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道士聊唯物主义,这合适么?
这太合适了,换成一个和尚这对话是进行不下去的,但换成是一个老道士却不一样了,他的才华可能一般,但这个群体接受新东西的能力却不一般。
而像他这样的人更适合去当一个传颂者,把这个理念传播出去,不管外头的接受度怎样,在真正打开他们的眼界之前,首先就需要让他们有这一个概念,到时候也就不会再说什么火龙真君之类的话了。
老道士这两日的见闻早已经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会儿再接触到夏林的理论之后,等于就是把他碎成一地的三观重新雕塑,让他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体系。
而这个老道士也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他就是那种从乱世一路走到新时代的人,他年少的时候外族入侵、世家揽政、王朝纷乱,等他到中年时又迎来了中原分立,军阀混战,可以说他这一辈子经历过太多的苦痛,见过太多的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他的游记夏林熬夜看完的,里头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通篇只有两个字“吃人”,无数人被吞下之后尸骨无存,在看完这些之后,夏林就知道这个人绝对是个天生的唯物主义战士。
是,没错。他寻仙,苦苦追寻。但那是为什么呢?换个角度说,不就是因为他对神的信念动摇了么,他急迫的需要一个神佛实际存在的例子来巩固他信仰的封印。
可惜,他显然失败了,因为他追寻到了风烛残年也没有见过一个神仙,有的只有那出自一群少年之手的火龙。
这些少年做到了神都做不到的事,但他们却不是神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坚韧不拔的生命,他们就如那炬火一般,用自己的青春为这个无望又黑暗的时代照出了一小丛的光亮。
然而不管是夏林还是那些正在燃烧青春的孩子,他们都始终坚信只要他们的萤火足够多就一定能彻底将黑夜撕碎,露出破晓时的晨光。
“他们每个人都走在一条灿烂又曲折的路上,有时我一闭上眼就能看到那些年轻又灿烂的笑容。”夏林端起茶喝了一口,仰着头带着期待笑着:“你的游记借物喻人,因为你看到了这个时代最黑暗最逼仄的一面,但你没觉得那些孩子就如点点星光一般么。”
老道听了他的话,心口宛如被流星击中,他想到了昨日去看火龙的路上,向他迎面走来的少年郎,那一张张满是煤黑的年轻脸庞上都洋溢着如星辰一般璀璨的笑容,他承认当时再次回味那一个瞬间时,他沉寂好多年的心也被缓缓活了过来,脸上也逐渐出现了跟夏林一样的笑容。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夏林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出来,然后笑道:“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践行这句话,我不希望他们被击败,他们需要胜利也必须胜利,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老道垂下眼睛,过了很久才轻轻点头道:“对,他们必须胜利,那帮的日子我尝过它的滋味,他们断不可再重蹈覆辙。”
“我需要你办一件事。”夏林说到这里就开始图穷匕见了,他清了清嗓子:“以先师之名向外传道。”
“可小老儿……不会。我不过只是个微不足道的隐士。”
“你会。”夏林根本不跟他客气,连演都不带演一下:“我想了很多办法,如今只有这一个门路了,传道。这个法子很邪门,但却是最快的办法了,先生可愿意帮我?”
夏林见他犹豫,突然在他的心头加了一码:“为了那些孩子。”
“我……”老道士深吸一口气:“该如何?”
“很简单,你们道家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个么。大贤良师用一碗符水请四百年大汉赴死,他行你也行。”
“我……”
老道何德何能,他做梦都没敢往这个方向去想,而且那时的大汉是什么样子,如今可真的是好了许多,他近十年都没怎么再听见有人饿死了。
没人饿死,那便是太平盛世,是盛世啊。
盛世的道士就该当隐士的。
夏林摆了摆手:“不够不够,远远不够。”
说话时水仙上前为他二人斟上了茶水,夏林抬了一下手:“水仙,帮我去查一下这几年各地百姓的平均花费,各个方面的都要,就去书院里头要,说是我说的。”
“好的,我这便去。”水仙点了一下头:“还需要什么么?”
“给道长带些外头的餐食。对了,道长能否开荤腥?”
