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走到晒谷场中,14个保镳马上暗暗将他围了起来。
如果仔细点看,还能看到保镖们的手都放在了腰间。
还有几个保镖已经将自己的背包取了下来,拉开了拉链,似乎随时准备从里面取出什么。
如果聪明点的人一瞧这架势,马上就会意识到来了一个了不得的大干部,最好是偃旗息鼓。
可惜农村大山里的村民们哪里有这种见识
林三七看了看剑拔弩张的双方,这才问道
“不就是一个赤脚医生嘛,你们至于吗?瞧瞧,这打得头破血流的,那个人是不是骨折了?我看这腿肿得跟馒头一样了,痛不痛?”
现场没人回答他,万姓和卜姓都是冷冷看着他。
林三七有点小尴尬,看来自己的确没有王八之气,一出场就让村民们纳头就拜,于是继续开口道:
“行了,万姓和卜姓,各自来一个代表,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有什么诉求?”
从人群里走出两个中年男人出来,赔笑道:
“领导,我是邑村的村长万来成。”
另一个中年男人也回道:“回领导,我是副村长卜良。”
林三七讽刺道:
“一个村长,一个副村长,你们这邑旺村基层工作做得真好,二位村长大人果然是先锋带头人啊。”
面对林三七的讽刺,万来成和卜良都没有什么羞愧的表情,反而是一脸不服气。
金县长无奈地解释道:
“林部长,没用,我们这么多年批评过好多次了,还重新选过村长,甚至还派出了公社干部到邑旺村来当村长,结果没有一次成功。
你别看这两姓有好处时打破狗脑袋,但是对外的时候他们同样非常一致,非常难搞,说句是针叉不进,水泼不进都不为过。”
林三七自己也是东广省城中村出身,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南方的村民们非常抱团,非常团结,尤其是在有“宗族祠堂”的前提下
现在哪怕林三七面对这些农民,同样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林三七又反问道:
“谁当赤脚医生我们都有选举制度的,一切都按规矩来,是不是公平公正的?先是文化考核,再是专业知识,最后是村民投票,你们反对什么?”
万来成赶紧开口道:
“领导,我是支持上级的这套选举制度的,不遵守的是他们卜家人。”
卜良一脸怒容反驳道:
“选举?选你娘啊?你们万姓人多,我们卜姓人少,只要是选举我们永远选不过你们,村里什么便宜都让你们万姓人占据了。
如果这个赤脚医生归了万其华,以后他掌握了所有药物,到时给谁不给谁还不是他万其华说了算?那我们卜家人怎么办?”
林三七一听,内心是暗自点头的。
当年他在京城的时候遇到三年灾害时期,不要说家里了,连单位的正常粮食供应都困难。
还记得他弄了一批粮食到仓库里,数字医院和协和医院的人都来抢,最后连景领导都出面了。
归根到底,在资源缺乏的年代,你不抢是真轮不到。
比如邑旺村配额能搞到20盒头孢消炎药,万姓赤脚医生完全可能把所有好药都供应给自家人,一盒不卖给卜家人。
甚至拒绝给卜家人看病,最叫双方是世仇呢?
这问题的确棘手。
“金县长,你把选举记录给我看一下。”
一个工作人员递上了一个笔记本,林三七仔细翻看了一遍,选举没有任务问题,的确是公平公正的。
最后三个候选人,万其华、卜英、韦金。
万其华得标165票,卜英是135票,剩下韦金只有区区10票,显然是村中的小姓。
看到这个结果,林三七头痛了。
……
“万村长,卜副村长,你们双方现在的诉求是什么?”
万来成对着卜家人就是一声轻哼:
“我们诉求非常简单,就是要卜家人承认选举结果,不要再无理取闹。”
卜良也冷笑着道:
“我们的诉求更简单,不允许万家当这个赤脚医生。”
金县长这时候笑了:
“那还不简单?不是还有一个候选人韦金吗?你们两家都争,不如谁都不当这个赤脚医生,让韦金来当。”
万来成和卜良听到后齐齐呸了一声:
“一个小门小户敢来领导我们,给他几个胆,打不死这狗日的。”
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金县长又开始狂喷了,对着两姓就骂上了街:
“无法无天,你们这是反了天了,你们……”
林三七却是摸着下巴,想着解决办法。
打一架,谁赢了拿到这个赤脚医生岗位,能解决一时,但解决不了一世,更何况这也没办法向全国推广。
打也打不得,劝也劝不好,上级指定?
