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后五日的上午。
早朝已散。
大周皇宫,
宫殿之间的游廊中,
一身紫袍须发灰白相间的科举主考官带着两位红袍下属缓步走着。
两位红袍官员的怀里,还各自抱着几个卷轴。
这时,紫袍高官等人对面,赵枋带着内官快步走来。
看到赵枋,紫袍高官拱手一礼:“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赵枋笑着拱手回礼:“大相公多礼了!方才父皇刚吩咐了孤一件事儿!在此处碰到您正好,孤也不用去衙署了!”
“殿下,不知是何事?”紫袍高官笑着问道。
“大相公,您身后两位的怀里,可是要给父皇看的殿试答卷?”
“是的,殿下!”
“答卷之上可有名字?”
“有的!”
赵枋笑了笑:“父皇说,名次顺序按大相公们的排列!但名字要先用纸糊好!”
“这”紫袍高官迟疑片刻:“殿下,那只能到陛下所在宫殿,就地取材糊名了。”
“也好!”赵枋笑着点头,侧身伸手作请道:“大相公,请!”
“老臣不敢,请殿下先行!”
来到皇帝所在宫殿。
一侧隔间中,官员们在内官的帮助下,答卷上的名字很快便被厚纸遮住。
随后,众人出了隔间,来到殿内。
看到众人,大内官赶忙朗声道:“陛下!本次科举主考官来了。”
在大内官的通传声中,正在一副巨大沙盘前聚精会神站着的皇帝回过头来,笑道:“好!”
说完,皇帝迈步朝御案走去。
大内官也赶忙接过盛放答卷的托盘,将其放在了宽大的御案一侧。
待皇帝落座,紫袍高官看着御案后的皇帝,躬身拱手道:“陛下,这些便是殿试中,臣等评出的前十名!答卷之上已经标好。”
皇帝笑着点了下头,一边拿起写着‘草拟第拾名’的答卷,一边摆手道:“来人,赐座!”
“谢陛下!”
随后,皇帝不再看殿内的臣子,打开答卷深呼吸了一下后,开始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皇帝看答卷时,有内官将温热的茶饮端到三位官员身前。
“三位大人,还请润润喉咙。”内官低声道。
“有劳。”
赵枋此时也坐在了皇帝下首,一边啜饮,一边看着皇帝的神色。
只见皇帝坐在御案后,手中持着一根蘸着朱墨的毛笔。
视线在答卷上飞速的上下扫视着,期间皇帝的朱笔还在答卷上不时的点点画画。
几十个呼吸后。
“不错!”
皇帝点头赞许的同时,伸手将糊名的厚纸揭掉。
看清楚答卷上的名字,皇帝嘴角有了笑容:“好小子!”
看到皇帝看完了一卷答卷,旁边大内官很有眼色的伸手接过,准备重新卷起来。
“咳,父皇,儿臣想.”赵枋眼中略有些着急的看着皇帝。
“嗯!”皇帝点头:“你也正好可以瞧瞧。”
大内官便将答卷递给了赵枋。
“大官儿还请挡一下写名字的地方。”赵枋笑道。
“是,殿下!”大内官笑道。
不时点头的从头到尾看完,赵枋如同抽奖一般的缓缓打开写名字的地方。
待看到上面的字,赵枋神情顿时一松。
方才赵枋听到皇帝喊了声‘好小子’,他还以为是徐载靖的答卷呢。
就这样,皇帝看完赵枋看,十卷答卷很快便只剩下最后三卷。
赵枋的神色,也从一开始的放松,变成了喜忧参半。
原因无他,看到只剩下三卷,赵枋怕里面没有徐载靖的名字。
“呼——”赵枋深呼吸了一下,伸手接过大内官递来的倒数第三卷。
随后是倒数第二卷。
看完倒数第二卷上的名字后,赵枋好奇又紧张的看向了皇帝。
皇帝看完最后一卷,顺手将其给了大内官后,看着坐在不远处的紫袍、绯袍高官,道:“很好!就按你们排的名次拟定名单吧。”
坐在绣墩上的官员赶忙起身,躬身拱手一礼:“臣等,遵旨!”
皇帝说话时,赵枋飞速的的打开答卷,不看内容,直接将目光放在了糊名的地方。
紫袍高官遵旨应是之时,赵枋也看到了答卷上面的名字。
看着赵枋松了一口大气的样子,皇帝轻轻笑了一下,叮嘱道:“不准提前外传!”
