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四十五节 盘点

万历新朝 最新章节 第四十五节 盘点 http://www.ifzzw.com/107/107624/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四十五节盘点

    北京紫禁城

    时间很快的就到了八月份,北方的天气今年反常的连续高温,虽然这是一个没有温度计和温度概念的年代,但是作为后来人的林洲是知道的这样的温度足足的有三十九度了。首发这样的一个温度也许在二十一世纪并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没有温室效应的时代就是一个极炎热的天气了。

    在如此酷暑的日子了,人的心情都是烦躁的,不过作为皇帝林洲却是要惬意的多了。

    幸亏林洲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才子”,至少能够知道如何的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更惬意,俗话说:有钱就有能力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这句话拿来套在林洲的身上是在合适不过了,这几个月来也是林洲最自豪和骄傲的日子。高思齐在南方富庶之地所开的文味轩酒楼也是声名大振,继在南京、杭州、苏州、扬州、苏州、汉口之后又连续的在南昌、广州、泉州、岳阳等十五个大城开了分店。宫内所有的御厨们几乎都是被派到了各地去了,只留下了十几个来照顾着宫内的饮食。到七月底文味轩已经是成了整个大明朝的一个传奇式的商业奇迹了,就是连高思齐也是在商人中被奉为“高财神”,凭借的就是文味轩每个月高达四十万两银子的利润。

    高思齐的成功本质上来说也是林洲的成功,他的许多在这个时代的商人看来惊艳绝绝的商业才华都是来自林洲当初的那本已经被酒店业行内人士奉为至宝的文味轩商业营销疏。而高思齐也是每个一段时间来到京城向皇帝汇报,遇到什么商业上的难题也会写成条疏经特殊的管道来请示他。所以说文味轩的成功也就是林洲的成功,用领先几百年的商业运作加上林洲根据时代特征所做的改良,自然是能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的土壤。可惜的是这样的成功还是只能够局限在南方数省,要是放在北方也许就是个失败了。

    最令林洲高兴的当然是那个有可能跟淮盐、川盐三分鼎立的长卢盐场工程了,既然有了庞大的经济支持,在这个工程所投入的资金也是令人咂舌的。这个时代的商人还是没有明白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所能带来的成本效益,也是没有明白投资的威力。大明的商人们还是信奉的滚雪球般的发展,对于投入再生产的动力没有太大的经历和信心。在长卢盐场沧州柳县的生产基地建设上林洲已经是把文味轩和江南制造每个月的利润全部的都投入了进去,到目前为止加上前期的投入,总计已不下两百三十万两银子了。

    而长卢盐场主事杨林三也是汇报了近期工程的进展情况,主体的建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盐场现在要做的只是外围的平整和扫尾的工作。就是连盐场将来的工作人员也是招募齐了,五千人的名额让芦苇荡中的那些人着实的是疯狂了一把,大家都是冲着盐场的高薪而来的。在原来的荒滩上也是按林洲的意思兴建了三个规模庞大的城镇,足够的容纳三四万人在那里生活。当初参与建设的那些流民们也并没有因为盐场的完工而失业,他们又被派去整治那个据说是千古一业的大工程去了,这也是林洲未来规划中最重要一环的黄骅港。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加上从山东等地找来的民工,总计四万多人打着北直隶衙门的旗号在那里辛勤的奔忙着。只不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建这么大个码头,只要是有口饭吃他们也是不会去打听的。

    长卢盐场的试生产工程也是伴随着工程的结束而开始的,这个盐场也是带动到了周边一系列的其他商业的繁荣。从杨林三近乎却是不够看的。也是当时对于盐场的工作估计不足,现在既然有了这么多的银子收入,林洲第一想到的就是增加投入。对于北方数省来说,干旱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事情,林洲却是知道今后的几十年里北方几省正是因为干旱才导致了那场灭亡了明王朝的起义的。所以在赈灾的同时,疏通河道增加蓄水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而现在对于金钱林洲已经是不缺少的了,所以紧迫性决定了水利工程必须尽快的开展了。

