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卷 第1096章 大汉第十四州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最新章节正文卷 第1096章 大汉第十四州 http://www.ifzzw.com/352/352512/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没有意义的。

    正如之前荀彧所说。

    初时洛阳城中百官还有些惶惶不安,说什么唐王过分,国不可一日无君之类。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只要按着苏曜之前设计的朝堂制度,即便没有皇帝亲自批阅,各省部官员也各司其职,政务依旧有条不紊地运转。

    甚至,由于苏曜那超然于外的威压,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中高级官员不敢像往日一样在皇帝面前打嘴仗般扯皮,一些事务的处理得反而更加高效。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议礼的热潮却才刚刚开始。

    最先呼应的自然是京畿的周边地区。

    苏曜翱翔天空的身影早已深深映在他们心中,在这个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几乎全民迷信的时代,亲眼见到有人骑着神鸟在天上飞,那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当陈留、颍川、河内等地的官员百姓亲眼见到陛下与唐王共乘神兽降临,那种“真龙天子”与“神人降世”的直观感受,瞬间压倒了所有经义典籍中的教条。

    各地的祥瑞贺表如雪片般飞向洛阳。

    在两京司隶以及中原周边的豫兖等州,世家和百姓们表示朝廷应该顺应天意,厚赏唐王,以定鼎万世之基。

    这股风潮迅速蔓延。在汝颍之地,很多因早期投资西域开发公司而大赚一笔的世家们纷纷表态支持袁绍的提议,要重赏唐王,与帝同尊;而并州、幽州的边军将士更是感念苏曜带来的赫赫武功和丰厚赏赐,联名上书,呼声狂热,甚至有许多当地官员纷纷上报言天降祥瑞,寓以唐代汉。

    甚至连一向被视为文教重地、恪守礼法的齐鲁与荆襄之地,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些年轻士子开始在《大汉月报》上发表文章,引证上古圣王禅让、周公摄政等典故,论证非常之功当有非常之赏,试图在传统经义框架内为苏曜的超然地位寻找依据。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并非没有。以王子服残党、少数刘氏宗亲领袖,以及部分清流御史和一些远离商贸中心、未受西征红利的偏远郡县儒生为代表,他们仍在坚持“君臣大义”,抨击袁绍之论为“取祸之道”,警告“权臣震主,国祚不久”。然而,他们的声音在汹涌的民意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浪潮中,显得越来越微弱,甚至被斥为“迂腐”、“不识时务”。

    这场大议礼,已然超出了朝堂辩论的范畴,变成了一场全国性的民意宣泄和利益表态。

    而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苏曜与万年,则对此毫不在意。

    他们此时离京半月,自洛阳东出,几乎以每天一郡的效率先赴梁再过颍、然后走南阳、江夏、庐江九江等地下江南,会见了现任荆州刺史陆康与扬州刺史卫明,然后一路直上青徐,在东莱海滨飞跃渤海海峡,到辽东襄平后休息一天后又下东南,直抵乐浪郡的首府,即后世的平壤城。

    “臣(末将)拜见陛下、唐王!”

    当地郡长田畴与乐浪将军太史慈率当地文武匆匆拜见,眼中满是震惊、惶恐与不安。

    就像苏曜之前无数次驾临各地一样,受制于距离条件限制,他们根本不知道苏曜回京以及神鸟的事情,突然见到苏曜携陛下乘驾临,那种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自是无与伦比。

    而当万年将最近发生的情况,包括大议礼之事的缘由告知众人后,他们就更是震惊与困惑了。

    郡守府内,田畴与太史慈听完万年女帝简略叙述的“大议礼”缘由及苏曜西征的辉煌战绩,尤其是生擒安息王、被尊为“万王之王”以及乘神兽格里芬日行千里等事,久久未能回神。厅堂内一时静默,只闻窗外海风呼啸。

    田畴官袍下的手微微颤抖,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试图消化这远超想象的信息。乐浪偏远,消息闭塞,他虽知唐王西征势如破竹,却万万没想到竟已达成如此旷古烁今的功业,更引发了朝廷中枢关于名分制度的滔天巨浪。

    “陛下明鉴,唐王殿下神威……”田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此等不世之功,确非寻常礼制可酬。只是…‘大议礼’之事关乎国本,牵动天下,臣等身处海东一隅,见识浅薄,实不敢妄议中枢大政,唯望陛下与唐王圣心独断,臣等必定遵奉无疑。”

    田畴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本不是保守谨慎之人。

    然而,在苏曜将他一举提拔到乐浪郡长的位置上后,他很快就清楚的感受到了地方治理的责任,那不是过去仗剑走天涯的性子就能做好的。

    乐浪郡地处海东偏远之地,虽然自武帝时就已建制,但仍是多民族杂居,汉化不甚,且核心控制区仍在平原之地。

    故而,对于洛阳中枢那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他本能地选择谨慎观望,生怕因地方郡县的妄议而干扰了陛下与唐王的决断,甚至给乐浪招来不必要的关注或压力,以卷入难以预料的漩涡。

    相比之下,太史慈的反应则直接得多。他很清楚苏曜的实力,这次见到唐王能御兽飞天后,甚至有些理当如此的感觉.

    在田畴话音刚落的瞬间,太史慈便直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只知效忠唐王与陛下!唐王功高盖世,威震四海,无论朝廷如何封赏,末将都举双手赞成!“

    苏曜大笑,上前扶起太史慈:“子义将军快人快语,孤甚是欣赏。“他转向田畴,目光如炬:“子泰你也不必忧虑。所谓大议礼,不过是让天下人能凝聚共识,明白一个道理——“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孤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让天下重归一统,带陛下日行千里,还能令贵霜臣服,生擒安息王等等,靠的不是什么虚名,而是实打实的战力与功绩!“

    “那些整天在背后嚼孤舌根的人,总以为自己站着诺大的道理,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明白,时代变了,他们是绝对的小众,孤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是远超历代的伟大王朝,我大汉的子民将走向四方世界,旧的礼法、旧的秩序,若不能顺应这个新时代,那就只能被扫进历史的尘埃。”

    他走到厅堂门口,指向南方茫茫大海的方向:

    “就像这乐浪郡,孤当年力排众议,坚持要在此屯驻重兵,把你们派来此地守边拓疆,很多人也不理解,觉得这是劳民伤财。但不要紧,孤和陛下今天来此,就是要给汝等一个富贵,这两年大家的辛苦终于要收获回报了——”

    苏曜回首望向众人,看了眼万年,就见女帝缓缓起身,郑重宣布:

    “朕与唐王决定,今日起在此设海东州,以乐浪城为州治,统马訾水(鸭绿江)以南诸地,复我故汉四郡疆土,并拓韩倭之地。田畴升海东州刺史,太史慈升海东将军,统领该州军政,赐节钺,许州内征伐之权!”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剑从天降的小说我在三国骑砍无双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最新章节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全文阅读我在三国骑砍无双5200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无弹窗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剑从天降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