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71章 归乡,归乡……凡我华夏子民,回来吧,这里是家乡……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最新章节 第71章 归乡,归乡……凡我华夏子民,回来吧,这里是家乡…… http://www.ifzzw.com/357/357656/
  
  
    阿梓自己是不会有办法的,也不会开动自己的脑子努力思考,给沈乐弄个办法出来。

    事实上,沈乐也不知道,这座陶屋的“脑子”在哪里——器灵的思考器官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好在沈乐点化出来的小家伙们,一向都很乖,愿意配合。它虽然没有方法,却同意配合沈乐,帮助沈乐解析它自身:

    【弄个小的……拆一间……没法那么强……会很近……装不下……拉不过来……】

    沈乐耐心地听它说话,耐心分析它断断续续,有点结结巴巴的回答。好半天,终于梳理清楚它的意思:

    弄个小的,可以做到。阿梓这座陶屋,里外里有三进大宅,几十间房间,四面角楼高高矗立,其实只需要一小间房间;

    当然,拆分出来,具备基础符篆的那一小间陶屋,肯定没办法,像阿梓那么强。

    小屋子覆盖不了太多的地盘——事实上,阿梓目前的状况,全力施为,影响半径至少达到两公里,有沈乐的力量支援,再翻倍也不是问题;

    小屋子也装不下太多的“东西”——那些“东西”看起来只是星星点点的磷光,但是,小屋的容量,似乎不能简单用体积算;

    而且,小屋子也拉不过来太强的“东西”,可能还需要特事局的修行者们,人力去跑腿。

    但是,有比没有好,制作简单,比制作复杂好。

    一百个制作简单,烧一次成功一次的小屋子,均匀分布,绝对强过一个制作极其复杂,折腾N轮,失败好几次才能成功的阿梓复制品。

    这个方案可以有,卷袖子,上!

    沈乐伸手按在阿梓身上,热流慢慢沁入,慢慢流过阿梓身上的每一堵墙壁,每一块符篆结构。

    精神力展开,观察这些符篆的共鸣,同时伸出一只手,不断移动鼠标,标记电脑里构建的三维立体模型,其中记录下来的一块块符篆。

    没多久,一团一团的符篆就被挑选出来,标亮,勾连。

    接下来,沈乐和赵先生一起,动手模拟制作小型陶屋,在泥坯上刻录符篆,把它们推进窑炉,小心烧制:

    “这些符篆我觉得凑在一起不太行,当中还得加点。”

    “我觉得这样勾连不太对劲,边上这一笔应该更圆润一点。”

    “不不不不,画圆的话,这里地方就不太够了,我还是觉得应该折线过去……”

    谁也说服不了谁,谁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或者,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的想法就一定是对的。

    在用特殊力量贯通符篆路线,能够走通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埋头做了一个,两个,三五个,十来个小陶屋,推进窑炉,小心烧造:

    赵先生负责陶泥配方和陶坯的干湿度掌控,沈乐负责绝大多数的符篆刻画,两个人共同掌火。

    烧一窑,再烧一窑,很快,就均匀稳定地,产出了缩水版的小陶屋:

    “这种陶屋非常有用!”特事局众人如获至宝,将陶屋捧去测试之后,很快反馈了结果:

    “它的覆盖范围,达到了半径五百米,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在里面装上小型灵玉碎块,甚至可以达到一公里!”

    “最重要的是它小啊!20厘米高,20厘米宽,20厘米深——和街头巷尾,那些民间土地庙差不多,完全不会引起注意!”

    “随便哪个地方都能塞,实在不行,我们把它做成神龛模样,便宜卖!”

    “好主意啊!那些小店不是喜欢供神像吗?供关公,供财神,供关公——供招财猫也行啊!我们可以大批量卖给他们!”

    总之,体量做小了,哪里都可以塞。不像那座一米多的大东西,除了博物馆,寺庙,道观,塞在哪里都比较奇怪——

    你总不能到处去跟商场谈判,让商场单独划一块地方,放置这么大的陶屋吧?

    虽然它确实不错,确实值得展览,但是,并不值得每个城市,都放几座复制品啊!

