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362章 纠结的白熊(5k)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最新章节 第1362章 纠结的白熊(5k) http://www.ifzzw.com/355/355048/
  
  
    中型登陆舰浮在水面上,看起来居然和在岸上没多少区别。

    这个船特殊,吃水非常浅,特别是现在是空船状态,那自然就更浅。

    看着这一幕,防工委领导笑道:“又下水一样了,就是不知道能生产多少啊。”

    和作战舰艇还要试试不同,登陆舰这种东西大概属于是设计上没大问题就能大量上量的那种,毕竟只要核心的功能满足了就不是不能用。

    海军这边倒是相对乐观一点:“登陆艇也生产了不少,还有你们建议的滚装船也有几条了,再加上缓冲时间,算算应该还是可以用的。”

    “还有些准备没做好啊。”

    “是啊,其实要不是为了解决背后的那个问题的话,都可以说准备得可以了。”

    “还是要料敌从宽,从最坏的角度打算。”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笑容满面,眼睛深处却在闪着一阵阵的光。

    ——

    在消化自己上一次抽奖收获的高振东,忙里偷闲的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报纸。

    上次手气好是真的手气好,但是要说难也是真的难,这套东西虽然浅显,但是对当前我们对应的专业领域应该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毕竟21世纪10年代的浅显,放到20世纪60年代可不见得。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吃力,因为浅显,反倒对高振东有点吃力了,他需要尽力的分辨和挖掘里面的东西,希望能挖掘得更深一些,甚至能为之做好一定的准备。

    至于这东西为什么这么浅显,那也是没有办法,这个领域的材料,全世界拿出来公开发表的,都不怎么深。

    ——《船用核动力装置》,一本21世纪编著的书籍,内容不深,但是相对于我们现在的水平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有用了。

    不过高振东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学习、挖掘之外,还要把里面大量不合时宜的东西去掉。

    诸如“花旗国在2007年,在XXX号核潜艇上进行了什么什么改进试验”、“20世纪80年代,白熊核潜艇改用弥散燃料”之类,因为成书晚,在书里可谓到处都是。高振东最心累的就是这个,那是一点儿都不敢留啊。

    而且仅仅是简单的一删了之还不行,在类似的每一条问题性描述里,去掉指向性很强的时间、国别、型号等内容之后,他还必须想办法把核心内容留下。

    核心内容留下也就罢了,他还要为这个核心内容,找一个说得过去的来源,哪怕是说自己做梦梦到的,他也必须把“经我做梦梦见”几个字给写下来。

    所以这花了他不少的时间,而今天忙里偷闲,一来是休息,二来,是他在等一条消息。

    等一条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世界走势影响深远的消息。

    拿着当天的《日报》,高振东摇了摇头。

    自己没猜错,自己在国内再怎么折腾,对国外的影响也仅限于技术和一些连带效应,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正经大事,那是影响不了的。

    例如花旗大统领脑洞大开这件事。

    而同样的,历史并没有厚此薄彼,白熊那件事情依然发生,连时间都没变一下,估计地点、过程这些,虽然报道中并没有任何提及,高振东估计事情还是不会变的。

    既然这些不会变,高振东估计后面的一些重大的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一个国家就犹如一头狂奔的大象,历史惯性是极强的,高振东相信不会有变化。

    此时高振东不由得庆幸自己催着防工委领导落实了一些事情,此时就算对方变卦,好歹我们还是有不少的收益的。

    同时,抛开合作那件事情不说,其他的项目,双方的实物都还没有交付,其实也不见得就彻底黄了。高振东上辈子,双方69年都还在做生意交付货物呢,这才哪儿跟哪儿。

    高振东心情愉快的放下报纸,他是真的心情愉快。

    他仅仅是想证实这件事情的发生,但是并没有半点希望它不发生的想法。高振东的想法非常淳朴、简单——死了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而另一边,防工委领导看着这个消息,目瞪口呆。

    他想起了高振东在讨论出口半导体生产线换取反应堆等事务的时候,说的那句“最好是在一个季度内敲定这些事情”。

    如今掐指一算,的确在一个季度内,差不多正好。

    这小子,难道嗅觉这么灵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说得客观点,仅仅是科研工作,就能把这小子的时间和精力挤得满满当当,不可能有任何的一点分配到关心这些事情上来。换个普通一点的,可能仅仅是他十分之一的工作,都能给累趴下,哪儿可能关心这些东西。

    而且他也没渠道去了解啊,别说他了,就连上上下下的人也不可能知道与这件事情相关的一星半点,要不然白熊那边自己早就发现了,哪儿会有这件事情发生?

