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欢乐颂》 第一五五四章 除了费命都挺好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最新章节《欢乐颂》 第一五五四章 除了费命都挺好 http://www.ifzzw.com/308/308159/
  
  
    王言出头都已经有六年时间,‘天下谁人不识君’对他来说并不是夸大的,而是很写实的诗句。

    随着各种的传播,甚至大半的百姓都知晓,在那大明的帝都,有一个叫王言的人,他给百姓们减轻了赋税,让百姓们住上了砖瓦房,让百姓们娶媳妇传宗接代不困难,让人们不再受冻挨饿,甚至让更多的人吃上了肉……

    百姓们对王言是有诸多的幻想的,他们无法确定真假,但想过上听闻的那般的日子……

    至于权贵大户以及众多的官员和地方的地主,对王言就是真正的如雷贯耳了。

    最开始,这些人也就认为王言是给嘉靖舔舒服了的幸进之辈,这样的人简直比比皆是。紫禁城里养着一大票的写青辞的人,翰林院里的那些人最大的任务就是写出好青辞,每年都有人因为青辞写得好被提拔任用,没什么稀奇。

    毕竟早先的水泥、白琉璃,人们都知道,那是王言搞出来的东西,交给了皇家专营。这件事其实还挺被认可的,毕竟不上贡给嘉靖,以当时王言的地位是根本保不住的。既然能搭上嘉靖,不如直接就上贡了去,还能被嘉靖记住,有个好前程。

    人们以为王言是幸运的搞出了这么两个东西,又赶在了改稻为桑的关口,处在风暴的正中心,这才被嘉靖提拔,从而上了位。

    直到王言胆大包天的拿命在大兴收清洁费,给大户们开罚款以后,人们才真明白了,王言上位不是靠幸运,他是真能给嘉靖捞银子。

    及至后来王言的种种动作,充分表明了王言对大户们的敌视态度,尤其爱找由头杀大户搞钱。

    幸好,哪怕如此,六年的时间下来,人们总算是明白了王言的一番苦心,认为他是想要利用让百姓多赚钱,让大户们更赚钱。

    王言成功的做到了在两个不同群体的不同口碑的两极分化。

    在百姓口中,他是比青天还青天的青天大老爷,凡事受了欺负解决不了,找大老爷就对了,绝对不让百姓吃亏。生了重病的没处治的,真有命求到了大老爷跟前,也能给免费开方,不说药到病除也没差太多。

    而在那些统治阶级的人口中,王言虽然是对立的敌人,但却没有背叛自己的阶级,他是为了找到另一条让双方都好的路,所以才针对权贵大户地主们。这是‘道’的不同,是追求的不同。

    当然,尽管统治阶级的人对王言的一些行为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也没耽误他们对王言进行袭杀,似乎跟成为了阶级敌人也没什么大差别,都是一样的遭遇。

    王言面对的已经是最激烈的了,就差派出成建制的部队来干他了……

    这一次他的任命出来,之所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两方面。

    一是他太年轻了,年轻的吓人。这样的年纪就到了这个位置,又那么能搞钱,那么听话,换谁当皇帝都得用。可以预见的,王言必然会成为首辅,只是什么时间的关系。综合王言在淳安、顺天府的执政风格,那么更加可以预见的是,这些事情是一定会以非常激烈的手段在天下推广。

    二则是因为王言去的蓟辽,又给了他兵权,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更多了。

    近两年多以来,谭纶总督蓟辽军务,戚继光总管军事,练兵、屯田、备边,裁汰了部队的老弱,重新整编,将空饷的比例压缩到一成。因为阻力太大,谭纶和戚继光两人也没能实编。

    当然吃空饷还算是次要的,毕竟裁汰了老弱,补进了年轻人,加紧了训练,总算是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重要的是部队整编、练兵、备边的开销,部队日常的维持虽然是一笔不菲的花费,但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一旦动起来,那就是翻了数倍都不止的开销。

    如今蓟辽边军的动作,虽然没有开战,但花费已经不比打仗差多少了。粮食、蔬菜、肉、糖、盐、布等等一大堆的东西,全都是钱。

    作为毫无争议的经济中心,就已经蓟辽的动作,这两年的时间中,王言压了四年价格的各种物资也都略略上扬了起来。

    若非是顺天府有着庞大的物资储备,同时船队有着强大的运输能力,各种的物资价格怕是要上天。

    不过其实价格真上天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谁敢把价格干上天,王言就敢让谁全家都升天,绝对的封建铁拳,锤不死他。