    做出了大小陶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工作方式模块化、标准化。

    沈乐和赵先生联手,一个为陶泥配方定下标准,一个确定标准符篆;

    然后,工人们负责制备按照标准投料,自有机器淘洗、搅拌,使用特制的模具,压制成一片一片。

    接下来,再由设定好的流水线,一层层刻画符篆,一层层堆迭,用类似3D打印的方式,将陶泥做成拥有符篆纹路的陶坯。

    承担过制作瓷塔的工作,调试流水线的工程师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经验,只花了三天时间,就调试好了制作小型陶屋的生产线:

    开足马力,工作一天,足足能有一百座陶屋坯体下线!

    “好吧,现在的问题,就是确保每一座新烧出来的小陶屋,都有够强的意念核心,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干活……”

    沈乐深深吸一口气。有他自己盯在窑炉面前,一个个启灵,这些小陶屋当然没问题;

    但是,让他一天天的待在这里,等到能够覆盖全国的小陶屋全部烧完……

    那不如杀了他!

    真的不如杀了他!

    “我来想想,要怎么调整这些符篆,让它能够自己动起来,能够自己干活儿……”

    不等沈乐大脑转出个答案来,他就感觉自己衣角被拽了一拽,脚面被踩了一下。

    低头一看,阿梓很努力地歪过身体,把半边身子抬高:

    【我!我!我可以喊醒它们!我可以!】

    “行行行,你可以你可以。”沈乐赶紧扑通跪下来,双臂张开,垫在它底下:

    “赶紧落地,放稳,放平!你是个陶器啊!你别没事跳啊跳的,底跳裂了怎么办!!!”

    最麻烦的一个环节也被解决了。流水线负责制作陶坯,窑炉设定好温度,直接推进去烧——

    用电窑炉,而不是扔柴火的古法窑炉,甚至可以把温度、氧气含量等参数设定得极其精准,保证成品率99%以上。

    而沈乐和赵先生他们,需要做的只是趟出一条路来,设定好最初的技术参数和标准。

    然后,赵先生拍拍手,直接返回去盯瓷塔烧造——那个更复杂,要求更高;

    沈乐一头扎进了大型陶屋的研制工作:光靠小型陶屋,没法联络起整个城市,必须有和阿梓一比一复制的大型陶屋作为节点……

    不到十天,在他勤勤恳恳的手搓之下,在他孜孜不倦点燃灵火、亲自烧灼之下,九座完全复刻的大型陶屋落成。

    它们并没有产生意识,算不上器灵,但是,按照特事局的测试,也算是中品法器,很能看得过去了。

    全部测试通过之后,这九座陶屋,按照特事局测算的方位,分别放在九座城市……

    沈乐在地图上略微扒拉了一下,感觉应该是按九州排的。

    当然,不一定准确,毕竟古代的九州就有好几种说法,九州当中,每个州的中心,也不见得是现在的核心城市——

    比如说,冀州的中心,你敢说是现在的京城?

    大禹定九州的时候,京城连城市雏形都没有好吧!

    一百座小型陶屋,围绕着一座大型陶屋,在城市当中组成节点。

    大型陶屋被安置在城市中心,地脉交汇之处,或者历史悠久的庙宇、道观等气息祥和之地;

    小型陶屋,则按照特事局人员的测算,星罗棋布,围绕着大型陶屋一圈一圈撒开,努力织成网络。

    为了让奔走测算的特事局人员显得不太奇怪,特别是看着不太像搞迷信的,特事局加急开发了专用设备:

    改装一台工程用激光测距仪,在测距仪下面加了个小箱子,放上罗盘。

    罗盘与测距仪并用,测方位,测距离,测灵气反馈的灵敏度,测小陶屋和小陶屋、小陶屋与大陶屋之间的共鸣……

    当然,还要在小陶屋里面,安装专门的供能灵玉碎片,并且不能让这些碎片被偷走抢走:

    不怀好意的人把它偷走了,你能把人抓回来丢看守所里,单纯感知灵敏的鸦科大佬钻进去啄碎片您要怎的?

    又或者,流浪猫、流浪狗,把这些固定在街边的小陶屋,占据成自己的新窝了,您又要怎的?

