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卷 第二百零三章 四重关

此间乐 最新章节正文卷 第二百零三章 四重关 http://www.ifzzw.com/114/114040/
  
  
    灵境世界的轰动,苏道山自然是听不到的。

    当他踏上三重关的最后一阶,幻境在眼前消失的时候,一切都静悄悄的。

    没有二重关破关时出现的光门,没有丝竹礼乐,没有青衫教习相迎,甚至就连原本应该出现的三重关平台都看不见。

    出现在眼前的,只是雾蒙蒙的一片。

    自己似乎置身于某座山里。

    一阵清脆婉转的鸟叫声传来,苏道山沿着脚下的石板路,向前走去。

    穿过一片铺满了落叶的竹林,沿着一条流水潺潺的清澈小溪上行,过一座长满青苔的小石桥,苏道山便看见了一个青瓦竹篱的小院。

    小院里,一个布衣老者正坐在藤椅上喝茶看书。

    “进来吧。”

    见到苏道山,老者放下书,微笑着道。

    “学生拜见老先生。”苏道山进了小院,一揖行礼,“不知此处……”

    “你既过了第三重关,那这里,自然就是第四重关了。”老人示意苏道山不必多礼,提起小泥炉上的水壶,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

    苏道山道谢之后落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顿觉得口齿生香。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这一口茶下去,神魂陡然壮大了几分,仿佛得到了一种奇妙的滋养。

    这并不是错觉。

    按照苏道山的估算,自己的精神力至少提升了百分之一。

    “好茶!”苏道山赞道,旋即主动提壶为老者续上,顺便又为自己倒了一杯。

    老者脸上似笑非笑,却也没有阻止,只笑问道:“何为天道?”

    一来就开这种大招,问这种终极问题?苏道山端茶的手微微一顿,问道:“这是考题?”

    老者摇头道:“不是。”

    “那我不知道。”苏道山把头摇得更快。

    老人笑了起来道:“虽非考题,却能见仁见智。答得好,可是有天赐机缘的。”

    “哦?”苏道山来了兴趣,问道,“什么天赐机缘?”

    “那就看你答得如何了。最高机缘,可获得一门五大正行的异术。”老人悠悠道。

    苏道山闻言,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旋即面不改色地摇了摇头,一幅不感兴趣的样子。

    众所周知,超凡世界不同职业各行其道。武者除了能够通过《异术观想图》随机领悟杂行的异术之外,是无法使用其它正行职业的异术的。

    不过这一点,对于文道读书人来说,却是不同。

    因为文道读书人有一条“临摹”的途径。只要觉醒了这条途径的读书人,就算不能百分百复制其它职业的异术,但用个六七成还是可以的。

    而且据苏道山所知,随着境界的提升,临摹途径还会进化,不光可以固化的临摹异术更多,而且临摹的相似度也更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道山自然可以摆一摆姿态。

    讨价还价欲擒故纵这种把戏,他从小就跟着老道师父玩得不要太熟。

    “哦?”老人眼见苏道山的模样,有些意外,想了想,便明白了过来,笑道,“若是再加上相应的专属职业特性呢?”

    “其他行当的特性也可以?”苏道山一听,顿时就绷不住了。

    那可是专属特性啊!

    不同的特性,就是不同超凡职业的根本!

    苏道山原本是不想回答老者的问题的。“何为天道”这个问题太大了。即便是一门原生的正行异术,他也不觉得够本。

    可若是加上一条其他职业的专属特性,那就足够了。

    想想看,一个文道读书人,压箱底的却有农道或工道、商道的异术和特性,关键时刻施展出来,是多么的出其不意!