赵枋笑着点头:“父皇放心!儿臣知道!”
转过天来。
太阳东升,
原西军悍卒,如今是宫城禁军校尉的徐以州站在宫墙之上。
在阳光的照耀下,徐以州身上的甲胄泛着些许金属的光芒,他身前的女墙下方,便是写着宫门名字的地方,上书三个大字:东华门!
东华门乃东门,站在宫墙上的徐以州正好面朝太阳,阳光很是有些刺眼。
徐以州便眯起了眼,居高临下的将视线放在了宫门下。
这处宫门外的风景,徐以州看过多少次了,但今日的风景却不同以往。
原因是天还没亮的时候,便有禁军同袍将一排排的拒马鹿角摆在了护城河桥上。
天色刚亮,便开始有路人百姓聚集在护城河桥外。
此时东华门外的护城河边,都已经或坐或站的聚了很多人。
人数太多,声音自然也嘈杂了起来。
皇宫护城河桥边,鹿角拒马之外,有豪门仆从站在那里,看着桥上的禁军,拱手喊道:“图指挥,请问如今宫里进行到哪一步了?”
禁军校尉打扮的武官,身着皮甲,手握腰刀刀柄,看着外面的豪门仆从道:“还没消息传出来!再等等吧!”
“好嘞!多谢图指挥解惑!”
听着对话,站在桥边前面的众人,纷纷朝后面传着。
内容多是圣人、大相公们还在上朝,还要再等等。
人群外围接到消息后,有闲汉或各家的小厮,赶忙离开去各自家中禀告情况。
桥外围观的百姓富户们乌泱泱的说话时,方才发问的豪门仆从忽然大吼一声:“都别吵!宫里有动静!”
着豪门仆从能和拒马鹿角内的禁军军官说话,还问出些答案,周围的众人听到着豪门仆从的吼声,赶忙自觉的让周围的人别说话。
安静片刻后。
果然,虽然隔着高高的宫墙,但依旧有高亢的喊声隐约传来。
桥外人群中有人抬头看了眼天色,道:“瞧这天色,应是下朝了!”
“不错!差不多是这个时辰。”有人附和道。
过了一刻钟左右。
众人说话时,东华门门洞内有一队禁军朝着这边走来。
来到近处众人才知道,这乃是来和桥上的禁军换岗。
看着拒马鹿角外的豪门仆从,那位图指挥和同袍道:“宫里进行到哪一步了?”
“陛下已经移驾集英殿。”来换岗的禁军军官朗声说道。
于是,这条消息也传到了人群外。
皇宫,
集英殿外,
正门两侧,一身官服的盛紘站在百官之中,看着不远处肃立在门口新科进士们。
看着新科进士们的表情,盛紘恍惚之间回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样子。
盛紘想要回想起当年站在殿外的心情,可却发现心中已然没了印象。
当年,盛紘虽是进士,但名次并不靠前,乃是第三甲中等的名次。
“不知道柏儿和贤婿,今日是什么名次!”盛紘暗自心道。
随后,盛紘继续看着新科进士们。
四百多名新科进士,实在是有些难以寻找长柏的身影。
这时,有声音传来:“盛兄,恭喜!”
盛紘闻言,赶忙侧头看去,发现说话之人,乃是好友以及同年柳大人。
此时柳大人脸上满是羡慕的神色。
“长子和女婿一举高中进士,盛兄真是好福气!”柳大人继续道。
盛紘看了看不远处,也在低声说话的御史台官员,低声道:“柳兄过奖了!他们两个不过是走运罢了!”
听到此话,柳大人神情有些失落的摇着头。
盛紘看着好友的神色,低声道:“柳家贤侄没有中榜而已,柳兄何必这样!”
柳大人低声叹道:“他这都考了两次了!被连挫两次,我怕他的心中.”
盛紘点头道:“这一次能中的,真是少之又少!即使如此,柳兄可不能让他泄了气!一次不中,两次不中,何尝不是对他的磨练!”
“盛兄所言甚是!”柳大人道:“对了,庄学究以后有何安排,盛兄可知道?”
盛紘低声道:“知道!庄学究可能继续留在汴京!”
