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卷 1538弹劾冯保

隆万盛世 最新章节正文卷 1538弹劾冯保 http://www.ifzzw.com/324/324373/
  
  
    魏广德这边和张科刚说完事儿,外面芦布又拿着一份奏疏急匆匆敲门进来。

    “怎么如此没规矩,本官正和张大人说事儿。”

    魏广德没好脸色看了眼芦布,呵斥道。

    不过说完话,魏广德也注意到芦布貌似脸色也不大好,有些强颜欢笑的认错赔不是。

    “好了好了,到底怎么回事儿?”

    魏广德摆摆手,先冲张科笑笑,这才看着芦布问道。

    “老爷,这是徐学谟徐尚书上的奏疏,那边让送到这里。”

    说这话,芦布把奏疏双手捧到魏广德身前。

    “礼部,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嘴里虽然这么说,可手上动作不慢,接过来直接就打开看起来。

    不过只是一眼,魏广德脸色就更变得精采无比。

    他此时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怎么,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由礼部尚书上这道奏疏,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善贷,出什么事儿了?”

    见魏广德面色如此变化,张科好奇问道。

    “你看看吧,徐尚书亲自上场,弹劾他的老上司了。”

    魏广德苦笑道,之后更是压低声音小声提了句,“叔大想用潘晟维持朝局的希望,怕是要落空了。”

    “嗯?”

    张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不过还是伸手接过魏广德递过来的奏疏看了眼。

    弹劾奏疏,徐学谟上奏弹劾潘晟的奏疏,和雷士桢等科道弹劾的理由一模一样,“结党营私”,这是要把潘晟往死里整。

    虽然大家都知道存在党派,但是绝对不会有人承认结党,这是朝廷大忌,朱元璋、朱棣都因此曾经大开杀戒,严禁朝廷勾结成党。

    如果说科道御史是疯狗,话最多信一半,那徐学谟的弹劾可就有分量多了,何况他还和潘晟在礼部共事过,他的弹劾杀伤力十足。

    何况还是礼部尚书,半个阁臣,对皇帝的影响力自然也不容小觑。

    “他们这是.”

    张科只是张嘴说了这么句,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说了。

    “这事儿,当初如果叔大留京,等到潘晟到了再走,或许他们就不敢造次了。

    可偏偏他的身体扛不住了,只能匆匆赶回江陵去,可不就给人逮住机会,乘着人没到往死里弹劾。”

    魏广德叹气道。

    “那这事儿,我们要不要保一保他?”

    张科小声问道。

    “你和潘大人有旧?”

    魏广德狐疑道。

    “没有,你不是说张江陵推荐潘大人入阁,就是为了稳定局势。

    他之前改革章程过于刚猛,需要潘大人这种在士林影响力巨大而又做事温和的人调和一二。

    何况,潘大人,似乎也是支持、理解张江陵决策的。”

    张科小声答道。

    “是啊,当初潘大人确实不反对,包括禁书院,他虽然有意见,但也没有坚决反对此策。

    这或许就是他看着潘大人的缘故,而且还想让他继续维持那些改革措施,即便收回一些,大抵框架不会动。”

    魏广德轻笑道,“可是,他想不到别人也盯着这个阁臣的位置啊。”

    “不让潘晟入阁,那一旦下面反弹,那就得大人出面维持那些措施了。”

    张科小声提醒道。

    魏广德看了眼张科,只是笑笑,显然对此并不放在眼里。

    实际上,下面那帮人因为利益受损,在张居正离开朝堂后肯定要反攻倒算的。

    不过,张居正能压住他们,凭什么就认为他魏广德压不住他们。

    何况,魏广德还可以带着他们发财。

    魏广德自认为对付这些人的手段多的很,没必要往死里磕。

    利益交换,改革措施是朝廷的基础,肯定不能动摇。

    但,用其他利益补偿他们不就行了。

    身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张居正相当清楚为政之道在于“张弛有度”。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他不得不采取了打击反对改革的官吏、禁毁天下书院等强力手段。

    但是这些手段必然会制造出各种矛盾,所以他去世后必须要有一个态度温和的接班人来缓和这些矛盾,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持续下去。

    潘晟,就是张居正选中能调和矛盾的人。

    而潘晟当初离开朝堂,根本原因就是张居正不愿意那时候让他入阁。

    现在,张居正临死前举荐他,应该是可以抵消掉潘晟心中怨气的。

    这些,当初魏广德几个老乡钻到一块,他就这么分析过。

    “潘晟到京的话,可能会把这潭水搅的更浑。

    有张四维、冯保两伙人争抢他留下来的实力,就已经鸡飞狗跳了。”