    “五大正行都可以选,”老者道,“不过,以你目前境界,异术和特性,都只能局限于人境。”

    “哦。”苏道山微微有些遗憾。不过他也知道,就像一个童生无法做进士的文章,一个学徒雕刻不出大师的作品一样,超凡武者也受自身境界的限制。

    境界不到,便领悟不了相应的异术,特性也是一样。

    当下苏道山正襟危坐:“请先生提问。”

    “何为天道?”老者问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苏道山毫不犹豫地道。

    老者一听,眼中顿时奇彩浮现。而头顶之上,有彩云汇集。原本小院四周的竹林涛声和小溪流水声,都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

    “何为天道?”老者继续问。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苏道山想了想道。

    老人眼中的异彩愈发强烈,他默默地咀嚼这八个字,良久,方才问道:“何为天道?”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苏道山回答道。

    “何为天道!”老者问道。

    这一次,苏道山微微沉默,旋即一字一顿地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老者霍然起身。

    这一刻,七色的云彩在小院顶上的天空汇集。宛若一条大河,延绵到天际。河中彩云滚滚,星光熠熠,无数峨冠博带的身影,仿佛从历史深处中走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苏道山身上。

    与此同时,苏道山的耳边,响起了十二记悠扬的钟声。

    这钟声中,老者激动得满脸通红,好半响才从震惊中整理好情绪,认认真真地冲苏道山一揖到底:“闻小友之论,如醍醐灌顶,受教。”

    苏道山坦然受了一礼,直到老者再拜,才赶紧起身避让还礼。

    这并非苏道山傲慢拿大,实则是他面对老者的天道四问,每一句回答,用的都是前世最珍贵的前人智慧结晶。

    第一句何为天道,苏道山答的是【道】的层面。用的是《道德经》中的经典论述。老子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被奉为万经之王,可谓字字珠玑。

    道法自然四个字,直接道出了天道的本质。如此经典一出,天地感应,岂能不让人动容?

    第二句“何为天道”,苏道山答的是【天】的层面,用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论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不仅仅只用于物种进化,而是一条囊括宇宙万物的法则。

    第三句“何为天道”,苏道山答的是【地】的层面。用的是佛教经典的《佛说十善业道经》,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意思,也并非是一般人以为的那样自私自利。

    事实上,这句话中的“为”字,乃是二声。乃是成就,作为之意。

    辽阔大地,万物生长竞发。草木鸟兽,乃至山川河流,都自有其形,也自有其存在的意义。物竞天择之下,每一个生灵都在积极成长演进,从而成就自身。

    这是万灵的天职。

    至于第四句“何为天道”,苏道山答的就是【人】的层面了。表面看这个层次最低,但天道之问,从宏大到具体,最终问的还是人,要落在人身上。

    若是没有人,那也就没有天道之问了。因此,生而为人,这个问题反倒是最难回答的。

    而面对这个问题,苏道山用的,乃是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千古奇书《易经》。

    易经由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凝聚三圣智慧,启迪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其之博大精深,地位之高,不问可知。

    后世许多人都把《易经》当做占卜算命的杂书,实则是暴殄天物。

    易经里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你,身处不同的时间空间,面对不同的事物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顺逆境地,你可以作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所带来的相应变化。

    而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句,更是提纲挈领,是一个人扎根尘世的法则根基。

    是人对天道的应和!

    这四句话,本就是苏道山的三观所聚,是他前世受教二十年的结果,也是他对人生哲学,对天道的思考。

    如果放在前世,或许不值一提。可放在这个世界,哪怕仅仅只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都已然若异宝现世,光彩夺目,振聋发聩。

    因此,这一礼,苏道山受得起!

    还礼过后,两人重新落座。此刻天空中的异象也已经散去。老者看着苏道山,一时心痒难耐,却又无从开口。

    虽然苏道山的回答,都只是只言片语。但以这番天地无数圣贤的感应,哪会不知道每一句话背后蕴藏的博大精深。

    尤其是那句“道法自然”和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更是让人得窥冰山一角,忍不住就想要探究挖掘。

    不过,老者还是按捺了下来,取出一个卷轴在桌面上展开。卷轴上,浮现了一个青山绿水,阡陌交错,田舍俨然的村庄。

    村中炊烟缭缭,有牧童戏水,有农夫耕田,有货郎卖货,有工匠做工,有士卒操练……村中学堂里,还有先生学生齐声诵读。

    老者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微笑道:“五行异术,任选一门。小友请。”

    苏道山仔细打量眼前的微型世界。农夫,工匠,货郎等人的身上,都围绕着一个光芒流转的法阵,只要神识接触,便有幻景出现,演示这个超凡职业的异术。

    苏道山抬眼看向老者,问道:“若是先生您,会选哪一门?”

