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卷:默认 第2328章 国士标准,后世的荒唐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新章节第一卷:默认 第2328章 国士标准,后世的荒唐 http://www.ifzzw.com/351/351300/
  
  
    “第一个问题,他做了什么?”

    听着皇帝的问题,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转瞬间就有了答案,皇帝的这个问题很明显这是要从研究成果中寻找答案。

    “陛下,臣以为是论文、专著、专利、项目四个方面来回答!

    高质量、高数量的论文,如数篇甲档的论文、被同行引用次数多,说明其研究的重要性;

    出版过影响世界的专著,如弗朗索瓦·韦达的《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分析方法入门》等;

    专利的数量与创造价值的多少,如蒸汽机商船等等;

    项目则是主持和领导过的国家级的项目,且出了实际成果,诸如燧发枪的研制、尾翼炮等等;”

    “很好,大差不差,再细化一些就行。”

    崇祯很是满意,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他的工作有多重要?”

    这个问题相对上一个问题更深入了一步,考察的是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陛下,臣以为是研究能否具备创新性、突破性,成果能否影响政策和改变格局。”

    对于这个回答崇祯没有表态,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他是否在持续进步?”

    众人相互看了看,低声交流了几句后,毕懋康出声了:“陛下,臣以为这个问题是在探究这个人在学术界的活跃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些可以通过近期产出、团队建设、研究方向的创新性来初步的判断,活跃度越高,就说明他的研究成果越多,发展潜力就越大,反之则越低。

    无法持续创造成果的,即便是数年前取得震惊世界的成果也无法进入,那只代表过去,而院士则是代表的未来!”

    “第四个问题!”

    对于毕懋康的回答,崇祯也没有给出点评,依旧是继续问道:“在他的领域里,什么才算优秀?”

    如果说之前三个问题还有回答的空间,这第四个问题就有些混乱了。

    他所在的领域什么是最优秀的?那不就是他自己吗?

    他自己不是最优秀的,能评选当院士吗?

    只有他在那个领域的研究走到了极致,才是最优秀的,评委院士才是当之无愧的。

    可问题就在于,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才算是极致?现在的极致和十年的极致能一样吗?

    “这四个问题是朕提出来的,朕虽然有些想法,但那只是朕的,而院士的评选那是要对整个大明负责的,是需要大家伙儿一起来制定标准的。

    这个问题留给诸位去思考,无论是什么标准,整个过程一定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尊重学科差异、兼顾历史贡献与未来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判断过程。”

    “臣等明白!”

    群臣再次回应。

    皇帝什么都好,尤其是听劝、大事儿上不会乾纲独断,更不会因为这种事儿进行猜忌,完全的相信大臣们,这点是他们最为喜欢的。

    “解决了评选的标准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选举!”

    崇祯说到了这里,却是停顿了下来,手指无规律的敲打着扶手,眼中却是精光闪烁着。

    评选流程这个事儿让他想到了后世的评选流程。

    一共分为五步,第一步是推荐,至少需要三名院士推荐,且必须是同一学院,至少有两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被推荐人相同方为有效。

    第二步形式审查,由两院的工作局对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符合基本条件,如国籍、年龄、研究成果等等;

    第三步学部初审,就是学部自己内部先召回会议,决定出初步名单;

    第四步会议评审,相关学部的评审,诸如水利工程学部的评审,与之关联的是数学与物理学部、化学学部、地学部等等,大家一起来评审。

    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产生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第五步,院士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获得超过投票人数一半的赞成票方可当选,别小看一半以上,这个门槛非常高,确保了当选者必须获得广泛共识。

    这五步的流程很严格,选出来的绝对是符合标准的。

    但你架不住从第一步开始就歪了,后面选出来的能好吗?

    这年头有人的地方就要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有人情世故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然后山头就这么来了。

    有三名推荐,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差不多,推荐谁不是推荐,为什么要推荐你?

    推荐你了,你后续表现好还行,表现不好那就是连累了自己,没点利益关系谁推荐你?

    什么烟草、白酒、论文等等都出来了,一个科研最高级别的竟然出来这么几个,简直就是啼笑皆非。

    所以,崇祯要在第一步就要纠正过来,但在这之前要先确定一下国科院和国工院的隶属关系。

    一念至此,崇祯看向礼部尚书刘宗周:“刘爱卿,你是礼部尚书,主管大明的教育,最有发言权,你说说两院隶属哪里最合适?”

    听着皇帝的问话,刘宗周心中猛的叹了口气,这个问题在皇帝提出两院构想的时候他就有了些想法,当时他的初步想法是挂在礼部下面的。

    甭管你是搞科学研究的还是工程技术的,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挂在礼部很合适吧。

    可皇帝刚刚说了两院院士的特殊性,那里面的每一名都是国之瑰宝,不出事儿还好,出事儿那都是大事儿,他这个礼部尚书都得被撸了。

    就算是没事儿,那些人来找自己说项目的事儿,那就是鸡同鸭讲,他都得被烦死。

    两院十六个学部怎么着也得三五十人吧,三五十名二品待遇的人想想头皮都发麻。

    虽然有两院在,礼部话语权会有极大的提升,但怎么看都像是一颗燧发地雷,随时都能爆掉。

    没看到其他几院的尚书们都微微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一样,仿佛没有听见这个问题一样嘛,都知道这是个麻烦的事儿。

    但是推出去吧,皇帝会不会又觉得他没有担当?

    想了想后,刘宗周便有了答案。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昆吾的小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全文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5200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无弹窗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昆吾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