什么便宜都让你们万姓人占据了。

    如果这个赤脚医生归了万其华,以后他掌握了所有药物,到时给谁不给谁还不是他万其华说了算?那我们卜家人怎么办?”

    林三七一听,内心是暗自点头的。

    当年他在京城的时候遇到三年灾害时期,不要说家里了,连单位的正常粮食供应都困难。

    还记得他弄了一批粮食到仓库里,数字医院和协和医院的人都来抢,最后连景领导都出面了。

    归根到底,在资源缺乏的年代,你不抢是真轮不到。

    比如邑旺村配额能搞到20盒头孢消炎药,万姓赤脚医生完全可能把所有好药都供应给自家人,一盒不卖给卜家人。

    甚至拒绝给卜家人看病,最叫双方是世仇呢?

    这问题的确棘手。

    “金县长,你把选举记录给我看一下。”

    一个工作人员递上了一个笔记本,林三七仔细翻看了一遍,选举没有任务问题,的确是公平公正的。

    最后三个候选人,万其华、卜英、韦金。

    万其华得标165票,卜英是135票,剩下韦金只有区区10票,显然是村中的小姓。

    看到这个结果,林三七头痛了。

    ……

    “万村长,卜副村长,你们双方现在的诉求是什么?”

    万来成对着卜家人就是一声轻哼:

    “我们诉求非常简单,就是要卜家人承认选举结果,不要再无理取闹。”

    卜良也冷笑着道:

    “我们的诉求更简单,不允许万家当这个赤脚医生。”

    金县长这时候笑了:

    “那还不简单?不是还有一个候选人韦金吗?你们两家都争,不如谁都不当这个赤脚医生,让韦金来当。”

    万来成和卜良听到后齐齐呸了一声:

    “一个小门小户敢来领导我们,给他几个胆,打不死这狗日的。”

    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金县长又开始狂喷了,对着两姓就骂上了街:

    “无法无天,你们这是反了天了,你们……”

    林三七却是摸着下巴,想着解决办法。

    打一架,谁赢了拿到这个赤脚医生岗位,能解决一时,但解决不了一世,更何况这也没办法向全国推广。

    打也打不得,劝也劝不好,上级指定?

    显然那位姓韦的小姓村民就是典型下场,将来会被两大家族针对,寸步难行,甚至小家庭都要保不住。

    那咋办泥?

    林三七脑子里开始在想二十四史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和解决方法。

    德意志有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纵观世界人类发展史,发现无论朝代更迭、经济发展等活动都在不断的重复过去。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

    那林三七肯定也能从中找到解决方法,想了一会儿,林三七突然眼前一亮。

    汉武帝的时候就玩过一个阳谋: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更改了一些继承制,原本诸侯王的财产和封地只能由长子一个人继承。

    现在汉武帝规定长子、次子、三子都可以共同继承,也就是“以大划小“,原本10人一体,在推恩令的加持下,变成5人一体或者三人一体。

    具体到赤脚医生选举难题,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破局。

    你们不是争一个赤脚医生岗位吗?那我现在给你设两个赤脚医生,一家一个,这样你们总服气了吧?

    关键这方法可以向全国推广,兵不血刃分化矛盾。

    有些小兴奋地林三七止住了金县长的骂娘,对两个村长说道:

    “万村长、卜副村长,既然你们谁都想要这个赤脚医生岗位,那现在我作主,将这个岗位为一分为二。

    即你们邑旺村成立两个村卫生室,拥有两个赤脚医生。你们一姓一个,这样算不算公平合理?

    其他政策都一样,只是这个补贴同样需要一分为二,也就是5元一个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万来成和卜良互看了一眼,两人都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

    金县长反应最快,悄悄给林三七竖了一个大拇指:

    “林部长,高,实在是高,这样在不加大国家投入的前提下,又解决了农村一个尖锐的矛盾,实在是太高了。”

    林三七也喜欢听马屁声,笑呵呵回道: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赤脚医生最终要靠医术吃饭的,一个村两个赤脚医生,这样双方就有了竞争,医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才能提高。

    如果一个赤脚医生水平高,另一个赤脚医生水平低,病人都会用脚投票的,谁水平高,谁的业务更好,拿到手的收入也越高,这就是良性循环。

    至于说病人会不会去敌家卫生室看病,这个根本不用愁,人都快病死了,还管医生是亲人还是敌人,先去看了再说呗。”

    金县长却找到了一个漏洞,提醒道:

    “林部长,如果有个别赤脚医生就是不给敌对一方的村民瞧病,眼看着病人死怎么办?”

    林三七轻哼了一声:

    “怎么办?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既然你拿了我的补贴,在我们的指导和培训下当了这个赤脚医生,那你就要按医生的道德标准和职业要求来。

    如果出现拒诊导致病人伤残,或者加剧病情的,直接开除赤脚医生,永不录用。如果导致病人死亡的,抓起来劳改,真当国法是摆设?”