    想了想,他摇了摇头,不可能。自己被振东同志平素的非人表现所影响,想太多。

    不过他还是没忍住,给高振东打了一个电话。

    “振东同志,今天的报纸看了吧?”

    对面传来高振东爽朗的声音:“看了,领导。没想到啊没想到。”

    高振东说的没想到指的是什么,此时自然不言而喻。

    “你有什么看法?”领导没忍住。

    对面的声音略带一点迷茫和不解:“看法?没看法啊。我是搞技术的,这件事情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我实在是没什么了解,没空啊。”

    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内幕,高振东此时可以说是除了北方那边的亲历者之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最了解的一个。毕竟毛熊千古之后,往外抖搂破烂的人可谓车载斗量。

    要是他想说,他可以直接翻开系统,洋洋洒洒的说上半天不带重样的,而且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哪怕仅仅从表象上分析,不涉及任何细节,他也能说得天花乱坠。

    但是他不想,也不能。那边的事情关我屁事,疯了才说那么多。

    听了高振东的话,领导在电话这头点了点头,嗯,对,这次他说的“没了解”,应该是真的没了解。

    “嗯,行,你专心你的工作,不要受到什么影响。”

    高振东在电话那头乐了,领导仿佛都能看到他咧嘴笑露出来的一排大白牙:“好嘞。领导放心,这事情对我能有什么影响,哈哈哈哈~~~~~”

    听见高振东笑得这么开心,领导才想起来,这小子对北方的心思……呵呵呵,可重呢,他最早亲身深度参与搞出来的新式装备,是坦克,最早花大力气介入的装备体系,是陆军装备,最早搞出来的划时代武器之一,是专门打坦克集群的。

    这些举动,要用他出身陆军来解释,可能不见得完整。

    那没事儿了,他哪儿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可能心理波动都不会有。非要说有的话……算了,说出来可能对北方同志就不大恭敬了。

    领导和高振东说了两句,放心的放下电话。

    ——

    这件事情可能在外面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对于我们却是影响不大。一前一后两个人,对我们的态度没什么区别,这是后来他们的解密文件和亲历者自己亲口说的。

    高振东还在和手上的船用核反应堆资料斗智斗勇,但是在北方,在某些细分领域,却有一场与我们有关的讨论正在进行。

    不用猜都知道,他们变了天,很多事情就会考虑是不是也要跟着变一变。

    如果说其他已有项目,都因为两边越来越深的交流被死死的缠在一起,压根很难分离,呈现出一种“政冷军热”的态势的话,那几个新课题,就让相关的负责人不得不组织人员,商量考虑一下。

    例如航天、核工业。

    主要是这些部门的人,和我们在这些方面打交道也没什么经验,并没有太多的底气和胆量。

    一群人聚在一起,就一个议题——和南方同志商量好的事情,是否还要继续?

    “我的建议,是继续下去。最高委员会的同志们并没有给我们下达任何命令要求我们中止相关合作,不是么?”一位白熊脸上带着笑容说道。

    “达瓦里氏,你需要他们的半导体生产线,我理解,但是半导体生产线仅仅是一个小事,它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不能高于我们的领导意志和最高决议。”说话的人,来自航天部门,但并非技术人员,相对想得要多一些。

    好家伙,你想要继续完成交易,让你们电子工业的成绩得以保留,但代价是什么?

    代价是我们要冒着政策风险,继续和对方合作。

    虽然南方人有句话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但是你不能舍我的孩子。

    此时作为航天部门的行政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政策风险,而不是技术或者经济利益。

    那些都是虚的,航天搞得再好,也没有屁股下面的位置重要。

    对于他来说,事情非常简单,继续合作也许会带来一些进步获得一些收益,但是对于上升空间已经不大的他可能毫无意义,但是相反,这种行为带来的政策风险远远高于收益。

    “达瓦里氏,并不只是我建议这样做。实际上,很多与南方同志有交流的部门和机构,实际上并未受影响,依然在继续他们的工作。”作为电子行业的人,这位毛熊很清楚电子方面的情况。

    如果要中止,也至少应该完成这一笔交易之后。因为那样他就能获得一条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想想5年前自己还在向对方支援半导体生产厂,没想到5年后却要想尽办法保住向对方进口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希望。

    说到这里,他转过头,将目光看向了原子能部的同志们。实际上要说敏感,原子能部才是最敏感的那个,他并不指望在这里获得多少支援。

    没想到的是,原子能部的同志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我们希望能完成交易,他们是最好的达瓦里氏。”