    老者道:“农道稳,商道滑,工道奇,兵道硬……各有各的好处,就看你自己更需要哪一方面了。我选的,未必就适合你。”

    苏道山点了点头,他其实也是随口一问。而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对各行的了解,他心头立刻就有了想法。

    首先,这门异术和相应的特性,要足够隐秘。最好是就算使用了,也不会轻易暴露的。

    其次,异术和特性,一定要和自己形成互补,并且能在关键时刻,起到足够的作用,成为保命的底牌才行。

    这么一想,苏道山很快就锁定了几个目标。

    首先是农木道的稼穑。

    农木道的专属特性,是亲近自然草木和动物,能预知天时,借用地利。同时拥有强大的生命恢复力。在战斗中,远比其他超凡武者更顽强。

    而稼穑,就是农木道的农人途径的初始异术,掌握这门异术,不光拥有种植和收割两种能力,而且还能控制植物。

    之前苏道山救下的唐蓦儿,就是走的这条途径。也正是凭借这条途径带来的强大恢复力,她才能在幽魔的追杀中坚持下来。

    苏道山看中的,就是农人途径的恢复力。

    如果自己能掌控这条途径的话,那自己将成为士土道读书人中,恢复力最强的。而关键时刻操控植物,出其不意地束缚对手,也会是一记杀招。

    其次,苏道山看上的,是兵金道的【施计】。

    兵金道的专属特性,是披坚执锐,勇猛无匹。拥有远超常人的攻击力,防御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与人对决的时候,兵金道披甲人天然拥有更强的威势,能在战斗中强行占据先手,扳回逆势。

    而且,披甲人不光硬,更有坚韧不拔的特性。毫不夸张地说,要在正面战斗中击溃一个披甲人,简直比登天还难。哪怕披甲人只剩下半条命,都极为难缠。

    而且,只要给他机会,他恢复起来的速度也不慢。除了没有农道超凡职业的治疗能力之外,就身体素质的自愈能力来说,还在农道武者之上。

    而兵金道的三条途径,分别是自身强化,兵器精通以及战术计策。

    其中战术计策途径对应的初始异术,就是施计。

    而除了这两者之外,工火道,商水道,也各有让人心动的异术。尤其是商水道的运输途径,单一个完整版的【雾散】,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了。

    来到这个世界,苏道山自己都不记得几次靠临摹来的【雾散】死里逃生了。

    思考良久之后,苏道山作出了选择。

    他将神识投向了操练的士卒。随着他的选择,霎那间,一道光芒自士卒身上的法阵中飞出,没入苏道山的眉心,旋即,桌上的卷轴连同浮现的村庄,都化作光雾消散。

    “恭喜。”老者笑着举起了茶杯。

    苏道山一笑,也举杯相谢。虽然还在灵境之中,但随着那一道光芒的没入,他已经察觉到了现实世界里自己的变化。

    身为文道读书人,又拥有兵道披甲人的特性和一门异术,我这也算文武双全了吧?

    苏道山心下难掩兴奋。

    若非还在登山闯关,他都恨不得立刻回到现实世界,试一试兼具兵道特性带来的好处。

    想到这里,苏道山好奇地问道:“像这样兼具两种职业特性的,有多少人?”

