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对现在搞中子弹半点兴趣都没有,但是情况总是要给防工委这边说清楚。
他的话,让防工委领导乐呵起来,果然有用。这小子脑袋转得快,总是能给人惊喜。
“中子弹?还有这种东西?”领导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对,从氢弹衍生的武器来看,从理论上,只有中子流有这个能力达到您刚才说的那种效果。这个东西的理论并不复杂,您给搞这个的同志说一声,他们绝对能明白过来。”高振东笑道。
氢弹衍生的武器其实挺多的,当然核心都是聚变,没有这玩意供能,其他都是扯的。
“嗯……你觉得这东西有没有搞头?”防工委领导笑道,有些动心。能掐住钢铁洪流的咽喉,哪个领导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而且这东西还能完整缴获敌人的装备,对于精打细算经常把主意打到敌人头上的我们,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出乎意料的是,高振东那头传来的话却并不感兴趣。
“我个人来说,感觉现在没有非常大的必要去搞这个。”
深知高振东恨不能把一切好东西都弄出来的领导,知道他必定有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你说说看。”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氢弹做小,让我们的各种载具有能力将它投送到更远的地方。这东西要花钱的,我觉得好钢还是用在刀刃上。”虽然我们的第一枚就是实战型的,但是要说个头小,还差点意思,至于高卢鸡,就差得更多。
“嗯,你是想先建立可靠的威慑能力?”领导从他的话里听出来他的想法。
“是的。而且中子弹从用法上来看,不论威力有多大,更偏向战术核武器,这对我们的政策来说,意义不大。”我们的政策本来就是只用于保持战略威慑,且承诺不先使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那整个战术核武器意义暂时实在是不大。
这东西不能说没威慑,但是威慑的是对方的装甲力量和防守力量的话,那对我们来说远远没有战略威慑来得有用。
“你这个考虑的方向,倒是有些意思。”领导心中一动,这的确是个问题。
“而且从效果上来说,我们用常规手段,就有效能较高的对付装甲集群的手段。中子弹的使用门槛其实是个非常尴尬的事情,可能带来升级核战争的效果,这实际上会严重限制它的使用和效果。”
高振东这么一说,领导才想起来,这小子还带着大家搞了个末敏弹,那东西对装甲集群的威胁,同样很大,而且是想用就用,好像暂时是比这个平时需要供起来的东西要强。
“花旗搞这个东西,是因为西欧直接受到北方同志的装甲集群威胁,而实际上花旗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抵消掉对方的这个优势,大洋公约组织看起来一大堆国家,实际上真正能管用没几个。但是我们有这种能力,能使用常规武器就遏制住任何势力的装甲集群的进攻。”
高振东还是留了点面子,没有直接说“北方”。
“嗯,你的这个考虑,在短时间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个东西我们不研究,对手有了怎么办?”领导沉吟道。
不管是看得见的对手还是看不见的对手,既然有的开始研究,有的获得情报,那么他们获得这种武器的可能性就必然很大。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就是我不赞成搞的其中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东西听起来厉害,但是不是硬杀伤,原理很奇巧,但是奇巧的东西往往有个弱点——那就是容易被针对。”
“被针对?你的意思是有办法防护?”领导笑了起来,原来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好用是吧?
“有,您忘记了,反应堆里的控制棒就是吸收中子的。对于以中子为主要杀伤手段的中子弹来说,其实只要达到一定距离,防护起来并不是那么的麻烦。在坦克、装甲车、防守的堡垒里装一层防中子衬层,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这个衬层的代价其实并不大。”
防中子衬层,进入80年代后,正经主战坦克必定有的一层防护。
中子射流毕竟不是光辐射和冲击波,有一力降十会的能力,这东西非常容易被针对。
“就这么简单?”领导有些晕,这么牛逼哄哄的东西,就这么简单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就这么简单。所以搞到最后,这个武器大概率会变成对原本作战对象效果有限,反倒要靠核武器的老本行吃饭的尴尬局面。而另一方面,他对平民造成的伤害却是很直接的,毕竟平民是没有防中子衬层这种东西的。”
这就很尴尬,装甲专杀变成平民专杀。
“这……嗯,我明白了。”
“所以我的看法很简单,如果的确是有余力,那搞一搞倒也没关系,有备无患嘛。如果没有余力……”
高振东倒也不是说对中子弹深恶痛绝,而只是觉得现在的经济条件,暂时不适合搞,所以留了个尾巴。
说到这里的高振东,心中一动。
“没有余力的话,还不如搞点儿别的。”他在电话里笑道。
“搞别的?”