    短短半个月时间,特事局的修行者们,累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互相看看,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深重的黑眼圈。

    没有加班费,没有津贴,更没有奖金,还要解决一大堆新问题,大家能做到的就是互相安慰自己:

    “忙完这一轮就好多了……忙完这一轮,需要我们解决的‘脏东西’就少多了,一个礼拜来捡一轮就行了……”

    这些事情,沈乐完全不知道,他也完全感觉不到陶屋带来的变化。

    毕竟距离太远,景德镇在古九州当中,大约在荆州和扬州的交界线附近,距离哪个核心城市都有十万八千里;

    但是,当九座大型陶屋,和九百座小型陶屋一一落定的时候,沈乐忽然有了奇怪的感觉:

    “好像……哪里不一样了……”

    他下意识地走出窑炉区域,走出瓷妖赵先生的专属秘境。果然,一出秘境,天地之间冥冥的感应就更加清晰,一波一波,荡漾而来:

    “当——”

    脑海中,一声前所未有的清越鸣声,轰然炸响。

    周围行人没有任何异状,或者匆匆行走,或者拿起瓷器把玩,或者笑脸招徕顾客。

    沈乐恍然,这鸣声并非响在耳中,而是响在他的识海深处,震荡他的灵魂:

    是什么?

    是,很熟悉的东西……

    他加快脚步,找了个隐秘所在,一头扎进地底。在大地的怀抱中安然入定,他终于可以瞑目内视,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意识海中:

    那枚铜片,那枚被他一直贴身携带的铜片,又一次在识海中主动显形。

    这一次,长出了四面鼎身和下方鼎腹,还缺四个鼎足的铜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向下生长。

    新生的部分,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基,正要深深扎入地面,去吸收地气,去把自己与整个大地交融。

    虽然距离完全补全,还差不知道多少个节点,但是,它又进展了一大步!

    沈乐下意识地向它伸出手去。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他能够感觉到,以铜鼎为核心,无形的经纬线,丝丝缕缕,向外拓展——

    曾经亲眼见过、修补过的天地屏障,那片笼罩神州大地的无形屏障,随着这些经纬线悄然震动起来。

    那天地屏障,原本只是笼罩在外,用于分隔这个世界,和遥远的、神灵妖物所居的蛮荒,用以抵御外邪和界外侵蚀;

    但是此刻,沈乐清晰地感受到,随着经纬线开始拓展,这层屏障竟从大地深处,悄然向上浮起!

    “这是……天纲地轴,开始转动了吗……”

    沈乐几乎是战栗地看着。这片新升起的屏障,也浮现在鼎身上,与鼎上山川河流的地形图遥相呼应;

    那星星点点、细碎如沙的光芒,明灭不定,又显然组成了九个小小的团块:

    “这些光点是……刚刚放下去的陶屋节点……吗……”

    刚刚被烧制成的陶屋们,吞吐着地气,与铜鼎共鸣着,与阿梓共鸣着,散发出一股坚定而柔和的力量。

    这力量,并没有任何破坏力,只是用于梳理与引导。它自下而上,缓缓沉降,又缓缓抬升,加入整个世界的循环当中:

    一股清晰无比、温暖平和的“指引”意念,顺着大型陶屋的核心力场,和小型陶屋的节点共鸣,缓缓弥漫开来:

    “归乡……归乡……”

    “凡我华夏子民……回来吧,回来吧……这里,是家……”

    一点点光华亮起。因为灵气复苏,而开始有了力量,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迷茫徘徊的灵体,在这一刻,仿佛听到了遥远的呼唤:

    回家了……

    可以回家了……

    这里是家乡,这里是安宁的归途,这里,没有危险,没有痛苦,只有温暖的怀抱……

    点点磷光无声飘拂,向着最近的陶屋节点缓缓汇聚,踏上归程。

    沈乐静静地看着它们,无声笑起:

    责任还很沉重,他至少要把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都铺满这些节点。

    但是,上下弥合的天地屏障,可想而知,在灵气复苏的大潮面前,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它会更好地,保护华夏的生民!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加兰2020的小说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节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全文阅读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5200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无弹窗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加兰2020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