显然那位姓韦的小姓村民就是典型下场,将来会被两大家族针对,寸步难行,甚至小家庭都要保不住。
那咋办泥?
林三七脑子里开始在想二十四史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和解决方法。
德意志有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纵观世界人类发展史,发现无论朝代更迭、经济发展等活动都在不断的重复过去。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
那林三七肯定也能从中找到解决方法,想了一会儿,林三七突然眼前一亮。
汉武帝的时候就玩过一个阳谋: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更改了一些继承制,原本诸侯王的财产和封地只能由长子一个人继承。
现在汉武帝规定长子、次子、三子都可以共同继承,也就是“以大划小“,原本10人一体,在推恩令的加持下,变成5人一体或者三人一体。
具体到赤脚医生选举难题,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破局。
你们不是争一个赤脚医生岗位吗?那我现在给你设两个赤脚医生,一家一个,这样你们总服气了吧?
关键这方法可以向全国推广,兵不血刃分化矛盾。
有些小兴奋地林三七止住了金县长的骂娘,对两个村长说道:
“万村长、卜副村长,既然你们谁都想要这个赤脚医生岗位,那现在我作主,将这个岗位为一分为二。
即你们邑旺村成立两个村卫生室,拥有两个赤脚医生。你们一姓一个,这样算不算公平合理?
其他政策都一样,只是这个补贴同样需要一分为二,也就是5元一个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万来成和卜良互看了一眼,两人都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
金县长反应最快,悄悄给林三七竖了一个大拇指:
“林部长,高,实在是高,这样在不加大国家投入的前提下,又解决了农村一个尖锐的矛盾,实在是太高了。”
林三七也喜欢听马屁声,笑呵呵回道: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赤脚医生最终要靠医术吃饭的,一个村两个赤脚医生,这样双方就有了竞争,医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才能提高。
如果一个赤脚医生水平高,另一个赤脚医生水平低,病人都会用脚投票的,谁水平高,谁的业务更好,拿到手的收入也越高,这就是良性循环。
至于说病人会不会去敌家卫生室看病,这个根本不用愁,人都快病死了,还管医生是亲人还是敌人,先去看了再说呗。”
金县长却找到了一个漏洞,提醒道:
“林部长,如果有个别赤脚医生就是不给敌对一方的村民瞧病,眼看着病人死怎么办?”
林三七轻哼了一声:
“怎么办?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既然你拿了我的补贴,在我们的指导和培训下当了这个赤脚医生,那你就要按医生的道德标准和职业要求来。
如果出现拒诊导致病人伤残,或者加剧病情的,直接开除赤脚医生,永不录用。如果导致病人死亡的,抓起来劳改,真当国法是摆设?”
这时候万来成和卜良也已经想好了,于是纷纷点头道:
“行,就按领导的意思办,我们一家领一个村卫生室。”
林三七心想本来就是偏远农村,条件落后,一个和尚都不一定有水喝。
现在来两个和尚,恐怕谁都喝不到水。
“行,既然你们决定了,那你们两姓各自去准备村卫生室的场所,一周后去县城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先去看看你们选定的村卫生室。”
林三七不关心村里的狗屁倒灶事情。
有人说六七十年代的农民非常纯朴,那都是电影看多了,没有比这个年代的人更坏了,多少不忍言之事就发生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年代。
万家人的村卫生室就安排在万其华家里。
万其华家有五间泥房,刚好有一间空出来,而且他家门前就是一条土路,村民们来来往往都人露过。
泥房内部空间大约是30平米左右,这时候的农村也不讲究宅基地规划,谁占住就算是谁的,大家都往大了造。
林三七看了一下环境,心想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
“房子面积可以,就是要准备一些家具,另外再打造一些输液工具。万其华,不是当上这个赤脚医生就万事大吉了,咱们这一行,到底要靠医术吃饭的。”
万其华是个20岁的小伙子,面相比较老实: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万父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问道:
“领导,真的一个月有5元补贴好拿?以后有没有转正?”
