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 朱元璋:设大宁都司

大明:寒门辅臣 最新章节 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 朱元璋:设大宁都司 http://www.ifzzw.com/342/342455/
  
  
    北平。

    朝阳门附近的酒楼很是热闹,南来北往的商人总需要在这里歇歇脚,因为酒楼有低价酒水,就连一些做工的伙计也能五六人凑一桌点上一坛酒。

    酒不烈,在井水里沉过,带着几分清凉。

    “听说没有,水师一艘运输火器的船在山东触礁,然后被海贼给抢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是啊,运输火器的船,里面可都是水师将士,百战精兵,怎么可能会被海贼给抢了去。”

    “这都信,水师的人不会用火器打死海贼吗?”

    轻佻的汉子抬起腿,踩着凳子上,哼哼两声:“水师将士寻常时候也触礁不了啊,那不是当日狂风大作,涌浪滔天,整个船都拍到了岛上,听说水师将士损失惨重,不巧的是,海贼竟也被海浪冲了过来。”

    “海贼可多了,一口气占领了小岛,抢走了船上的火器,还有避风浪的粮船,逃之夭夭。海贼有了火器,以后沿海可不安稳了……”

    一个壮汉咕咚两口,喊道:“怕什么,海贼又不是河贼,还能跑这里来不成?”

    平安听着这消息,看向徐司马。

    徐司马微微凝眸,目光中带着几分担忧,将目光投向慢条斯理品酒的朱元璋,低声道:“父亲,水师可能当真出事了,这消息传了一路。”

    朱元璋将酒杯放在桌上,嘴唇吧了两下:“这事可不简单,倘若当真落到海贼手中,水师的压力可不小,日后沿海都可能受到威胁。顾正臣是水师左都督,这件事他要负责。”

    平安低声道:“只是镇国公他不在北平,而是去了东北。”

    朱元璋将头看向外面的街道,微微凝眸:“人去哪里,都有他的责任。你们看,这些人似乎不简单。”

    平安、徐司马看了过去,只见街上有两人骑着马,身后还跟着二十余人,各自牵着一匹马,马背之上驮着不少箱子或麻袋,为首的两人,头戴官帽,帽翅向下弯得有些厉害,身着黑色圆领衣袍,腰间革带,俨然一副官员模样。

    可在大明官场上,官员多穿绯袍、青袍、绿袍,纯黑色的——不见有。

    徐司马似乎想到了什么,低声道:“看着像是朝鲜官员。”

    平安恍然:“还真是。”

    朝鲜寻常官员的服饰还没有严格的朝服、便服等概念,颜色也没个严格规定,用杂色颇多,而且很多官员官袍上没有补子,不知道是不是图简单省事,还是绣功不过关……

    徐司马不理解:“朝鲜使臣去的是金陵,为何转身来到了北平?”

    朝鲜使臣入关之后,一路歇停多在驿站,即便是到北平附近,那也是在通州旁的驿站停下,没道理直接带人跑到北平城池里来。

    朱元璋抬了抬手。

    郑泊了然,带人跟了上去。

    不到半个时辰,郑泊便返了回来,站在朱元璋身旁低声道:“这些人想要见镇国公,具体来意,并不清楚。”

    徐司马、平安心头一惊。

    朱元璋的眼神也变得犀利起来。

    使臣入大明,最应该拜访的是自己这个皇帝,而不是什么国公!

    朝鲜到底是不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还是顾正臣与朝鲜之间有什么关联?

    徐司马见朱元璋起身,赶忙结账,然后跟上朱元璋,低声道:“父亲,镇国公不太可能与朝鲜勾结在一起,毫无道理,也毫无利处。”

    朱元璋暼了一眼徐司马:“怎么,你与他见过一面,就开始为他说情了?”

    徐司马心头紧张,但还是坚定地回道:“其中必有缘由,或与镇国公无关。”

    平安也清楚,勾结外邦形同谋逆,这事不弄个清楚,说个明白,很可能会给顾正臣带来杀身之祸,尤其是被官员知道之后,必会弹劾。

    看着冷脸的朱元璋,平安也说了句:“父亲既然到了这里,不妨在见见他们。若有企图,拆穿了他们,也好让他们带回问罪朝鲜国王的文书。”

    朱元璋朝着都司衙门走去。

    出金陵,到凤阳之后,朱元璋便带着马皇后等人游山玩水,一路晃到了开封,带上了徐司马,又转去了山东,传唤了平安,因为朱榑有些身体不适停在了沧州,朱元璋为了考察民情,带人先一步抵达北平。

    徐司马、平安,都是朱元璋的义子,这些年来,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山东,几年难得见一面,这次北巡,索性带在身边。

    都司公署。

    盛熙正与朱煜、陈亨、耿炳文等人商议戍守草原卫所及其兵力,就看到门口走来两个彪形大汉,至门口也不进来,左右一站,如同侍卫。

    朱煜刚问出何人的话,朱元璋便带人走了进来。

    盛熙震惊不已,耿炳文率先反应过来起身行礼。

    朱元璋走至桌案上,看着舆图上的圈圈点点,言道:“都起来吧,向北驻扎多少兵力,你们可拿出了主意?”

    盛熙、朱煜等人一时之间没从朱元璋突然出现的震惊中走出,耿炳文却似乎早有预料,从容地回道:“陛下,臣等认为,脑温江、松花江、黑龙江三地设卫所,只要能种出一茬粮,军屯就能解决卫所所需。”

    “所以兵力数量并不需因后勤而定,不需要大量商人前往开中,在兵力配置上,当以合适便可,不宜多,也不宜少。所的兵力满配,重要之地的卫可以是六千至八千人,次要卫可以是三千至四千人,总兵力在六万至八万之间。”

    “眼下主要是关外新设卫所的归属问题不好确定,北平都司距离太远,归北平都司不方便。辽东都司虽然距离较近,可也有些鞭长莫及的意味,而且新设卫所面临的情况与辽东都司不同……”

    朱元璋看着舆图。

    确实,辽东都司境内百姓少,且归顺多年。

    新设卫所不是要招抚女真人,就是要招抚蒙古人,工作重点明显不同,最主要的是,辽东都司需要向东发展,控制鸭绿江沿线,而不是向北。

    朱元璋很干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胡虏灭,四海平,朕愿普天安乐永大宁,那就设一个大宁都司吧。”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寒梅惊雪的小说大明:寒门辅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全文阅读大明:寒门辅臣5200大明:寒门辅臣无弹窗大明:寒门辅臣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寒梅惊雪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