“对,搞别的。这个中子弹虽然在我看来当前的性价比和必要性都不是很足,但是它有个理念倒是挺有用的,那就是瓷器店里捉老鼠,老鼠要捉到,瓷器也别打烂了。”高振东道。
他这话让领导想起了很多事情,京城不就是为了不打坏瓷器,所以想尽办法劝降?松江为了不打坏瓷器,连重炮都不能用,又带来了多少牺牲。
“细说,细说。”领导此时兴趣大增。
毕竟后面要对付的,还有不少“瓷器店”。
“例如破坏敌人的电力设施,不一定非要炸掉发电厂嘛,收回来我们自己还要用呢。搞一点特殊的炸弹,让他们的电力系统短路烧毁,烧点变压器,总比发电厂便宜多了。而且附带杀伤小,对普通百姓根本没什么大影响。”要论脑洞,高振东还是佩服花旗佬的,毛熊千古之前,花旗佬的脑洞那是真的大。
“有这种武器?”领导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居然还有这种操作。作为从传统作战方式下走过来的人,领导对武器装备的想法,还是“大炮开兮轰他娘”,如果不够,就换更大的炮。
“有,举个例子,从天上扔一枚装满铜线的炸弹下去,这些铜线就能让敌人的电力系统短路。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例子归例子,但是距离效果很好,领导几乎在一瞬间就想明白了高振东的思路。
“哈哈哈,你这点子,绝了,有点损啊。”还别说,这玩意在特殊的地方,没准还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领导,搞这种偏门玩意儿,敌人想不到,一开始大概率要吃大亏。而我们最迫切的目标,大概敌人也只有一次吃亏的机会,正好。而且这东西花的钱,可比搞中子弹节约多了。”
“嗯,你这个想法有意思,回头我找人来找你取取经。”知道高振东的想法之后,领导是真的被吸引住了。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差不多,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高振东乐呵呵的笑了起来:“那没问题,你放心,领导,我这人啊,天天琢磨这些鬼点子了,想法还不止这一点呢。”
还有?那这个经是不得不取了,就算是不继续搞,先把思路拿到存着也是个办法,而且也能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增长对敌经验,提前有所预判。没准儿哪个敌人也和高振东一样能整花活儿呢,能提前有所防备总是好事。
放下电话,领导又把电话打回了大漠那边。
“中子射流?嘶~~~~~~我想想,嗯,的确,这是个路子,理论上,是能达到你上个电话那种效果的。”
大漠的同志一听防工委领导转述的原理,大为惊讶,领导是找到谁了?反应这么快?把花旗佬的核科学家挖了?
“能达到是吧?那你们如果有余力,就抽人研究研究。这东西我们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至少把杀伤机理要搞清楚,怎么防护也要搞明白,看看是不是真的只需要搞一层防中子衬层就能削弱其杀伤能力。”
领导的话,让大漠的同志更吃惊了,这是真的把花旗佬的人挖了吧,怎么都直接开始考虑防护的事情了。
他想了想,才开口道:“理论上,防中子衬层的确能达到这种效果,只是具体怎么弄,需要仔细想想。”
中子射流强度有多高?要用什么材料仿佛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又不付出太大代价,生效范围是多大等等,都得花时间,但是这条路子是没问题的。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有余力就抽空研究研究,不一定要实物,但是理论上的东西先搞明白。我咨询的那位同志说了,理论上,中子弹是氢弹衍生……哎呀!!!”
他后面的话没说完,就惊呼了一声。
他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情,这小子话里有话,藏着东西!
他的原话,是“氢弹衍生的武器从理论上只有中子弹能达到这个效果”,这个“只有”,内容好像很丰富啊!他不知道脑子里还憋着什么东西呢,不行,得问问!!
“这样,你们准备立项,我还有点事!”
他的话,让大漠这边的同志同样是非常惊讶。合着就这么一会儿就找出线索的同志,还真是国内的?
而且他这么急急忙忙的挂电话,不知道又有什么新发现。
不管怎么说,又来活儿了,大漠的同志美滋滋。
重新打通高振东的电话,领导劈头第一句就是:“你是不是还思考过其他氢弹的衍生弹种?”