    魏广德笑着表达了他的态度,他也不希望潘晟到京。

    朝廷这几届礼部尚书都比较执拗,很不好打交道。

    所以,朝廷已经有段时间没有礼部尚书入阁的事儿了。

    “如果,他们还是一股势力,拧成一股绳,我还真没底能都过。

    可现在不是了,呵呵,其实我也担心他来了,会把那些摇摆的人都拉拢过去。

    现在这样四分五裂是最好的,而张江陵看中的人不能到京,那他下面的徒子徒孙各自寻找靠山也不算另投门下。”

    张科听魏广德这么说,一下子就想到包括张学颜等人。

    一些人已经投过来,但还有更多的人没有明确态度,或许就是在等张居正举荐的潘晟到京,然后汇聚到他门下。

    “如果他们办成了,潘晟倒台,那下一个人就是吏部王国光。”

    魏广德又点出一个人名,他应该就是在等潘晟。

    “那你打算如何票拟?”

    张科晃晃手里的奏疏,问道。

    “不票拟,直接送陛下处,让他来断。”

    魏广德笑道。

    本来弹劾阁臣的奏疏,内阁避嫌都不会票拟,只是潘晟虽然被举荐入阁,但终究没走完全部程序,现在不过是被皇帝召回。

    “看他们斗,我们不要管。”

    魏广德开口说出自己的打算,张科也只是微微点头,没有接话。

    如果说雷士桢等人的弹劾只是开胃菜,当传出礼部尚书徐学谟也弹劾潘晟“结党”以后,据说吏部尚书王国光直接冲进礼部大堂,和徐学谟在值房里爆发激烈争吵。

    曾经也是众正盈朝的“张党”,此刻几乎已经土崩瓦解,只剩下王国光一人支撑门面。

    连礼部都反对张居正举荐后,次日一早,魏广德又听说给事中张鼎思、王继光、孙玮、牛惟炳以及都察院御史魏允贞等七、八人再次上奏弹劾潘晟。

    已经有十多份奏疏反对潘晟入阁,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老爷,张鲸和张四维此时就在广和楼听戏,进的一个包厢。”

    魏府书房里,张吉小声汇报刚收到的消息。

    “张鲸.”

    魏广德略微吃惊,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张四维就已经选好内廷的人了。

    这几次觐见皇帝,魏广德都注意到万历皇帝身边那个尖嘴猴腮的随侍太监,据说把皇帝伺候的很好,很得宠。

    倒是冯保,他在万历皇帝面前,或许更多的还是从小就养出来的威势,毕竟一直承担着照顾和教育皇子的重任。

    现在的冯保,已经不跟在皇帝身边伺候了,更多时间都是在处理司礼监和宫中贵人吩咐下来的差事儿。

    “这事儿,还真有点麻烦。”

    魏广德可不会认为就是个小太监,成不了什么风浪。

    掀起风浪的太监太多了,前有王振,后又魏忠贤。

    大明朝的太监,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有时候是真能够欺骗皇帝,玩弄皇权的。

    张四维选的这个宫里的合作对象,是真选的好。

    太监贪财,张四维家里刚好就不缺这东西,可不就一拍即合。

    “盯着他们就行了,别的不要多管。”

    魏广德开口吩咐道。

    “可是老爷,张四维会不会联合张鲸对老爷不利?”

    一个次辅,如果真勾接皇帝身边的太监,自家的首辅老爷还真有点悬。

    张吉已经不是崩山堡里读书不成的穷小子了,这些年在京城,已经见惯了官员的潮起潮落。

    官员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的下人。

    张吉想要过得好,那就得自家老爷过得好。

    所以,魏广德不担心张四维和张鲸的勾接,张吉担心啊。

    “他们的目标是冯保。”

    魏广德看了眼张吉,笑着对他解释道,“张鲸虽然取代不了冯保,可却可以借机上位。

    只有把张鲸的地位稳固了,张四维才能图老爷我屁股下面的椅子。”

    “呵呵,那张太监也是想多了,冯公公跟着皇帝二十年,也不是白做的,那这么容易就被他扳倒。”

    张吉笑道。

    “呵呵.”