    当然,主要价钱上天也只是一时的。日常的情况下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用不到那么多的物资,供应量自然就少。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需求无法满足,自然就会在价钱上体现出来。

    而实际上,当前的大明的生产力,是完全能够供应得上的,只要过了这么一段真空期就好了。但如果没有干预的情况之下,商人们就会少量出货,来维持高价。

    百姓们哪里懂那么多,涨价就买,害怕涨到更贵,想要用的时候买不起。当人们一窝蜂的去哄抢的时候,人们就没脑子来想自己到底是不是需要了。贵了如此,降价促销也是如此。

    总之王言是利用顺天府的资源,以及海外船队弄回来的资源,利用市场的运转,保证着蓟辽的军费开支。

    这个事儿也是有啰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对于边事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不打还能凑合过,打的话要去哪里搞钱?说白了还是穷。

    所以经过了不断的商谈,也还是从户部多拿了一些银子的。不过顺天府却也承担了将近一半的开支。为此,嘉靖都很委屈的将从顺天府收的银子减了半,就是为了追求一下他的万万古之一帝的伟大的目标……

    谭纶和戚继光执行了王言的计划,扩大了与朵颜三卫的互市榷场,并进行了建设。譬如盖房子、盖客栈、盖商铺、盖酒楼,地面上铺石板。除了没有建设城墙,就是一个小城镇。

    而王言计划的主要,不是在于让已有的互市如何如何,本来就有的东西,他无非扩建嘛。主要则是在于对榷场的绝对掌控,在于不让别人私下交易。

    朵颜三卫这里,西能辐射草原上的鞑子,北能辐射建州三卫,也就是女真人,东能辐射到朝鲜。

    资源也还是比较充足的,譬如牛羊马匹,动物皮毛,各种的山珍草药,凡此种种,运输到大明的地盘都是有相当的利润的。

    大明这边更是有着先进的技术,面麻布匹锦缎丝绸茶叶果干瓷器盐糖等等,以及相当重要的铁器等等。

    铁器当然是不让乱卖的,那些商人们卖的却就是这些不让卖的。毕竟越不让干的,干了才越是赚钱嘛。

    王言要限制的,也是这些人的走私战略物资。

    这时候增加的军费自然就展现出了成果,蓟辽千里防线全都被防的死死的。想要走过居庸关到山海关这一条长城防线,那是千难万难。

    沿途有人敢徇私枉法,收银子私自放人,一旦被抓到,那就是全家遭殃,并且从上到下收拾一堆人。这件事就不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抵抗的了的,一点儿不容商量,谁敢鼓动生事,谁就掉脑袋。戚继光统领的大军,还是比较听话的。

    上层的军官被调离了,中层的军官被戚继光慢慢的给换下去了,再加上哪怕军中贪墨横行,但因为军费充足的关系,下边的军卒们不差饷银,再加上戚继光又善于跟军卒打好关系,蓟辽的军官想要找事情是不现实的。

    而且又不是才到那边就施行了政策,是缓慢筹谋了一年多才实行,准备的很充分,不听话的早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断绝了违禁物资的交往,使得这些物资运输难度直线提升,自然价格也就走俏起来,自然更多人想要运输。但在戚继光的大力封锁之下,能运出去的量终究比以前少了太多。同时戚继光也利用这一点赚了更多的钱……

    然而也是因为封锁,导致了朵颜三卫、建州三卫以及鞑靼的不满,再加上大明商人的一些蛊惑挑拨,这些势力当然就不老实了。

    朵颜三卫和建州三卫都是羁縻统治的,不老实,把头领拉出来砍了,给下边的人许诺一些好处分化一下也就解决问题了。这套手段,可以说每个大明的官僚都是精熟的,谭纶应对的很好。

    关键的,还是鞑靼。

    不给他们贩卖先进的铁器之类,他们就要施压。直接开始试探性的冲击蓟辽防线。

    当时还闹出了好大的动静,朝堂之上也多有对王言的喊打喊杀之声。他们认为是王言挑起了战争,这都是王言出的主意么,也是王言一力推进的,有问题肯定要骂王言的。至于原本的鞑靼就时常犯边,那却是不在他们考虑之中的。