柳大人眼睛一瞪惊喜的问道:“当真?”
“可能而已!”盛紘赶忙道。同时在心中自己补了一句:全看我小儿子成绩如何。
柳大人看了看附近,低声道:“盛兄,你家学堂六个学生,今次出了四位进士。庄学究要是留在京中,怕不是京里的高门大户要抢着请!”
“此事,万望盛兄晚些传出去!好让我家犬子能有机会去庄学究面前聆听教诲!”
盛紘点头:“好说!好说!”
说着,盛紘朝着一旁的其他同僚笑了笑。
柳大人低声道:“幸亏咱们俩说话声音低,不然”
这时。
“陛下驾到!”
大内官高亢的声音传来。
殿外百官,赶忙整理了一下衣帽后,恭谨的肃立。
片刻后,殿内再次传来喊声:“拜——”
集英殿内外百官、考生们纷纷跪倒在地,山呼吾皇万岁。
“兴——”
“谢陛下!”百官齐声谢道。
待众人起身站好。
大内官再次喊道:“宣今科考生进殿——!”
肃立在殿外的徐载靖等人,纷纷鱼贯而入。
因百官中除了紫袍大员,其余官员大多站在集英殿外,所以殿内此时颇为宽敞。
徐载靖等今科考生分列两边,中间留了一丈多宽的空地。
大内官站在皇帝和赵枋身旁,看着殿中众人站好后,回头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点头:“开始吧!”
大内官躬身应是后,从一旁内官端着的托盘上拿起卷轴,展开高声念了起来。
内容大意为,今天是个好日子,你们苦读多年辛苦了,经过皇帝的定夺,和朝中大相公们的评价,你们殿试的名次已经下来了。
“今科殿试唱名,诸位静听!”
大内官宣读完毕后,看向了一旁的紫袍高官,笑道:“大相公,请!”
一旁的紫衣高官笑着点头,迈步来到了皇帝身前阶下不远处,朝着皇帝躬身拱手一礼,
皇帝笑道:“宣吧。”
“遵旨!”紫袍高官应是后直起身,侧身从一旁内官端着的托盘上拿起黄绢的卷轴。
深呼吸了一下后,紫袍高官展开卷轴:“今科第一甲第一名——”
随着这位大相公的宣读声,肃立在殿内的考生们纷纷屏住了呼吸。
徐载靖也不例外。
“第一名.”
大相公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
众考生们的心跳也在逐渐的加速,有人脸都有些紧张的发红了。
不止是考生们,肃立在殿内的禁军卫士也是竖耳倾听。
“第一名——徐载靖!”
“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
“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
站在皇帝身前阶下的大相公,高声的喊了三遍!
站在徐载靖一旁的顾廷烨,看着迈步离开的徐载靖,眼中满是羡慕!
走出人群后,徐载靖来到中间铺着地毯的空处,动作潇洒的一撩衣摆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相公温声问道:
“祖籍何处?”
“祖籍代州!”
“父祖何名?”
“祖父徐大有!父亲徐明骅!”
徐载靖跪地回答完毕。
大相公笑着点头道:“状元郎,谢恩吧!”
徐载靖跪倒在地大声谢恩的时候。
肃立在殿内的禁军卫士开始高声喊道:“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
听着殿内的喊声,肃立在殿外的盛紘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
不远处的顾廷煜则笑着点头,眼中有些期待的继续看着殿内。
殿内禁军卫士喊完,殿外不远处的禁军接力高声喊道:“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
“.”
“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
“.”
从集英殿开始,“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的喊声在皇宫中回荡着,声音逐渐朝东华门方向传去!
很快,喊声就传到了东华门附近!
“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高亢的喊声,从东华门门洞中传来。
东华门外护城河上的桥面,维护秩序的禁军军官和卒子们,最后纷纷高喊:“今科第一甲第一名——徐载靖!”
“嚯!!!!”
护城河边的围观的人群中,纷纷发出了一声惊呼。
人群外,
衣着富贵的小厮听到后,立马转身朝外喊道:“快!快!快去通知!!”
“是咱家公子!”
不远处青云喊道。
人群外的阿兰闻言回道:“知道了!”说着便翻身上马喊道:“让开!让开!”