    这时候万来成和卜良也已经想好了,于是纷纷点头道:

    “行,就按领导的意思办,我们一家领一个村卫生室。”

    林三七心想本来就是偏远农村,条件落后,一个和尚都不一定有水喝。

    现在来两个和尚,恐怕谁都喝不到水。

    “行,既然你们决定了,那你们两姓各自去准备村卫生室的场所,一周后去县城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先去看看你们选定的村卫生室。”

    林三七不关心村里的狗屁倒灶事情。

    有人说六七十年代的农民非常纯朴,那都是电影看多了,没有比这个年代的人更坏了,多少不忍言之事就发生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年代。

    万家人的村卫生室就安排在万其华家里。

    万其华家有五间泥房,刚好有一间空出来,而且他家门前就是一条土路,村民们来来往往都人露过。

    泥房内部空间大约是30平米左右,这时候的农村也不讲究宅基地规划,谁占住就算是谁的,大家都往大了造。

    林三七看了一下环境,心想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

    “房子面积可以,就是要准备一些家具,另外再打造一些输液工具。万其华,不是当上这个赤脚医生就万事大吉了,咱们这一行,到底要靠医术吃饭的。”

    万其华是个20岁的小伙子,面相比较老实: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万父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问道:

    “领导,真的一个月有5元补贴好拿?以后有没有转正?”

    林三七呵呵笑道:

    “转正也不是不可能,我知道有一位女赤脚医生,因为在村里给人治病表现优越,然后被推荐上了大学,最后成为了大医院的院长,最后做到厅长。

    万其华同志是初中毕业,这个起点已经很高了,所以将来治病同时,不要忘记学习。

    我们穷人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读书或者当兵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当兵有天花板,读书却有无限可能。所以年轻人,加油吧。”

    万其华一听,整个人都充满了斗志: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XXX保证,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赤脚医生,甚至是县医院的医生。”

    林三七心想你这胆子太小了,就敢想县医院啊?

    从万其华家出来,林三七翻过一个小山头,又来到了卜家人的地盘……

    林三七在忙着自己事业的同时,在遥远的大庆油田。

    一列列的火车驶入油田基地,然后大量的工程机械车开始将车上的设备卸下来。

    郑部长、吴局长和一众石油系统的领导都激动地直打摆子。

    “郑部,这几条生产线加起来,能有100万吨的年产量?我的天呐,这可是超级炼油厂啊。”

    吴局长两眼放光,要知道大庆炼油厂目前年产量只有15万吨,100万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郑部长也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显然心情非常好:

    “林三七同志说了,这100万吨的炼油厂只是给我们练练手的,让我们随便造,不要怕心疼设备会坏掉。

    他这次总共给我们搞来年产量达到2500万吨的设备,不过因为设备太大太复杂,要分批才能运过来。

    我们部里讨论过了,给你们大庆油田一千万吨的设备,剩下的我们准备分散到全国各地的油田去。老吴,这次你完不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可说不过去了。”

    吴局长爽朗地笑道:

    “部长放心,目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从全国各地抽调过来的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已经达到了10万人,我们准备大干特干,争取一年就甩掉贫油国的帽子。”

    郑部长点点头,又叮嘱道:

    “先把林三七同志运来的炼油设备搞懂,会操作,积累足够的经验生产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够了,我们要按林三七同志的设想,开始生产塑料、沥青、化肥、轮胎等等。

    希望你们要早日拿出成绩来,千万不要让林三七同志失望,并且要牢牢记住他对我们石油系统的帮助。”

    吴局长思索了一下问道:

    “要不,给林三七同志一张无限额加油卡?”

    宝安县制药厂。

    炼油厂只是林三七赚的一个小外快,对宝安县来说,药厂才是重中之重。

    盐田厂是宝安制药厂的二期工程,总规划达到了50平方公里,新投入生产的200条药物生产线已经开动了。

    宝安制药厂厂长袁明杰正在跟沈国明主任汇报工作:

    “沈主任,有个事情要向你汇报一下,目前我们有100条生产线正在全力生产抗结核药物,准备供应国内医院,但是这占了我们太大的生产线。

    另外,现在铁路运输也饱合了,你看是不是砍掉抗结核药物?我们全力生产抗生素和其他退烧止痛和胃药?”

    沈国明也有些头痛。

    现在制约宝安县药厂大规模生产的瓶颈,不是药品销不出去,也不是生产线不够,而是产业工人和药学工程师太少了。

    目前宝安县药厂有职工1万人,但是根据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起码要10万人以上。

    沈国明这时候开口问道:

    “目前我们原料厂已经投产了3家,我有一个想法。

    国外的抗结核药物必须我们宝安县生产,这是我们目前赚钱的大头,不能动。

    但是我们可以扶持国内的药厂,让他们去生产抗结核药物,至于‘原料药’则由我们宝安县提供,当然费用还是要结算的,不是免费提供。”

    袁厂长一听,却有点犯难了:

    “沈主任,你这个提议我以前也跟林部长提过,不过他说够呛,并不看好在内地建大型药厂,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建了也是白建,浪费钱,非常奇怪。”

    沈国明一听便明白了干儿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因为林三七一直说国内马上要起风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也是他跑到宝安县这个边境小县来的原因。

    如果别人说这话,沈国明可能不信。

    但是林三七说这话,沈国明觉得八九不离十。

    因为到目前为止,林三七所有的预测就没有不准过,他担心的每一桩事情全部都发生了。

    想到这里,有些头痛的沈国明叹气道:

    “算了,还是我们辛苦一下吧,三七已经又新进了300条生产线,全部投入进去能缓一口气。

    另外,咱们再以宝安县药厂的名义向上级打报告,要人,要大量的人。”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烤饺的小说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最新章节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全文阅读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5200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无弹窗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烤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