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焦虑、无助、害怕,这是一群刚到高桥村的108名国内移民此时脸上的表情。
108,放在其它地方,或许会联想到梁山108好汉。
可眼前这108人却跟好汉没啥关系。
这些人虽说脸上有了些血色,但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很瘦。
要是遇到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说不定都能被大风卷走。
这群人是今天刚到,即便是已经在这里吃了一顿饭了,还都安排好了住处,但依然不适应这环境。
正如余小五之前说的。
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安徽,一共有67人。
另有河南15人,山东12人,湖北8人,四川6人。
在去年的四个月中,官方组织的移民中,安徽人排第一,而且占了六成。
其次是广东人和福建人,占了三成五,剩下的半成是其它地方的。
今年截止目前,还不到一个月,就运送了17万移民过来。
安徽人比例略微有所下降,来到了五成。
排在第二和第三的依然还是广东人和福建人,但比例下降到了三成。
河南人变成了第四,大约一成。
剩下的人则是来自山东、湖北、江苏、四川,以及河北等地的。
湖北和四川这么内陆的都有,倒是奇怪。
河北的,虽说加起来才一千多人,但也不是多稀奇。
因为沙州省(沙巴)原来就有一部分两地的华人,虽说不多。
南洋粮食公司就派了一部分这些地方的人去家乡招人。
只是成效甚微。
一则是这些地方的人本身就不是多喜欢南洋的时候,也不多愿意离开故土。
二是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八路军的根据地,虽未彻底土改,但土地问题其实并没有国统区那么严重。
土地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让他们为了土地就拖家带口去海外,那就不一定会乐意。
因此河北这边来的,多是北平和天津城区及周边乡村一些活不下去的人,才会愿意来南洋。
只有成为南洋粮食公司雇佣的人,才能获得土地。
若是自行前往婆罗洲的,也不享受分配土地的权利。
目前国内虽说爆发着局部战争,但全面内战其实并未爆发。
为了躲避战争,而出国的人还是比较少。
除非再等两年,国军接连战败,那才会引起不少人的担心,从而外逃。
而如今那些愿意来海外的,除为了那些田地和有亲朋好友在海外原因之外的,还有一种。
那就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
例如在抗战扮演着不光彩身份的人,主要就是汉奸。
只是这些更多愿意去日本投奔‘狗主子’。
看到眼前这108名村民,高桥知道,这是他以后治下的村民。
听说以后会实行村民自治,但现在还不是,没那个条件。
毕竟连婆罗洲政府此时都不算民选政府,下面自然也不会着急开展。
按照南华联合会高层来说,现在的婆罗洲自治政府其实就是过渡政府,等过几年,局面稳定后,才会进行真正的选举。
而且现在连党派都没有。
高桥也是一名退役士兵,不过他并不是广东人或者福建人,而是天津人。
他来这里可就早了,他是小时候跟着父母来的。
是民国初期来的,之后就在这里长久定居,已经三十多,并在这里安了家。
他也是负伤退役的,只是没有残疾。
家里面也不想他继续去军队,怕打仗。
加上家中就只有妻子和几个年幼的子女,仅靠妻子一个人有些照顾不过来。
于是他就带着一家人搬到了这里,妻子因为读过书,属于小学毕业的水平。
但因为乡里缺教师,以她这个水平最终还是应聘上了。
婆罗洲是在义勇军时期就建立了师范学校。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战前就在开办的华人中小学,但偌大的婆罗洲,这些读书人根本不够。
学历高点、且愿意去教书的,自然都优先考虑留到城里,而不会来乡镇。
所以乡镇老师的要求不高,只要通过考核就行。
一般都是小学毕业或者初级中学毕业的,前者居多。
乡镇目前只是开设了小学,所以老师学历低点问题不大。
战前就在婆罗洲的那些华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绝大部分年轻人都读过小学。
至于中学和大学,那就看各自家庭情况了。
婆罗洲这边如今的要求也不是很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不现实的。
先扫盲,同时普及六年义务教育。
没错,目前婆罗洲的学制是‘六三三’,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妻子是乡里的小学教师,高桥则是眼前这高桥村的村长。
他家本身不具备分田地的资格。
很简单,你要是选择分田地,就只能放弃城镇户口。
而且如今也没有了之前的政策。
在义勇军时期,为了鼓励华人区开拓婆罗洲中部、东部和南部,曾经出过一些优惠的政策。
就是可以获得以上地区获得一部分田地。
但高桥却没有去,他觉得留在沙州就挺好的,不去其它条件恶劣的地方。
即便是没分田地,他一家人也不会为生活担忧。
妻子如今是小学教师不说,他这个村长也有工资。
而且他本身也会修自行车这些。
两夫妻的收入,还是能养活家里人的。
而看着眼前这些村民,他也很头大。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些人有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好在古达这边给准备一些东西,他当即去领来,然后找了辆车拉过来,给这些人发了。
这才把这些有些躁动不安的人稳住。
还在田地旁边的张家村给开辟出了不少,倒是不用那么赶。
不过接下来的任务也很重,过了年就是旱季,得准备种植玉米,不然吃的都很麻烦。
这样的情况在婆罗洲各地都很常见。
尤其是今年开年,还没一个月,就来十几万移民,这对婆罗洲这个新政府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
在各种想办法从北部和西部的华人聚居区招募人去干活,甚至上面还在想要不削减部分军队。
相比于招募的普通人,这些士兵无疑是很不错的人选。
在一番讨论后,决定从野战部队退役十分之一的士兵,用于分配到各地充当警察、村镇官员这些。
至于维护治安的警备部队,不在裁减之列。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