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韬光养晦第二十五节内染织局
紫禁城乾清宫
“大宴仪”第二天,直隶道监察御史汪直上书,弹劾武清县驸马都尉李和。列举了七大罪状:强抢民女;欺压良善;夺产纳地;纵匪为恶;包庇罪犯;侮辱朝官;君前失仪。内阁在奏章上批示的惩罚也算是很严重的,至少是自嘉靖帝后对宗室处罚最重的了。不过对于宗室触犯刑律的处罚,一般都是要经过皇帝的批红以后才会有效力的。
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来行使皇帝批红的权力是始自武宗皇帝,一般内阁都是在奏章上拟定意见以便皇帝参考,这就叫做票拟。
在没有得到皇帝的批示以前,内阁的票拟是没有什么法律上的约束力的,只有经过皇帝朱笔签押的奏章才能够以诏旨行文天下。
所以说在明朝始终是存在太监专权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的权利太大,加上他们扭曲了人性,往往会造成朝政的败坏和国家的衰落。
不过,自从林洲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在宫中处理的政务凡是大事、要事基本上都是由林洲亲自批示的。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冯保,对于皇帝收回批红权心里也是颇有微词的。
冯保能够登上这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是从前隆庆帝宠宦孟冲那里抢来的,加上冯保为人跋扈,得罪了前任首辅高拱。以前由他掌管着批红的权利,遇到一些高拱余党的弹劾奏章多半可以糊弄下去,现在由皇帝亲自来批红了,冯保在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掩盖官员们的弹章,心里总是没有底气。唯恐那天皇帝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家发配和孟冲一起去拉粪车了。
看着奏章上内阁的票拟,林洲认为,这样的处理意见应当是首辅张居正的意见,多半是想趁此机会来个杀机警猴,震慑一下那些宗室王公,让他们在子粒田税负和丈量田亩的事情上能够有所收敛,不要制造麻烦。
不过林洲对于李和这种行为却是十分的不满的,他是最看不惯仗着家中有权有势胡作非为的了,很快的就拿起朱笔在奏章上写下了“照此办理”四个大字,同意了内阁对驸马都尉的处罚决议。
放下朱笔,林洲拿起奏章试图去吹干那红色的墨迹,抬头问了问随侍一旁的冯保道:“冯伴,你看内阁的刑罚是否得当呢”
作为皇帝的姑父,任何的惩处都会牵扯到许多的利益及家族宗室之间的纠葛,一个不慎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也许当这份奏章以圣旨颁布,并抄官府邸文的时候,会有众多的皇亲国戚、七大衿子八大姨的亲戚们前来说情的,林洲不得不顾及他们的压力。
“回皇上,奴才认为并不过,李和的事情奴才也是多少听闻一些的。内阁的处理对于他平时所为来一点都不过分。”冯保十分恭谨的答道。
林洲看着他,心里也默然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都是自食其果的。
“冯伴,陪朕走走吧,正好朕有些事情要交代给你”林洲把已经干了的奏章合起,招呼一个小太监让他尽快的送到内阁中去。
昨天李和被叉下皇极殿后,就已经由他所带来的家丁护送回京城中的府邸了,要趁他还没有回到武清,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以免各方面反应过来给予皇帝压力。
“谨遵圣谕”
林洲抬脚离开了乾清宫,往内织染局的方向走去。冯保也是跟在林洲的身后,只是心中纳闷,不知皇上要是到哪里去的。
自从林洲醒来后,在宫中行走就没有在使用车辇了,因为紫禁城说起来并没有多大的,加上林洲的身体在每天坚持的锻炼之下,已经是结实的了,对于这点距离还是感觉步行最好。
紫禁城内染织局
作为主要为皇家衣料染织的机构,内染织局也是一个引领当时明代染织技术的机构,在里面的匠人都是当时当今我大明有七成的商贾都是聚集在江南,那里的市场才是内染织局的主要销售地。”
“这个恐怕有点难度吧现在的工匠在局子里都是老人了,他们的家眷大多都是在这京师之中的,要是让他们到江南去,怕是.........”
“嗯,那就多给些安家的费用,朕想总是会有人去的。这样吧,凡是自愿到江南去的每位工匠给两百两的安家银子,而且每人的工钱在涨三倍。”林洲也是明白冯保没有说出的担忧,毕竟没有谁愿意拖家带口的跑到一个新的地方去。
冯保听见皇帝口中的数字,不免的心中一阵埋怨,现在内库也是能跑老鼠的了,皇帝却是大方的不得了,两百两的银子足够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十几年的生活了。
“皇上,这安家银是不是有点多了”冯保作为大内的总管,对内库要负责的,能少支出一点是一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让人家离开生活了十几二十几年的家,总是要多付出一点代价的,也是要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的做事。”
“可是......”冯保还是觉得这费用有点高了。
“就这么定了吧,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这么做事正确的了。”林洲暗叹冯保的目光短浅,要是真的能够让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到江南去,只怕用不了多久他们的身价就被江南的富商们抬起来了。这个时候要懂得舍弃,将来才会后更大的收获。xh211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