“不可。”老道连连摆手:“多谢大人好意。”
夏林点了点头:“那为道长弄几道素的来,要多弄些豆腐与素鸡蛋,不要葱姜蒜韭。”
“明白,我这便去。”
水仙离开之后,夏林笑道:“道长便在这里用些餐食吧,等会资料来了,还要研究许久呢。”
其实老道还是很感动的,他一个游历四方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夏林的名头,所以初次见夏林的时候,他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怠慢。
但真正见到夏林之后却发现他与江湖上传闻的形象大相径庭,他并非什么两丈的怪物擅食人血。看上去他就是个文质彬彬、气度优雅的中年人,颇具几分儒者风度。再加上他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反倒是让老道将他与那个天下第一才子的形象慢慢的重合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水仙带着资料和餐食回来了,夏林便与老道一边吃饭一边聊了起来。
“道长请看,这是书院的学生游历四方之后统计的数据,我们的确是很多年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的饥荒了。这里要感谢北方近两百万人的开垦之功,还有就是多个粮种的引入,但问题就是在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仍有人在挨饿,我的手没那么长,一旦出了我的管辖范围,他们干什么我是真的无暇顾及,所以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帮助我。”
老道看着那些统计出来的数据,看完之后真的是震撼无比。简单说就是诸如金陵和长安这些地方,虽然都是普通百姓,但他们每个人创造的价值和获得的资源平均下来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多。
其中差距最大的甚至能有五十七倍,这是什么概念?换而言之就是事到如今仍有一些相对闭塞的地方在挨饿,在被奴役在被压迫。
“道长,感觉如何?”
“任重而道远……”
“是吧,任重而道远。”夏林叹了口气:“那如今道长如何认为呢?”
“既然大人有此志向,我只能舍命陪君子了。”老道士抬头看向夏林:“不过如今我该如何办呢?”
“先吃饭,吃了饭之后我会给你安排。”
要不怎么说李世民是七世纪地表最强碳基生物而夏林就是七世纪最强魅魔的,这个老道的确是散人不假,但他可还是有师兄弟的,关键他的师兄弟各个来历不凡,信徒那可也不在少数。
而夏林教给他的邪法更是邪乎,黄符泡水有,不过写符纸的水是阿司匹林和青霉素。丹药也有,只是那炼制的丹药外头的山楂糕里头则包着各种不同的药物,从治疟疾的到镇痛的再到抗过敏的,甚至治疗心绞痛的。
造神?没有人比夏林更懂造神了,只是这一次他动用这个邪法要造的便是唯物主义这尊大神,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让那些令人头疼的愚昧乡民快速转移到他的阵营之中。
是,这法子是有风险,但是有些时候重症得下猛药。之前的读书人下乡有用,但范围太小了,很多乡民根本不理会他们的之乎者也。
既然孔孟留不住,那现在即将登场的可就是大贤良师了哦。
在得到一系列培训之后,老道士摇身一变就已经成了朝廷亲封的天下第一道门的宗主了,取名很随意就叫清风道。但这都是细枝末节,反正这玩意一旦有人资助那生长的速度可是很惊人的。
而就在浮梁的第一场雪落下来时,夏林也终于迎来了三喜临门。
第一喜:也许是他真的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之后得了老天爷垂青,长公主与糖宝儿相隔一个月分别怀上了,这件事高兴的长公主差点把自己蹦到流产。浮梁的百姓们闻言更是直接自发性的把冬至前的一个月定为了假日,甚至还上报了钦天监,最后其实也还好,就是得了一日休沐假而已。
而这第二喜嘛,就是火车经过近两个月的轨道测试,已经基本定型,可以进行接下来的长途货运测试了,只是现在三省那边跟洪都小王爷杠上了,一边说要先修到金陵,户部可出四成的费用,另外一边则咬死不肯松口,非要第一条铁路的终点站是洪都府。为此小王爷已经亲自上京讨要说法,一贯温良的大舅哥这会儿可是揣着一颗烧三省六部的心过去的,必是有一场恶战。
至于这第三喜,老道士经过培训之后,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浮梁甚至整个世界年纪最大的唯物主义战士,现在已经带着数百个平头“道士”再一次踏上了他云游的旅程。
不同的就是这一次他们带了很多写黄符的材料和炼制丹药的材料,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他们最拿手的“蛊惑之术”。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