高振东在这边一愣,你怎么知道我知道?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上一个电话的对话之后,他反应过来了,嘴滑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没准大漠的同志已经有相关考虑了呢。再说了,“从理论上分析”,不正是我老高在同志们印象中的强项嘛。
他定了定神:“是的是的,领导,你知道的,我虽然不是搞这个的,不过威力这么大的武器,总免不了在心里多胡思乱想几下。最近不是又看了北方同志石墨水冷堆的材料嘛,就多想了一下。”
诶,有什么问题,往这个事情上面推就对了。高振东现在觉得自己提出要看石墨水冷堆材料这个举动,实在是英明。
理论分析就是好,因为可以全靠口糊和脑补,不需要做实验,甚至只要一支笔一迭纸就能进行。对于高振东这种情况,实在是非常合适。
“你还有什么想法?”领导大为高兴,没准又有靠谱的呢。对于高振东的本事,他是相信的,他的想法,很多都很具有参考意义。
“我在理论上分析过很多种可能,最终其实靠谱的,也就一个。”高振东笑道。
别的都没意思,就一个有意思的,如果大漠那边的同志暂时还没考虑到,那提前说出来也挺好。毕竟我们的大炸逼刚刚成功,时间还不太久,同志们也许还没空考虑那么多。
还真有一个?领导心里那个兴奋啊。在他看来,“一个”比“几个”要靠谱得多,这可是高振东经过仔细的理论分析,最终觉得靠谱的,那这个意义可就大了去。
他嘴里的靠谱,与别人是不同的。
“你马上过来一趟,到我这里来。”接下来的话,就不适合在电话里说了。三分厂的机要系统再是高级,也没有委里高级。
高振东摇摇头,揽上事儿了。
当他赶到防工委领导办公室的时候,只有领导一个人在那里等他。
“来来来,把你的想法写下来。”领导笑着指向一台计算机。这种内容,属于是专业内容,领导不认为自己转述的效果,有高振东亲自写下来的好。
高振东坐下来,像个小学生一样,一字一句的在电脑上开始输入文字。
“关于裂变-聚变-裂变三相核武器的想法”。
“三相弹?和现在的聚变弹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大的区别,不过在相同的聚变装药情况下,增加一些其他装药,威力能提升一倍以上。”高振东没说的是,而且这个弹还特别“脏”,放射性沾染更重。
“多少?”这特么还不叫区别?你这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
“一倍吧,毛估估。”高振东再次确认了一遍。
“赶紧写赶紧写!”领导兴奋无比,增加一些其他装药,相同的聚变装药威力提升一倍?有这好事,那真是牙齿都要笑掉。
一个小时之后,大漠的同志看着那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层层解密才打开的文档,一个个眼放金光。
文档其实很短,没有多少字,但是老话说得好,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在这儿有那么个意思。
“诶,这想法绝了!拿没用的U-238包裹在外层,利用聚变的高能中子冲击U-238使其产生裂变释放能量。”
U-238在普通的中子冲击下不裂变,是因为中子能量不够,但是聚变产生的中子就不一样,它们能直接让U-238裂变释放能量。
“不仅如此,按照这个理论,U-238的裂变中子,会冲击氘化锂里面的锂-6,让锂-6变成氚,反过来增加聚变反应中的聚变材料总量。”
氘化锂,聚变主装药,本来里面的锂是没什么用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锂能变成氚,而氚是能在这个条件下聚变的。
一举两得,是真绝了!
“而且,这个东西一点都不难做,理论上对构型没有太高的要求,整个U-238壳子套上去就行。”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就能用极为简单的手段,在增加的重量不多的情况下硬生生把当量提升一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反过来,相同当量,装药就能减少!
小型化手段不止一个,但是这也能加快小型化的进程。
“你们觉得这个理论怎么样?”
“看起来是真的靠谱,至少高能中子冲击U-238裂变这一部分,是靠谱的。而增加的威力,也主要来自这一部分!”
这就是说,哪怕锂-6变氚这部分有问题,仅仅是U-238裂变,就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赶紧向防工委申请,立项立项,这个比中子弹,可要刺激多了,哈哈哈。”无形的射线哪儿有明亮的光辐射和强大的冲击波来得刺激,而且,如果理论成立,这个弹的U-238是不可能消耗完的,这就有意思了。
“估计这个想法,也是来自找出中子弹途径的那位同志。”一位同志笑道。
一来,有这个能力的人不多,二来,他想起了匆匆忙忙挂掉电话的防工委领导,而且他当时还说了半句“氢弹衍生”,这东西不就是衍生出来的。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同志,没来大漠,也算是异数。
防工委:他要是来了这里,损失可就大咯。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