    也是亏着谭纶和戚继光争气,不说打赢了鞑靼,至少是没有让他们突破蓟辽防线。守住不败,就是胜利,也不要建立多大的战果。

    戚继光稳扎稳打,鞑靼也仅仅是试探而已,发现他们的压力不足够,大举兴兵又费钱,试探了两个多月自己就撤退了。

    如此才算是稳定住了成果,戚继光对于边境的走私查的不松不紧,流出去一些是难免的,总有疏漏,总有人想钻空子,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总体上是砍了一大半。以前明晃晃的走私的情况,是彻底的禁绝了。

    谭纶那里也不断的对蓟辽进行建设,屯田备边,围绕着榷场做一些生意,也算是开源节流了。至于调理更多的蓟辽边镇的问题,就不是谭纶能做的了……

    以上的种种,综合下来就是这第二点。

    以前徐阶等人也都没有想到,王言鼓动着在边镇动作,竟然是为了自己亲自上手。再想到围绕着王言接下来去向持续了许久的争论,感觉像猴一样被王言耍着玩儿。当然主要还是怪嘉靖偏帮,但谁又会说嘉靖的不是呢,只能是趁着王言离京了,找机会给嘉靖上上手段罢了……

    王言可不管他们怎么想,告别了胡宗宪、海瑞、王用汲,带着嘉靖安排给他的厂卫保镖,浩浩荡荡的去到了冀州治所的三屯营就任。

    在这里,王言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见过王部堂。”谭纶笑着迎了上来,态度很有几分热情。

    “部堂!”戚继光的高兴都写在了脸上。

    王言与戚继光也是可称一句相识多年,戚继光对王言的脾气秉性以及行事风格已经十分了解,这是最让他感觉舒心、安心、省心的文官领导……

    王言轻佻的对着戚继光点了点头便算打过招呼,就哈哈笑着对谭纶拱手,“真是好久不见了啊,谭部堂。”

    当年淳安之时,谭纶让人带着海瑞老母妻女到了淳安,他则是先去到淳安打前站,与王言一起喝过两顿酒。

    谭纶也是哈哈笑:“是啊,好久不见了。不成想,昔日淳安的九品主簿,相隔不过六年,竟是成了部堂之尊啊。”

    “都是陛下信重,予我大权,你看我年少得意,我这心里可是战战兢兢啊。先前鞑靼犯边,朝臣们恨不能杀了我啊。现在我来主事,真要有个好歹,怕不是真得提着脑袋回去见陛下了。”

    “你才到任,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赶紧进城,沐浴一番,咱们今天定要不醉不休啊。”

    王言摆了摆手:“我说个煞风景的话,这饭啊,还是得让我带来的厨子做,这样吃的才安心。”

    “理解理解,小心驶得万年船。”谭纶一脸的钦佩,“你来这边闹的沸沸扬扬,你又是一贯的强硬,到了蓟辽肯定是要下重手的,不论是军队里的,还是军队外的,不论是蓟辽的,还是别处的,可都盯着你呢,真是不能不防啊。”

    “想做事就不能惜身,都是难免的,理解就行啊。”

    王言转头对戚继光说道,“戚将军,先调遣两千兵马回来,明天开始先在蓟州来一遍清田查口。”

    谭纶迟疑的说道:“不必如此着急吧?”

    “都是下边的人做事,早晚都要做,先把人手召集起来嘛。”

    “那清田查口也不用调兵过来吧?”

    “这是边镇,有备无患嘛。另外明天我也得翻翻案,毕竟我还兼着蓟州巡抚的差,先把蓟州给犁一遍再说话。我知道你开源节流做的不错,不过我这一招清田查口翻旧案,要更高一筹。”

    王言自嘲一笑,“就是有点儿费命。哈哈,走了,进城……”

    才刚到这里,王言就已经好像主人一样了,戚继光已经在命人传令,谭纶也只得苦笑着摇头,带着一大票的本地官员,引着王言进城去……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楞个哩嗝楞的小说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最新章节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全文阅读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5200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无弹窗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楞个哩嗝楞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