    老者哑然失笑:“有多少闯到了四重关,便有多少个。”

    “这么说来,就只有我一个?”苏道山讶然道。

    老者点了点头道:“原本登问道天梯,每一重关都可以自由选择。登到第几重,不想登了,便可以直接进问道塔。不然的话,若闯关失败,前面也前功尽弃……”

    听到这里,苏道山不禁瞪大了眼睛。自己可是闯过三重关之后,就直接被强行拉到了这四重关里。

    却听老者接着道:“不过,闯过第三重关之后,四重关就是必考。就像科举会试之后,必有殿试。因此,作为补偿,四重关开考之前,便有了这么一问。此问宏大,本不求谁能答得圆满,不过是见仁见智罢了。天赐机缘如何,也各有不同。”

    老者说着,感慨道:“像小友你这般引动诸贤显圣,既是前无古人,只怕也后无来者了。”

    苏道山好奇地问道:“那日后天道山第二层,第三层,也都有这么一问吗?”

    老者眉毛微微一挑,似笑非笑:“你倒是想得好事。”

    看来是没有了。苏道山讪讪一笑,伸手又提起了茶壶。

    “好了,”老者看得眼皮一跳,大袖一挥,桌上的小火炉和茶壶茶杯已然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笔墨纸砚。

    “天道之问,重在前三关。这第四重关的考题,考的则是各行造诣。”老者看着苏道山,又扭头看了看小院四周,“既是文道学子,那便以此田园为题,做一首诗罢。”

    几乎就在老者话音落下的同时,天道山上一座宅子里,已然炸了锅。

    宅子位于一座悬浮的山上,隐于虚空之中。整体建筑呈八边形,宽阔而雄伟。其中东南西北各有一处回字型的院落。四处院落,又在中央位置汇集一起,形成了中央的主院落。

    在其主楼悬挂的匾额之上,夫子山三个字古朴厚重,雄浑磅礴。

    悬浮的山,雄伟而宽阔的建筑,庄重的牌匾……一切都宛若问道塔一般,似虚似幻,宛若存在于流淌的时间长河之中。

    “我就知道!一首田园诗做四重关考题,也未免太简单了吧。这简直是明目张胆地徇私舞弊,把大家都当傻子呢?”

    “啧。你一个打铁的,懂读书人几个问题?”

    “就是。况且要说徇私,你们东方学宫难道还做得少了么?有本事,你们也出一个能闯到四重关的来。”

    “此人横空出世,却来历不明,受天道排斥……你们南方学宫最好想清楚。”

    “可天道也庇护着他!”

    此刻宅子中央的一处回廊便,数十名身着不同颜色纹饰长衫的夫子,正吵得不可开交。

    而在回廊中间,是个宛若明镜般的圆形湖面。从镜湖上,正可以看见四重关里的苏道山和老者。

    争执中,一名东方学宫的夫子冷笑一声,压下了众人的声音。

    “田园诗么?怕是弄巧成拙。”他眉毛一挑,斜睨南方学宫的几位夫子,“一个未知疾苦,未经历练的少年,既未登山见天下雄奇,又哪懂山下风景之美……”

    “秦夫子说得对,”另一名北方学宫的夫子道,“诗分五品,匠坊瓦缶,市井金声,清庙朱弦,琅嬛玉鸣,太虚天籁……若是其他题材也就罢了,这田园题材,以此少年心性,我就不信他能写出花来。诗词一成,自有圣贤磬音评断,他能格律工整,达到五品匠坊瓦缶就不错了。”

    说着,这位夫子一声冷笑:“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就算如今只有他一人进了一甲,但你们可见过拿五品诗当状元的?”

    众人都纷纷点头。而几位袖口红色纹饰的南方学宫夫子则对视一眼,皱起了眉头。

    便在这时,镜湖画面中,苏道山已然提起了笔。

    田园诗嘛,对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不要太熟悉。

    吸饱墨汁的笔落在雪白的纸面上,隽秀的字体一行行地浮现,在这青瓦竹篱的小院中,仿佛有着某种魔力。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田园诗鼻祖,陶渊明!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十二编的小说此间乐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此间乐最新章节此间乐全文阅读此间乐5200此间乐无弹窗此间乐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十二编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