    这话让所有的人都有些意外,航天部门的人在意图寻求盟友:“部长同志,你应该知道,你们更不应该和他们完成交易。”

    原子能部长脸色没有什么变化,他真正愿意和南方同志完成交易的原因,是他们的行为非常无私,并且在真正的考虑双方人员的安全。

    这从道德上很正确,但是却不能放到台面上来,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不过他有别的道理,而且是现成的。

    “不不不,我的达瓦里氏,我们才是最不用担心的那个。在我们和南方同志的交易中,我们最敏感的部分——石墨反应堆,早在很多年前我们就提供给对方了,并且他们也利用我们的援助,生产出了最敏感的材料。这是以前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消灭我们最担心的地方。”

    原子能部长的道理一套一套的,偏偏听起来好像还挺有道理。

    “但是即便如此,你们也没有必要继续完成这笔交易。”

    “不不不,不是我们要完成这笔交易,我只是在帮助电子工业部门的同志,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原子能部长振振有辞。

    这话让电子工业部门的同志有点难受,不是,你拉我当挡箭牌是几个意思?

    但是无论如何,原子能部门的同志是实实在在的支持了他们的想法,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同意原子能部的意见。”

    毕竟他们也清楚,在前期谈判的时候,对方就指明了,反应堆是必选项目,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反应堆可以继续交易,那么这笔交易就依然存在完成的可能,而且可能性极大。

    这让航天部门的人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起来,实际上航天部门的人不在意和南方人的合作,最核心的原因是他们的荣誉足够多,第一颗卫星,第一名航天员,让他们有了充足的底气和自信。

    而电子工业作为长期被西方吊打的部门,需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别管军用民用,都很拉垮。能完成任务,甚至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但是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巨大,物理上的客观描述。

    在这件事情上,他甚至能直接以此为理由向上级解释他们的动机。

    这时候,卢比扬卡的人发言了:“达瓦里氏,我想我有必要向你说明,他们这次出口的生产线,在他们的序列里是被淘汰的。”

    电子工业部门的人转过头去,脸上甚至露出了苦笑:“同志,作为专业人员,我比你们更清楚这一点。但是我比你清楚的是,这条生产线如果落地到我们这里,将是我们最先进的生产线。而且我还清楚,这条生产线比除了南方同志之外的全世界,都要先进!”

    这就是他坚持想完成交易的深层原因,一条足够先进的生产线,除了生产,也许他们还能获得更多的收获。至少能在花旗人面前站起身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甚至对于他们的上级来说,都能拿这件事情在花旗佬面前吹吹牛,总之我有你没有,至于我们哪儿来的,那你别管。

    这让上面同意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增大了不少。

    花旗佬和白熊在冷战时期吹那么多牛,除了战略欺骗之外,有不少也是迫不得已,这就好像大学社团招新,不吹得牛逼一点,新来的小学弟小学妹恐怕是没兴趣加入。

    卢比扬卡的人顿时卡壳,因为他知道这是事实。

    围绕这个问题,两方人马开始了激烈的口腔体操。

    “这样吧,我提一个建议。”负责对南方军事交流的人眼见双方争执不下,终于开口了。

    电子工业部门的人眼里闪过了一丝喜色,因为他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这位部长的倾向性。

    果然,他说出来的建议,听起来好像是两部相帮,但实际上是在同意电子和原子能的人。作为这笔交易前期落地的真正负责人,他最了解交易的先决条件和内幕,想要拉偏架简直不要太容易。

    “以石墨反应堆的交付为基础条件,向上级部门提出完成这笔交易的建议。同时,双方航天部门的合作作为背景条件,一并提交,但不提出任何建议。”

    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双方看着这位同志,还是负责对外交流和贸易的达瓦里氏最聪明。

    这个建议,既满足了电子、原子能的要求,又把航天部门给摘了出来,同时还把航天合作的决定,不带任何倾向性的扔给了上级。

    几方都觉得满足了自己的想法,至于卢比扬卡,他们实际上没有任何想法。

    ——

    此时,高振东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航天合作本来就是搭头。可以说,已经从他们那里拿到一批合作前期资料的我们,已经赚了。

    他现在坐在会客室里,手上拿着一张清单,脸上有些哭笑不得的笑容。

    我事情还没搞完,没来得及去找你们呢,你们倒是先找过来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打小就清澈的小说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全文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5200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无弹窗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打小就清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