    魏广德只是笑笑,也没再解释。

    冯保,大概率会被张鲸扳倒,到底用什么法子,魏广德不知道。

    估计是利用小皇帝对冯保的不满吧,那些年冯保做事也太严厉了,动不动就告到李太后那里,让万历皇帝挨了几次训。

    小皇帝对冯保的不满,怕是超过对张居正的不爽才是。

    “让人准备热水,老爷要沐浴。”

    魏广德对张吉吩咐道,“明日办差,又要面对一堆弹劾奏疏,他们不烦我看着都烦。”

    “老爷,京城这些事儿,那正赶来的潘大人知道吗?”

    张吉说了这话,马上就出门安排人去了,不过魏广德也寻思起来。

    潘晟现在应该是搭着官船上京了,在运河上,怕是不容易接到消息。

    不过,等他在张家湾码头上了岸,应该就知道京城这边的动静了。

    他会怎么选择?

    魏广德想了想,还是无法确定。

    他很轻易入阁了,所以很难理解这种想要入阁,为入阁等待十数年的人的心态。

    “皇帝应该是有些不满的,也不知道潘大人会如何选。”

    魏广德轻轻摇头。

    从这段时间皇帝对弹劾奏疏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全部留中,并未表态。

    几年前,刘台等人弹劾张居正的时候,万历皇帝可是旗帜鲜明站在首辅一边。

    不仅对他们施以杖刑,还罢官免职撵回老家。

    几年时间,好像一切都有了变化。

    魏广德继续按部就班每日入阁办差,也差人打探张家湾码头的消息,看潘晟什么时候上岸。

    没几日,消息就传来,潘晟到了通州。

    不过,他并没有进京城,而是住进了驿站。

    两日后,潘晟请辞奏疏就出现在他面前。

    “果然不是傻子,拧得清这池水的浑浊。”

    魏广德看了奏疏,马上叫来芦布,让他马上送司礼监去。

    潘晟当然不是上疏反驳弹劾,而是直接以老迈,无力为国分忧作为理由请辞。

    其实像潘晟这种被弹劾的官员,就算到了京城,皇帝也下旨让他入阁办差,可他也没法去啊,总得等弹劾奏疏查清楚了才能上班。

    如果是在职官员被弹劾,都得第一时间放下手头工作自己回家闭门谢客,等待朝廷的查核,这叫避嫌。

    而这次潘晟的奏疏,乾清宫里处理就很快,或许冯保也不希望潘晟来京,他希望靠着王篆拉拢更多的张党成员。

    何况,最近他还让王篆去尝试拉拢王国光,现在张居正不在京城了,王国光这个吏部尚书也坐的不稳当,摇摇欲坠的样子。

    至于说什么,魏广德不用想也能猜到,肯定就是说他在六部刮起的自查自纠的风气,其实就是等着六部上疏自陈过失去的。

    过失往上一报,魏广德肯定就会开始动手进行人事调整。

    其实这话也不错,魏广德还就是这么打的算盘。

    六部里但凡有点实权的,这会儿都在找靠山,试图在这次事件中浑水摸鱼。

    毕竟,现在看来,此事上能拍板的,也就是内阁三位阁臣。

    而晚上广和楼里,台上戏子正咿咿呀呀的唱曲,二楼包房里,张鲸递给张四维一张纸条,小声说道:“烦劳张相安排御史,就以此事弹劾冯保即可。”

    张四维接过来看了眼,字迹有些潦草,也不知是谁所写,不过事儿看明白了。

    “永宁长公主的事儿,陛下知道后是什么态度?”

    毕竟是安排人弹劾冯保,没有十足把握,一把的科道还真没人敢接这个差事儿。

    “陛下很愤怒,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发作。”

    张鲸小声答道。

    他长期在万历皇帝身边,对皇帝的心情自然摸得很准。

    别看长公主的事儿,万历皇帝除了惋惜,什么都没说,但心里其实早就恨死了冯保。

    关键是万历皇帝还是狠不下心来处置,因为他也不知道母亲李太后那里是个什么态度。

    别他前脚要处置冯保,后脚母后出来阻止。

    “好了,就算弹劾冯保不成,也必然在陛下那里留下好印象。”

    张鲸只是小声说了句,张四维就会意的点点头,说服那帮疯狗的理由有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隆万盛世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隆万盛世全文阅读隆万盛世5200隆万盛世无弹窗隆万盛世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平行空间来客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