    对于主持水利工程的人选问题,林洲首先就是想到了现任的工部尚书李幼滋。要说李幼滋的也是有点才能的,正是他的鼎力支持才使得潘季驯的黄河治理工程免去了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的扑在工程上成就了潘季驯的千古功名,也使得黄河两岸的民众受益数十年。在林洲的心里水利应该是摆在首位的,因为只有水利大治才能够保证民心思定和国家的稳定。而在这个时代,水利只是工部下的一个分支而已。

    对于朝廷的官制也是延续了千余年的隋唐官制体系,只不过有所发展而已,只是无论如何变化六部已然还是六部。林洲看来这种制度已经渐渐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这个时代正是处于工业革命的前期,也是各种资本主义思想泛滥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欧洲正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后期,过不了多久席卷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革命就会在英国发端了。而在东方大陆的中国也是有了资本主义萌芽,江南也是出现了大量的依赖于雇工生产的作坊,也有依靠被雇佣而生活的雇工。这些明显的分工模式正是资本主义的某些特质,林洲所要开始的那些大规模的雇佣工场模式也是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畴。林洲的某些行为也是间接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在大明朝的发展,只不过这个最大的资本家正是他本人而已。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延续千年的六部制度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更需要强有力的机构来引导和制约。对于官制上的改革林洲也是多次的跟张居正谈过的,在张居正的思想里只是想把他的新政延续下去,所以对于经济和民生上的改革更多的关注一点。所以皇帝和首辅之间也就只对于吏治和民生达成了一致,成立河道总督司和监察检举司的工作就被提上了议程上。只是这一切还都是在秘密的进行着,两个衙门还没有筹备但是关于两个衙门的章程却在一些朝廷重臣的筹划下开展开来。关于两个衙门的工作范围和性质,内阁也是商讨了几次。也是组织了许多的朝廷阁员、监察院、御史院的一些人在起草章程,一切的准备工作也是差不多要完成了,只等待合适的机会。

    北京张府

    天气虽热但是工作还是要做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近日来所忙的事情就是年初所实行的丈量田亩,经过了近半年的努力这项工作也是已经几近完成了。为了这个事情,可是没有少的的罪过人的。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商家地主都是对这个政策发起了抵触,要不是凭借着手中的权利只怕早就被打入地下了。只不过那些人的愤恨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了下来,就如同一个时时都有可能爆发的火山一样藏在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只要在合适的时候来一次大爆发就有可能使得自己或者是的家族来承受灭顶之灾。

    能过让张居正稍微感到欣慰的是皇帝的态度,就是前段时间的那场隐隐透露出的阴谋也是在皇帝的力主之下消弭于无形了,终是没有起什么波澜。但是张居正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生前皇帝的眷顾能够保全自己及其家人,而是担心自己身后事。近来一连串的事情已经使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大不如从前了,虽说也是经过太医们的诊治没有什么大碍的,不过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这一年多来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不但是经常的发生昏厥眩晕,还经常的伴有高烧等症状。也是经常的咳嗽,有是有浓痰和咳血的现象,这已经是让张居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明显的不好的预感。

    现在的朝廷财政状况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春赋银的及时递解缓解了严重的朝廷财政,使得官员们的年俸也是补发了下去,没有像往年一样造成官员们躁动。只是从根本上讲朝廷的弊端已然是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即使是京察也只是让京师官员们的面貌有了些改善,但是整个大明朝廷的官场风气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而已。

    “要是能够再给自己几年时间该有多好啊”。躺在床上的张居正在心里不停的感叹着。并不是张居正有时间享受悠闲地生活,而是病魔已经是摧垮了他的身体。自夏收结束以来连续在外辛劳检查农业收成的张居正就是因为劳累过度,多次的昏倒在田里,虽然也是救治的及时但是落下的病根却是没有根治的清,如下以来更是遭受了热署的侵袭,身体也是病倒了。

    由内阁主持的清查田亩的工作也是告了一个段落了,虽然有着各种难以想象的阻力,但是在福建、江苏、浙江和江西等省却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初步统计出来全国田地为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七亿多亩比较隆庆年间增加了两千三百多万亩,可以说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xh211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风之眷恋的小说万历新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万历新朝最新章节万历新朝全文阅读万历新朝5200万历新朝无弹窗万历新朝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风之眷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