林三七呵呵笑道:
“转正也不是不可能,我知道有一位女赤脚医生,因为在村里给人治病表现优越,然后被推荐上了大学,最后成为了大医院的院长,最后做到厅长。
万其华同志是初中毕业,这个起点已经很高了,所以将来治病同时,不要忘记学习。
我们穷人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读书或者当兵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当兵有天花板,读书却有无限可能。所以年轻人,加油吧。”
万其华一听,整个人都充满了斗志: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XXX保证,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赤脚医生,甚至是县医院的医生。”
林三七心想你这胆子太小了,就敢想县医院啊?
从万其华家出来,林三七翻过一个小山头,又来到了卜家人的地盘……
林三七在忙着自己事业的同时,在遥远的大庆油田。
一列列的火车驶入油田基地,然后大量的工程机械车开始将车上的设备卸下来。
郑部长、吴局长和一众石油系统的领导都激动地直打摆子。
“郑部,这几条生产线加起来,能有100万吨的年产量?我的天呐,这可是超级炼油厂啊。”
吴局长两眼放光,要知道大庆炼油厂目前年产量只有15万吨,100万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郑部长也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显然心情非常好:
“林三七同志说了,这100万吨的炼油厂只是给我们练练手的,让我们随便造,不要怕心疼设备会坏掉。
他这次总共给我们搞来年产量达到2500万吨的设备,不过因为设备太大太复杂,要分批才能运过来。
我们部里讨论过了,给你们大庆油田一千万吨的设备,剩下的我们准备分散到全国各地的油田去。老吴,这次你完不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可说不过去了。”
吴局长爽朗地笑道:
“部长放心,目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从全国各地抽调过来的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已经达到了10万人,我们准备大干特干,争取一年就甩掉贫油国的帽子。”
郑部长点点头,又叮嘱道:
“先把林三七同志运来的炼油设备搞懂,会操作,积累足够的经验生产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够了,我们要按林三七同志的设想,开始生产塑料、沥青、化肥、轮胎等等。
希望你们要早日拿出成绩来,千万不要让林三七同志失望,并且要牢牢记住他对我们石油系统的帮助。”
吴局长思索了一下问道:
“要不,给林三七同志一张无限额加油卡?”
宝安县制药厂。
炼油厂只是林三七赚的一个小外快,对宝安县来说,药厂才是重中之重。
盐田厂是宝安制药厂的二期工程,总规划达到了50平方公里,新投入生产的200条药物生产线已经开动了。
宝安制药厂厂长袁明杰正在跟沈国明主任汇报工作:
“沈主任,有个事情要向你汇报一下,目前我们有100条生产线正在全力生产抗结核药物,准备供应国内医院,但是这占了我们太大的生产线。
另外,现在铁路运输也饱合了,你看是不是砍掉抗结核药物?我们全力生产抗生素和其他退烧止痛和胃药?”
沈国明也有些头痛。
现在制约宝安县药厂大规模生产的瓶颈,不是药品销不出去,也不是生产线不够,而是产业工人和药学工程师太少了。
目前宝安县药厂有职工1万人,但是根据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起码要10万人以上。
沈国明这时候开口问道:
“目前我们原料厂已经投产了3家,我有一个想法。
国外的抗结核药物必须我们宝安县生产,这是我们目前赚钱的大头,不能动。
但是我们可以扶持国内的药厂,让他们去生产抗结核药物,至于‘原料药’则由我们宝安县提供,当然费用还是要结算的,不是免费提供。”
袁厂长一听,却有点犯难了:
“沈主任,你这个提议我以前也跟林部长提过,不过他说够呛,并不看好在内地建大型药厂,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建了也是白建,浪费钱,非常奇怪。”
沈国明一听便明白了干儿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因为林三七一直说国内马上要起风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也是他跑到宝安县这个边境小县来的原因。
如果别人说这话,沈国明可能不信。
但是林三七说这话,沈国明觉得八九不离十。
因为到目前为止,林三七所有的预测就没有不准过,他担心的每一桩事情全部都发生了。
想到这里,有些头痛的沈国明叹气道:
“算了,还是我们辛苦一下吧,三七已经又新进了300条生产线,全部投入进去能缓一口气。
另外,咱们再以宝安县药厂的名义向上级打报告,要人,要大量的人。”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