阿兰高喊着驭马朝一旁跑去。
汴京的百姓们是见惯了这三年一次的场景的,附近围观的百姓们,看着不时离开的奔马,纷纷自觉的让开了道路。
“驾!”
抽了一下坐骑,阿兰准备沿着护城河,加速回府报喜。
可这时,阿兰忽然发现他身边不远处,有个人影正快速靠近。
阿兰惊讶的侧头看去,却是一个衣着富贵的年轻小厮,正拼命的奔跑着。
此时马儿速度还没起来,阿兰就这么看着骑马的自己被人超了过去。
“你这厮,这么跑,还要不要命了!”阿兰喊道。
正拼命跑着的小厮回头看了他阿兰一眼,笑道:“这位老兄,你想多了!”
说着,那小厮在阿兰不远处一拐,朝着一旁的大门跑去。
阿兰侧头看了眼,门上匾额上是‘柴府’二字!
看到此景,阿兰郁闷道:“怪不得!这么近.”
说着,阿兰骑马远去。
柴家宅院内,
方才拼命奔跑的小厮已经朝西北角的木楼跑去。
二楼上的女使急声问道:“壁虎,真的是徐家五公子么!”
小厮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是的云木姐姐!小人听得真切,第一甲第一名正是徐五公子的名讳!”
刚说完,楼上便是一个荷包扔下来。
“赏你的!”
“谢姐姐!”
小厮壁虎高声喊道。
喊完后小厮打开荷包,看着里面一把金豆子,眼中瞬间满是惊喜!
东华门外,
依旧有喊声从门洞内传出来。
“第一甲第三名——盛长柏!”
“.”
“第二甲第十名——顾廷烨!”
积英巷,
盛家大门处,
“吁!”
青云飞身下马,看着门口的盛家门房高声喊道:“贵府大喜!贵府大喜!”
“青云哥!快里面请!我家公子多少名?”盛家门房笑着问道。
“哈哈哈哈!”青云笑着朝院内跑去。
外院正厅门外,
王若弗扶着刘妈妈的胳膊,身边另一侧站着卫恕意,三人更外侧则是如兰和明兰。
“怎么还没人回来报信!”王若弗说着就要转身进屋,如兰赶忙跟上。
留在最后的明兰回头看了眼大门,随即指着大门口喊道:“大娘子!快看!有人来了!”
“贵府大喜!”
青云的喊声传来!
“大喜?”王若弗看了下身边的刘妈妈和卫恕意后,喊道:“快去,去把赏赐的荷包拿来。”
“是!大娘子!”彩环应是后赶忙朝屋内跑去。
此时青云也来到了近前,躬身拱手道:“大娘子,大喜!大喜!柏哥儿今日高中第一甲第三名!”
“第,第三名?那岂不是榜眼?!”王若弗连忙问道。
“呃大娘子那是.”
“哈!赏!快赏!”王若弗瞬间精神奋发,高兴的手足无措的在原地走了两步:“榜眼!哈哈哈,我家柏儿是榜眼!”
说着,王若弗浑然不在意什么仪容了,直愣愣的朝后院跑去:“我去告诉母亲大人!”
“二哥是榜眼?!我去告诉墨兰那丫头!”如兰说完,就扯着明兰朝后院走去。
明兰被如兰扯了个趔趄:“四姐姐,你慢些!慢些!”
刘妈妈笑着朝着彩环摆手后,赶忙和目露疑惑的卫恕意跟上。
这时,王若弗却又转身快步跑了回来,看着青云道:“那我家姑爷载章呢?你家三公子!”
如兰闻言一愣,随即便被明兰扯住拉了回来。
青云面露难色:“大娘子,小人来的时候,还没传到三公子的名次!”
“哦!”
王若弗点了下头,喜悦的心情稍缓了缓。
明兰看了眼自家小娘,赶忙问道:“青云小哥,那徐五哥哥呢?你告诉我,我去告诉祖母!”
“对对对!忘了靖哥儿和烨哥儿他们了!”王若弗道。
青云笑了笑:“烨哥儿不知道,我家公子是第一甲第一名!”
“啊?!”明兰瞬间惊喜无比:“状元?!知道了!那我去告诉祖母!”
说着,明兰朝后院跑去,却忘记自己还被如兰牵着手。
如兰被明兰拉了一个趔趄后,赶忙快步跟上:“六妹妹,你慢些!”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