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卷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礼物

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最新章节正文卷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礼物 http://www.ifzzw.com/342/342854/
  
  
    维多利亚看了一眼商洛:“我也想要一份。送给埃及的人的,能给我们也送一份吗?”

    “你们不是送过了吗?是吧师兄?”

    “嗯。”朱先烯点头道,“已经送过了啊,不是送给你们【学术震旦语】了吗,你们学的东西还更加高级呢,至少是真正可以拿来交流的。送给埃及的只是番邦学的二手学问,给罗马的是只有朝鲜才能学到的一手学问——还有琉球。”

    朝鲜和琉球,作为朝廷的两个模范藩属国,在朝贡体系内拥有殊然的地位,可以直接从天朝上国学习到最新鲜的学问。朝鲜王本人其实就是朝鲜大使,他担当的职位实际上就是朝鲜国的外交官,他能够在京城里第一时间收集到情报。

    他的存在实际上对朝鲜更有利。比如壬辰倭乱之后,朝廷实际上打算直接在朝鲜设立军事基地,帮助朝鲜训练军队,抵御来自外敌的入侵。这计划的主导者是兵部尚书邢玠。

    不过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虽然万历皇帝本人已经允准了,但政策的形成需要酝酿和讨论,兵部尚书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就把国策定下。但是一旦开始讨论,身在京城的朝鲜使臣李德馨、李恒福就知道了情况,然后在请示过朝鲜王之后跑到礼部门口号啕大哭,满地打滚,礼部被他们闹得都不好开门,礼部和兵部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

    所以就算皇帝本人同意了,如果无法在朝臣中形成共识,那么政策依旧是无法成形的。毕竟万历皇帝不可能自己跑到朝鲜去当百夫长去训练士兵怎么修鹿角,他在紫禁城里不能动,他想要别人听他的话也得先说服别人才行。

    不过允许朝鲜人在京城里面逛来逛去,以及现在允许朝鲜王在京城里面逛街,允许他们自己开百货公司把进贡的方物拿出来卖,这也是一种殊荣。

    这种殊荣只有朝鲜和琉球能够拥有,这也代表朝廷允许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关于他们的政策的讨论中去。

    “实际上维多利亚你在京城,就属于这个范畴。”朱先烯回道,“我们很欢迎你来京城长住,这样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商洛来转达——你想直接见我也是可以的,不过考虑到一些礼仪上的要求,我们之间见面不太方便。”

    “我可以通过皇后陛下来告诉您吗?”

    朱先烯摇了摇头:“不行不行,杨静不会答应的。首先她很忙,她有自己的研究工作要做。其次,她的忙碌也是一种防御性的姿态,让所有找她的人都找不到她,因为她那研究室的防护可比西苑的防护要严密得多——不过换个角度来说,你通过杨静来找我,和通过商洛来找我,性质是一样的。后宫不能干政,但我的师弟陪我聊聊天是合理的。”

    “原来是这样”

    “你不想通过商洛来和我联系吗?”

    “我是觉得不太好什么事都麻烦他来做。”

    商洛捂着额头:“你在我面前说这句话是不是要对我加一点压力.”

    “略~~”维多利亚吐了舌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好吧,我会保持联络通畅的——我怎么觉得我变成罗马大使了?”

    “这也没什么不好。”朱先烯回道,“回想起春秋战国那会儿,各国之间就是有许多这样的‘大使’。他们在一个宫廷中任职,但是在另一边有自己的关系。如果我们双方之间确实有许多事情需要达成共识,那么这种中间人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商洛,找你办事确实靠谱啊。”

    【这倒是通过你可以直接找到阿加索克勒斯,可以直接找到维多利亚,那你可比一般的使节好用多了。毕竟,你自己就是罗马王,你对罗马的顶层策略是具有决策权的。所以,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全权交给你。】

    “全权?”

    “嗯。”朱先烯点头道,“意思是,你觉得你可以决定的你就决定,你觉得你拿不准的就问我——你自己琢磨就行了,这里的事就交给你。我,回去歇着了。”

    “啊,好的。”

    “对了。”朱先烯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你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一点埃及的大饼,就是一块钱三十张的那种,让我尝尝味道。”

    说完,朱先烯就挂了电话。除了让商洛回来的时候帮他带点大饼,他什么都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那确实就是全权委托了。

    “好吧.我算是给自己加任务了。”商洛摇了摇头,“那么,给埃及人送大礼包的工作也就由我负责了。这个德,就让我来积。”

    教化埃及是个大工程。不过,由此带来的工程也可以解决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了,在埃及修水坝的地点可以是哪里?”

    【嗯这取决于你希望让水坝如何发挥作用。】

    这其实取决于水坝要如何修建。或者说,这取决于埃及的洪泛农业到底是什么。

    “所以埃及的洪泛农业到底是什么?”商洛问道,“我好像一直听人说埃及有洪泛农业,那洪泛农业是怎么运行的?”

    埃及的人口在古代是相当夸张的。根据商洛所知,埃及在20世纪早期没有进入真正的工业时代的时候,紧靠尼罗河两岸的狭长耕地进行半现代化的耕作,就可以养活3000万以上的人口。

    按照中国古代文献对古代世界流传的说法的记载,埃及“其国百年不一雨,止有一天江,不知其源,水极甘,溢则四十日浸田,水退而耕。”

    《坤舆万国全图》上的图示是:天下惟此江(尼罗河)至大,以七口入海。其国尽年无云雨,故国人精于天文。其江每年次泛涨,地甚肥泽,如粪其田。

    “所以,是靠洪水灌溉?”

    “其实依靠洪水灌溉是希罗多德胡扯的。希腊人根本就不会种地,你看希腊人对种地的说法等于看日耳曼人教你念诗。”维多利亚答道,“与其说是洪泛农业,不如说是滩涂农业更合适。”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鲤鲤鱼仙人的小说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最新章节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全文阅读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5200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无弹窗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鲤鲤鱼仙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